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看着计嘉树与虾钳奋斗的样子,说道:
“蟹钳那么难啃就算了。”
知道计嘉树很喜欢吃麻辣小龙虾,今天这盆麻小可是加大超强版,足够喂饱一个计小树了。
计嘉树难得把头从碗中抬起来,一脸认真对赵安说:
“你不懂,当你咬破虾钳,然后寻找到那一缕虾肉的时候,你会有一种伟大的成就感。”
说完之后,计嘉树继续低头与虾钳战斗。
赵安还能说什么呢,他默默地夹起一个小龙虾,然后熟练地剥好,放入计嘉树的碗中。
说我不懂?看我不用小龙虾塞满你的嘴。
对于赵安的投喂,计嘉树也是来者不拒。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是对于计嘉树而言,赵安给他剥的小龙虾,更好吃。
第101章 小龙虾(下)
计嘉树再怎么能吃小龙虾, 一整个夏天他在赵安家中吃掉的小龙虾相较于十几亩稻田的产量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因为采用的是虾稻混养模式,所以每一亩的产量大概再180斤上下。这是一种便于推广的养殖方式, 而根据农大团队的研究,如果采取池塘精养的模式, 产量可以大幅度提高, 甚至可以做到一年两季。
只不过对于成本、环境、技术、员工的要求更高, 还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进行研究与试验。
无论怎么说,今年的几千斤小龙虾该如何销售成为了赵安一家的一大难题, 同时也是一大机遇。
首先排除的便是专营小龙虾的餐厅,赵安一家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秋后小龙虾就过了最佳的口感期, 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重新经营一家小龙虾餐厅。
最后商讨的结果,便是叶氏秘卤和卷饼天下各自消化一部分。
秘卤小龙虾便是叶氏秘卤推出的新品, 单价十几元一斤,而且仅在叶氏秘卤的总店售卖。
赵安一点都不担心宣传与购买的问题,客人们对于叶氏秘卤的品质十分信任,尤其是总店的口碑一直很好。
所以在秘卤小龙虾上架后,每天十多斤小龙虾根本供不应求。这件事后来还传到叶氏秘卤其他连锁店主处,他们也希望赵母提供这一新品。
但是现在小龙虾根本无法同时提供这么多店,赵母只能说这是在做前期的市场调查,等确定市场对于秘卤小龙虾的接受度后, 会建立供应链, 为所有连锁店提供小龙虾货源。
看到和赵母有亲戚关系的二店和三店也没有上架小龙虾,这些连锁店才没有继续起哄。
不过赵母也反复和这些分店主强调,根据合同在总店没有提供新菜品或者开放食材自由选购权之前, 不允许任何一家店铺利用叶氏秘卤的卤制小龙虾进行贩卖。
赵母不仅要维护叶氏秘卤自身的招牌,同时也要确保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前后两个月的时间,叶氏迷路总店一共贩卖了近千斤秘卤小龙虾,这已经证明了小龙虾的市场有多大。
与此同时,卷饼天下也推出了小龙虾卷饼。
只取小龙虾的虾肉进行烹饪,一共有秘卤、麻辣、十三香三种口味可供选择。三种口味都经过反复斟酌与尝试,绝对让人耳目一新。
五只烹饪入味的小龙虾和黄瓜丝、生菜叶一起包裹在小麦粉制作而成的薄饼之中,再浇上特制的浓酱。
这浓料也不简单。首先将小龙虾除了虾肉以外的其他部分清洗过后放入大锅中熬汤,虾黄、虾膏都在其中。
再加入多种香料去腥,最后取其清液熬浓,加入将辅料使其变得粘稠鲜美。
浓酱加入薄饼之中,不仅能够给味蕾带来极鲜的体验,同时也能让原本有些干的卷饼口感更佳。
这小龙虾卷饼的成本可不低,只取虾肉的五只小龙虾便接近半斤,更别说繁琐的制作过程和其他材料的成本。
最后赵母将其定价为远超“卷饼天下”其他单品的12元,其利润率依然是所有菜品中最低的一款。
还好这五只小龙虾的虾肉货真价实,所以愿意出高价进行尝试的客人也不少。
赵安已经想过如何提高这一单品的利润率。首先是继续扩大小龙虾的养殖规模,降低小龙虾自身的成本。
其次是小龙虾的清理、剥壳以及浓酱的制作都提前由专人完成,大幅度降低“卷饼天下”的人工成本,这就是分工专业化的优势。
与叶氏秘卤一样,只有春熙路的卷饼天下才售卖这款小龙虾卷饼。
很多客人都询问为何其他的“卷饼天下”不贩卖小龙虾卷饼,而这一次赵安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回答:夏日特限。
到后来“夏日特限”这四个字直接印在了宣传海报上,再次掀起了购买小龙虾卷饼的热潮。
小龙虾卷饼不仅限时而且限量供应,每天运送至卷饼天下的小龙虾就那么多,一旦售完就不会补货。
叶氏秘卤消耗的主要是小虾,而卷饼天下则是中虾,而品相最好的大虾则运送至了“格选生鲜”。
“格选生鲜”在五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开业,主要经营范围如同名字所言,便是各种未经烹调、制作等深加工过程,只做必要保鲜和简单整理上架而出售的初级产品,以及面包、熟食等现场加工品类的商品。
“格选生鲜”的选址也很讲究,在蓉城目前最高档的住户区附近,附近还有个不错的商圈,来往人流密集。
就这一点已经注定了“安选生鲜”与普通农贸市场的不同。作为利润不高的农贸行业,一般都会选择在市政规划的专属营业。
因为农贸市场有市政的保证与补贴,摊铺的租金远低于市场价格。当然农贸市场的环境相对而言也的确比较嘈杂、肮脏。
“格选生鲜”的商铺就已经花去赵父不少资金,因此对于店铺利润要求颇高。
顾名思义“格选生鲜”的产品都经过了严格的挑选,品相、质量、安全要求相当之高。
以马铃薯为例,贩卖的马铃薯大小、重量都有一定的标准,表面有破损马铃薯绝不可能出现在“格选生鲜”的货柜上。
当然“格选生鲜”的定价可不便宜,基本是市面价格的130%以上。多出的三层利润,一层归于挑选人工,一层归于运输、铺面,最后一层才是“格选生鲜”的额外利润。
其实对于这个定价,赵父开始也有些不安。出生于市井的他,在菜市场见过无数为了一毛钱而喋喋不休的争吵,他很怀疑这样的价格能否被消费者接受。
然而事实证明,赵父对于有钱人的心里还是不够了解。哪怕赵安他们家现在也算家境殷实,但是赵父赵母一直保留着那份节俭。
无论何时,有钱人都会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1998年能够在高档小区买商品房的住户,用非富即贵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30%的溢价换取安心的食材,对于他们来说相当划算。所以一开始,“格选生鲜”的生意就相当不错。
还有顾客主动向店主建议可以售卖一些更高级的食材,比如在内陆不那么容易见到的各国海鲜,亦或是其他省份的特殊生鲜。
这些建议自然传到赵父与赵安处,当然二人也没有盲目扩大圣贤供应链。现在“格选生鲜”只有一家而已,专门为其搭建海鲜供应链实在不划算,所以现阶段提供主要还是赵父已有的农产品链。
两个月过去,“格选生鲜”生意趋于平淡,而这也是一种危险的信号,意味着“格选生鲜”不再具有核心竞争力。
而这个时候,人工饲养、品相最上等的小龙虾,无疑给“格选生鲜”打入了一阵强心剂。
因为小龙虾的上市,“格选生鲜”的生意也好了几分。更重要的是对于“格选生鲜”以及赵父产业链的布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龙虾”的销售季节也就一两个月,但小龙虾的成功让赵父已经想好了接下来准备重磅推出的几种优质生鲜,包括竹市的竹荪、菌类,从Y省采购的热带水果等等。
赵安已经敏锐的发现,由于华夏土地制度的特殊性,单一种类的集中垄断经营模式不再适用。无论如何国家都不会让一个私人企业掌握食品这一领域的话语权。
在这种情况下,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以“格选生鲜”为代表的高端路线,利润丰富,而且现在市场空白,另外一条代销售,不直接掌握生产权,只是帮助农民进行加工、销售。
至于如何选择,赵安表示小孩子才做选择,他全部都要。
“格选生鲜”还有一个隐形的好处:如果想培育出格选生鲜愿意收购的优良生鲜,那种植要求会相当高。就算是不符合 “格选生鲜”收购要求的“残次品”,也可以以市面价格进行收购,再由跃华食品的销售链进行销售。
到这个地步“格选生鲜”的基本运营与盈利模式已经确定。赵父已经准备今年下半年在蓉城再开4、5家“格选生鲜”,地址已经基本选好。
食品供应还有一个特点便是规模越大,供应越稳定,更不会因为四季收成、自然灾害而出现断货断供的情况。
至于更遥远的目标则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食品供应网。当然这个目标现在还为时尚早,网络、公路、机械等环境还远不足以支撑赵安的计划,只能徐徐图之。
当然,这个夏天的主角还是小龙虾。
市场的反应已经证明了小龙虾的市场有多大,从八月份开始赵父便带着自己的工作团队和农大的研究团队回到了广城。
一方面继续小龙虾养殖的研究,一方面则开始通过市政府推广小龙虾的养殖。
只要愿意养殖小龙虾的农户,赵父都愿意与对方提前签订收购合同。无论明年收成如何,市场如何,都以优渥的价格进行收购。
当然农户养殖也必须遵守很多规定,比如要投喂足够的饲料,定期进行消毒,购买指定的龙虾苗等等。
人生地不熟,如果让赵父和跃华食品单枪匹马与农户交涉恐怕还真有一些难度,而这个时候农大与政/府的关系便显现出来。
跃华食品和农大一起向政/府背书,而政/府则通过政策推动,很快赵父就签订了足够多的合同。
再加上“格选生鲜”的扩张与生鲜的供应链,赵父今年下半年也别想轻松了。
但赵父终究是高兴的,看着自己的事业、公司一步步壮大,谁不开心呢?
第102章 鸡汤
厨房灶台前有一名身高一米八的男子正在忙碌。男子五官很是分明, 似乎有些优雅尊贵,又有些沉默威严。
男子的目光很凝重, 时不时看一眼手腕上的黑色手表,精准地计算着时间。
黑色的衬衣, 深色的西裤, 宽腰窄臀, 如果忽略掉他身上穿得卡通围裙,说是模特也大有人信。
这么帅的男子, 自然是十七岁生日已过的赵安。
然而此刻真正让赵安牵肠挂肚的却是眼前黑色的砂锅。
砂锅中放着一整只母鸡,无头取尾, 鸡皮淡黄,是一只三黄鸡。这只三黄鸡来之不易, 是农户精心饲养一年有余的走地鸡[1]。
这家农户两年前开始投资饲养精品土鸡,如今第一批精养土鸡刚出栏。然而农户名声不显,又没有固定销售渠道,正在忧愁如何推销。
不知道赵安是如何找上他,在了解饲养详情后直接与他签下合同,收购了所有的精养土鸡。
不过赵安并没有直接与农户交割土土鸡,而是让对方继续饲养一段时间,然后陆续出货。
虽然这样会让农户成本增加不少, 但是考虑到赵安一次性购买所有土鸡, 帮他节约了不少成本,农户便答应了下来。
而这只三黄走地鸡则是赵安亲自从密云带回家中,准备做一锅适合冬天的滋补鸡汤。
在砂锅中将水煮沸, 然后将整鸡放入其中过水,让血沫溶于水中。在过水之后,重新往砂锅中倒水,而这一次倒入的则是矿泉水。
京城的水质虽然符合国家标准,但水质的确称不上好,水硬且味苦。
平时赵安也不会如此大费周章,只不过今天是炖鸡汤,水质对于最后口感的影响不小,所以赵安选择了矿泉水。
在食之一道上,原有比赵安讲究的人,炖鸡汤会特意选用井水或泉水,让鸡汤更加鲜美。
然后在砂锅中放入生姜、黄酒用于除腥。
这次鸡汤配菜赵安选择的是干香菇。
干香菇远比鲜香菇要更加鲜美,因为香菇在干燥的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鸟苷酸,鸟苷酸的香味是味精的数十倍,而且口感更加自然顺滑。
这些香菇产自南河省峡西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交汇带,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腹地,暖温带与北亚热带分界线,是世界公认的香菇生产“黄金线”。
这只三黄鸡也算是老母鸡了,虽然赵安比较推崇现代化农业,但是赵安也认可土鸡,尤其是老母鸡,炖汤更加鲜美。
鸡肉的鲜美主要来自于一种名为肌苷酸的物质,而肌肉硫胺素是一种风味前体物质。这些物质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形成,然后逐渐积累在鸡的脂肪之中。
一般情况下鸡的饲养时间越久,鸡汤就会更加浓郁。
因为是老母鸡的原因,需要长时间的闷炖来保证这些苷酸物质全部释放到汤汁之中,同时让鸡肉完全炖烂。
赵安早就计划好了炖汤的时间,两个小时,一分不多一秒不少。
时间一到,赵安揭开砂锅盖,香菇与母鸡的香味扑面而来。连赵安这么挑剔的人,也很满意自己今天的作品。
但午饭只有鸡汤可不行,赵安拿出汤勺将鸡汤上那厚厚一层鸡油舀了一大半出来。
金黄色的鸡油盛放在碗中,看起来格外诱人。因为风味苷酸溶解于油脂中,所以鸡油是一种能帮助提鲜的油脂。
赵安用这半碗鸡油炒了一个娃娃菜和一个碎肉豆腐。想了想某个嗜辣如命而且最近特别辛苦的人,赵安又炒了一个仔姜肉丝。
把三菜一汤端到桌上,然后赵安走到计嘉树房前敲了敲门。
“吃饭了。”
很快房门被打开,计嘉树脸上写满了疲倦,挂着淡淡的黑眼圈,脸上也没有笑容,和平时的计嘉树判若两人。
跟着赵安来到餐桌前坐下,嗅到鸡汤的香味,计嘉树才恢复了几分力气,有些开心地说道:
“真香!”
今天是周六,不过最近赵安都住在这里,照顾昼夜颠倒的计嘉树。
央音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艺术院校,各种比赛、活动相当多。而计嘉树所长在的流行乐专业最近就在征集原创歌曲。
68/152 首页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