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

王妃是个理工男(穿越重生)——彼之长安

时间:2019-11-18 13:17:13  作者:彼之长安
  “玉米在其他地方推广的好么?”柳文熙想起之前运往闽越的种子,关中不用担心。
  “没有这种麻烦。”舒瑾道。辽东的土地是好,去年又风调雨顺,本来粮食的收成就比百姓们原来种的高,他们才不愿意更换。而闽越那里再种原来的种子,也没有多高收成,不如一试。
  “红薯也送去了一些,那边天气暖和,应该很快就有所收获。”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忙活,也不过是将种植玉米的比例提高到四成,还不足一半。但舒瑾也没有采取强硬措施,等到他们秋天看到人家的粮食收获就知道后悔了。
 
 
第47章 春旱
  粮种分配下去的时候没有引起什么骚动, 大家在士兵的监管下很有秩序。
  屯田的军队今年也轻车熟路, 来的时候都很高兴,看到王府送来的猪和羊之后就更高兴了。他们没别的要求, 让他们种什么就种什么,今年还单独开辟出一些地来种植早熟的土豆, 来日就可以作为口粮了。
  舒瑾抽调了一部分辽王府的军士去巡逻, 之前的工作量还算规律的官员们也加班加点,核点春种的面积,按照幼苗的密度来判断是否玉米种子都被用作于种植, 而非他用。宋昱已经用基地的产量来估计今年的粮食产量,结果很是喜人。
  在此阵势下,春耕推进得很顺利,还有人提供农业上的专业技术指导, 凡是有问题的都可以及时解决。王府对外也是开放的, 如果中间有猫腻直接让舒瑾裁决也可以, 创业初期,程序还是要透明一些。
  辽东的关卡也都守卫严密, 不论是往中原还是往其他邻国, 都只许进不许出。今年辽东的原住民被遣返,回到辽东, 导致人口相比去年多出了几倍。
  但辽东的人口速度不会这样持续增长,随着玉米在国内其他地区推广,粮食产量上升,发生饥荒的概率就会减小。没有糊口的问题, 大家还是乐意在家中继续耕作,而非背土离乡。
  三年之内达到万户的目标舒瑾应当可以达成,但往后辽东需要的就不只是人口了。他们想要走的路不是单一的生产粮食,而是要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发展其他的各种产业,吸引人来到辽东。想要让社会繁荣,商业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生活在商业的社会的柳文熙自然难以理解古代对于商业的抑制,舒瑾没有打算过度提高商人的地位,他只是准备合理利用他们。
  “舒瑾,我们的第一代火铳研制出来了!”柳文熙一回来,就故意撞在站在屋里的舒瑾身上,舒瑾被他冲击得向前迈了一步,稳住身体,放下书,回手抱住柳文熙。
  柳文熙去和门客敲定了蒸馏酒设备的草图,下午就会送去铸造。其实现在还叫他们门客就不合适了,因为他们几乎都在王府拥有了一官半职,实现了当初的梦想。
  他们其中一部分人还是每天研究各种新奇事物,在火铳上花了极大的功夫,终于实验成功。
  “正好我也累了,一起去看看。”舒瑾松开柳文熙,揉揉有点酸痛的肩膀,柳文熙也伸手给他捏捏。
  火铳的制造这么快成功,还是要归功于炼铁技术的发展。在柳文熙提供的方法之上,又有人使用了不同的技法来改变生铁的性质。
  正因为此,火铳的原材料得到保障,制造出来也是时间问题了。
  如今的火铳不能连发,上一次膛发射一次。其原理就是用火.药爆炸时产生的力使里面的弹丸快速飞出,威力巨大。不用非要射中敌人的致命之处,只要对方身上有大的伤口,在没有消炎药的世界里,就极有可能置人于死地。
  “火铳的缺点可以用排兵布阵的技巧掩盖,安排几个火铳队,轮流来射击,效果会不错。”舒瑾看了他们演示发射火铳,不免也为此惊叹。火铳的成功可以让他们手中有更多倚仗,那么如果鲜卑人打回来,也可以出其不意。
  “火铳只是个开胃菜,如果咱们有了火炮,要是他们敢渡河,我们就可以在岸上架起火炮轰他们。”柳文熙取出早就准备好的火炮的图纸,火铳毕竟是单兵武器,火炮那可是强有力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更加适合辽东边境的地形。
  看着这个,舒瑾也眼前一亮,火.药居然还有此等用处。但火炮和火铳毕竟不同,还要解决炮管容易发热炸膛等问题,可能还要研究上一段时间,耗费一些人力物力。
  不管想干什么都是要花钱的啊,柳文熙叹了口气,手指在舒瑾手心里挠了挠。他见过王府的账本,刨去建造王府的钱,大多数的收入都是从舒瑾外祖那里来的,要么就是舒瑾本来带的。幸亏他的点子可以卖钱,不然总觉得要发生财政危机。
  可这看起来还是媷自家人的羊毛啊……
  “舒瑾,你说咱们要什么时候才能赚钱啊。”柳文熙叹了口气说道。
  “快了。”舒瑾捏了捏他的鼻子,惹得柳文熙又瞪他。
  “快了那是猴年马月?”什么快了,马上,一会儿就好,都是骗人的。昨天他在床上也说快了快了,结果又折腾了好久,呵,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父亲派的人已经到了矿上,用不了多久就能产出铜矿了。炼铜和铸币的作坊都建在辽东,就是离这里还远一些。铸出来的铜钱一部分存在王府里,另外的送到京城。”舒瑾说道,“王府会得到固定的分成,铜矿和铸币的作坊也都归我们管,等铸币够了,还可以打造器皿。”
  柳文熙这才想起来当初舒瑾和皇帝提出的要求,如今才发觉他的深谋远虑。炼铜就是在造钱啊,还是官方标准的钱,有防伪标志的,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妈呀,感情他们是拥有了一个大型印钞机?
  “父亲的意思,如果铜币突然大量流入市场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所以钱要慢慢花。”舒瑾看柳文熙一脸的目瞪口呆,不由莞尔,伸手拍拍他的脸。
  “怎么,吓到了?现在也有发现金银矿,以后开采出来的时候也会送来铸币,你想要什么金银器就和我说。”
  “舒瑾,我不是在做梦吧?”柳文熙眨眨眼睛,根本没听到金银器什么的。舒瑾看他这幅样子可爱的很,笑着抱了他一下。
  “如果是梦,也是个永远也不用醒来的美梦。”他低声说道,声音里好像都带着金钱的味道,让人心醉。
  “突然又有干劲了,舒瑾,我今天要吃点好的!”柳文熙变得快乐起来,想着马上就有钱花了,真是快乐无边啊。
  舒瑾就笑着看他,等到晚上才说了对于火器的处置,如果他们私自制造火器,必定会引起皇帝的忌惮,就算是将火器的制造方式提供给皇帝,也难免会让人嚼舌根。武器和其他资源没法相比,发展是要发展的,但需要一些技巧,还要能赚钱。
  “要么就假借天书的名义?”柳文熙问道,舒瑾却摇头,他不是没想过,但难免会有纰漏。
  “这火铳是王府的人研究出来的,和天书还不相同,万一露馅就不好了。我还没想出好点子,明天写信给三哥,让他想想办法,最好能够有人出钱研究这些。”
  柳文熙当然听他的,有困难找舒湛。
  夜深,晚上暗,看书干活伤眼睛,便都睡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已经很暖和,柳文熙沐浴在阳光下,突然感觉有哪里不对。
  进入春天以来,只下了三场雨,还都是零星小雨。如今农作物都生长出嫩芽,正是需要雨水的时候,可天上总是碧空如洗,一丝云彩都找不到。空气逐渐变得干燥起来,泥土路上尘土飞扬。
  对于在城市里生活的人来说,可能这是好事,但对于农业来讲,要是再不下雨,就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干旱持续太久,还会使作物死亡。
  “舒瑾,天气这么好,咱们出去走走吧。”柳文熙对舒瑾说道。舒瑾不知他是何意,只是手中的公务还未处理完,也不便撂下。
  “等会儿我看完这些。”舒瑾道。
  “嗯。”柳文熙乖巧点头,回到屋里躲避外面的日头。这才刚春天,他要是这会儿就晒得黑黝黝的,和舒瑾站在一起对比就更强烈了。
  “舒瑾,你看好久都没有下雨了,今年会不会旱啊。”柳文熙本想要出门再和舒瑾说,他也想要卖卖关子。但舒瑾这里忙活了好一会儿还没有结束的迹象,柳文熙就忍不住问了出来。
  “你不说我还真没想到。”舒瑾道,他还真没想到这回事,去年雪大,因此前段时间并不旱,甚至江水还涨得高了些。如今半个多月没有下雨,还未曾对农业有太大影响,他也就没有注意。
  “去年在江边修建了几架水车,都没有用上,今年便没有再造。”舒瑾也觉得自己好像太放松戒备了,辽东之地,据蒙瓘说,天气一直不稳定,去年那般风调雨顺的才是极少数,他们还是预防着好。
  “我想先去看看外面的情况,这边的水系还算发达,影响应该没那么大。”柳文熙道,他们靠着江,江水不会枯竭,就算真的旱了,以如今的耕种面积,就算是去挑水灌溉应该也是可以应付的。
  舒瑾快速将手上的事情处理完,和柳文熙一道骑马出门。出了城,一眼望过去,到处都是翠绿翠绿的,田地纵横交错,一派生机勃勃。
  而田地间农民们也在忙碌,白城靠江近,水车已经在运作,不少人运水到田地里浇灌,等到他们走得再远一点,还看到有人在组织打井。
  “看来宋昱已经有了准备。”舒瑾很是欣慰,最近京城局势紧张,他放在辽东的心思就少了些。看到大家都井然有序,料想是宋昱觉得这事不用惊动他,便没有通报。
  他们走了一圈,稍微放下心,等到晚上,宋昱就登门来了。
 
 
第48章 新鲜白酒的味道
  想来宋昱这回来是看到他们两个白天出门了, 猜到他们知晓了可能发生的旱情, 不知是为了早点交待避免责备还是其他别的原因,很快就上门来了。
  舒瑾对于宋昱的处置方式没什么不满意的, 现在辽东开发的面积小,以后面积大了难道也要什么事都汇报给他么?像宋昱这种默默将事情处理好的方式, 舒瑾是认可的, 就是宋昱自诩聪明绝顶,大事小情都要亲自过问,这样可不好, 可不是要英年早秃么。
  “王爷,王妃。”宋昱走进来,笑着行过礼。最近他媳妇刚来到辽东,明显人逢喜事精神爽, 脸色都好了不少, 干活的力气也很足。
  “已经半个多月没有下雨了, 现在还没有下雨的迹象,可能会引发干旱。这几天我已经开始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预防干旱, 但还有些问题需要王爷知道。”宋昱道, “去年的水车已经维修过,今年可以正常使用。不过今年的耕地面积比去年大得多, 还需要建造更多水车。我打算让百姓自己来建造,人力不是问题,就是需要采伐更多木材。”
  根据辽东现在实行的各项规定,大规模采伐需要舒瑾的批准。前些日子他刚批准了伐树建房子, 如今又要做水车。
  还是由于受到柳文熙的影响,舒瑾对于砍伐树木这件事向来都抓得很紧,不仅控制数量,也严格划定范围。这导致了几乎每个人来申请批准的时候都战战兢兢的。
  但宋昱和舒瑾认识这么多年了,知道他并非那么严厉,刚好今天计算好了材料的消耗量,计算好了时间,便来了。
  “需要多少?”舒瑾直接问道,宋昱根据记忆,将自己的计算报了上来。今年的水车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改进,但大体相同,费不了太大功夫。
  柳文熙注意到,无论是什么汇报什么,宋昱都不会看他手里拿着的本子,完全凭借记忆,还从来都不出错。他自己就没有这个能力,什么都要记在本子上,真是羡慕这样的记忆力啊。
  “江水是最低点,白城是最高点,想要将江水运到高处,还需要一些竹管,好让水从水车的顶端顺流而下,到达更远的田地。”宋昱道,辽东不产竹子,所以竹管还要从外地运过来。舒瑾听他这样说,懂得他的意思。
  “那就让人尽快采买。”舒瑾颇有些挥金如土的架势,对此宋昱当然高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钱一切都好办。但柳文熙难免还是觉得肉疼,如今铜钱还没铸出来,他们仍旧是负收入,要赶快搞点什么赚钱了。
  他已经有了几个构想,但最重要的是能够拉到投资。目前他们有很多的项目都可以做,就是缺钱缺人缺时间,辽东太偏远,商人们未必愿意来这里投资。
  宋昱不再为预算发愁,便又讲了对于不临江的田地,他会找人去打井。如今的钻井技术还比较落后,只能钻到浅层地下水。但辽东的水资源还相对丰富,目前的消耗量也相对较少,持续供应应当没有问题。
  说完正事,宋昱留下来和舒瑾下了一盘棋,被舒瑾杀得片甲不留。他实在不甘心,又向柳文熙挑战,哪想到柳文熙不过是和舒瑾学习了一段时间,竟然能和宋昱打得不相上下。
  宋昱这个棋瘾特别大的臭棋篓子终于歇火,决定赶紧回家陪老婆孩子去了。
  “嫂子最近才到辽东,你多抽些时间陪她,王府的事情,多交给手下的人做。”临走时,舒瑾叮嘱,宋昱听出他的深意,心中一半是感动,一半是无奈,他就是闲不下来的性子,有时候确实太压迫自己了。
  舒瑾的话还要慢慢落实,第二日宋昱就组织人手去砍树制造水车,不去砍树的也要去挖水渠,无论男女,上学堂的孩子除外。该打井的也去打井,屯水,以备不时之需。
  为了大家能够积极主动,宋昱根据水井和水车的影响范围分片,每一片的若干户使用一个水车或者水井灌溉,也要自己出力建造,维护,还要分摊工匠的费用,成本都由自己承担,好处也自己承担。
  对这样的处置方式,难免有人会有微词,然而这种人对于旁人的付出就过于理所当然了。舒瑾是来开发辽东,不是白给他们发钱的。这里的大多数人在来到辽东前,要么就是没地,要么就是被盘剥数层,一年的收成难以糊口。
  舒瑾可比他们伺候的地主仁慈多了,辽东之内还没那么多不平衡,因此他们干起活来都很卖力,只盼着秋天能有个好收成。
  他们所做的一切当然不会白费,正如柳文熙所预料的,今年的春天果然旱了,一个多月都没有下雨。若没之前的措施,恐怕地里的幼苗都要死绝了。如今田地里的作物已经长得很高。大家也终于熬出了头,迎来了久旱之后的第一场甘霖。
  下雨那天,柳文熙正在作坊里和王府几个技术人员研究蒸馏设备。他们将现在酿酒用的酒曲和粉碎的玉米在一起进行发酵,因为春天的温度不够,还特意把发酵的缸放在暖房里保证速度。
  柳文熙不知道发酵到什么程度最好,就分开了几锅进行试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