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过得也算愉快,从村长家出来,就打算带着花子舟去看看村里的大夫,董大爷没想到花子舟这么快又来了。
看到瞿青,眼里有几分惊讶,攀谈了几句之后,他对瞿青就彻底改观了,觉得这小伙子真的是很不错,在问药的时候,他还体谅地劝说瞿青花钱在这上面有些浪费了,让他节约下来过日子。
瞿青说:“钱虽然重要,但是钱总是要用来花的。”
话虽然坚定,但是他还是试探地问了药还有价钱。
董大夫说,要吃几个疗程不确定,但是就光第一个疗程,一个月的药,就需要花上一百文钱,这还是因为药是他自己从山上采来自己制作的,如果是去药店里,那会贵上好多倍。
瞿青一听,心里略微松了一口气,道:“就请您先拿一个疗程的药给我们,我回去拿钱,您得稍等一会儿。”
“你先等等!”董大爷叫他站住,直接去里面找出了药,开始分类并用纸张打包,然后一边嘱咐该怎么熬药怎么吃,最后把十包药都给了他们:“今天就晚了,钱明天再送来吧,我相信花娃子的为人。”
瞿青惊喜地道谢,带着花子舟走到门口,转头又看了一眼认真捣药的大爷,心想世上还是好人多。
回去的路上,小猫儿奇怪地问:“咱们家为什么要买药?”
瞿青回答道:“因为爹爹的脸生病了,不舒服,所以才需要吃药。”
小猫儿问:“是不是因为大家都说爹爹不好看……所以才需要吃药?”
瞿青觉得这逻辑不对,便纠正道:“就是因为生病,因为生病导致不好看,所以才需要吃药。”
小猫儿抬起头,睁大眼睛看着瞿青道:“可是我觉得爹爹就这样也很美啊,别人说不好看的,都是因为他们是坏人。”
瞿青有些惊讶他会说花子舟美。
花子舟听到他这样说,心里既惊讶又感动,他了捏猫儿的手心:“谢谢猫儿,可是,爹爹吃药是因为,希望不仅仅只在猫儿的心里美,同时也希望能够在大家的眼里也是美的。”其实后面还有一句更重要的话他没说出口,他希望在瞿青的眼里也是美的。
瞿青觉得小猫儿和花子舟的情感十分质朴纯粹,有时感觉自己反而能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回家后,他发现家里又多出了不少东西,院子里几乎已经堆得满满的,与前几天空荡荡的比起来,简直又是大变样。
他问江猎户:“这又是什么情况,你不会又去哪家散步了吧?”
江猎户一边编鸡笼,一边道:“这回还真不是我去抢的,是人家主动送回来的,今天白天我不就去跟你闹了两家嘛,结果另外一家心里怕了,就主动来了,不仅赔礼道歉,还主动把东西都还回来了,我明天就动工盖房子,这两天在你家打扰了。”
这人顺起来的时候,真是干什么都顺利。
瞿青惊叹于他的速度,主动提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有时候一段友谊往往就是如此,慢慢的就顺其自然建立起来了,对于瞿青来说,这绝对是他在这个世界站稳脚跟的一大助力,他们互相帮助,能够活得更好,而他也乐于和这样一个猎户做朋友。
另一边,今日来送东西赔礼道歉的那家人,回去打听到花大娘家还没有动作,再加上之前从江猎户那里没有探到口风,心里担心江猎户会不会因为以前邻居的情分上,就不找花大娘家的麻烦了。
想到这些,这家人回忆自己白天般死搬活的,顿时心里不平衡起来,他们便故意到花大娘家门口高声道:“今天去的时候,江猎户可是说了,一个都不会放过,我们家总算是逃过一劫了,不过有些人可就不知道咯。”
花大娘一听,本来还抱有的侥幸心理,嘎登一下,心想:该来的果然来了。
但是依旧不太情愿还东西,可是后来躺下睡觉,想到江猎户可怕的样子,便生生一夜没睡着,终于,在担惊受怕之下,第二天一大早,他们一家子红着眼睛,扛东西去瞿青家找江猎户赔礼道歉去了。
第29章 加更&先生
瞿青计划好除了草的田放上两天再种玉米, 所以今天算下来, 大体就没什么活要忙, 早上起来一起吃了早饭后, 等花子舟熬完药喝下去, 就叫上他和自己一起去水田里看看地里的种子发芽没有,是否需要放水还是蓄水泡种子之类的照顾庄稼。
虽然这些东西的理论他已经听花子舟说过并记在心里了, 但要是让他自己实际操作,还是没有百分百的把握, 也担心自己没照顾好导致庄稼白种,所以他拉上花子舟在自己身边帮着看, 会更加放心一点。
花子舟只当他对农事不熟悉,完全没想过他是异世界的人,对于瞿青对自己的信任与重视, 他感心里高兴的不行, 以前他从没有觉得会种地是什么好事,但现在,他万分感谢曾经把所有农活都学得好好的自己。
小猫儿自己去和江珠玩了, 没有跟着来,所以这对花子舟来说, 是他和瞿青非常难得的独处机会。
他为此还在心中激动不已,悄悄地看了一眼瞿青面色如常的侧脸, 又立刻紧张地移开, 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手脚该往哪里放。
去到田里, 瞿青惊喜的发现前几天撒下去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了, 嫩绿色的小叶子长得喜人极了,这也是他第一次去认真种什么得到的成果,心里感觉非常特别,在不久之前他连锄头都没有见过,没想到自己现在就变成了一个靠种地为生的农民了。
按照花子舟曾经说的顺序,他拿锄头去刨开田埂堵水的泥块,把水放了,随后蹲下,望着田里的发出了一点点芽的种子道:“子舟,你看看,这苗是不是长得很好?”
在这安静的氛围下,周围一个人都没有,花子舟兀地听到他喊自己的名字,心里怦然一跳,愣愣转头看着田里的苗,好半天没缓过来。
瞿青没听到回应,又叫了几声,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花子舟才回神,站在瞿青的身边,微微弯腰,看着田里的嫩苗道:“是啊,长得真好,相信等过几个月,就能够收获饱满的米粒了。”
“插秧的话,估计又要忙上几天了。”瞿青伸出指尖轻轻碰了一下脚下的嫩苗,站起身对花子舟道:“走吧,今天江猎户说要准备盖房的材料,我们也去跟着搭把手,最近他真是帮了我们不少,我们也该多帮帮他才对。”
“好。”花子舟连忙跟在他身后半步的地方,头微微垂着,目光看着前面瞿青摆动着的手,忽地脑海中想象瞿青拉着自己手会是什么感觉,他的心脏就兀地开始狂跳。
他想牵瞿青的手,忍不住伸手过去,可手抬到半空,又觉得自己这样会不会太唐突了,又担心自己会不会被瞿青甩开,况且现在的自己还很丑,虽然他想,瞿青既然愿意让自己留下来了,也默认和他睡在一起,那肯定是愿意要自己的了,但是他依旧在心里担心……
等过上几个月,他已经开始吃药了,到时候脸一定会好的,等自己正常的时候,就算没有多美,但至少能够像普通人一样,能够有勇气光明正大站在他身边,也许那时候,自己去拉他的手,就不用担心会被拒绝了。
想到这里,他伸出去的手,又调转了方向,往上想摸自己的脸,还没碰上,又想起瞿青说过手上有“细菌”的话,赶忙止住了动作。
回去的路上不算远,但两人之间似乎有些沉默,或许瞿青也意识到了,所以找了话题来聊,他问花子舟:“那天来的人,是你亲哥?”
“是啊。”花子舟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突然提到这个话题。
瞿青斟酌了一下语言,道:“他看起来,不像是对你没有感情的样子,似乎听起来,你们的关系也不算是很坏,你之前在家里的时候,过的怎么样?”
“虽然也闹过很多矛盾,但是哪家兄弟姊妹不会闹矛盾,我二哥,除了扔掉猫儿那件事做的很过分之外记,别的也不是特别坏,还有娘亲,其实要说要是真的无情的话,我早就被赶出家门了,哪里还能够再捡一个孩子回来养,娘也很辛苦,家里的人也很辛苦,每个人拼了命的干活,可是都还是吃不饱,娘为了能给二哥娶上媳妇,给妹妹们攒嫁妆,已经很累了。”
他本来心中是有些怨气的,可不知道为什么,说着说着,就语无伦次地变成了说家人的好话。
“你娘……有没有给你攒嫁妆?”瞿青想,既然哥儿也是要嫁人的话,应该也是像女子那样要假装的吧。
说道这点,花子舟的脸一下子暗淡下去了:“除非是很有钱的人家,不然哥儿很少会有嫁妆,因为大家都觉得,娶哥儿没有女子好,况且我……又不好看,所以娘才会想要那么迫切的寻找一个人家。”
“其实你也是很在乎你娘的。”
“那是当然,谁能够不在乎自己亲娘呢,只是……”那天的时候,若不是瞿青不知道为何突然变了让他进门,他觉得自己可能真会和猫儿死在荒山野岭,想到这里他就觉得有几分心寒。
瞿青道:“你也说了,你娘并不是那么狠心的人,所以,有机会的话,还是回去看看,即便她真的是狠心了,那也改变不了他养了你十多年的事实,若是现在倔着,要是有一天后悔的话,也许就没有机会了,不是有句话这么说的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瞿青那天听过村长的话之后,反复思考那天的那个看似凶恶的妇人,最后无论从什么角度,他都无法认为她是个绝情得能逼死自己孩子的人,所以,他今天才会这么劝花子舟,或许期间真的有什么他没有看到的误会。
花子舟被这么说,心里原本带着的旖旎心思顿时没了,他闷闷地回应好,等过了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瞿青刚才说那句话的时候,声音中透露着浓浓的伤感。
后来他想起来,瞿青的父母早就已经死了,所以他才会这么难过吧。
想到这里,他安慰了一句瞿青道:“你也不要难过,你爹娘要是看到你现在的样子,他们一定会很欣慰的。”
瞿青想说自己没爹,不过话到嘴边,想想自己不是原主,还是算了,最终也只是应了一声。
瞿青和花子舟一回到家,就看到江猎户扛着锄头,在自家房子外庞斑五六米远的地方挖泥搬土,看起来已经规划好盖房的地基了,瞿青目测了一下,发现和现在自己的家也差不多大,几间屋子外加一个院子。
看来自己真的很快就要有个邻居了。
瞿青上去帮忙,江猎户见状忙让他别动:“哎,你一个读书的,这些苦活你别干,我自己可以搞定。”
瞿青顿时觉得哭笑不得,自从自己说认字之后,他发现这里的人跟他说话都带上了三分客气与尊敬,叫人怪不自在的,他也不听,拿起锄头也帮着干,一边说道:“什么读书的,现在还不是个种庄稼的,干点活怎么了,你嫌弃我干得不好?”
江猎户再三拒绝,瞿青都不听,最后只好就让他跟着干了,几人合力很快处理了地基,之后又去开始准备材料,竹子,茅草,砍树,也有得忙了,瞿青发现,在这里,每天都是充实得不行。
就在他们投身忙碌的同时,村的一边、
村长那日在请瞿青读完信之后,便一家就开始高高兴兴请大儿子回来,对瞿青也彻底改观。
今天赵大户正好来找村长问一个事儿,村长回答完,赵大户正要走,村长忽地想起瞿青,便立马拉住了人,让他重新坐下:
“赵兄弟,我问你一个事儿,你原先想的给咱们几个村里办一个学堂的事儿,还有打算干吗?”
赵大户一听提起这件事,叹了口气道:“唉,村长,这事儿我确实是想给村里办件好事,原本学堂的地址都选好了,记就等着动工了,可是没办法啊,这十里八乡,唯一识字的那个书生,要五十两银子一个月,您说我拿命给他吗,就算我在外面赚了几个钱,但是这一个月,我也赚不了这么多银子啊,这盖一间学堂也只要百来两银子,少了一个子他都不愿意,那我还能怎么办,只能说算了。”
村长也买了关子:“那我问你,若是我能够给你找到一个便宜的先生,你还愿不愿意盖学堂?这你可要郑重的回答我,毕竟,若是盖了免费的学堂,可是惠及咱们附近五六个村的大好事情。”
“真的?”赵大户眼睛一亮,十分感兴趣地问道,“真能找到不贵的?还愿意一直教下去的?是谁?他要多少钱一个月?说实话,盖学堂和所需的书我全都包了,所以关于学费,我能负担的真的不多了,村长你也知道,书有多贵,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笔墨纸砚的东西,就需要谁家上学谁家就自己准备了。”
出去多年的赵大户赚了钱回来后,回来还是觉得读书人更受尊敬,便希望家里的人能够有出息,受人尊重,想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县里的学堂,可读书的先生一听说他是做生意的,结果连门都没让他进去。
赵大户一气之下,回来便打算筹资盖一间学堂,这样不仅能让自己的儿子读上书,还能让附近几个村的孩子也能有书读,顺便就做了能够笼络人心的善事,他就巴望着以后谁提起他,不是酸溜溜地说他是暴发户,而是竖起大拇指夸他好。
想的虽好,但是物质的东西好办,先生却难找,大多数读书人只要一听说他是做生意的,便高高在上,一副看不起人的模样,唯一有个答应的,还信口开河要一个月五十两银子,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普通人家一一年也只用得了七八两银子,他要这么给,总有一天要破产。
四处碰壁的赵大户,只好放弃了自己的计划。
没想到今天来找村长,倒听到村长这样说,本来心里出现了一丝曙光,可转瞬又想到那些读书人傲气的嘴脸,便顿时不抱什么希望。
村长胸有成竹地道:“钱的问题你不用担心,你只说,你愿意出多少钱一个月,到时候我去帮你当说客,保管他愿意。”
赵大户不太信,毕竟十里八乡能找的读书人他全部都找过了,没一个同意的,村长不过也是个庄稼汉,他实在想象不到,村长能够找到哪个读书的人。
被那些读书人伤透了心,所以他故意说了个很低的数字:“一两银子,最多一个月一两银子,多的我不会再出了。”
村长一听,一拍大腿:“说好了啊,这可不许反悔,我今天就去找人说,你就回去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村长兴奋的样子,倒让赵大户不确信了起来,心想难道他真的能够找到愿意拿这么低的钱的教书先生?
村长高兴得坐不住,他媳妇问他是不是在路上捡到大钱了,他道:“那可是比捡到大钱还好的事情,你说,要是咱们村能够盖起一间学堂的话,那得是多大的好事,
21/57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