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给我做的。”
男童把鼻涕一抹,随手往衣服上擦了擦,随即问:“你能给我玩吗?”
宋玉砖有些为难,可是她又怕自己不给,对方就不跟她玩了。
对方不给她犹豫的机会,伸手就想把竹马给抢过来,本来还在犹豫的宋玉砖这会儿反倒抓着不肯松手了。
男童为了抢到竹马,推了宋玉砖一把。
这时,一直在自家门口静静观察的唐叶见状,便站了出来,冲那男童叫道:“不许抢人家的东西,这是不对的!”
男童见到她,不以为意,而宋玉砖一改方才怯弱和讨好的姿态,爬起来冲过去也推了男童一把,把竹马抢回来。
男童和唐叶都懵了,没想到刚才还小可怜模样的宋玉砖会这么凶猛。
宋玉延跨出去的腿也给收了回来,看来她也低估了小萝卜头保护自己的“玩具”的决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 竹编前
笋儿:我对草编一心一意!!!
竹编后
笋儿:一心一意是不可能的,只有博爱这样子才能维持生活这样子。
第24章 玩伴
“二哥说,抢我的东西的,都是坏人,该打!”宋玉砖护着她的竹马道。
宋玉延:“……”
难怪她觉得刚才的举动根本就不像平常的饼儿,原来熊孩子宋玉版没少教她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宋玉延如今才知道,也是因为饼儿以前没什么可以拿出去跟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的玩具,整日待在家里,所以才没有表现出这一面。
唐叶也有些尴尬,她是担心宋玉砖会因为竹马被抢而伤心难过,所以鼓起了勇气跑出来帮忙,却没想到,小小的人儿自己就能解决麻烦。相较之下,她好像就显得太多此一举了。
她已经十二岁了,然而唐家三兄妹中,她的存在感是最弱的。一来唐浩根跟唐枝都将她护的很好,没让她受过什么委屈。二来她也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小时候还能跟同龄的孩子玩一下,可随着她慢慢地长大,又经历了丧父丧母的打击,性格便越发内向敏感。
若此时在她面前的是同龄或者年纪稍大的孩子,她或许还不敢走出来。不过是觉得近来宋玉延没去偷她们家的菜了,而宋玉砖的遭遇跟她有些相似,所以才出来“多管闲事”的。
被推倒的男童反应过来了,他看了一眼站在宋玉砖身边的唐叶,又回想起宋玉砖可是有一个混子大哥的,心中这才开始感到害怕。只是当着这么多小伙伴的面,他可不能露怯,便叫嚣道:“我不跟你玩了,也不会有别人跟你玩的!”
他爬起来,回过头呼唤他的那些小伙伴:“我们走,去别处玩,不跟小瘸子玩!”
宋玉砖看见众多孩童离去,心里确实有些失落,说不后悔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眼睛又酸了,险些哭了出来。
她最终没能哭出来,因为唐叶跟她说:“他们不跟你玩,我跟你玩。”
宋玉砖仰着脑袋,见是唐叶,有些高兴:“唐妹妹姐姐!”
“?”到底是妹妹,还是姐姐?
唐叶呆滞地眨了眨眼睛,“为什么是唐妹妹姐姐?”
“你是唐姐姐的妹妹呀!”
“可我不叫唐妹妹,我叫唐叶,叶子的叶,你可以叫我叶姐姐。”
宋玉砖歪着脑袋思考:“那姐姐姓唐还是姓叶?为什么不叫唐姐姐而叫叶姐姐?可是你是唐姐姐,唐姐姐也是唐姐姐……”
“……”唐叶发现自己的思维似乎被宋玉砖带跑,陷入了死循环中。
宋玉砖想不过来了,便自顾自地说:“叶子姐姐,我叫你叶子姐姐吧?!”
唐叶回过神,虽然她不叫“唐叶子”,不过这称呼总比别的好,便不再纠结这个,“可以。”
解决了称呼问题后,宋玉砖问她:“叶子姐姐有竹马吗?”
唐叶摇头,宋玉砖便拉着她的手,让她站到自己的身后搭着自己的肩膀,道:“那我跟叶子姐姐一起骑马吧!”
唐叶:“……”
看着比她矮了许多的小萝卜头跟造型独特的竹马,忽然之间有种很羞耻的感觉怎么办?
_____
看见唐叶挺身而出,宋玉延就打消了走出去给饼儿撑腰的念头,这俩孩子看起来相处还算投契,她就把童年的时光留给她们吧!
回过头,她就去把宋玉版拎了出来问他都教了饼儿什么。
不得不说,在原主不怎么关注弟弟妹妹的心理成长的情况下,这俩小萝卜头接收到的信息其实都是差不多的,以至于宋玉版会教给宋玉砖自己的那种思考方式。
从根本上来说,兄妹俩都极度缺乏安全感,但是害怕受到伤害又不得不用更加激烈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具体的表现就是宋玉版像只刺猬,一受到威胁就浑身是刺。而宋玉砖年纪还小,一方面还不懂掩饰自己内心的渴望,另一方面又会开始学习宋玉版处理这种情况的方式。
当然,别说这俩小萝卜头了,就连宋玉延自己,其实内心也缺乏安全感。只不过她生活环境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所以恶语伤人、动手打人、以牙还牙这种激烈的行为在她的身上几乎没出现过。
她跟宋玉版说:“要不你回义学读书?你要想回去读书的话,我可以帮你想想办法。”
宋玉版给她丢了一个卫生眼:“读书?族里日子过得比我们好的大有人在,可他们也没有能力让每个孩子都去进学。”
“你倒是挺了解的。”
宋玉版一怔,他当然了解了,毕竟在他五六岁的时候,他的爹娘就曾经讨论过是否让他去蒙学,然后再去进学考科举。可是最后讨论的结果是,他们一致认为家里的财政情况还不足以支撑他去读书——即使族里开蒙是有补贴的,他们也不想浪费钱去买纸笔,所以这事就作罢了。
宋玉延不知这些往事,她只琢磨着是不是该加快赚钱的步伐了,好歹让宋玉版去上几年蒙学,能认字,将来才能少吃一点没文化的亏。
她是个行动派,既然想到了那就去做。正好她的竹编经过这两日的晾晒也差不多好了,于是翌日一早,她就将烈婶要的篾篮子给她送去。
不过她来得不巧,烈婶的铺子里没多少食材了,所以她去进购食材,而铺子里只有宋冰在。
宋冰是知道妻子找侄子帮忙编篾篮子的事情的,不过他以为还要再多等些时日,却没想到她这么快就编好了。
他并没有因为宋玉延是他族中的侄子就给她放水,毕竟他觉得宋玉延还需要再磨练一下,如果轻易地肯定她,那她可能就会开始懈怠。
话虽如此,他也不是很懂怎样的篮子才算好,只能从坚固方面检查,另外又看了一下锁口的处理,以及提手的扎实程度。一番检查下来,还真没发现什么问题,而且也不扎手,可见毛刺等都已经处理干净了。
不想那么轻易肯定她的宋冰发现自己好像找不到什么理由来打击她,所以只能打消这个念头,并点点头,表示对这些篮子的满意。
“还行,你等会儿,我给你拿钱。”
一个篾篮子的市价是七文一个,宋冰打算帮衬一下侄子便给到了八文一个,虽然宋玉延一开始也是不接受的,不过宋冰跟她说起了一件事,成功地转移了她的注意力。
“眼下已经是四月中旬了,又到了族中发接下来三个月的口粮的时候了,你看看什么时候有空,跟我回去一趟,领粮食。”
宋玉延愣了一下,心想这家族这么富裕,竟还有粮食可以领?
随即她又从原主的记忆中想起,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别看原主家里穷得叮当响,原主背后的宋氏一族在这慈溪却算得上是小有名望的大家族。这是因为宋家的祖宗宋骁曾在五代吴越国当过官,后来郭荣统一了天下,宋骁也就入了朝为官。
等他退休之后,长子宋希平荫补为官,虽然官位不高,但是宋氏在明州也经营了数十年,渐渐地也有了名气。
因明州读书风气并不浓郁,县学破败,官府也不去管,师资力量更是差,所以宋希平设立义庄,捐赠了五顷地作为族田,其所产皆作为族中子弟读书的补贴。
而在十八年前,宋希平的孙子宋傅中进士,成为周朝一统天下以来,明州地区的第一个进士。而他的成功更加坚定了族中要培养族中子弟读书的决心。
再后来,宋傅也捐献了五顷田地作为族田,而一开始只是补贴族中子弟读书的族田,也渐渐发挥出“分红”的作用,作为族人都能享受到补贴,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规定便是:族人每月可领2斗糙米的口粮,在每季的第一个月下旬发放。
原主三姐弟没有饿死,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这些补贴。
只是在宋玉延穿越过来前,原主已经有半年不曾回去领过这些补贴了,至于原因……
作者有话要说: 饼儿玩伴+1
叶子玩伴+1
宋初明州的读书风气不行,第一位进士是989年的杨说(鄞县人)以及王慈(慈溪人,这人物被我篡改成了宋傅),然后在王安石大佬到明州上任后改县学,学术气氛才浓郁起来的。
第25章 很和谐
宋玉延三姐弟其实已经算是慈溪宋氏的旁支了,她们的曾祖父跟宋希平是兄弟, 但是宋希平为官时, 族长是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辈,后来宋希平死了, 族长就给了他的长子宋至明当。
而重振宋氏的宋傅, 恰巧是宋至明之子, 也就是说, 宋希平那一脉才算是嫡系, 族中大部分的资源都会向他们倾斜。宋傅跟宋冰都一样,名义上宋玉延唤他们叔父,不过关系却很淡。
所以发生在宋玉延三姐弟身上的事情,族中最多只会按照族规给予关照, 却不会尽全力来帮助他们,否则吴氏也不会那么轻易就卷走了宋家的家产。
对于族中大多数族人而言,这都是宋玉延的爹和叔父这俩兄弟家的家事, 即使他们是族人, 也不好轻易插手。
兴许是自幼就没了爹, 原主对族人的感情也不算深厚,后来在街头流窜、不务正业、行为不端, 所以被许多族人声讨。每次原主回族里领口粮, 都得被人批评教育,半年前那次回去,更是被人嘲笑她像个乞丐,回来就是为了讨食来的。
那是原主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尊严, 这都被践踏了,出于愤怒,她就没有回去了。
宋冰其实也不是很了解这些事情,只是以前跟宋玉延的关系淡,所以也没有怎么在意。如今他觉得宋玉延并非无可救药,所以就想带她回族里,也好让族人知道她的改变。
宋玉延想了片刻,便应下了。
虽然糙米不是大米,两斗糙米加工成精细的大米,估计也就一斗四合,可她跟宋玉版、宋玉砖三人,领一个季度那就是一石二斗,用现代单位换算就是七十四公斤!
虽然她一直认为自力更生才是生活的唯一出路,只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新青年,也作为宋氏家族中的优秀子弟,她要在自力更生的同时,也要发挥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既然是族里的福利,她不要的话,岂非浪费了族里的一番心意?
系统:你确定你有这么高的思想觉悟,而不只是因为“白捡心理”?
宋玉延:我的思想觉悟之高,是经过组织的赞誉和认可的。
系统:……
接下来三个月不用操心没饭吃了,宋玉延在回家的路上就大方地买了半斤杨梅。
眼下已经有杨梅陆陆续续地成熟了,不过那些名气大的杨梅基本上都要五月才成熟,而且价格不菲,不是宋玉延这样的低保户能吃的起的。所以她买的也就那些农户自家种的,个头比较小的杨梅。
宋家姐弟三人都很久没吃过水果了,而想起去年唯一一次吃杨梅,也是捡人家种在门前的杨梅树上掉落的,为此还被那户人家驱赶。看见宋玉延带着杨梅回来,宋玉版跟宋玉砖都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
“去洗干净再吃。”宋玉延把杨梅交给宋玉版,他麻溜地跑进厨房洗杨梅,然后还趁屋外的俩人不注意,偷偷地先往嘴里塞一颗。
入口的杨梅又酸又甜,宋玉版酸的小脸都皱一块儿了,不过也就那一下,再尝到的滋味就都是甘甜的了。
等他洗完出来,宋玉延又回去编篮子了,而宋玉砖则迫不及待地从他手里抓过杨梅吃,同样的,被酸的脸上尽做些怪表情。
“饼儿你的脸好丑,哈哈哈……”宋玉版看见妹妹的神情,立刻毫不留情地开启了嘲讽模式。
等到他吃杨梅时也绷不住神情后,同样地被宋玉砖以最夸张的笑声来反击了,“哥哥更丑!”
这俩小家伙一人吃一颗就要互相嘲讽对方一次,屋里头的宋玉延还以为他们是吃了什么“含笑半步癫”。
不过宋玉砖心里还是记得她的,就抓了一些杨梅送到了她的嘴边:“大哥,吃!”
宋玉延第一次享受妹妹把食物送到嘴边的投喂服务,即使嘴里的杨梅又酸又甜,可她也没有露出一丝被酸到的神情,连眉毛都不带抬一下的。
宋玉砖有些遗憾不能嘲笑她大哥,便又带着一点杨梅跑去唐家找唐叶玩。
也幸好宋玉延不知道妹妹打得是这个主意,不然她这颗杨梅就吃得不会那么有滋味了。
___
宋玉砖到唐家时,唐枝跟唐叶都在家,不过姐妹俩上午刚卖完菜,刚才又出去给田地除草和浇水,所以这会儿都挺累的。唐叶已经在屋里睡着了,而唐枝难得清闲下来,就躺在竹椅上,手里抓着蒲扇摇啊摇的。
忽然,她听见门外有把稚嫩的声音在叫唤,听着挺像宋玉延家的饼儿的,便过去开门。果不其然,小萝卜头仰着脑袋,眼睛里闪着亮光:“唐姐姐,叶子姐姐呢?”
“……”不知道妹妹什么时候改了名的唐枝好笑地问她,“她睡着了,我帮你去叫醒她?”
宋玉砖也没有“不能打搅别人休息”的自觉,就忙着点头。唐枝让她进屋等,又去把唐叶给唤醒。后者听说是宋小萝卜头找她,也不赖床了,高高兴兴地起来。
唐枝见宋玉砖是专门过来跟自己妹妹分享杨梅的,不禁感到乍舌,小妹一向都不爱跟人玩闹,平日里除了跟她去田里干活,也只会躲在家里……小妹什么时候跟宋家的小萝卜头玩到一块儿去的?
14/92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