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立刻递了一杯热茶给计嘉树,让他缓一缓,同时说道:
“明明就不喜欢生食,非要来吃日料,你还是吃盐烤秋刀鱼和碳烤鳗鱼吧。”
稍微恢复了几分活力,计嘉树眼眶还有些红润,就像急红了眼的兔子,抽抽搭搭地说道:
“品尝不一样的食物,就是在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这样有助于创作。”
说完之后,计嘉树又将筷子伸向一直北极虾,显然是要与芥末再次一决高下。
“对对对,你说的都是正确的。”
面对计嘉树的歪理,赵安根本无力反驳,或者说赵安也越来越认同计嘉树的理论。
体验不同的人生,或者真的有利于艺术创作。
不再去思考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赵安也伸出筷子夹起一块金枪鱼。
这是蓝鳍金枪鱼,脂肪含量只有15%,是金枪鱼中最顶级的存在。
这次食安好不容易从日本进购了几条蓝旗金枪鱼,每一条金枪鱼的价格都高达七位数。
这家日料店也购买部分金枪鱼,而这也是二人今天来此处的主要原因。
金枪鱼呈现鲜亮的红色,含有大量的肌红蛋白。虽然选择了厚切,但是鱼肉依然入口即化,口感绵糯,浓郁的海洋气息在口中绽放。
其实赵安也不是特别喜欢生食,但今天的刺身居然让赵安感觉意外的美味。自己的味觉、习惯并没有任何的变化啊?
赵安很快找到了这一切变化的答案,那个坐在赵安面前,面脸愁容,屡败屡战,绝不向芥末黑恶势力投降的计嘉树。
只要看着计嘉树,就会让人食欲大开。
赵安突然瞥见一旁的杂志,其中一张便是计嘉树坐在签售桌前,双手捧着奶茶的画面。
一双清澈透亮的眼眸直指人心,吮吸着奶茶,嘴角微微带着弧度,让人好奇他是因为面前的人而开心,还是因为奶茶而开心。
照片下方还有记者的备注:
“虽然计嘉树已经是一名相当成熟的音乐人,但是这张照片让我看到一个单纯温暖的男孩,他的一举一动都能让你感受到少年的朝气与活力。”
如果现在网络足够发达,赵安保证这张照片用不了两天就会火遍整个网络。赵安脑海中灵光一闪,开口说道:
“小树,要不你来当个代言人?”
还在战斗的计嘉树,抬起头,因为口中还有刺身所以没有办法说话,双眼微红,呆呆地盯着赵安。
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计嘉树!
第145章 整顿
四月末的时候, 华夏突然开始了一场悄无声息的食品抽查整顿活动,而其中重点整顿行业便是牛奶业。
《关于促进我国牛奶行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奶业协会的内部调整决定》、《推动我国食品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
各种政府公文如同雪花一样洒下,让人目不暇接。
这次整治运动其实相当低调, 因为此时并没有大规模的牛奶食品安全问题爆发。相关部门对外的统一口径都是:这属于行业内部整顿以及国家在民生方面的努力。
整顿运动根本没有权威电视台进行报道,所以鲜有人知。
就算偶有知晓者,也只是感叹国家越来越关注民生问题, 对于背后的暗涌风波根本一无所知。
只有赵安这样提前知道风声, 并且一直持续关注的人, 才能大致摸清事情的走向。
京城质量技术监督局。
“孙局, 我又来冒昧叨扰了。”
赵安再次走进孙局长的办公室, 只不过和上次来孙局在悠闲泡茶的情形截然不同, 那些珍贵的茶具全部不见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报告文档堆满了孙局长的办公桌,。
听到赵安的声音, 孙局长才从齐身案牍之中抬头,看到来访者是赵安的时候,孙局长微不可查的皱了皱眉头。
“坐吧。”
孙局长指了指办公桌前的木椅, 这也是整个办公室内唯一可以落脚的地方了。
“看来孙局长很忙碌啊,最近真的有这么繁忙吗?”
满脸的惊讶, 仿佛对眼前的情况一无所知。孙局长一直在观察赵安的表情, 并没有露出任何的破绽。
当然孙局长也足够老辣, 心中的想法也不会那么容易让赵安看透,云淡风轻地说了一句:
“你也知道的,最近检查项目比较多, 所以才会这么忙碌。”
孙局长说的全部是实话,只不过根本的原因并没有告诉赵安。
面对孙局长的试探,赵安点了点头:
“我就是听说我们食安安全卫生部门的负责人说,最近质监局都已经到食安、格选生鲜甚至仓库做了多次抽查了,事先没有任何的通知,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前突击检查的频率啊。
我就是觉得这件事情有点反常,担心是不是我们食安得罪了什么不该得罪的人,才专门来问问孙局长。”
“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只是上面最近特备重视食品安全和卫生,所以让我们多抽查而已。这可不是在针对食安,就我办公室的检测报告就这么多,你就知道这次检测的范围有多大了吧。
上面要求增大以往的抽查规模、比例和标准,这种时候如果故意不检查食安反而会引起怀疑。再加上你们食安从来没有任何一次出问题,我这边也就没有通知你们了。”
孙局长笑呵呵地说着,其实他心里早就在骂人了。
这段时间上级部门突然下发的文件,让整个京城质监局比陀螺还忙,他最近就没在十一点之前下过班。
这次整顿运动引发的风波很明显,无数公司负责人想找他打听口风,都被他直接拒绝了。
如果这种时候有什么小动作被发现,那他这个局长也就干到头了。
只不过赵安是特别的,毕竟食安有口皆碑,在食品安全方面徇私舞弊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孙局长很想确定这件事是否与赵安有关,所以才同意了与赵安见面。
即便如此,孙局长也只敢将见面的地点定在质监局内,要求赵安必须填写相应的访客登记表,然后谈话的时候还得把办公室大大打开,生怕有任何的误会发生。
“国家重视食品安全卫生是好事,我一直都觉得国家该加强这方面的监督和建设。这也是好事啊。”
神态、语气,都表明了赵安对于这次检查的支持,这也是赵安的真心话。
“现在知道和你们食安没关系了吧?你可以回去了。只要保证你们一贯的作风,这次没你们什么事,而且时候能得到一些好处也说不一定。”
虚无缥缈的夸奖与许诺,不耐烦的语气,仿佛孙局长因为工作繁忙,所以在催促赵安离开一样。
然而赵安早就调查了最近孙局长的会客情况,他确信孙局长绝对不是为了安慰他两句,而答应了自己的来访。更何况赵安今天来,的确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借质监局和孙局长的名。
“孙局长,我斗胆问一句啊,在奶业方面有没有查出什么结果吗?你也知道我们食安的情况,现在就等着奶源开工了。”
听到这话,孙局长心中疑惑反而多了几分。他大致知晓赵安来的目的。刚才送客的话都是试探罢了。
如果赵安直接离开的话,就证明赵安对于这次整治活动的目的了然于胸,那他就要考虑这件事是否有赵安的推动了。
毕竟赵安是第一个向他揭露三聚氰胺的人,而且这件事才过去一个月,上级政府就开始整顿,整个事情太巧合了。
但赵安主动询问起这件事,反而让孙局长有些怀疑自己的猜测。他含糊地说道:
“奶业的确出了一些问题,你不是心知肚明吗?国家真的要查什么事情,难道地方还能蒙混过关吗?”
孙局长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国家已经查出了三聚氰胺的事情,至于怎么解决,你就别问了。
赵安露出一丝严肃的表情,说道:
“孙局,还请你再说明白点。我们食安现在真的需要立即确定奶源,不然工厂、商店会一直亏空下去啊。我就想问问汇美几个品牌有没有问题,我好早做选择。我不敢拿食安开玩笑,我更不敢拿顾客们的安全开玩笑。”
这下赵安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来意:我想知道一个官方的结论,使用汇美的牛奶有没有问题。
整个办公室突然安静下来,孙局长用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赵安,仿佛在判断赵安说的是不是真心话,赵安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而赵安也没有丝毫的畏惧,就直接与孙局长对视。这件事他问心无愧,他已经做了他能做的一切。
片刻之后,孙局长才开口说道:
“汇美的确查出了一些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和国内公司关系更大,但终究是有所波及。”
停顿了一下,孙局长才说道:
“下周一就应该有结论了。”
“谢谢孙局长,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赵安总算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一个半官方性质的答复,这次国家肯定会查处汇美,而且下周一就会公布。
“好了,我还需要工作,你先回去吧。”
这一次孙局长是真的下逐客令了。
赵安起身后,对着孙局长鞠了一躬,然后才离开了办公室。
虽然上次赵安对上次孙局长压下检测报告的选择有些不满,但终究孙局长没有和某些企业同流合污。
而且这一次的整顿活动,赵安知道孙局长在其中出力不少。
刚才愿意开口给赵安一个答复,不仅是帮助食安度过一个难关,也代表着孙局长在这件事情中的立场与选择。
所以赵安才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孙局长的谢意与敬意。
赵安离开办公室后,孙局长望着房门有些发愣。
虽然他还是不清楚赵安在这件事中扮演了一个什么的角色,但是他大概知道了赵安的选择。
接下来食安恐怕要面对很艰难的一段时间了。
说实话孙局长为赵安的选择而感到佩服,赵安有一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起码是他没有的,所以他才会给赵安一个确切的恢复。
从某个角度来讲,他已经违背了法律上关于保密的要求。这是应该接受处分的行为。
孙局长打开了自己的抽屉,里面赫然摆放着一份《检测报告》,正是当初那份关于三聚氰胺的专项检测报告。
在扣下这份检测报告后,孙局长基本没把它卖给国内的奶商,也没有直接向上级递交,而是把它死死所在自己的抽屉里。
因为他既不愿意做一个没有良知的人,又害怕卷入这恐怖的旋涡中去。
赵安这样的人身上的确有一种鼓舞人心的特质,跟着他做事,会让人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有意义。
所以孙局长最后才选择了违规开口。
华夏食品行业,还有赵安这样有良知、有能力的商人,总算还有希望与未来。
赵安没有去考虑孙局长会如何评价自己,也没有考虑外界会如何评价自己,一直以来他都只是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而已。
回到办公室后,赵安立刻把王泽刚叫到自己办公室:
“孙局长那边有回话了,下个周就会公布相关的情况,你现在去通知汇美、可瑞还有其他外国乳业的负责人,下周三到公司公布招标结果,然后你暗示汇美提前做好准备。”
听到这个消息,王泽刚也一脸喜意,这件事总算有个结果了。
王泽刚离开后,赵安还在审视整个计划有无遗漏之处:
在整顿结果还没有出来之前通知汇美,表达食安的诚意,便给暗示对方已经中标。而等周三之前,整顿结果就已经公布。
这样一来食安就有足够的理由拒绝汇美与可瑞签约而不被怀疑。
接下来就是食安的事了。
第146章 抉择
“赵老板, 你这是什么意思!”
汇美华夏负责人索罗突然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满脸怒容直视赵安,向赵安索要一个答案。
刚才赵安亲自公布了“一棵树”便装奶茶的奶源招标结果, 然而汇美再次落标。
为了稳定汇美在华夏的市场,以及应付最近一些风波,汇美急需要一个在华夏口碑良好的合作者, 而目前最满足他们条件的便是食安。
以前与“一棵树”的合作, 就已经让汇美尝到了甜头。如果不是上一位负责人过于贪婪和愚蠢, 这次“一棵树”的合同早就拿到手了, 何必像现在一样唯唯诺诺?
因为这次汇美在纽西兰国内的风波, 好几个纽西兰奶业公司都派负责人来到华夏, 与汇美竞争, 想要啃下华夏这片被汇美耕耘多年的市场。汇美的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确保中标,这次汇美给出了一个几乎没有什么任何盈利空间的价格。但谁知道最后汇美依然落标?
所以索罗自然要赵安给一个说法。
赵安脸上流露出为难的眼神, 说道:
“索罗先生,这件事我们私下交流可以吗?我们选择可瑞也是有原因的。”
说这话的时候,赵安伸手指向自己的办公室, 显然是想要和索罗单独交流。
但索罗到华夏的这一个月,见过太多妖魔鬼怪了, 对于华夏的某些商场规则极其反感。如果食安真的有什么正当理由可以拒绝汇美, 何必要私下交流呢?十有八九又是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
于是索罗直接说道:
“赵先生不用了, 你直接当场说出来吧,真有什么问题、缺陷、不足,我们汇美绝不死缠烂打。”
“那你等等。”
沉默几秒种后, 赵安独自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很快赵安拿着一份文件便回来了。
“索罗先生,请您自己看吧,如果有什么不懂的话,可以麻烦你的翻译帮您翻译。”
接过赵安手中的文件,看到文件抬头显眼的红色,索罗脸色就已经不大好了。虽然才来不久,但是他提前对于华夏做了很多了解,知道这“红头文件”意味着什么。
为了保险起见,索罗带着文件和翻译走到会议室的角落,然后说道:
“你翻译给我听听,小声一点。”
“《关于我国牛奶市场三聚氰胺检测结果的通知……”
结果翻译连标题都还没有读完,索罗就从翻译手中夺回文件,一脸铁青、沉默不语。
100/152 首页 上一页 98 99 100 101 102 10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