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大宋第一衙内(古典名著同人)——素衣渡江

时间:2020-02-08 10:09:29  作者:素衣渡江
  眼前这道士,一看就不是穷嗖嗖的云游道人,起码是个有度牒的在编道士。
  没等花荣过去,那道士就笑着朝两人走来,“贫道观察你们一段时间了。”
  高铭心想你还好意思讲,观察不就是偷窥么,“不知道长有何赐教?”
  “我看二位面相奇特,不知能否让贫道掐算一下生辰八字?”老道紧盯着他俩,眼睛闪闪发亮,就跟神农发现新药草一样。
  生辰八字属于个人信息,哪能随意泄露,高铭一摆手,“免了,不算。”说着摸出一些钱来,“别再盯着我们了。”
  花荣也对算命不感兴趣,“看你年纪大,不和你一般见识,再跟着我们,就没这样的好态度了。”
  “不给生辰八字也没关系,让我给二位看看面相也好。”老道说着就紧盯着高铭和花荣看,捋着胡须笑道:“你们,都是一脸短命相啊。”
  花荣就怒了,“你讨打是不是?”
  和朋友逛街走得好好的,突然跑出来一个道士说你俩都是短命相,搁到哪个年代都挨打不冤枉。
  高铭一怔,要知道真正的高衙内早就驾鹤西归了,可不就是个短命鬼,而花荣,上梁山还不到十九岁,招安后东征西讨,最后授官后被人排挤到活不下去,死时也就才二十几岁,自然也是个短命的。
  他俩确实是实打实的短命鬼不掺假。
  可见这道士确实有点能耐,高铭记得水浒里最著名的道士,当属入云龙公孙胜,但是公孙胜的年纪跟眼前的老头子对不上。
  这老道见花荣发怒,也不恼,反而笑道:“理应如此,天罡地煞出泉台,降世人间惹祸灾。”
  高铭一惊,水浒一百零八好汉其实都是被封印的魔君,被人错误操作给放走了,要下界为祸人间,老头你知道的挺多啊。
  这老道就将目光放到了高铭脸上,既惊喜又惊奇的道:“刚才没看清,若是再仔细看,就能发现你乃枯木逢春,可逆天改命,周遭人的命运因你,将会大不同。”然后再看花荣,“由此看来,贫道刚才对你说的话,准,却也不准……”
  花荣闻言道:“你这不就是江湖上的骗人勾当么,先说对方有灾祸,又说可以避祸,你是看中我这位朋友有钱,才说改命关键在他身上!”不屑的一哼,对高铭道:“不用搭理他,我们走。”
  “诶呀,不要走啊——”老道追出一步,但被花荣回眸恶狠狠的一瞪,停下了脚步,无奈的摇头,“唉,真是个魔君。”
  这时有个童音在他身后喊了声,“师父——”是一个小道童打远处跑来,“我找了一遍,没寻到公孙胜师兄。”
  这老道便是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
  罗真人听了,似是想通了,“罢了罢了,他既然躲着咱们,咱们就不要寻了,回紫虚观去吧。”
  道童嘟囔道:“师父,我觉得公孙胜师兄不像出家人,出家人干嘛管梁中书送给蔡太师的生辰纲是不是不义之财。”
  公孙胜在东京出入富贵人家的时候,听到大名府梁中书要在他岳父蔡京生辰的时候送出一份生辰礼物,就是所谓的生辰纲,但是公孙胜似乎对梁中书孝敬岳父的事情,特别看不惯,得到这个消息不久,人就不见了。
  根据对师兄的了解,师父和他确定师兄一会搞事,便出来找人,但到了必经之路高唐州,并没有发现公孙胜师兄的下落。
  罗真人捋着胡须道:“他被人欲束缚,当然,都是他的命数,为师也没有办法。”突然想起刚才遇到的俩人,“不过,为师刚才却发现一个异象,只是那俩人走得快,不曾看得真切,可惜可惜。”
  道童道:“什么异象?”
  罗真人严肃的道:“似乎有人在逆天改命。”
  道童一咧嘴,“好俗的说法哦,师父。”
  罗真人作为一个有涵养的出家人,自然不会当街暴怒,只是呵呵一笑:“晚上不许吃饭了。”
  道童不服气的小声嘀咕,“就是俗嘛。”
  ——
  高铭和花荣为了摆脱老道士,快走了几步,转了街角,不见他跟过来,才停下脚步。
  花荣道:“我原本以为只有东京才有这么多奇怪的道人,没想到高唐州也不少。不做正事,整日骗吃骗喝。”
  高铭附和,“嗯,不要搭理他们。”幸好走得快,要是被那道人看穿他不是枯木逢春,其实是李代桃僵,可不是好玩的。
  “不过,那人说的天罡地煞出泉台是什么意思?”花荣想不明白。
  就是说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拢共一百零八人下界作大妖,高铭心道。
  他做了这么多努力,就不信花荣能去落草,尤其现在花荣妹妹都嫁人了,以后肯定不是秦明的老婆,燕青也在皇帝跟前效力,断不会上梁山,这些未来已经改变,就不信花荣的变不了。
  “不要管他了,估计就是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引人好奇罢了。”这时,高铭见他俩正好停在一个卖面具的摊位附近,便付钱随手挑了两个,一个递给花荣,一个自己先戴上了,神神秘秘的道:“咱们伪装一下。”
  花荣并不怕那老道,再来纠缠驱赶走就是了,但见高铭这个样子,觉得好玩逗趣,便也戴上配合他,将面具戴上。
  俩人都戴了面具,在街上继续游逛,直到天黑了才回去,花荣将高铭送到知府衙门,他则回了于家。
  高铭一进门,老都管就迎了上来,“衙内,一天没见着您,您去哪里了?叫老朽好生担心,您叔叔和婶婶也都惦记着您,您若是再不回来,就要派差役去找了。”
  “我和花荣在一起,安全得很,时候不早了,去休息吧。”
  话音刚落,他叔叔高廉和婶子殷氏也都出来了,跟老都管说的几乎一模一样,“哎呀,衙内,你去哪里了?叫我们好生担心,你要是再不回来,就要派差役去找了。”
  高铭只好道:“我和花荣在一起,就是遇到事情,他也能保护我,安全得很,你们休息吧。”
  还说完,就见殷天赐火急火燎的跑了出来,一开口就是,“衙内,您去哪里了,叫我……”
  没等刚说完,高铭就未卜先知般的道:“闭嘴,不许再说了,都去睡觉!”
  高铭毫毛没少,大家都放心的去睡了,等第二天早晨,高铭起床,发现殷天赐又来他这里当差了,主动端来洗脸水,“衙内,请用。”
  “我昨天遇到柴皇城了,他说你去道过歉了,还算满意。你看他老人家很通情达理么,你以后要尊老爱幼,不要欺负老人家,懂吗?”
  殷天赐哪敢不听,忙不迭的点头,“懂的,懂的。”
  “你想搬个好点的地方住,也不能夺别人的庄园,喜欢的话,就自己赚钱盖。”高铭一大早又给殷天赐上人生课。
  殷天赐想了想,道:“衙内,其实我夺柴皇城的庄子,不光是为了换地方住,也是看不惯他家,一个前朝遗族,张狂什么。他那个侄子柴进,我有耳闻,招揽一群亡命徒在庄子里,官府顾忌他家的丹书铁券都不敢查,不知窝藏了多少江洋大盗。你说他安得什么心,保不齐是想招贤纳士,弄个瓦岗军出来。”
  瓦岗军是隋末一支军队,特点之一:成员很多绿林出身,特点之二:他们是一支起义军队,造了隋朝的反,而且后来很多成员成了唐朝的开国功臣。
  柴进专门招揽一帮亡命徒,说他目的单纯,只是为了结交朋友,有人信,但显然很多人也不信。
  高铭冷声道:“谁告诉你的?东西不能乱吃,话也不能乱讲!”
  殷天赐嘟囔,“心照不宣,衙内也能想到吧。”
  “既然你我都能想到,那么官家他们就想不到吗?柴进是敏感人物,不能轻易动,大家都在观察,只有你是个蠢货,上赶着招惹他!若是坏了官家、蔡太师和我爹布的大局,我看你才真是吃不了兜着走!”
  “大局,有大局吗?”殷天赐毕竟只是高唐州一个纨绔子弟,不晓得东京朝堂上的事。
  高铭点了他一下,“用你的脑子想想,柴进这样的人物,朝廷会不派人盯着吗?朝廷只是看他虽然招揽一些人在庄上,但并没什么太过线的行为,就睁只眼闭一只眼。这时候你蹦出来,打破了平衡,出了问题,唯你是问!你担待的起吗?到时候谁都保不了你,还得连累你姐姐姐夫甚至高家!我前几日不和你说,是怕你听不见去,今天看你也服帖了,知道你能听进去我的话,才告诉你,你可得记住!”
  高铭编了一套说辞吓唬殷天赐。
  殷天赐承担不起破坏大局的责任,“我错了,我再不碰柴家这档子事了。”
  再骚扰柴家,那可不是一座庄子的小事,那是破坏天子计划的大事,谁有几个脑袋。
  “这就对了!大家相安无事是最好的。”免得哪天柴进带李逵来,一拳打死你。
  高铭这也是救殷天赐一命,不作就不会死,他现在不作了,小命也能保住。
  殷天赐看着高铭,一脸的感激,不知是奉承还是有感而发,“听衙内一席话,茅塞顿开,我爹都没像衙内这般提点过我。”
  高铭便一翘二郎腿,“行了,你要是觉得我说得对,就倒杯茶来。”
  殷天赐赶忙下去,奉了一杯茶来,毕恭毕敬的递给高铭。
  高铭品了一口,“嗯,还不错。”
  殷天赐受了夸奖,脸上挂满了笑意。
  高铭大棒胡萝卜齐上阵,骂一顿再给个好脸色,将殷天赐治得服服帖帖。
  如此,高铭在他叔叔这里舒舒服服的待了几日,见于家的喜庆日子也过了,东京那边撇下慕容彦则也不太好,便决定打道回府。
  走前的两天,高铭命人把老都管和时迁买的土特产打包,柴皇城送来的钱款清点一遍贴好封条,加上他叔叔孝敬他爹的礼物,统统装上马车,比来得时候东西多了许多。
  高廉见状,便差了一队人马护送,因为最近不太平,时常有占道打劫的强人出没。
  东西丢了倒不要紧,就怕带着许多东西被歹人盯上,抢东西的时候把高衙内伤了。
  花荣知道高铭要离开,特意前来,开门见山的道:“你带这么多东西,路上恐不安全,我送送你。”
  去东京的路和花荣回老家的路正好相反,他不想麻烦他,“不用了,我叔叔差人送我了,这么多人,没事的。”
  花荣皱眉摇头,“他们……不行!”
  这时,高廉走过来,听说花荣要送高铭,十分高兴,“这样极好,就让花荣你一程吧。”
  多个人多份力量,况且对方还是武进士。
  高廉是一百个愿意花荣相送,极力支持。
  花荣便对高铭道:“你看知府大人都如此说了,你就别推辞了。我送你到东京,骑快马回来,耽误不了多少时间。你要是不让我送,我在家一味担心,也不好受。”
  高铭想了想,“那就……让你送一程?”
  花荣听了,笑着点头,“好!”
  作者有话要说:
  罗真人在《水浒传》中是公孙胜的师父,法术了得,但本文不会涉及怪力乱神斗法,所以只让他出来打个酱油给主角们看看面相,点出衙内在逆天改命。
  罗真人说的:【天罡地煞出泉台】出自水浒传第一话:洪太尉误走妖魔。
  洪太尉去祈福,但是手欠放走了被封印的魔君,这些魔君就是梁山一百零八头领。
  所以施耐庵一开始说的很清楚,这一百零八就是魔君,放走了就要降祸人间。只是小说是以这一百零八人为视角写的,导致很多人以为他们是正义的。
  读原文就知道,林冲武松鲁智深落草为寇之后,施耐庵写的很清楚:自此几个好汉在此打家劫舍不提。
  不管他们之前如何,是什么人,他们落草后,都是打家劫舍,抢劫老百姓的。
  可能有人会说那为什么要以好汉称呼他们,这不奇怪,以古惑仔为主角的电影也说古惑仔义薄云天。
  好汉这个词准确来说,就是江湖人士之间的行业吹捧用词,就像现在用烂的“老师”一样,看看就好。
  当然这一百零八个人,也不全都是坏蛋,像花荣金大坚乐和卢俊义萧让等人都是不错的,只不过像孙二娘李逵这种杀人不眨眼的更多。总体上把他们定义为魔君是没错的。
 
 
第32章 
  起程当日, 高廉夫妇和殷天赐相送,三人内心都高兴,高衙内终于走了, 但是脸上都表现得很舍不得。
  高廉依依不舍的道:“不知贤侄,何时才能再到高唐州见叔叔,上次一别都三五年不见,不知下一次什么时候能相见?”
  心里则想, 三五年内千万不要再见了, 累了,折腾不起。
  高廉夫人表现得更夸张, 用帕子拭着眼角, “我与你叔叔会时常挂念你, 要随时来玩。”
  殷天赐对高铭是又敬又怕,这会心里竟然喜忧参半,“衙内, 这次实在匆忙, 您下次来,一定好好款待。”
  虽然他因为衙内吃了很多苦头,但是衙内也教了他许多道理,尤其是柴皇城和柴家涉及到官家的大计划, 要没有衙内提醒, 他怕是要酿成大祸。
  高铭见他们三个这般表现, 当即笑道:“你们如此舍不得我, 反正我也不急,那就不走了, 再待十天半个月。”
  此言一出,空气中弥散着令人窒息的沉默。
  高廉夫妇和殷天赐笑容都凝固在脸上, 继续笑也不是,哭着也不是。
  殷天赐脑海里又浮现出被过往“虐待”的种种,马上反悔了,衙内还是回东京比较好!
  高铭笑眯眯的看着他们,微笑道:“我就是随口说说,东京还有事等我办,高唐州随好,但我就不待了。”
  三人大大松了一口气,高廉夫妇不敢再卖力表演,就怕高衙内假戏真做,当真继续留下来。
  但还没等三人高兴,就听高衙内又道:“但是我看殷天赐也无所事事,不如跟我去东京游玩。而且这几日,被他服侍惯了,冷不丁缺个人,就怕不适应。”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