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他还执着在十方无边世界的那一隅旧时光里,再一次生起了那个温暖的心愿。
——要不,就这样下去吧?
……一刻都不要再分离。
鸟儿落在杏花枝上,震得杏花纷纷落下。
云晴春鸟满江村,还似长安旧日闻。
红杏花前应笑我,我今憔悴亦羞君。
那一阵慌乱来得没有道理,池罔勉强镇定的挽了一下耳边垂落的发。
他们头上明明是一片杏花,这和尚却不知怎么想的,从自己怀中拿出一个药囊,从里面掏出了一朵晒干的紫藤花。
子安的声音温柔,“想去年此时,我与池施主在紫藤村初遇。当时便心有所感,不知为何捡起了地上落花,晒干后便一直带在身上。”
他温暖厚实的手心上,托起那一朵小小的紫藤花。
池罔的目光,移到了他的手心上。
晒干的紫藤花脆弱易碎,干枯后并不好看。
只是和尚的手向前轻轻递过来,笑容有慈悲之意,将花递来给他。
池罔怔怔看了片刻,劈手夺了过去。
——然后猛然转身,用后背背对着那和尚,不让他看见自己的模样。
他眼睛一刻都舍不得眨,直直地盯着手心上干枯的紫藤花,直到一滴热泪坠下,重重打在了那朵干花上,润开了干瘪的花瓣。
他几乎看到当年的庄衍,站在兰善院的花架边,递给他托在掌心上的紫藤花。
然后对笑着他说,小池,我回来了。
他背后传来了和尚的声音,那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体谅,“池施主?”
池罔深深吸了一口气,他微微颤动的手掌上,小心地托着那朵干花。
……然后他飞快地抬起另一只衣袖,擦干了自己的眼泪。
荣枯世事总相思,春来不觉去偏知。
重结缘,问来人……还是去年行春客。
转过身时,他眼角还藏了一点红。
他没抬头,只是盯着子安灰白的僧衣,轻轻道了一句“好久不见”。
和尚没说话,但池罔猜,此时他大概是笑了。
……于是他也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
引用:
1. “值气凉而窍闭,得风气之疏泄……”引用于:
清·黄元御《伤寒说意-风寒解》
2.“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引用于:
《素问·玉机真脏论》
3. “十方世界,无边无量。”
该说法出自《楞严经》第四卷
4. “云晴春鸟满江村,还似长安旧日闻。红杏花前应笑我,我今憔悴亦羞君”引用于:
唐·韦庄《闻春鸟》
5. “荣枯世事”化用于:
唐·罗隐《杏花》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6. “……总相思,春来不觉去偏知”化用于:
清·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7. “重结缘” 化用于:
宋·乐婉《卜算子·答施》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8. “问来人,还是去年行春客。”化用于:
唐·韦应物《因省风俗,访道士侄不见,题壁》
“山人归来问是谁,还是去年行春客。”
第58章
池罔与子安并肩走过这无人的石径, 脚下的泥土香, 远处飘荡来的杏花香,充盈着他们的五感知觉。
而池罔却闻着和尚身上的清苦药香,如朝阳破开晨雾一样让人心识清净。
这一刻,池罔的心很安宁。他下意识就确定了江北这场大灾, 在他失去意识的这段时间里, 没有向他预想中最糟糕的情形发展恶化。
因为他知道身边的这个和尚可以相信,而他身上那平和稳重的气息,让人莫名心静。
“这是哪里?”
子安声音令人感到熟悉而怀念,“这是元港城外的普陀寺。”
池罔便微微偏着头,偷偷看着他的脸, “为什么你要带我离开元港城?”
子安双手合十, 念了句佛号,“池施主在元港城的兰善堂中, 险些遭人暗算。那里人太多, 若真的打起来, 容易伤及无辜。”
池罔只是想了一下, 便了然的点了点头, “是天山教的人吧?这说明我开出的药方, 已经让他们感到威胁。这是个好消息,因为我的药方中,可能已经有几味药戳到他们痛处了。”
“你开出的药方, 有效地延缓发病症状, 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去研制解药……在你昏迷的两天中, 朝廷已派船队向江北输送了大量药材,并命令江北官府以最快速度,将药材和你的药方,发放到各个城镇去。”
他们绕过这曲折的石径,走到了佛寺的大殿外,发现这里居然也收留了许多瘟疫病人。
池罔一边走,一边问:“你是怎么治好我身上的瘟疫?”
子安平和的回答:“其实我并无十足把握,冒险一试……万幸佛祖保佑。”
殿外聚集了虔诚的信徒,在寺中低声诵经,希望佛祖菩萨显灵,能制止这一场江北肆虐的疫灾。
池罔在他们身边走过,低声与子安交谈:“你治我的那个药方,一会先给我看看。发放给别人的药,可不能完全按照我的来,因为我的身体与常人有异,不能一概而论。”
听了这话,子安也露出一丝微笑,“是了,你会武功,自然与普通人不同。所以我虽侥幸把你治愈,但并未敢贸然施放此药,本就想等你醒来再议。有你这位杏林高手在,我们再一同商量如何用药,才是最稳妥的。”
“我看你气色,似乎没有收到瘟疫的影响。”池罔移开看着他的视线,轻声说道。
子安便道:“还未曾感谢池施主去年赠药之恩。我从上次疫毒中痊愈后,似乎便对这次的瘟疫有了抵抗之力。”
池罔问他:“我去年给你做了十三瓶药,你用了哪一瓶?”
“我用了标号为柒、玖的那两只药瓶。”
即使时隔数月,池罔依然清楚记着他亲自开出的药,思索道:“那么这两副药中,必然对这次疫毒成分有中和化解之效。但我这次重开相似的药方,效果却十分平平……这说明,他们在原来的毒上做出了新的改进,一会我们重新整理一下这两瓶药,反推毒理,找出疫毒本源的相似之处……这也是一条思路。”
子安带他走进了藏经楼,有些歉然,“寺中没有药房,为了应对这次瘟疫,只得借了经楼的架子,来放置购置来的草药……环境简陋,请多担待。”
池罔自然道:“无妨。”
他们走进藏经楼,门口的和尚恭恭敬敬道:“子安师兄。”
子安无论是对着殿外的病人,还是对着寺中同门,都是一视同仁的温和回礼。
池罔看着他,脸上的笑容便淡了些。此时大难当头,他不该对这些事这样在意,实在是显得太小气些,不够风度和气量。
但子安下意识待他就是有些特别的,这高个子的俊和尚站在门边,亲手让着门,等着他进来。
于是池罔的心情一下子又好了起来。
为了安置药材,藏经楼单独辟出了一小块区域,并几张桌椅木架,供懂医术的僧人制药所用。
临时购置的药材用袋子、竹筐装着,摆满了几张桌子,但只中间一桌不显拥挤,上面放了两个小小的盘子,还有一个年轻的小和尚,拿着一棍木根,在旁边亲自看守。
果然子安一进来,就带着池罔走向中间那桌。
池罔一看那盘子上的药,便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子安道:“池施主喝下的药,便是用了这两种药材。”
盘子中装了一把草,草尖带了一抹血红,这草的模样奇怪,实是池罔生平未见,他怀疑道:“这是何物?”
池罔从盘子中掀起一根,凑到鼻下嗅闻,顿时神色凝重起来。他看向子安,子安仿佛知道他要说什么似的,便默契的点点头。
得到了允许,池罔便抓起那红尖草,一点一点吃到嘴里。
他眼中发光,“这草……你从哪里找来的?”
看到池罔的反应,子安便知道他已经明白了,眼中露出一丝赞赏之色,显然是在欣赏他的医术高明,“还有旁边这个盘子里装的白花,我用此两味入药,才喂你吃了一剂汤药,你就退了烧,不久后便醒了过来。”
池罔依样葫芦的去尝那朵他从没见过的白花,咬了一口花瓣,在舌上一抿,便吐出来,“花瓣有毒。”
他闻了闻花苞下的花茎,揪下来一截送入口中,“花茎可入药,对症。”
“不对。”池罔似乎想到什么,突然神色有异,“你给我煮药的时候,是把整朵花都扔进去了吗?”
等闲的毒物毒不死池罔,即使只有这花茎对了症,也能莽打莽撞地治好他。但这和尚总不能仗着他身体不同,就这样对待他吧?
池罔便瞪了和尚一眼,他此时是原本面容,眉眼口鼻本每一处都极为惹人,只是一直表情淡淡的,让人觉得他难以靠近。
这还是他第一次在和尚面前露出嗔怪的神色,那模样甚是生动好看。
旁边守药的年轻小和尚,目光顿时都被他吸引过去,开始频频偷看他。
子安瞳孔似乎微微收缩了一下,随即温和地解释道:“没有,我对这白花的药效十分了解。因为我去年夏末就到了北境,在北地山脉的一处山谷里,为天山教教主种了半年这种花。”
池罔顿时放下手中的白花,“胆子真大,这你还敢往北边跑?忘了去年你浑身滴血的那副惨样了?也不怕天山教的玄武使、朱雀使,看到你就提刀上去,把你剁成馅吗?”
和尚莞尔道:“在下也从固虚法师处,得了些易容的物事……总之,从去年夏末起,天山教就已经在秘密筹划这场瘟疫。我被教主以‘药工’的身份招了进去,专门负责种植这种白花,是以闲暇时,对它有了不少的研究。”
池罔点了点头,“那这草,也是天山教教主自己倒弄出来,让你成片种植的?”
“不,这草是天山教中的一个人,为我拿来的。”他沉默了一下,似乎在考虑要不要暴露他的身份,但他很快就下了决定,因为接下来的对话,他瞒不住此人的身份。
“池施主,你可知天山教的青龙使?”
池罔淡淡道:“有过一面之缘……脸带青色面具,高束马尾,武器用枪。”
“正是。天山教中有三位尊使,每位尊使负责一片药田,各自分开管理,教主甚至限制了他们私下的交流。而我现在手中所拿的这两味药,现在看来,全部都是能治疗这次瘟疫的关键草药。”子安面色平静的叙述道。
池罔非常快地跟上他的思路,“如此说来,天山教教主种植了至少三种……或者更多,专门用来治愈这次疫毒的草药。”
池罔在有限的情报里,推断出不少信息,“天山教教主似乎有疑心,三位位高权重的尊使还要互相隔离,分别管理,可是怕他们私下自己串出解药?对了,那你是在青龙使手下种药的?”
“没有,我在玄武使负责的药田里做工。”
池罔有点不可思议,“你去年把人家打成重伤,今年就直接在人家眼皮底下晃?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子安沉默一下,“去年和他打架时正好天黑,他没看清我的模样。”
池罔毫不留情道:“就你那锃亮的脑壳,在黑夜里也会闪闪发光,他看不清你的脸,还能记不住你的脑袋?”
看着子安被自己噎得说不出话的模样,池罔还是给他找了个台阶下,“你既然知道这些药田的所在地,我们便可以带人前去突袭,把他的草药抢劫一光。嗯,那教主如果想趁着这次瘟疫,一举拿下江北全境,将江北从仲朝的统治下脱离,那需要很多的药,才能救治这次的瘟疫。”
“确实,那药田不小,但也没有那么大。”和尚恢复了平静,“下手抢药,绝不是一件容易事。”
池罔从他神色中,看出了凝重的意味,便问:“怎么了?”
“每片药田中,都有教主死士守护。”
池罔点了点头,安静地看着他,“以你我的身手,便是有再多的死士,也不用担心吧?”
池罔如今武功已恢复到9%,世间罕遇敌手。
除了那被砂石盛赞习武奇才的风云山庄庄主,和眼前这摸不出深浅的和尚,怕是没人能在他手下走过几招。
“恰恰相反,让人非常担心。”子安脸上露出忧色,“这些死士分散在田中各角,互相之间都能看到,只要一人出事,其他之人立刻会启动自己所守护处的机关。”
“什么机关?”
“引爆火药的机关。”子安眉头深皱,“那火药埋在整片药田的各处,只要一处机关扣下,立刻将那药园中所有的药材、药工,并连同死士自己,一同在顷刻间化成一团火海。”
池罔一怔,“真是个疯子,宁愿炸了药田,也不愿让它落到旁人手里。就算是江北瘟疫救不回来,死到最后只剩一地尸骨,他也要坐在这坟堆上,做江北的皇上。”
“不过……”池罔一声冷笑,“我这一生碰到过不少坏了脑子的,还没有我收拾不了的人。”
这情形显然十分棘手,但江北瘟疫传播速度太快,他们根本没有时间等。
即使用了池罔的方子,这瘟疫也无法根治,只要是拖着,便还是有压不住的一天,更何况以这位鞋教教主丧心病狂的程度,怕是不会让他们拖太久,已经在准备后招。
55/130 首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