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驻之后,窦子仪要做的便是朱瑙当初在阆州所做的事——接手剑州府的烂摊子,恢复剑州的秩序。
而眼下剑州的形势,与当初的阆州确实十分相似。原本秋收以后形势就已动荡得十分厉害,社会秩序崩坏,暴行频发,危如累卵。卫玥再把官员杀的杀,劫的劫,等于在累卵上推了一把,让累卵炸了一地。这局面看似恶劣至极,可其实对于接手之人来说,反倒是个极好的时机。毕竟在累卵未倒之时接手,扶也扶不住,又容易炸在自己的身上。倒不如碎了一地的时候,拿着笤帚去扫扫还简单些。
至于为什么派窦子仪去,而不是朱瑙亲自去,因为朱瑙又要主持阆州的政务,又要主持非奸粮行的事,实在脱不开身。
朱瑙见窦子仪不住擦汗,仍是紧张的样子,道:“怎么,你还没准备好?”
窦子仪舔舔嘴唇。
朱瑙歪头:“要不过两天再出发?”
窦子仪:“……”
他也不知道朱瑙是说笑还是认真的,但他相信以朱瑙的性情,他点个头,朱瑙还真有可能二话不说就把大队人马拉回去。被这么一吓唬,他的汗倒是不流了。
他连忙摇头:“我准备好了,今日就走。”
朱瑙满意地点点头。窦子仪的才干是十分出色的,在主簿位置上锻炼了几年,已十分干练。当初他去渝州时也是窦子仪替他代行州牧之职,做得就十分不错。只不过他的性子拘谨点,有时候不那么爽利罢了。
朱瑙又回头看向不远处的周天暮等原剑州官员。他冲着他们温和地笑,笑如春风:“你们会好好辅佐窦主簿吗?”
五人齐齐点头如捣蒜,背上寒毛直竖。
这五人被掳回阆州后,朱瑙让他们交代剑州的政务,五人几乎全都没怎么抵抗就乖乖配合了。倒不是他们生性怯懦,只是吏治如此败坏的风气之下,他们原就没有应当为谁效忠的觉悟。为剑州牧做事、为袁基录做事和为朱瑙做事,有多大差别呢?
朱瑙笑得愈发和善:“那就好。辛苦你们了。”
五人背上的寒毛也竖得愈发高了。
大队正要出发,忽然远远过来一批快马。众人疑惑地对视,在原地等着。
那快马很快到了跟前,原来是名信差。这信差与去成都府报信的官差不同,眼下朱瑙这身份,朝廷也好,成都府也好,有什么消息都不会往他这里送。然而他的消息灵通程度倒也不比别人差多少,这便是他自己通过经商等手段培植的耳目了。
那信差跳下马,来到朱瑙身边。朱瑙也从马上下来。信差对他附耳说了几句,他的眉毛狠狠跳了一下,也不知道是因为惊讶还是别的什么。
窦子仪和虞长明见状,也从马上下来。
“朱州牧,出什么事了吗?”
“嗯。”朱瑙点头,“大事。”
两人对视一眼,又问道:“什么大事?”
朱瑙道:“据说朝廷下了命令,为了抵抗各地造反军,以后府尹以上的地方官员可以自行募兵了。”
虞长明、窦子仪:“……”
一阵风吹过,卷起几片落叶。四周鸦雀无声。
虞长明和窦子仪一脸呆相地看着朱瑙。
片刻后。
“等、等一下。”虞长明抬手环住耳朵,怀疑自己刚才听错了。朱瑙那云淡风轻的语气,是在说天冷了要加件衣服吗?“地方官员可以沐什么?沐浴?”
朱瑙深深看了他一眼,眼神像是同情他怎么年纪轻轻耳朵就聋了:“什么沐浴。募兵啊。招兵买马的那个募兵。”
虞长明:“!!!”
窦子仪也难得的大惊失色:“真的?!是确定的消息吗?!”
朱瑙想了想,道:“这么离谱的事,应该也没人敢乱编。是真的吧。”
两人:“……”难道不是因为离谱才要怀疑它的真实性吗???
历朝历代皆是亡于兵祸。每逢新朝,开国皇帝皆会竭尽所能掌控兵权,解除地方兵力,以免地方拥兵自重,割据自治,甚至动摇皇室权威。本朝百余年来一直实行的是军政分离的制度,地方文官只管政事,各地的驻军则直接听命于朝廷,非地方官员能调遣。
也正因如此,阆州出了朱瑙这根硬骨头,袁基录也奈他无何。他手里又没有兵,还能怎么样呢?
但是现在,朝廷一纸命令下来,袁基录马上就可以募兵了。从此以后,蜀地的军政两权即将握于他一人手中。
“这简直……简直不可理喻!”虞长明用力空挥了一下拳头,无比愤慨。他愤慨的原因已不只是为了阆州的安危,“那些狗太监疯了吗?!各地都能募兵,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窦子仪的嘴唇也有点白。他思索片刻,喃喃道:“恐怕是北方的形势比我们听说的还要糟糕了……”
朱瑙点头以示同意:“一是北方太乱,二是各地驻军乃何大将军旧部,不服阉党。阉人怕死,病急乱投医,就想了这么一昏招用来续命吧。”
眼下蜀地虽也混乱,可与北方比起来,已是秩序井然了。北方战火烧了多年,越烧越旺,已经烧到离京城不远的地方了。而何大将军死后,阉党虽然在政事上取得上风,可军事上却岌岌可危。京师的驻军掌控在阉人手中,可各地的驻军却都是何大将军的旧部,别说听从阉党调遣了,好些地方部队在听说何大将军去世的消息后直接就揭竿造反了,还筹划着要进京杀太监呢。
如此形势下,阉人的确是保命都来不及了。他们不是不知道放开兵权肯定会导致地方割据、兵祸四起,问题是他们别无选择。只有把原就污浊的池水搅得更加稀烂,让更多的势力参与进纷争之中,对准他们的矛头才有可能被削弱。
阉人做的美梦兴许是让地方的造反军、原有的驻军、地方大员新招募的军队等势力自己乱斗,他们就能在京中高枕无忧。可但凡清醒的人都知道,阉人的结局已然写好,只是早晚的问题。因此朱瑙才说,他们是在续命。
窦子仪担忧道:“府尹以上大员可自行募兵……若果真如此,我们的形势恐怕不妙。我们占领阆州不算,如今还拿下了剑州。成都尹必定会视我们为心腹大患,募兵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付我们。”
虞长明也是忧心忡忡。他们固然可以无视法令,也自行募兵。事实上朱瑙先前就打着厢兵的旗号养了几百私兵,这些兵早已和普通的厢兵不同,就是真正的军队。但他们就算把阆州、剑州甚至渝州全算上,也只有三个州。袁基录有的可是整个蜀地!他们要怎么与袁基录相比?
朱瑙道:“不急。他便是现在立刻招兵,练都得练上几月才能用呢。我们有的是时间。”
虞长明眼睛一亮,立刻道:“我们有时间做什么?”
他以为朱瑙已有主意,没想到朱瑙不紧不慢道:“我们还有时间想对策呀!”
虞长明:“……”这不是等于没说么!
然而就算是朱瑙,这消息也是刚刚才送来的,他亦不可能马上就想出必胜之策。
朱瑙道:“行了,你们先去剑州吧。在这儿耽误这么久,他们该觉得奇怪了。”
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一刺激,窦子仪都已经完全不为要接手剑州的烂摊子而紧张了——开玩笑,一个剑州算什么。后头还有一个成都府等着他们呢!
队伍开拔之前,朱瑙叮嘱虞长明道:“你稳定了剑州的局面,尽快回来。”
他的语气虽是平静的,虞长明却听出了几分凝重的味道。他点点头,翻身上马:“放心,我快去快回!”
他一蹬马腹,领着整齐的队伍出城,投入茫茫旷野,头也不回地朝着剑州的方向驰去。
第81章 这是徐少尹的投名状
澶州校场。
只听蹄声如雷,校场的东面驰来一排的骑兵。那些骑兵人人手握一张长弓,忽听一声号令:“搭弓——”
众人齐刷刷从背篓里取出箭矢,一面骑马,一面朝着西面的一排靶子张弓瞄准。
“放——”
众人齐齐放箭,密集的箭矢如雨般朝靶子射去。
簇簇声响了片刻,上靶者约有半数。
骑兵射完箭立刻纵马离开,下一排骑兵跟上,随着号令声,又是一阵箭雨。
随后第三排骑兵上场。
当几排骑兵全部射完靶,从校场上退下,东面忽然又蹿出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马上骑着一男子,身材颀长,皮肤白皙,相貌极是俊美,眼角还有一颗泪痣。看那人长相,更像个书生,却不像武人。然而他骑术极好,两手不牵缰绳,却在马上坐得稳稳的。离靶约还有五十米远时,他从背篓中取箭,拉弓便射,动作极是随意。射完一箭,又取一箭再射。行云流水般,转瞬已射出十支箭矢。
马驰到校场尽头,他减速停了下来。
围栏外的士兵定睛一瞧,顿时发出如雷般的掌声和喝彩声。
“哇——!!”
“谢将军!谢将军!谢将军!”
此人骑行间射出十支箭,中了十个靶,几乎箭箭都射在靶心上!如此骑射本领,怎能不让人惊叹?
谢无疾被士兵们一阵喝彩,神色仍是淡淡的,倒也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稀奇。
他吩咐道:“继续练。”
于是骑兵们重新列队,进行下一轮的骑射训练。
谢无疾跟在队伍的最后,忽见校场外一名士兵跑了过来。他微一凝眉,从马上跳了下来。
那士兵气喘吁吁地跑到谢无疾身边,神色慌张:“将、将军,刚才,刚才京城传来消息……出、出大事了!”
谢无疾却不着急:“慢慢说。”
士兵深吸了两口气,终于稳住呼吸,道:“朝廷下了命令,以后,府尹以上的地方官员可以自己募兵了!”
谢无疾眉峰微挑,脸上仍不显情绪。片刻后,他冷笑一声,道:“狗急跳墙。”
报信的士兵比他激动得多,咬牙切齿地骂道:“那群狗阉!难怪何大将军死后,他们就一直克扣我们的粮饷,上书催就推三阻四地找借口。我们在这里出生入死,镇压叛乱,他们却只想着怎么断我们的后路,巴不得致我们于死地!要是有一天这些狗阉落到我手里,我非把他们碎尸万段不可!!”
说到粮饷,谢无疾的眼中闪过一丝不郁。因一颗泪痣的点缀,他的神色不见恨意,倒像是忧愁。
忽然,又有一人朝校场跑来,谢无疾远远一看,正是自己派出去征粮饷的长史午聪。
午聪跑了过来,神色讪讪:“将军。”看他这样子,便知任务完成得不怎么顺利。
谢无疾道:“如何?”
午聪摇了摇头,从怀中取出一张单子,交给谢无疾。这上面写的是他从各家征来的粮食的数量。
谢无疾接过,方才传消息的士兵也凑上来看了一眼。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又是暴跳如雷:“三百斤?五百斤?这些豪绅是在打发要饭的吗??”
谢无疾喜怒不形于色,将一张单子看完,问道:“薛家还是什么都不出么?”
午聪尴尬地点头。
这些单子上记的都是本地的大户人家。他跑遍了这些大户人家征讨军粮,最后只要来了千来斤的粮食。这对于他们五千多人的军队来说实在少得可怜。至于谢无疾口中的薛家,乃是本地最大的豪强,富庶异常,澶州近四分之一的田产全是薛家的。然而这薛家也是最抠门的一家,数月来,军队多次派人上门求粮,他们只在谢无疾亲自去讨的时候抠抠搜搜给了一点。其余时间,都是分文不出。
谢无疾没说什么,只将那单子还给午聪,道:“我现在去一趟薛家。”
午聪忙去牵了匹马,跟着谢无疾一起往薛家驰去。
……
谢无疾到了薛家,那是个墙高近五米的大宅。门口的仆从见了他,大吃一惊,忙迎上去:“谢公子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先进院子里歇会儿吧,我马上去叫薛公。”
谢无疾利落地跳下马,大步向里走去:“不用。我自己进去。”
午聪也下马跟上。
他们人高腿长,步子迈得大,一会儿就已穿过回廊。那仆从一路小跑,居然愣是追不上。
路上遇到的人见了谢无疾,忙纷纷行礼。谢无疾目不斜视,一路进到主院。
薛富正在院里晒太阳,忽听外面脚步声,扭头一看,谢无疾和午聪已到面前了。他大吃一惊,坐直身体:“无疾,你怎么来了?”
谢无疾走到他的面前,先行了一礼,然后在他对面的石凳上坐下。午聪则在他背后站定。
薛富看看谢无疾,又看看午聪,和蔼地笑道:“一路过来渴了没有?午时厨房里炖了点燕窝桃胶,给你们盛点?”
谢无疾却恍若未闻,平静道:“舅舅,我是为了军饷的事来的。”
薛富脸一沉:“无疾,你这孩子实在不懂事。你在这里驻军,平日也不知多来看望舅舅,难得来两趟,张口就问我要钱粮?”
谢无疾道:“恕外甥失礼。若非走投无路,也不来麻烦舅舅。”
薛富不满地摇头:“若是你自己问我要东西,一万两银子我也给得你,算不了什么。可军粮军饷……这该是朝廷出的,哪有让我出的道理?”
谢无疾道:“舅舅知道,阉人把持朝政,军饷已经一年没拨了。”
薛富皱眉:“那也该本地官府给。”
谢无疾道:“官府已经没钱了。”
薛富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他一眼:“那就去民间征收啊!反正朝廷的钱原本也是那些农户和商人交的税钱。你直接管他们征不就是了?”
谢无疾道:“百姓早被官府盘剥尽了。若再问百姓收缴,必会有大量人去投靠反军。前日就叛逃了一个村子。”
薛富沉默了一会儿,道:“那……就让富人出吧。这澶州还是有几户富人的……”
他话还没说完,被谢无疾打断了:“向他们征了。可他们见舅舅每次都不出粮,便以为我心软,照顾亲眷。于是他们都托了关系来跟我打招呼,有攀上我远亲的,有搭上我副将的。每次征讨,他们只肯拿出几百斤粮,实在不够军队吃用。”
76/294 首页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