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赵安估计计嘉树以后会经常面对媒体,只要计嘉树坚持走钢琴这条路,他未来的成就绝对不会比曾经的自己低。
不过计嘉树并不喜欢赵安的喋喋不休,试图岔开话题。
“赵安,对了还有个事,我没给你说。”
“怎么了?”
“之前在养熊国比赛的时候,有个学校的教授给邀请我去他们的学校读书。”
“大学邀请?哪个学校。”
在这种国际比赛上,大学发出入学邀请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赵安第一反应就是养熊国的几所音乐学院,毕竟他们国家的钢琴在世界上也排的上名号。
“茱莉亚音乐学院。”
第75章 邀请
“可以考虑!”
听到茱莉亚三个字的时候, 赵安果断回答。
茱莉亚学院,世界最顶尖的音乐学院之一。每年招收的学生不超过650人,录取比低于百分之十, 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音乐学习圣地。
向计嘉树伸出橄榄这的这位教授,是养熊国人,同时也是茱莉亚钢琴系的终生教授。此次受祖国的邀请回国担任评委。
看到计嘉树兼具扎实的基础与即兴的灵感, 教授心生爱才之意,便直接向计嘉树发出邀请。
赵安很清楚茱莉亚在音乐界的地位,不夸张地说, 这个年代在钢琴教学方面, 国内钢琴教育和茱莉亚的差别,比P大、T大与哈佛的差距都还大。
赵安曾经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也有幸去国外交流过, 对于教学方面的差距有着切身感受。
如果不是年纪已经超过十八,赵安恐怕会拼命攒钱考取茱莉亚这一层次的音乐学院。
如今绝佳的机会摆在计嘉树面前,赵安自然希望他接受。
比曾经的自己更有天赋,星海杯全国第一,参加了当年自己根本不知道的肖青赛,现在茱莉亚音乐学院也触手可及, 赵安毫不怀疑计嘉树未来在钢琴方面会取得比自己更大的成就。
赵安给计嘉树解释了茱莉亚在古典音乐界的地位, 唠唠叨叨说了很多。哪怕赵安尽量克制自己, 但是言语之中的希望与迫切流露无疑。
“你这么喜欢茱莉亚,那你自己去报考啊!以你的水平,茱莉亚肯定不会拒绝你的!”
计嘉树也能感受到赵安对于茱莉亚的喜欢。他也不是当初那个懵懵懂懂的孩子了, 对于古典音乐早就有了相当清晰的认识。
有的时候甚至会怀疑赵安的钢琴天赋为什么会达到如此夸张的地步,以及赵安为什么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会钢琴这件事情。
计嘉树并不是反讽或者想要探究赵安的秘密,只是觉得赵安才是那个应该得到邀请的人。
听到计嘉树的话,赵安神色也微微一滞。
茱莉亚无疑是赵安曾经的向往,现在的他,无论是家庭收入还是自己弹奏钢琴的水平,让茱莉亚就在赵安触手可及的范围之内。
但是赵安眼睛中神色还是快速黯淡下去。
“以绝大部分的人努力程度,还轮不到比拼天赋”这诚然是实话,但是这句话还有更残忍的后半句:“但是当你努力到极限之后,天赋则是跨越不过去的鸿沟”。
赵安自认自己曾经在钢琴方面的努力已经到达了极限,为了钢琴抛弃了一切的私人生活,没有其他的爱好、没有感情生活,可还是走不进那个核心的圈子。
这不就证明了他并没有在钢琴方面的天赋吗?在努力一辈子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师。
赵安摇了摇头,他知道这是计嘉树在关心他,所以婉转地说道:
“我不想学钢琴,我以后可是要成为首富的人。你看看我现在都开始赚钱了,我要是去学钢琴,那就是商业界的损失。”
“那我也不想学钢琴。”
计嘉树很快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为什么呢?你不是很喜欢钢琴吗?”
赵安有些头疼,不会是自己的决定影响到计嘉树了吧。
“我有其他想做的事情!”
计嘉树的语气很坦率,听起来并不是在赌气。
“那你给我说说你的理想。”
“不要。”
拒绝的很果断。可以啊,居然还会和我藏小秘密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赵安还是没有强迫计嘉树告诉自己原因,除了对于计嘉树的尊重与放心外,他也不想激起计嘉树的逆反心理。
不过赵安还是和计嘉树约定好,接下来大半年,除了日常的钢琴练习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学习之中。
从高一刚进校门,两个人就一直在准备提前高考的事情,现在高三的课本两人已经自学的差不多了。
秋季的一学期,两个人准备先做大量的练习题来进行知识的巩固,然后向学校申请,春季一开学就去毕业班学习,备战高考。
赵安也决定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对计嘉树的英语进行一个突击培训。
不以高考难度,而是以国外求学为标准。
虽然赵安并不准备强迫计嘉树去茱莉亚学习钢琴。无论以后计嘉树从事什么,拥有能与西方人自如交流的英语总没有错。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完全以高三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
早上六点起床,进行晨读;午饭和晚饭的休息时间被两人压缩到30分钟内;周末的时候,两人会稍微通过钢琴进行放松,但更多的时间还是花费在了刷题上……
还好二人自我控制和约束力都极强,再加上有彼此的陪伴,才能坚持这样重复的生活。
班上的同学们并不清楚赵安和计嘉树提前高考的计划,但是看到班上成绩最好的两个人,都变得这么努力,他们也感觉到了莫名的压力。
一时之间整个一班的同学都悬梁刺股,月考成绩一次比一次好,班主任莫名其妙就成了办公室最大的赢家,最近走路都带着风。
赵安也很少再去参合自家生意的事情,只有平时吃饭的时候和父母交流。
确定自家生意还在快速扩张期,虽然赵安有些遗憾不能参与,但还是决定先把重心放在高考之中,等高考完后,他能做的事情就很多了。
当然赵安也没有忘记让赵母每个月把卷饼天下的利润分红汇给他,这可是他之后计划的启动资金,一点都含糊不得。
这死要钱的行为,自然少不了被赵母狠狠修理了一番。
赵安原本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到高考,但是惊喜和意外总是随处可见。
十月份的时候,计嘉树突然收到了两个演出的邀请。
其实从计嘉树拿到肖青赛一等奖后,各种表演的邀请函就如同雪花片一样。计嘉树已经下定决心要和赵安一起准备高考,所有便把所有的邀请都婉拒了。
但是这两个邀请实在有些麻烦。
一个是六中的新年文艺汇演,作为一所精英中学,六中的各类艺术特长生也不在少数,每年都会举行一个全校的文艺演出。
作为目前六中在校生在音乐方面取得最好成绩的拥有者,计嘉树自然是这次音乐老师的首要目标。
音乐老师和计嘉树沟通过,表演曲目就两首,一首就定为《夜曲》,旋律优美而且又不需要计嘉树重新练习、准备。而另外一首则让计嘉树自己选择。
想着这几年六中对于自己的照顾,以及明年就很可能从六中毕业,计嘉树最后还是答应下来。
只不过计嘉树第二首到底选择了什么曲目,赵安也不知道。每次问计嘉树这个事情,他就支支吾吾,不肯正面回答。
赵安真的感觉到计嘉树到了叛逆期,有一种很糟心的感觉。
十一月中旬的时候,文艺汇演在六中的操场上如期举行。
此时的蓉城已经泛着寒意,夜风吹拂而来的时候会让人心生些许寂寥。
已经到最后一个节目,计嘉树身着西装走上表演台。
全校的学生突然开始欢呼,对于自己学校这名各方面都堪称天才的少年,他们已经期待许久。
身着黑白正装的计嘉树,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他对俯身向观众们行了一个弯腰礼,然后走向钢琴。
《夜曲》的音符如同月光般洒下,今天计嘉树指下的琴键更加干脆与短促,是初秋夜的爽朗。
哪怕大部分的观众都没有办法分辨出不同人演奏的《夜曲》到底有什么区别,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欣赏此时的琴声。
不过真正让所有人好奇的是计嘉树接下来的表演,因为节目单上写着:
16.钢琴《夜曲》、才艺表演 表演者:计嘉树
前面顿号意味着计嘉树会表演两个节目,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所谓的“才艺表演”到底是什么?计嘉树的才艺不就是钢琴吗?
《夜曲》终了,计嘉树还是坐在钢琴面前没有起身。有人发现,钢琴架上面架着一个话筒。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带来一首歌。”
计嘉树的声音从音响中传出,响遍操场。除了计嘉树的同班同学外,没有人能想到计嘉树居然还会唱歌。
没给他们胡思乱想的时间,钢琴声音再次响起:
细雨带风湿透黄昏的街道
抹去雨水双眼无故地仰望
又是港城那支传奇乐队的歌曲,没有了原曲中大量乐器的伴奏,唯有钢琴与计嘉树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澈与悠扬。
本来喧闹无比的操场开始逐渐变得安静,学生们开始认真倾听计嘉树的歌声。
如果说刚才《夜曲》会让人沉迷于优美静谧秋夜,那此时计嘉树的歌声则会让人想起心底那些暗涌的情愫。
或许有人会诟病流行音乐的歌词肤浅,所能蕴含的意境远比不上古典音乐那样磅礴。
一旦歌词有形,那意境就被限制。
但这也恰恰是歌词的独到之处,只取那些许共情之意,痛击每个人心中或是明媚或是哀愁的情绪。
喜欢你
那双眼动人
笑声更迷人
愿再可轻抚你
那可爱面容
台下会唱这首歌的同学已经忍不住跟着唱了起来,如果不是大部分的老师都不懂粤语歌词的意思,恐怕此时场面会更加精彩。
一首歌不过三四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
计嘉树敲下最后的音符,然后起身谢幕。
不知道从哪里先传来第一声呼喊“计嘉树”,然后计嘉树的名字就像野火燎原一般,点燃秋日的稻田。
在热切而又疯狂的欢呼声中,赵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向台下的同学们挥手。
平时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计小树,不知不觉已经郁郁青青,再也藏不住了啊。
赵安也说不清楚自己心中为什么会突然升起几分失落。
第76章 春晚
如果说文艺汇演在六中掀起一边关于计嘉树的热浪, 那十月计嘉树收到的另外一份邀请那掀起的就是惊天骇浪——
华夏春节联欢晚会
如果有关于世界电视节目收视率和收视量的排名,那“春晚”绝对一骑绝尘。
这对于华夏人而言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与习俗,哪怕再怎么抱怨春晚节目的俗套, 但是大部分人在除夕的夜晚还是会坐在电视面前,和家人一起观看。
所以能够上“春晚”对于绝大部分的人而言都是一件向往、自豪的事情。
哪怕计父在接到电话的时候,也失去了平日的冷静与理性, 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不过计父再怎么激动,也没有直接答应下来,毕竟他知道自己儿子所有的表演都回绝了, 在全力以赴准备跳级、高考。
最后这件事计父还是交给计嘉树决定, 而计嘉树又问到了赵安这儿。
计嘉树能够收到春晚的邀请,的确让赵安有些意外。赵安让计嘉树详细询问筹备组,了解了相关情况。
为赵安发现春晚虽然邀请了计嘉树, 但并不是让计嘉树单独表演一个节目,只是为一首歌进行伴奏而已。
而且这首歌旋律简单,演奏难度不大,并不需要花费计嘉树多少时间进行准备。
而且这首歌已经确定会最终登台。如果计嘉树答应的话,只需要参加三次彩排和最后的演出就可以,并不用像其他的春晚节目一样反复彩排与练习。
虽然不是单独演奏, 但是根据描述, 这首歌只有一名演唱者和伴舞, 计嘉树依然能够在舞台上露面。
哪怕现在文娱圈还不够发达,这样的机会也足以让大部分的明星趋之若鹜。
就连赵安都都没想明白,这样的机会怎么就突然送到了没有任何背景的计嘉树这里。毕竟以计嘉树现在的实力和名气, 还达不到被春晚节目组邀请的地步。
这中间的确有些缘由。
之前计嘉树在肖青赛的优秀表现让当时同行的□□官员在回国后备受上级的嘉奖,然后就把他安排到春晚小组工作。
记住计嘉树名字的他,在初审的时候发现有诸多需要钢琴伴奏的节目,他便顺口提议了一句让“要不让肖青赛那个小孩来试试”。
97年春晚本来就很特殊,港城回归在即,为了昭示日益强大的国力,让两岸的百姓更加放心,97年春晚的主旋律便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
其中与钢琴配乐最为契合的便是这首《春天的故事》,肖青赛的获奖者象征着国家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就,更是与之相得益彰。
计嘉树本人也有心动心,春晚啊,多大的诱惑啊。
赵安想了想说道:“把平时学习的效率再提高点,去吧!”
春晚节目筹备组那可是真正的“大户”,除了提供住处外,还提供了来回的双人份机票。
三次彩排都是由计父带着计嘉树前往京城。毕竟是去春晚彩排,这次连计父的单位也不再因为保密研究的事情而限制计父的出行。
赵安一开始也有想过陪着计嘉树前往,毕竟春晚彩排同样是个名利场,赵安有些带担心计父和计嘉树两人吃亏。
但事实证明赵安完全多虑了。计父可是主动帮赵父赵母与荣兴食品王老板牵线的人,他的处事经验足以应付。
更加意外的收获是,在彩排的过程中,春晚总导演对于计嘉树的外貌条件十分满意,十六岁的少年,彬彬如树。
他把本来在角落弹奏的钢琴直接给挪到了演唱者的身后。
这首歌可是独唱,就算有其他的伴舞,也完全无法和计嘉树比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抛头露面”。
50/152 首页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