“父亲对它也很怀疑,后来去外祖那里看到了新建出来的炼铁炉才相信。前段时间我听说老二还在父亲面前质疑无字天书的存在,他动作越来越明显了,迫不及待想要做新太子。”太子死后,他和二皇子就是最有可能做继任者的。
舒湛母亲是淑妃,老二母亲是贤妃,地位相当,都仅次于皇后。而老二外祖家的势力比舒湛差一些,但这未必就是劣势,皇帝一直忌惮外戚,因此妃子们的娘家都很是小心翼翼。
老二觉得自己比舒湛大,自己如今是长子,应该可以挤掉舒湛做太子。而舒湛觉得,他的能力比老二要强很多,还有舒瑾这么一个辽东王在后面支持,绝对不会将位置让给老二。
他们两个暗暗较劲,都没把老四老五放在眼里,可是变数竟然就在他们之间产生了。
“皇后想要让老五做他的儿子。”舒湛捂住额头,头疼不已。如今的情况真是越来越混乱,本来是他和老二的战场,如今皇后也要插一脚进来。
她当然不甘心,培养了这么多年的儿子没了,不管是老二还是老三继位,她都是多余的人。
而老五的母亲去世的早,他势单力孤,如果皇后让他做儿子,那么他就是嫡子,大齐讲究立嫡,他就可以越过哥哥们做这个太子。
“现在老二怕是恨不得认皇后做他亲娘。”舒湛嗤了一声,贤妃立在那里呢,老二还得指望他亲娘。
“其实今天我叫你来不是因为这些,前些日子,有人发现柳家的老六,就是柳照继母的儿子,和老二混在一起,两人的关系似乎很好。”舒湛说道。
“看来柳侍郎可能站在二哥那边。”舒瑾轻声道,思索片刻。
柳侍郎的父亲受先帝器重,儿子在新帝登基后也做了官。但据舒瑾之前了解,柳侍郎并未明确对任何皇子表示过支持,甚至连和太子的交往都很少,一心一意地效忠于皇帝,所以皇帝对他一直也不错。
现在他儿子和二皇子走得近,是不是说明柳侍郎其实站在二皇子这边?那么他到底是最近才开始的,还是早已经开始却没人知道呢?
二皇子和舒湛的对立不是一天两天了,太子没死的时候他们之间也不对付,而舒瑾明明白白就是舒湛这边的人,为何柳侍郎还那么热切地要将自己的儿子嫁给他?
舒瑾想到柳文熙,心中已经有了朦朦胧胧的猜测,可是柳文熙没有柳照的记忆,他也不好去证实,只能让舒湛盯紧了他们好好探查。
本来纷乱的线索到现在舒瑾已经理清了一些,可是中间还是缺了点什么,为什么柳照会死,他的死是个意外么?
作者有话要说: 柳文熙:我是个失忆boy。
柳照可能是全书最惨。
第36章 包饺子
第二天,早朝后,皇帝令人备了家宴,让舒瑾和柳文熙一同来。宫内的宴席还是老样子,不仅舒瑾吃不进去,柳文熙看到了也没有胃口,也正好能够做出一副矜持的样子来。
时隔一年再看皇帝,舒瑾真切地感觉到他在一日日衰老。反倒是皇后的脸色比之前好了不少,看起来她已经决定让五皇子做她的儿子,因此忘却了失去儿子的悲伤。
皇帝看到柳文熙,心情也十分复杂,男人做王妃的,从古至今独一份。他自己是养过娈童的,但那都是些好看的小玩意。从舒瑾的态度看,他对柳文熙十分认真,更何况,还有那本无字天书,除了柳文熙别人也看不了啊。
皇帝最开始也不相信这东西的存在,但钦天监监正也说这就是先帝托梦给的,没问题。而派出去的船队竟然真的到了另外一个大陆,还带回来那么多奇怪的东西,还有许多金子。
听说美洲人愿意用金银来换取大齐的丝绸瓷器等,他们对茶叶也很有兴趣,。皇帝不得不信,柳侍郎的儿子,真的与众不同。也许先帝真的有他的先见之明吧。
“你们在辽东所做的,朕都知道了。今年收上来的赋税增加了不少,各地都上书让朕一定要赏你们,你们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说。”皇帝要显示出自己的慷慨。因为农具的改良,今年的耕地面积扩大了很多,最后收上来的税赋自然就变多了。他没有加税就有更多赋税,百姓们还感恩戴德,这自然让他十分高兴,连带着看到柳文熙都顺眼得很。
皇帝又看了舒瑾一会儿,看到他的脸色已经红润有血色了,身体似乎也好了不少,心中欣慰,反正是先帝的遗愿,对付过吧。他本来想的是,如果舒瑾不想要这个媳妇,那完全可以找十个八个理由让他原地消失,既然柳文熙没消失,还是舒瑾喜欢他。
“既然父亲这么说,那我就提了。”舒瑾看向皇帝,皇帝也看着他,“我有三件事希望父亲能够应允。”
“第一,我需要调拨一些工匠到辽东开采和冶炼铜矿。文熙在天书上看到新的冶炼铜矿的方法,以辽东现在的人力还难以实现。等到新的炼铜方法普及,将来给官员发俸禄就可以用铜钱代替布帛。”舒瑾道,他看过一本从兄弟那里拿来讲述古代铜荒的书,想要解决铜荒的一个方法就是多铸币。
“除此之外,也可以更多地将金银当作钱币使用,金银价值高,流通起来更快捷。”
皇帝想了想,舒瑾说的句句在理,现在官员的俸禄大多都是粮食或者布匹,不易保存,流通不方便,如果铜币能够大量发行,应当能够省去很多麻烦。
“好。”皇帝点点头。
“第二,我希望父亲可以下旨,令原籍在辽东的百姓们回到辽东耕作,我们会按照人数分配土地。”舒瑾又道,被迫背井离乡的人若能回到家乡,一定更加稳定,便于管理。
“可以。”舒瑾提出的这条也没有问题,其实就算他不下旨,那些人听说辽东有地种有饭吃也会回去。
“第三,我希望能够在科考中加上一科,选录会建筑,铸造,医术等技术的人,给他们安排合适的官职,发挥所长。”
舒瑾提出第三条,皇帝缓缓摇了摇头。
“朕还要再想想。”他说道。
舒瑾对此并不吃惊,制度的改革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但他总要提出来,才有实现的机会。
“现在辽东就在教授这些技术,学成后他们就可以投身于辽东的建设。天书上写过,只有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让大齐国力更强盛。”舒瑾说道,他知道皇帝最在意的便是大齐的强盛,他应当会考虑的。
柳文熙在一边看着舒瑾和皇帝对话,他是没有想到,这次皇帝让舒瑾回京,还真就是想要见见他,并没有存什么别的心思。
吃过饭,皇帝让人先带着柳文熙出去休息,留下舒瑾。
舒瑾看着皇帝已显苍老的面孔,想起往日种种,也不禁有些悲从中来,即便是每年都回来,也不知能够再见几面。
“你们从辽东来,一路颠簸,够折腾的,以后便不用每年都回来了。”皇帝说道,他自然也是想舒瑾的,别的儿子都在身边,常来问候,就这个小儿子远在辽东。他也曾想,是不是自己对他过于严厉了,因此下了那道旨意想要让他三年后回来。
可是当他看到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舒瑾就有如此的成绩,便知道自己也能让他回来,辽东将会是舒瑾的功业,也是大齐的功业。
“儿子自然也思念父亲,大队人走得慢,不如以后我自己少带些人回长安,可以经常探望。”舒瑾没有说是柳文熙不想回来,他还是愿意每年都回来看看的,就是想到要和柳文熙分开有些舍不得。
“这样更好。”皇帝道,他已经感觉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了,估计舒瑾也折腾不了几回。
“这次我们从辽东还带了些新奇的东西,天书提供了一些菜谱,都是些新花样,若父亲想吃,可以让人做了尝尝鲜。”舒瑾说道,厨房将新研究出来的菜都整理成菜谱,宫里的厨子看了也能学会,这就当做他孝敬给皇帝的。
“就是那名叫咖啡和可可的东西,吃的时候还要注意些。”柳文熙想起来当初喝咖啡时的惨剧,就忍不住提醒了一声,皇帝连这两个玩意是啥都没听清楚,没问,直接应了一声。
父子两个又说了些话,舒瑾便去找到柳文熙,和他一同离开。
他们要在长安过完元宵节再回到辽东,长安的新年热闹得很,舒瑾也想让柳文熙看看他从小生活的地方。
这边过年也吃饺子,舒瑾没想到柳文熙包的饺子还挺好看的,自己忍不住也上手包了一个。
柳文熙包的饺子上面有几个褶,形如元宝,而舒瑾包出来的呢,长长的一个,还有点馅露了出来,放在那里都立不起来。
“你这个饺子不行啊,下锅就破了。”柳文熙看到他包的饺子就笑了出来,他刚开始包的也是这样,看来大家都会走同一条路嘛。
舒瑾只是看着柳文熙,不说话。
柳文熙被他看的心跳越来越快,干脆伸手把饺子给他捏了捏,确保不漏。
“要么你包的我吃?”他尽量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饺子长得好不好看和味道好不好的关系不大,最重要的是这是舒瑾包的,他不能够给别人吃。
“嗯。”舒瑾点点头,“那我吃你包的。”
“来,我教你怎么包,可以少放一点馅,这样拿着,先把中间捏上。”柳文熙给舒瑾演示,舒瑾看着做,这一步倒是好做。
“然后往上捏,捏出一个褶子来,也不要太多,一边两三个正好。”柳文熙一捏,刚刚好几个褶,饺子的肚子圆圆的。
舒瑾照着捏,还是不得要领,捏出了几个褶子,但是整个饺子还是丑丑的。
他看着柳文熙继续包,一点点地尝试,到最后的时候已经很像样子了。
“孺子可教也,有人啊,包了一辈子包出来的也不好看,我看咱们王爷就很有做饭的天赋。”柳文熙说着,觉得额头痒痒的,就伸手抹了抹,结果弄了一脑门的面粉。舒瑾看他,伸出去给他擦,但忘记了自己手上也都是面粉,因此越擦越多。
舒瑾心虚,去洗了手,拿帕子给他擦干净了。两人把饺子包完,便让厨房下了,晚上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这顿年夜饭。
“舒瑾,新的一年肯定会更好的。”睡觉的时候,迷迷糊糊的柳文熙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柳文熙:王爷真是心灵手巧呢。噗嗤!
舒瑾拒绝回复。
我包饺子还是不错的,东北水饺,天下第一,不信的过来打我,反正也打不到。
第37章 情话大全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柳文熙和舒瑾出来看花灯,每到此时,长安都会解除宵禁,大姑娘小媳妇也都出门来,约会情郎,而有情郎的呢,就可以自带情郎。
柳文熙突然想起这句诗,但忘记了作者是谁。
“就这两句么?”舒瑾问道。大齐也流行写诗,特别是在长安和周边,但舒瑾对此一窍不通,从来没有做过诗,也很少写文章。
“我想想。”柳文熙想着想着,就被路边的各式花灯吸引了过去。
过了会儿,两人手里各提着一盏花灯。
“想不起来了,自从上大学就不会背诗了,每天就是学习和学习,后来就是工作和工作。”柳文熙小声地说道,不是抱怨,甚至还有点怀念。至少他当初是有目标的,想要成为一个建筑师,想要有自己的作品。
而如今,可能也算是曲线救国,白城也是他的作品,甚至整个辽东,都倾注了他的心血,甚至他可能会在这个时代的历史之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说起来,我过去一直不知道月色有多么好看。”舒瑾说道,话题和柳文熙的完全岔开了,他没有说下句,否则就像是表白一般。和柳文熙一起时,他才感受到月上柳梢头的浪漫和美好,月亮悬挂在天空,发出幽幽的光,而在月光下看到的这个人,也将会和他携手相伴。
柳文熙给舒瑾买了一碗汤圆,自己尝了一口,果然甜的发腻,舒瑾吃的倒是很开心。
两人在长安度过了中秋,而后便收拾东西,带着京城搜刮来的各种东西回到辽东。
他们一路上都在驿站停歇换马,没人敢不给辽王面子,因此走得很快。春节就是到了春天,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他们到辽东附近的时候,就能够看到有很多人拖家带口地往辽东的方向去。
王府的马车一直都很低调,柳文熙和舒瑾也只是普通的有钱公子打扮。他们中午停下来吃午饭的时候,附近也有百姓停下来歇脚,柳文熙吃着饼子,觉得有些无聊,就想去搭讪。
“宋扬,你吃完了么?”柳文熙吃饱了,便去找宋扬,宋扬点点头。以前柳文熙出门还要舒瑾叮嘱才知道带人,如今习惯了,出门在外,更是要随时在身边带个人,他也会随身带着防身的武器,以防万一。
宋扬嘱咐了侍卫们几句,便带着刀跟在柳文熙身后。
“舒瑾,咱们这里还有多余的食物吧。”柳文熙问道,他们晚上外宿很少,准备的食物也充分,他看着那边的人吃的不太好,小孩子饿得面黄肌瘦的,就想去送点东西。
“还有一些,你让人拿着给他们,不要自己给。”舒瑾看了看那边的人群,估计他们的人数对自己造不成威胁。这些百姓未必都是善类,舒瑾早就看到有人盯上了他们的队伍,只是他们也知道自己打不过舒瑾这边的人,才只是在一边看着。
“嗯,我会小心的。”柳文熙笑着说道,他也是懂得这些道理的,就是看着这些孩子实在是可怜,想着他们往北边去,多半会成为辽东子民,便起了恻隐之心。
“去吧,快点回来。”舒瑾说道,柳文熙便带着宋扬和几个拿着干粮的侍卫走到人们聚集的地方。
“这里有些饼子,给孩子吃吧。”柳文熙开门见山,那些人防备地看着他,本来还凑在一起说话,柳文熙一过来便都闭嘴了,只是看着他。
宋扬将手按在腰上的刀上,旁边几个侍卫也做出戒备的姿态。这些百姓都面有菜色,身材瘦弱,估计几个上来都打不过一个侍卫。
而且,他们看到了侍卫手上的食物,早就想要扑上去,虽然柳文熙说是要给小孩子,但大人们大多数时候还是要先满足自己,不然就不会出现□□时易子而食的事了。优先让妇女儿童逃命那是后世的价值观,现在的价值观就是,谁更强谁就能活下去。
柳文熙看到食物被分了出去,有的父母会先给孩子吃,但大部分还是想要自己吃。但他们碍于柳文熙还在这里看着,舒瑾那边离得不远,也戒备森严,百姓们也只好将食物先给孩子。就是孩子也不舍得多吃,小心地吃了几口便交给父母。
19/58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