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种截然不同运营流程,像汇美这样在华夏设立办事处的公司, 他们会负责牛奶进入华夏之前的所有程序,然后再根据所有的费用计算出一个销售价格。
因为汇美有在国内和某省知名企业成立合资工资,有关税上的见面,在华售价还算合理。
而像格选生鲜这样纯粹的华夏本土企业,从海外进口牛奶,反而要缴纳百分之一百的关税。
还好有着格选生鲜的品牌溢价,否则这些海外牛奶的销售供应线恐怕早就取消了。
这也是华夏历史上很有趣的一个时期,不仅仅是外国人,就连外国企业在华夏也能享有特权。税收、关税、土地价格、市场推销各个方面。
类似的特权直到2015年后,华夏国民才开始反思这么做是否正确,本土企业才逐渐和外企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就是因为想要拓展供应商,赵安一直和国外奶商有着联系。这一次前往纽西兰寻找固定的奶源供应商,可瑞便是赵安的首选。
而卡尔森则是一直和赵安保持联系的可瑞高层。
“的确很壮观,我想卡尔森先生也希望能够让可瑞拥有的地盘进一步扩张吧。”
可瑞是纽西兰名列前茅的牛奶公司,奶粉、鲜奶以及其他奶制品都有涉及,更重要的在可瑞国际上的口碑比汇美还好上不少。
这些年可瑞一直以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为主要根据地,这是提升公司国际品牌价值最重要的市场。也是因为对于自身品牌的定位,以前可瑞对华夏市场并没有多大兴趣。
相反,在发达国家一直比可瑞逊色不止一筹的汇美,选择十几年前消费能力薄弱、贸易壁垒更明显的华夏作为自己的新兴市场。
没有人能在当时预料到华夏的市场如此广阔,这几年汇美的市值已经有逐渐赶上可瑞,甚至反超的趋势。
有的公司高层提出了要重视华夏市场,只不过可瑞内部声音并不统一,也有人认为华夏的奶制品人均消耗量很低,并不适合可瑞。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不愿意自降身价去与汇美竞争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赵老板,你也看到了我们牧场的质量,我们的牛奶质量、安全绝对不是一些公司可以随意媲美的,当然价钱上也会高一些。”
价钱,就是赵安这次亲自来纽西兰想和可瑞谈判的地方,诚然如卡尔森所言,可瑞质量更好,但是这高昂的价格压缩到一个难以接受的地步。
“卡尔森,我知道可瑞之后肯定会想要争夺华夏市场,现在和食安合作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亲爱的赵,合作是合作,但价钱是价钱,我给你们的价格已经是一线经销商的价格了,你总不能让我们亏本做生意吧?”
卡尔森望向赵安的眼神充满了赞赏,他没想到这样一个青涩、英俊的东方男孩居然是一直和他邮件联系过那么多次的老板。
还有那一口流利的英式英语,纽西兰作为曾经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现在国内也保持着对于英式英语的追捧。
如果不是亲自询问赵安,得知赵安在华夏出生和生长,卡尔森会以为赵安是一名披着黄色皮肤的西方贵族。
不过赞许归赞许,对于商人而言,利益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他现在在觊觎着更高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他是绝对不可能让放过一丝一毫的利益。
“但是可瑞想要打开华夏的市场,总得投入一定的宣传费用和市场费用吧,给我一个合适的价格,我保证可瑞在两年内成为在华夏最知名的海外牛奶品牌,没有之一。”
听着这话,卡尔森有些心动,但还是摇了摇头:
“现在的华夏,不确定性太大了。据我所知,汇美在华夏的分公司并不顺利,甚至他们已经无法掌控在华夏分公司的生产写,而华夏的股东又要强迫他们贴商标是吧。这个事情在我们纽西兰牛奶界都快成笑话了。”
作为竞争对手,卡尔森对于汇美的情况十分了解,他继续说道:
“然而不和华夏的本土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就没有关税的减免,我们可瑞可不愿意作茧自缚,华夏的市场我们暂时没有过多的考虑。”
卡尔森在赵安面前要尽可能贬低华夏市场的潜力,可瑞内部是什么态度可真不一定,这只是谈判的技巧而已。
果然想卡尔森这样的高层没有那么容易搞定,赵安看着外面宛如绸缎的草原以及成群结队的绵羊,与上方的蓝天白云相互映衬。
看来还是要向卡尔森透一些底啊,赵安开口说道:
“如果华夏加入WTO呢?”
听到这个消息卡尔森瞳孔一收,装作漫不经意地说道:
“WTO可不是想加入就加入的,以现在华夏的关税情况恐怕不符合条件吧。”
果然卡尔森也一直关注着华夏的动态,这样一来就更有机会了,赵安加把劲说道:
“正是因为现在华夏的关税不符合标准,所以为了加入WTO必然会出现一个断崖式的下跌,以华夏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市场规模,可瑞难道不心动吗?”
“完全没有影子的事情,做再多的假设也没用。”
“大胆预测未来,才能够把握住机会。如果当华夏要加入WTO的消息正式公布,卡尔森先生认为会有多少公司涌向华夏呢?到时候可瑞有任何的优势吗?
如果卡尔森先生愿意让我们食安帮忙推广可瑞乳业,我可以向你保证在华夏加入WTO的时候,可瑞在华夏已经成为最知名的海外奶粉了。”
说这话的时候,赵安面带笑容,双眼直视年纪比他大上不少的卡尔森,没有任何的退缩,自信一览无余。
这下轮到卡尔森有些狐疑了,难道赵安手中真的有掌握关于华夏加入WTO的内部消息吗?
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那他就要想办法从中捞到足够多的好处了。
卡尔森虽然现在是可瑞的高层,但还不是最核心的实权人物。如果能够在华夏成功开拓市场,并且保证利润,那他在公司之中就能更进一步。
相应的,如果失败他绝对会被公司中的竞争对手直接排挤出权利中心。
他有些狐疑地看了赵安一眼说道:
“我记着食安没有任何的政府背景,你怎么可能掌握如此关键的信息,我不信。”
赵安笑了笑,说道:
“如果不是确信一两年内关税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卡尔森先生认为我何必急着寻找海外供应商吗?我之所以这么努力,就是为了在这个消息公布之前,占据先机。我也是个商人啊,不会做无利可图的事情。”
赵安华中的逻辑的确说服了卡尔森,他说了一句:
“但如果这消息……”
“没有如果。如果卡尔森先生还不相信我的话,不如和我们食安成立合资公司。华夏对于合资公司的优惠政策我相信卡尔森先生也有所了解,足以给可瑞、给您带来客观的收益。”
为了打消卡尔森所有的后顾之忧,赵安不惜把备用计划都说了出来,不过他相信卡尔森并不会接受这个备用方案。
因为一旦合资的话,可瑞必定会被食安牵制,这绝对不是自诩老牌大公司的可瑞能够容忍的事情,尤其是合作对象没有任何的政府背景、刚刚成立还没超过一年。
果然卡尔森并没有接赵安这个话题,而是说道:
“如果合作的话,你想拿到一个什么样的价钱,而你们食安又准备如何宣传我们可瑞呢?”
有戏!
一听卡尔森的话,赵安就知道这件事多半是成了,便和卡尔森关于具体的合作方案展开了讨论。
最主要的内容无疑是鲜奶、奶粉的供应量、价格以及海运。
虽然食安内部也有运输部门,但食安的运输部门还是太薄弱了,现在国内的运输就已经让整个部门焦头烂额,根本没有实力涉及海运。
跃华那边也没有往返纽西兰这边的航运资源,与其让赵安再花费时间去寻找海运公司,不如拜托运输体系成熟的可瑞。
除了这些内容外,便是卡尔森更关心的宣传方案了。
听着赵安娓娓道来,卡尔森望向赵安的眼神也越来越慎重。
第136章 计划
这位年轻、英俊的赵老板, 在商场的手段,和他的外貌完全不搭, 竟然如此狠毒。
赵安对卡尔森所说的宣传计划, 哪怕在卡尔森这个老江湖看来也有些斩尽杀绝了。
“赵老板,你这么做是完全不准备给汇美留生存的空间啊,到时候你和汇美必然会撕破脸皮。”
虽然可瑞和汇美是竞争对手,但是明面上的功夫还是得维持。如果所有竞争手段都像赵安这样不留余地,那两家公司早就物理意义上的打起来了。
赵安笑了笑, 并没有对卡尔森多做解释,而是说道:
“卡尔森先生,请放心。所有事情都将以食安的名义作出,绝度不会牵连到可瑞食品。如果我们食安,真的能够将汇美在华铺垫了那么久的布局完全打破,难道可瑞不是最大的赢家吗?”
毕竟可瑞和汇美都是纽西兰的乳业公司,只要可瑞进入华夏市场,免不了被拿出来与汇美进行比较。
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想个办法把汇美死死踩在脚下, 绝对是可瑞最愿意看到的结局。
赵安毫无心里压力在卡尔森面前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不留情面的商业家,他的年纪与样貌很容易让卡尔森轻视他, 通过这样的方式立威,也算是顺手的小收获。
至于赵安为什么不告诉卡尔森食安与汇美之间已经完全撕破脸面、处于对立面,并不是出于什么“家丑不可外扬”的考虑。
而是现在还没有和瑞卡签订正式的合同,一旦让卡尔森知道自己现在已经没有其他的备选答案,卡尔森或者是可瑞很有可能会狮子大开口。
所以哪怕赵安和卡尔森已经在口头上达成了协议,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赵安也会和纽西兰其他的乳业公司见面、交流,给卡尔森和可瑞足够的压力。
当然,如果这几天赵安发现了更加合适的合作对象,他也有可能抛弃可瑞。
可瑞因为犹豫而一直拖延签订合同的时间,那它就必须要承担机会溜走的风险。
这就是商场,讲究的就是快很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听了赵安的解释,卡尔森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对赵安说道:
“赵先生的计划,是想要利用媒体的力量吧,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可以为赵先生介绍一位媒体行业的朋友。”
此时卡尔森对于赵安的称呼已经变为“赵先生”了,表明了他对于赵安的认可。
这个时候就轮着赵安打马虎眼了,他说着:
“不着急,不着急,还是等合同签了之后再说吧。”
合同没签,他和卡尔森还算不上盟友,一些事情还是需要有所保留。
接下来卡尔森便带着赵安继续参观纽西兰的自然景观,这一次就不再单单局限于牧场景色了,而是纽西兰一些著名的景点。
不出意外一个周后,赵安得到了来自可瑞的合同,详细看了合同内容。赵安直接在合同最后一页签下自己的名字。
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地了,不过赵安还没有立刻回过,而是在纽西兰处理其他的事情。
又隔了几天,卡尔森请赵安吃完饭。
临海的一家海鲜餐厅内,整个餐厅的装修可以用富丽堂皇来形容,风格有写不落国皇室的特点。
据说这家餐厅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日不落帝国的皇室多次来这里就餐。
纽西兰是一个岛国,地处南太平洋地,海鲜也是纽西兰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同样有名。
“赵先生,这位是我们纽西兰大名鼎鼎的新闻人,诺尔丁先生。他手下的《纽西兰新闻》可是我们国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诺尔丁面容看上去五十上下,脸上能够看见明显的老年斑与皱纹。不过身上修剪合身的宝蓝色西装、鼻梁上精致的眼镜架,都体现着诺尔丁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不菲的身价。
“诺尔丁先生初次见面,你好。”
赵安主动起身与对方握手。因为赵安标准的英语,原本带有一些肤色优越感的诺尔丁总算是对赵安流露出一个善意的微笑。
这种情况赵安见得太多了,早就习以为常,表情上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满。
虽然三个人都知道今天为何有这顿晚餐,但此时三个人都很含蓄,并没有直接切入正题,而是漫无目的的闲聊。
从纽西兰盛产的海鲜,一直聊到国际食品贸易,然后再聊到国际贸易形势。
本来一开始是卡尔森在主导谈话,毕竟赵安和诺尔丁是第一次见面。
可到了后来,只听见赵安和诺尔丁快速交谈的声音。虽然两人都面带微笑,举止之间没有任何的逾矩之处,但偏偏能够感受到两个人的交锋。
“不亏是赵先生,我知道为什么卡尔森让我今天少说话了,原来是怕我被说得哑口无言啊。”
在刚才的闲聊中,诺尔丁试图通过聊天确定赵安是个怎样的商人。
这一招是他屡试不爽的识人之法,他从事传媒工作几十年,,什么样的人他没见过自认能和国家总理谈笑风生。
而刚才的交流,赵安不仅没任何见闻上的缺陷,反而能够把握谈话的主动性,再次刷新了诺尔丁对于赵安的影响。
“我推荐的人不错吧。”
一旁的卡尔森放下手中的刀叉,用餐巾擦了擦自己的嘴角。他对赵安所说的计划越来越有信心了。
“那我们可以谈谈正事了吧。”
看到三人已经有了基本的共识,赵安终于开口提及今天的正事。
诺尔丁和卡尔森交换了一个眼神后说道:
“不知道赵先生如何保证这件事不会让我引火烧身呢?”
笑着摇了摇头,赵安说道:
“我还从没听说过有新闻人害怕引火烧身,难道不是关注度越高、争议越强,信任人就更高兴吗?”
“但赵先生的做法还是有一些狠毒啊,你让我们《纽西兰新闻》爆料这么大一个新闻,如果汇美处理不好,不是和倒闭了差不多吗?汇美好歹是我们纽西兰的企业,给我们纽西兰提供了那么多的就业岗位,政府很在意。”
虽然诺尔丁明面上的话实在夸奖汇美,但真正的意思截然相反。
他是在说汇美背后也有国家的支持,虽然你提供的信息可能会对汇美造成致命的打击,但纽西兰政府如果出手帮助汇美,那一切都是无用功。
93/152 首页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9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