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大宋第一衙内(古典名著同人)——素衣渡江

时间:2020-02-08 10:09:29  作者:素衣渡江
  花荣这才笑道:“这还差不多。”
  过了腊八,花荣就动身离开,留下高铭自己百无聊赖的混日子。
  他不是没试过跟他爹说要离开东京跟花荣回老家转转的事,是才一开口,他爹就惊恐的摇头,“不行不行不行。”
  上一次他俩过年去青州,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
  这一回,过年千万不许再乱动弹了,老实在东京待着,花荣自己回老家去,过几天就回来了,宝贝儿子可别在路上再出意外。
  考虑到老父亲的心情,高铭也不好再提,安生的在东京过新年。
  慕容彦泽放假,几乎整日都在太尉府里。
  这天,两人坐在一起下棋,高铭落子后,瞅着他咂嘴,“你怎么整天来我家蹭吃蹭喝,再这样下去,得交伙食费告诉你。”
  慕容彦泽睇他,“还不是怕你再有了三长两短,我还得给你烧纸人?”
  “大过年的,你能不能说点吉利话?”高铭挽袖子,“舌头给你揪掉。”
  “还揪我舌头呢,你输了。”慕容彦泽落下一子,并朝高铭露出欠揍的得意表情。
  “我不走这儿了。”高铭说着就要取回刚才落下的棋子。
  “诶诶诶——落子无悔,哪有悔棋的?”
  高铭脱口而出,“要是花荣肯定让我悔棋。”
  “花荣是花荣,我是我!”慕容彦泽护住棋盘,“也就他顺着你吧。”
  悔棋不成,高铭就将棋盘一推,“那不玩了,等花荣回来,我跟他下。”
  慕容彦泽直咧嘴,“那他什么时候回来啊?”
  “花荣得元宵节才能回来。”
  “他特意赶回来看花灯吗?听说今年有不错的花灯队伍,特意跑回来看一趟不亏。那我元宵节晚上来找你们,咱们一起去看花灯怎么样?”
  高铭爽快的答应,“好。”
  ——
  事实证明,大家都想多了,什么出门玩,什么看花灯,在皇帝一声令下:“朕要与民同乐。”下,都得烟消云散。
  赵佶听说今年花灯队伍云集了各地方的高手,便决定元宵节当夜,在城门楼上亲自看烟花赏花灯,与民同乐。
  皇帝要看灯,哪有宠臣不陪伴的道理。
  于是高铭、慕容彦泽等新一辈得宠的,还有老一辈的诸如蔡京、杨戬、童贯、高俅、梁师成等都得在场,谁也别想跑。
  当然,太子和郓王也不能缺席,一并在城门楼上受冻。
  高铭惦记着花荣,他回来得不及时倒还好说,就怕他风餐露宿的赶回来,结果自己却爽约了,那可就太糟糕了。
  他看着城楼下,摩肩接踵的人群流连在火树银花之间,心想,要不是皇帝非得把大家叫来,这个时候自己说不定正和花荣在下面玩耍,比现在快乐几倍。
  赵佶看这繁华的元宵盛景,觉得是自己统治有方,百姓富足喜乐,不禁喜上眉梢,很有闲情雅致的慢慢欣赏灯火。
  不时问问某个造型别致的花灯是哪个地方,然后周围的人就争前恐后的回答,事无巨细。
  高铭今夜心思不在皇帝身上,只出个人场,并不打算进行宠臣营业。
  他这番表现,他自己没什么感觉,但一直警惕他的人却在心里奇怪的想,本以为高铭这家伙会抓住元宵节的机会,在官家面前极尽献媚,他怎么这么老实?
  杨戬最近也发现高铭很老实,不由得犯嘀咕,难道他的聪明才智都在见到官家的时候用光了,现在已经没新点子了么?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高铭也没什么可怕的,到底是个毛头小子,逞一时能耐罢了。
  高俅也发现儿子今天晚上不在状态,有点发蔫,担心的想,不是身体不舒服,着了风寒吧?
  高铭不知道大家都等着他表现出佞臣的基本素质呢,连皇帝都对他有所期待,对他笑道:“爱卿怎么了,如何心不在焉的?”
  坏了,走神太严重,叫官家都看出来了,高铭肯定不能狡辩说自己没走神,只能硬着头皮道:“臣……说出来怕官家笑话,臣一直在担心,若是一会大家猜灯谜,臣猜不出来可怎么办,于是臣就绞尽脑汁的想了一些,但发现想出来的,其实都不算灯谜,正打算重新想,因此不觉之间走神了,官家恕罪。”
  高铭抛出“想出了一些不算灯谜的谜题”的话头,希望将皇帝的注意力从他走神上引开。
  果然,赵佶笑道:“那你就说说,你想出了什么吧,让大家帮你看看,是不是灯谜。”
  高铭眼珠一转,“那臣就献丑说了,犬字少一点,念什么?”
  这话一出,众人都笑了,果然是不读书的高衙内,这算什么谜题嘛,杨戬率先脱口而出,“当然是念大字。”
  结果刚说出来,就被高铭无情的反驳道:“杨公公,你也太心急了,谜底是念‘人’,都说了是少一点了。”
  原来不是少“一点”而是少“一”和“点”,杨戬恨得暗暗咬牙。
  这个时代的正经灯谜都是规规矩矩的,还没有这样玩语言陷阱的,杨戬率先出声,最先落到陷阱里。
  赵佶愣了下后,随即朝高铭笑着摇头,“你啊你。”
  其他人反应过来,也都笑,唯一不怎么笑的就是太子赵桓,表情颇有几分严肃。
  杨戬被笑,脸上过不去,强行笑道:“上个我没听清,高提点再说一个谜语吧。”
  要一雪前耻。
  “好吧。”高铭道:“树上有五只鸟,射下来一只,这时候树上还剩几只鸟?”
  这一次,杨戬听得清楚,没有同音字的陷阱,五只减去一只,答案呼之欲出,“还剩四只!”
  “答案是一只没有,其余四只都吓飞了。”高铭耸耸肩。
  糟糕,大意了!杨戬懊悔。
  听到这个答案,刚才想和杨戬同样回答四只的人都捏了一把冷汗,幸亏没抢答,要不然丢丑的就自己而不是杨戬了。
  杨戬深吸一口气,不能可他一个人欺负吧,他看向同样是太监的童贯,“哈哈哈,我是不行了,你来试试吧。”
  老杨你不讲究!童贯心里骂。
  童贯虽然身为太监,但却有胡子,乃业内的一大奇观,众同行只有羡慕的份儿。
  此时呼吸一促,胡子飘了下,“哈哈哈,都是坊间流传的俏皮话,我没听过就不来了。”
  关键是童贯听没听过不要紧,官家没听过。
  要是平时,这种东西肯定登不上大雅之堂,但今天不一样,元宵节,官家与民同乐,放松身心,又不是严肃的场合,讲些笑话逗官家一乐,调节气氛,锦上添花。
  于是就听赵佶笑道:“朕还想听高爱卿讲几个,你来回答吧。”
  你想听为什么不让他给你出题?!童贯内心咆哮,但表面上风平浪静的同意了,看向高铭,臭小子你掂量好,给我出个简单的听到没有。
  官家都说他想听了,高铭就只好讲了。
  童贯现在是枢密使,大权在握,除了在官家和蔡京面前,那是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
  但在皇帝面前也只能伏低做小,“是。”
  高俅站在一旁不动声色,心里则想,儿子快说,不用给我面子。
  高铭装作为难的样子,“那就讲个简单的吧,特别简单,童公公听好。有个厨子炒两种豆子,一种是红豆,一种是绿豆,炒啊炒,炒啊炒,终于炒熟了,他把豆子往盆子一倒,说来奇怪,红豆子和绿豆子自然而然的分开了,这是为什么?”
  童贯道:“这不是灯谜吧?”
  “的确不是。”高铭看向赵佶,“官家,我这……”
  “不打紧,只要是谜题就可以,而且刚才高爱卿也说了他想得谜题不符合灯谜的谜面,但这无伤大雅。”赵佶道。
  于是童贯还得回答,这时候轮到杨戬笑眯眯了。
  郓王带笑的看了看高铭,再看向黑着脸拼命思考的童贯,克制笑意。
  慕容彦泽瞅高铭,你都打哪儿听到这些稀奇古怪的谜题的?炒豆子,为什么分开?完全想不通。
  时间一点点过去,在童贯思考的时候,其他人都在想,但明显童贯打算玩拖字诀,就不说答案,等高铭说出答案,他就说自己也想到了,只是还没来得及说出口,来保住面子。
  可这时,不待见他的太子赵桓开口了,“想不出来,可以求助别人,蔡太师博古通今,一定知道答案。”
  好家伙,蔡京也噗通下水了。
  蔡京脸上波澜不惊,心里直骂,这高铭的破谜题,显然都不是正经路子,专往偏处想才能解答,任由满腹经纶,也答不了这玩意。
  简直是把他拉到市井混混的水平,在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他。
  赵佶也没想那么多,笑道:“蔡爱卿也帮着想一想,要是答对了,朕有赏。”又看高铭笑道:“你更有赏。”
  高铭立即拜谢官家,然后笑眯眯的看蔡京和童贯。
  皇帝有兴致,大家都得配合,况且皇帝也只是出于娱乐的目的,叫大家回答一个谜语而已,没有梗着脖子扫兴的道理。
  童贯思来想去,不能叫蔡太师丢脸,不就是个破问题么,答不上来就答不上来,这有什么的,他如果答错了,但是答得有趣,能叫官家开心,未尝不是一种化解的方法。
  “我觉得……”童贯才刚开口,就听高铭那边已经宣布了正确答案,“因为锅里只有两颗豆子,一颗红豆一颗绿豆。”
  赵佶听罢,一边笑一边摇头,对高铭道:“你啊你,哪儿听到这么些个稀奇古怪的谜题。”
  言语中完全没有责怪,倒有几分宠溺。
  皇帝嘛,要过舒服的日子,谁让他开心,他就待见谁。
  蔡京暂时松了一口气,他可是进士出身,猜这种不入流的谜题也太掉分儿了,幸好高铭率先公布了答案,他不声不响的退到一旁,努力稀释自己的存在感,就怕再搅合进去。
  但童贯不这么想,开口道:“官家,我还没回答,高提点怎么就擅自公布答案了?其实我刚才都想到了,差一点就说出口了。”
  这就属于给台阶不下了,高铭完全是为了蔡京和童贯的老脸好,谁知道童贯还顺杆爬了。
  童贯主要觉得高铭这小子,一口气出了三个刁钻古怪的谜题,肚子里八成没有存货了。
  谁知道话音刚落,就听高铭道:“枢密使不要可惜,我这里还有一题。”
  童贯心里骂,你小子脑袋里整天都在想什么,怎么存了这么多没用的破玩意?!同时心里后悔,早知道刚才不逞能好了。
  赵佶捋须笑眯眯的看童贯和高铭,等待下一次叫他能够发笑的题目。
  高铭道:“就问,怎能比黄鹤楼跳得更高?”
  童贯觉得这题他会,“从比黄鹤楼更高的地方跳下来。”
  高铭摇头,“不对。”
  童贯觉得自己这答案没毛病,正要辩解几句,就听郓王赵楷道:“答案会不会就是‘跳’?因为黄鹤楼不会跳。”
  高铭马上道:“殿下说得完全正确。”然后开始吹捧,“我就知道两道题过后,殿下就能完全摸清楚出题人的思路,一旦发现其中的技巧,这些题就没有任何难度,殿下实在聪慧。”然后叹气,“以后的题都难不住殿下了,没法再出了。”
  他这番话其实也没错,脑筋急转弯,玩的就是个想不到,但其实也有规律。
  而且他也不想再出题了,正好以赵楷聪慧无双,以后的题目都能破解为由,顺理成章的结束猜谜活动。
  高铭以逗官家开心为开始,以夸奖官家最喜欢的儿子为结束,十分完美。
  再说赵楷是他的顶头上司,怎么吹捧都不过分。
  赵佶在高铭这里收获了双份的开心,“刚才说过要嘉奖高爱卿,依朕看,就加封他为泾原节度使吧,众位意下如何?”
  节度使在本朝已经没有实权,彻底沦为荣誉称号。
  但是荣誉称号也有好处,不仅有地位,还有就是能多开月俸。
  皇帝问其他人意见,也不是想听反对声音的,就是随口那么一说而已,众人哪个敢触霉头,都赶紧说好,顺便将高铭夸奖了一顿,来说明皇帝的加封英明。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高铭是今夜的最大赢家。
  这是一颗冉冉升起的佞臣界新宠啊!
  赵佶心情大好,之后继续看下面的花灯和烟花表演,比前几年观看的时间都要长,完全尽兴了,才回后宫去。
  他先走了,之后才是各个官员。
  慕容彦泽临走前,失望的对高铭道:“明年再一起看花灯吧,我今年累了,回家睡了。”
  高俅对今夜儿子的表现很满意,怕他受凉,就要带他回府。
  但是高铭却道:“爹,您先回去吧,这灯会还没散呢,我想转一转。”
  年轻人爱热闹,高俅也理解,叫几个人跟着儿子,自己先回去了。
  高铭来到街上,他不由得落寞的叹气,想和花荣看花灯只能等明年了。
  叫他快马赶回东京,结果他却因为陪伴皇上而没法子相聚,虽然是意外情况,没法预料,但还是觉得可惜。
  现在只能往好了想,花荣并没有赶回东京,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可能,毕竟高铭离开府邸的时候,已经是下午,那个时候花荣还没回来。
  希望他没赶回东京吧。
  高铭这么想着,忽然有人在身后轻声叫他,“喂,响云箭。”
  他当即愣在原地,这么叫他的只有一个人。
  他猛然回头,就见花荣抱着肩膀站在路旁灯火阑珊处,正笑着看他。
  高铭一见他,就满面笑容的小跑过去,“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没多久。元宵节城门不关。”
  其实他紧赶慢赶,在傍晚前就进了城,但是回到太尉府,却被告知高铭进宫,跟官家去看灯了。
  失望,当然是有的,但是这也不怪高铭。于是就到街上来等他,皇帝那边总要散席,等高铭自由了,两人一起再看花灯不迟。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