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系统要我当地主gl——方便面君

时间:2020-02-05 16:51:38  作者:方便面君
  宋玉延:“……”
  这些百姓是将她当成了治理害虫的专家了吗?她明明只是一个连田都没下过的外行人。
  不过想到前世原主死亡的日子很快就要到来,她的顾虑也多了些,便没有直接拒绝,而是道:“我先前知道的治理菜青虫的法子都是从书上看来的,本来那些书上也没多说相关的法子,我只能尽力再翻两本书,看看能否找出更多有效的办法,不过你们也别抱太大的希望。”
  众人也不失望,毕竟宋玉延能想出办法那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不能,他们的情况也糟糕不到哪里去了。
  宋玉延叹了一口气,她之前看过《氾胜之书》和《齐民要术》,也在里面找到了一些用土法治理害虫的办法。只是她当时重点在如何帮唐枝解除菜园子的麻烦,所以只选用了两个法子,其余的内容,在没有经过实践的情况下,她都记不太清楚了。
  时隔一年,那两本农书她早就还给杜衍了,这会儿还得去书斋借书,又是一小笔支出。
  唐枝得知这事后,拿出了两本书给她。她定眼一看,居然是《氾胜之书》跟《齐民要术》。
  “大哥之前从衙门借回这两本书让我看,你也知道我平日忙,一本书怕是得看几个月。可这衙门的书总不能放在我们家太久,于是我便将它抄了下来,你放心,我虽然看得直犯困,可是这字还是没抄错的。”
  宋玉延惊喜又诧异地道:“小娘子干得漂亮啊,留存知识的意识比我好!”
  宋玉延所在的时代想看什么样的书,随便去图书馆、书店逛逛就能看见,或者去网上的某当、中图网等也能随时买到,所以她压根就没有抄书的意识。
  可是这会儿的人就不一样了,因印刷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的,许多书籍都得靠人手抄,纸和人力的成本都搞,所以书籍价格昂贵。读书人之间往往是借了别人的书回来自己抄的。
  唐枝不是读书人,可是却能有这样的意识,宋玉延自然不吝夸奖她。
  唐小娘子内心略微骄傲,面上也学会了谦虚:“不能夸,否则我该骄傲了。”
  宋玉延好笑地看着她,她被盯得也有些不好意思了,便赶紧找了个借口离去了。宋玉延这才回屋去看书,这一次,她打算研究得全面和透彻些。
  《氾胜之书》与《齐民要术》中都不乏用动物、植物和矿物的药物治理害虫的办法,不过很多办法都是利用天然药物性防治害虫,治疗效果不大,且写得都不怎么详细。
  更多时候宋玉延要回忆这些天然药物的成分是否符合治理害虫的最基本条件,以及实验过后才能确定具体的方法。
  不过总体来说,大多数害虫都比较怕碱,之前用石灰的办法效果显著,后来用黄瓜蔓等制成汁喷洒也是基于黄瓜蔓的植物性药理理论,
  宋玉延这次除了翻看这两本农书,还找宋竹借了本医书来看——和文人普遍不看农书不同,不少文人在医学上都是小有研究的,所以找他们借医书,也很容易借到。
  结合这两种书,宋玉延最终发现水蓼、仙鹤草、油桐、皂荚等都具有防治蚜虫、稻苞虫、稻螟、小麦相关害虫的作用。使用方法倒也简单,要么制成粉,要么捣成汁,然后加水喷洒就行了。
  这次她将这些办法告诉那些瓜农、豆农,并没有要求他们买篮子,虽然有些曾经为了治理菜虫而跟她买篮子的人会背后嘀咕她,不过更多人却是夸她厚道。
  她的人缘也一日更比一日好了,走在巷子里都有人笑脸相迎,那些依旧对宋玉延抱着戒心的人家还以为宋玉延给他们灌了什么迷汤。
  连带着笋儿在齐如的私塾都受到了不少小萝卜头的亲近,闹得他满脑子疑问,回去问宋玉延:“你以前收钱,如今不收钱,那些曾经买过你的方子的人肯定怨你吧?怎么帮你说好话的人反而多起来了?”
  宋玉延笑道:“这是你唐姐姐教我的,以前大家对我的印象都不好,即使我辛辛苦苦帮他们想出治理害虫的法子,他们也未必会感激我;而这两年,我没做过什么违心的事情,大家也都乐意与我往来,所以我大度地将这些办法告诉世人,他们反而会觉得我为这事劳心劳力,很是辛苦。”
  当然,宋玉延没说的是,她有意这么做,便是要为自己攒更多的好名声,将来即使被以前那些三教九流的朋友牵连,她才能用好名声摆脱困境。
  笋儿陷入了沉思之中,这么厚黑的理论都是唐姐姐教的?可在他看来,明明这个大哥更像那种腹黑的人。
  _____
  宋玉延的无偿付出,得到的自然不仅仅是左邻右舍的称赞,有时候宋玉延需要用到一些工具,他们也无需宋玉延开口,就给她送来,借给她用一段时日。
  就比如宋玉延自制竹纸时,需要用到石磨、舂杵等,他们家里有这些农具的,便热情又大气地道:“宋大郎,你只管用,你帮咱们想出那些防治稻苞虫的法子也没要钱,所以我们肯定有不收你的钱!”
  宋玉延谢过了他们,又道:“大家家中都不富裕,农闲的时候你们也得靠磨些豆腐去卖,我怎能白白占用你们的石磨呢?”
  于是她要按市价租赁他们的石磨等,大家又直叹她厚道,最终只愿收一半的钱。至于宋玉延要用这些石磨来做什么,他们也完全不过问。
  宋玉延要用到的工具都齐全了,便开始进一步制作竹纸。
  这个念头产生于她跟唐枝互通书信时,不过制作竹纸的工序很是复杂,时间跨度又大,所以她在去年入冬之际开始准备前面几道工序——挑选合适的竹料、杀青,即浸泡竹子,而浸泡竹子需要百来日,所以至今,这些竹子才可以捞出来进清洗、去杂质、切段并且捣碎成丝状。
  之前宋玉延说造纸麻烦时,不懂这些技艺的唐枝等人还没什么直观的感受,可是看她这么一套流程下来,他们才意识到,为什么往往只有大作坊才能大量生产纸张,因为这些工序真的需要挺多人力的。
  当然,他们不清楚的是,宋玉延的流程可比眼下的纸张生产技术要成熟一些。因为竹纸的制作对技术的要求很高,后世学者普遍认为是皮纸技术成熟之后,竹纸才相应地发展起来的。
  如今还是桑皮纸当道的时期,几乎所有的典籍、书籍用纸,都是采用的桑皮纸。而桑皮纸的制作对技术和季节也有很高的要求,往往一张上好的纸要求技术工在冬天沤制纸浆,以至于他们的手冻得都开裂了。
  宋玉延造纸,她只打算给自家用,所以不打算做出什么高档的纸张,同时也不打算大量制造竹纸。
  不过笋儿、饼儿是逃脱不了帮忙的命运的了,后来唐枝姐妹俩以及黄土酥也都加入了打下手的行列,宋玉延的活才算轻省些。
  左邻右舍见宋家整日传出一些动静来,也不免好奇起来,当得知宋玉延在造纸时,他们的眼睛瞪得跟铜铃一般大:“宋大郎有这么多手艺,可真了不起。”
  这个宋大郎,自从改邪归正后,这两年来做的事情那叫一件比一件出色,叫人刮目相看了好几次。他们不免嘀咕道:“哎,宋大郎以前若是也肯拿出这些技艺,何至于被李耀那些无赖哄着去做坏事呢!”
  “要不说唐小娘子威武呢!”又有插话。
  “跟唐家的丫头有什么关系?”有人问。
  当初因为帮宋玉延说话,而被夫婿拽回家骂了一顿的陈家新妇仿佛找到了自信,证明她以前没看错宋玉延。她道:“你们都不清楚吗?我听说在宋大郎改邪归正这事上,唐小娘子可出了不少力。”
  曾经在巷子里流传的“宋大郎是被唐小娘子骂清醒”的传言又冒了出来,不过大家这回倒是没再去叨扰唐枝,只不过看见她跟宋玉延偶尔会走到一块儿时,也没有说什么闲话,因为在他们看来,唐枝那就是宋玉延的福星,这俩人或许真应了那句天造地设的话,挺合适的。
  也有人听了唐枝是福星的传言,一些老一辈的都喜欢这样的小娘子当自家的新妇,巴不得让后辈娶她进门,好旺一旺家里。
  于是在唐浩根好不容易从从衙门休息回来时,便有不少老婆子上门想替自家的小儿子/孙子提亲。
  唐浩根:“???”
  他不过是因衙门事多,所以一个月没回来而已,为什么她的妹妹忽然成了香饽饽?
  等他应付完这些老婆子,将她们先请回家去后,他琢磨了一下,顿时不满了:“这些求亲的人里,为什么没有宋玉延?!”
  唐枝听见动静出来,问他:“什么‘为什么没有宋玉延’?”
  唐浩根不吱声了。
  他一直没告诉他妹妹,自己私底下百般暗示宋玉延提亲,要是让他这个好强的妹妹知道了,会不会觉得他在多管闲事?
 
 
第57章 心迹
  实际上唐浩根在应付那些邻居时, 唐枝便已经听见了动静了, 唐浩根嘀咕的时候她也刚好站在门口, 所以兄长的话她一字不漏地听了进去。
  对于兄长的想法, 她倍感惊诧, 她大哥是哪儿来的错觉认为宋玉延会向她提亲?
  直觉告诉她, 她大哥肯定背着她找宋玉延做过什么。联系到宋玉延最近的行为确实比以前更加亲近她, 她的心顿时凉了凉……难道这都是她大哥让宋玉延做的?
  “大哥,我希望你说实话。”唐枝正色道。
  唐浩根很少见她这么严肃的模样,这心里就更没底气了。不过他知道自己是躲不过妹妹的盘问的了,为了不影响兄妹的感情, 他只好如实道:“阿枝, 其实大哥也是这么过来的,但是大哥因为你是小娘子, 所以很害羞, 心中迷茫也不会主动找我替你排忧解难……”
  唐枝听得一头雾水:“说重点。”
  唐浩根一副慷慨就义的模样:“我知道你钟情宋大郎, 而宋大郎也钟情你,所以希望他能主动些,上门提亲!”
  唐枝:“……”
  她觉得哪里不对劲, 想了想, 又问:“她答应了吗?”
  “他、他没说答应不答应。”
  唐枝换了个问题:“那你是怎么让她提亲的?”
  唐浩根时常能在衙门看见县令、知州审理犯人, 他没想到有朝一日, 自己也跟犯人似的被自家妹妹审问着。
  听完唐浩根的阐述,唐枝无语了,宋玉延向来不会揣摩人心, 让她主动意识到兄长的暗示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大哥,你别再做这种事了,宋玉延她并没有钟情我。”
  唐浩根一愣,旋即反驳道:“不可能,上次我让土酥试探她,她的反应看起来不像对你没那意思的样子。”
  唐枝有些生气了:“大哥你到底背着我都做了些什么?”
  唐浩根缩了缩脖子,老实认错:“对不起阿枝,大哥也是关心你,以后都不会了。”
  虽然兄长的行为鲁莽了点,可唐枝也不可能跟他置气太久,她觉得现在该考虑的问题是,宋玉延是否误会了兄长的暗示,从而对她表示亲近,以至于让她白高兴一场?
  她老气横秋地说:“大哥,你真是不让人省心。”
  唐浩根:“……”
  唐枝觉得她大哥总是这么盯着她也不是办法,她灵机一动,道:“大哥,之前爹娘给你留来下聘的钱我替你赚回来了,有了这些钱,你想给我们找个嫂子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大哥与其先着急我的亲事,倒不如先解决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唐浩根打着马虎眼:“大哥不急。衙门最近事情多,我也没空去相看。”
  刘绰在明州扎稳脚跟后便开始对明州的水利下手,而这一次唐浩根不必再担心刘绰会因为开罪地主豪强便受到打压,这从那些地主豪强纷纷找人游说刘绰便可看出,他们是真的慌了。
  刘绰这次疏浚两湖,选在了农闲时候,对百姓来说就跟往年的徭役一样,故而即使心中有怨气,那也不是针对刘绰的。地主豪强也没办法拿这些事来抨击刘绰。
  再说这一年来,明州的贼乱不断,刘绰也在底下的人的提醒下,特意与兵马都监、都巡检等定下了平定贼乱、缉拿盗贼的方针策略。除了定海那边因为穷苦的百姓多,受灾严重,所以盗贼颇多,不能用寻常的手段处理之外,别的县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治安问题发生。
  在明州形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刘绰的重心便在利民工程上面,唐浩根被刘绰委以重任,忙得脚不沾地,以至于他完全没空去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唐枝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大哥都忙得没空管自己的事了,却有空去暗示宋玉延些什么。”
  得,话题又兜回来了,这是要算账的节奏啊?!
  唐浩根一想,觉得大事不妙,于是鞋底抹油开溜了:“大哥有正事跟宋大郎说,这回可跟你的终身大事无关,我要说的是大事,想找他帮我支支招。”
  等他出了门,刚松了口气,就听见身后有脚步声,他一回头便看见自家妹妹也跟了上来,吓得他心肝一颤。
  “大哥跑那么快做什么,我正好也要去宋家,一道走吧!”
  唐浩根捂着胸口,抚平那剧烈跳动的心,才问:“你去做什么?”
  “大哥一个月没回家并不清楚,宋玉延如今在造纸,她说造完后分一半给我们家,所以我跟小叶都去帮忙了。”
  唐浩根一个趔趄险些没摔倒,他惊愕地看着妹妹:“宋大郎在造什么?纸?他会造纸?!”
  唐枝跳起来捂住他的嘴,低声道:“大哥,你别嚷嚷。”
  虽然左邻右舍都隐约知道宋玉延在造纸,不过毕竟都没有声张,若是被唐浩根这么嚷出来了,届时大家肯定会打宋玉延的主意的。
  唐浩根眨了眨眼,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再嚷嚷,还请他妹妹手下留情。
  不过这小半会儿,兄妹俩都已经走到了宋家门口,唐浩根带着比以往更加激动的心情蹿进了宋家,还将唐枝也拽了进来,再把门给关上了。
  唐枝:“……”
  她大哥这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模样,不知情的还以为这儿是唐家或者他打算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呢!
  宋玉延听见动静,便看见兄妹俩鬼鬼祟祟的模样,险些笑了出来。她放下竹编过去打招呼:“唐典事回来了?”
  又对唐枝笑了笑,“小娘子,今日可能又得劳烦你了。”
  “大哥说寻你有事……我先去看火。”唐枝瞥了自家大哥一眼,暂时收起心中的纠结。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