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等月到中庭时再修炼。”万煦提点了一句。
武者对先天灵气吸收转化的效率太差,需要外部环境配合。
解羽忙道:“是,万先生。”
万煦点了一下头,询问解天豪离开的十年间,“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解羽心中好奇,万先生是闭关了十年,还是……这十年不在这个世界?难道万先生是上界……不,不能想了,知道的越多越危险。
解羽按捺住好奇心,向万煦介绍这十年间世间的变化。
十万大山外面,是凡俗界最大的王朝,霄王朝。十年,霄朝被太后控制的幼弟如今已经羽翼渐渐丰满,太后似乎有意放手。如今几次重要国策都是出自新帝之手,只看这几次国策,新帝已经露出其明君之相。
世人有识之士皆言,如果这次太后新帝权力平稳过度,霄王朝估计会迎来中兴之景。
霄王朝似乎将迎来拨乱反正,武林中如今也算一片祥和。
十年前,解家解天豪踏破虚空之前,为磨砺心智,挑上了当时最大的魔教势力“黑光教”。
黑光教人人皆修邪魔外道之法,各个都是凶残之辈。他们上勾结贪官污吏,下纠结地痞流氓,无恶不作,却没多少人敢直接找上他们门去,盖因这个魔教不仅势力庞大,还有多名半步先天的长老坐镇。
解天豪独自提着一柄巨剑走上黑光教地盘,据说解家当时都在提前凑钱悬赏请人夺回解天豪的尸首,准备给他办丧事了。但解天豪直接在这一战中气势冲天,踏破虚空,成为百年内踏破虚空唯一一名武者,实在是让解家、让正派武林扬眉吐气。
黑光教遭此打击,收拢明面上的势力,转入地下。所以最近武林中比较平和,虽然也有宵小之辈,但大多没有在黑光教气焰最嚣张时那样,动不动就制造什么灭门惨案。
除了朝中和武林大势之外,解羽也说起朝中和武林中具体的势力。万煦又问了一下山川地理,和民间神话传说的情况。解羽的学识比万煦想象中还要渊博,和他年纪实在是有些不相符。怪不得他明明武学是年轻一辈数一数二者,江湖人却送给他“百晓通”的外号。
果然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外号。
聊起来之后,解羽的兴致高了不少。他本就是话多之人,但话多也得分场合。比如他面对之前那络腮胡子就挺能说,络腮胡子的小师妹出现,他就次次将话聊死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是断袖,只是说的话对方听不懂,还傻乎乎的问一些弱智的问题,比如他说“馒头真好吃”,对方问他“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吗”这种没常识的话,他会暴躁的想打人。
络腮胡子认为这是他小师妹天真烂漫不谙世事心地纯洁的一面,女孩子不就该这么娇憨?她什么都不懂,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厉害!
解羽:抱歉,我只想捶爆她的头。我和弱智真的没话可聊。
但解羽这脸长得实在是太出众,总会有一群原本可能一点都不弱智的小姑娘围着他装弱智,让他烦不胜烦。
再加上最近他娘老惦记着他成家的事,所以到处串联手帕交给他塞“偶遇”。就算解羽身边还有原本正常的男性友人,当这些男性友人在被一群花蝴蝶围绕的时候,一个个也变成了智障,解羽已经很久没和正常人说过话了。
今天能好好的聊一场,解羽感觉最近积累的郁闷一扫而空,连身揣巨宝可能被追杀的忐忑都暂时忘到脑后了。
万煦看着解羽眉飞色舞的模样,想起解天豪。
解天豪天赋其实不错,如果他并非出身在凡俗界,估计进入内门应该没问题。但他用激烈的法子强迫提升境界,踏破虚空来到上界,气血损失严重,不得不休养了很长一段时间。再加上武者来上界后,虽然修仙界有规定,会给这些武者分配工作和福利,让他们能在上界正常的生活,但武者地位还是比天生的修士低上一等,面对修士的时候,不由气势弱了一分。
解天豪心态很好。许多先天武者或者下界的修行者在凡俗界都是一方霸主,来到上界之后却只能打杂,心中很难接受这落差。解天豪却一了解状况之后,瞬间调整好心态,立刻投入工作。
万煦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在宁海城成为了一个中层管理人员,手中有好几个小管事。
当时卓青上万煦的身,和解天豪聊天的时候,就发现,这家伙聊着聊着,谈兴起来之后,就很容易将对方的身份抛开,用平等的态度面对对方。
或许这样面对其他修士会吃亏,但卓青就喜欢这种不卑不亢,而且不是故意不卑不亢的人,所以还以“卓黑喵”的身份和解天豪交换了微信好友。
解天豪是先天武者管事们中,唯一知道万煦肩膀上的小黑猫是“妖族前辈”的事。这两人通过微信聊得开心,什么前辈后辈都忘在了脑后,有了几分普通朋友的味道。
不过解天豪虽在微信上和卓青聊得开心,却从不主动联系卓青,更没有通过这种关系为自己争取好处。反而解天豪在工作上更加认真细致,再加上他的确商(推)业(销)天赋一流,其他人并不知道他与“万仙长的猫”有类似朋友的关系,仍旧将他推举去了主管紫芝派微信业务这一块。
这次解天豪托卓青帮忙,也是用自己“销售额第一”的奖励换的。公私上,他分得很轻。
若不是对解天豪有好感,卓青也不会让万煦留在树上,观察解羽等三人。
“你和你伯父挺像。”在解羽讲解的差不多的时候,万煦道,“月上中庭了,你去修炼吧。”
这是……夸奖我?解羽一头雾水的打开窗户,坐在窗前开始打坐。
万煦手指一勾,一缕月光好似烟雾一样,从窗外飘了进来。投射在解羽窝在手心的灵珠袋子上。
解羽眉头一松,瞬间入定成功。
【你还帮他引气?】装睡的卓青睁开眼,【你想收徒了?】
【不想。】万煦道,【只是随手而为。外面有魔气,你可要出去看热闹。】
【不看热闹,我现在就睡了。】卓青一跃而起,跳到万煦肩膀上,【快快,出去看热闹。】
万煦笑了笑,身形渐渐消失,好似水中的倒影被抹去了似的。
……
万煦站在村口祠堂前的巨型槐树上,手拍了拍树干。
【祠堂前不种松柏,种什么槐树?】卓青好奇,【槐树不是聚阴之树吗?】
【槐树不一定聚阴,也可能聚生气,关键是看槐树种在哪个方位,用什么手段种植。】万煦道,【这颗槐树受村中祠堂香火洗礼,有了一丝灵智。】
【那笼罩村中的微弱的结界,就是槐树在帮忙?】卓青跳到树枝上,也用肉垫子拍了拍树干,【好树,辛苦了。】
万煦看着脚下的祠堂。祠堂上瓦片陈旧破损,墙壁老化严重,看上去跟快塌了似的。
这村庄人丁兴旺,祠堂香火旺盛,本不该有衰败之象。这模样,大概是使用了太多香火之气,让祠堂有些不堪重负了。
万煦又拍了一下槐树树干,引了一缕灵气进入槐树树干内。
槐树无风摇晃了一下,似乎是在道谢。
这棵槐树虽然因为祠堂香火供奉,变成了类似村庄土地神的守护灵,但它的灵智并未完全开启,更没有系统修炼的法子,所以不能自己有意识的吸收灵气。这一缕灵气,可以让它被魔气消耗的生机得到恢复,免于枯萎之灾。
若是它运气好,说不定还会有其他收获。
万煦坐在树枝上,卓青在树枝间跳来跳去。两人的神态都很轻松。
虽然这魔气可能会对村庄村民造成影响,但已经有人来处理了,他们只需要看热闹就行了。
……
村外,一个身上有神光显现,头戴峨冠的中年男子手持一柄青铜剑,和一个娇俏男子对峙着。
那娇俏男子娇声笑道:“这么偏远的地方,居然还有城隍到来。只是你这城隍也太寒酸了一点,怎的就一人。”
被称为城隍的男子没有说话,他只是全神戒备的瞪着那娇俏男子。
第85章 各自的机遇(两更合一)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应该状态好些了,明天争取恢复三更。现在欠4更,等例假结束了就补上=3=。
万煦和卓青来凡俗界之前, 紫芝派给的“注意须知”玉简中有关于凡俗界相关神异之事的介绍。
地球那个灵气几近于无的地方,都能诞生风水师, 凡俗界的灵气比地球多许多倍, 自然神异之事不会少。
凡俗界中有踏破虚空的武者,也有隐于深山中的修行门派,还有灵智刚开的妖兽……邪魔外道也不会少。
在凡俗界, 还有一种特殊的修行方式,即“香火神道”,城隍便是修行香火神道。
灵气不足的地方,普通人灵魂脆弱,死亡之时, 便化作散轶灵子,回哺天地。
凡俗界灵气比地球充足, 如果凡人的精神力量比较强大, 死亡的时候有强烈的执念,亦或是无意中获得了一些比较奇特的力量馈赠,死后灵魂可能不会立刻消失,走上另一条修行道路。
各地城隍便是身前有功德之人, 获得了天地功德馈赠,得以保持身前记忆。如果这类灵魂能托梦活着的凡人, 给其建庙聚集香火, 灵魂就能附在神像之上,吸取香火愿力以及人族兴旺之气,慢慢积累道行。
而后, 如果城隍的道行积累的够多,即使神像神庙被毁,只要当地人道不灭,他们就会一直存在。
在这期间,如果有有道明君下旨敕封,城隍的修炼会更加顺利。
不过如果君王册封的人没资格成为城隍,册封便是废纸一张。就算他们推倒神庙重建,那享受香火之人,仍旧是原本的城隍,当地居民也会从“梦”中得知真正的城隍是谁,不会拜错了人。
但明明世间神异之事不少,但大部分凡人却并不是特别信这个。他们求神拜佛,只是为了求个心安,不是因为真信这个。
帝王对神异之事也将信将疑。他们有人想要寻访真仙,以求长生不老。但这样做的帝王没有一个如愿以偿。
后来有一朝皇帝卷入了某位偷跑下界的走火入魔的修仙者引发的事件,终于见到了“真仙”。“真仙”告诉他,吃一颗丹药就能长生不老之事是无稽之谈,万事万物要达成什么目的,都需要相应的代价。
凡人要想延长寿命,首先要引气入体;在凡俗界要引气入体,首先要潜心修炼;就算潜心修炼,还得看天赋,百年不一定有一个天才能成功成为“真仙”——凡俗界所谓的真仙,即筑基成功的修仙者。
不然任何灵丹妙药也不过是祛除病痛,身体和灵魂还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腐朽,到达凡人的极限的时候,该死还是会死。
皇帝斟酌之后,放弃了跟随仙长修行的机会。
原因很简单。世俗中权贵想要的长生不老,不是单纯的延长寿命,而是可以享受更久的荣华富贵。
如果不能享受荣华富贵,他们拥有再长的寿命又有何用?
所以从那之后,权贵们就故意淡化神异之事。他们的动机,大概是“我自己得不到,也不期望别人得到”吧。
如果不是惧怕真仙,估计他们甚至会禁止民间习武和修仙。
权贵唯一比较好走的修行路,就是香火神道之路。香火神道虽然上限很低,不专修正统炼气之道,永远不能成为真仙,只能依附香火存活。但若香火不灭,当地人气不灭,城隍可以活很久。
成为城隍之后,他的道行和当地人气兴旺与自身香火情况息息相关,再加上城隍多是得到功德之气的馈赠,功德之气也会净化他们的魂体。所以城隍只要不入魔,就是大众意义上的“好人”。
这并不是说城隍事事都会管。城隍并不理会任何阳间之时,他们只会守护当地不被妖邪侵扰,净化会让人体不适的煞气,即保护一方“风水”。
只是天道可不是那么容易被蒙蔽的。立下大功德的凡人那么多,能成为城隍者寥寥无几。每一个城隍在成为“城隍”之前,几乎都没有考虑过死后还接受供奉之事。所以城隍更替相较于他们的“寿命”而言,较为频繁。
这些香火神灵永远学不会“明哲保身”,为了护佑一方百姓,和妖邪拼个两败俱伤,神魂俱灭,是常有的事。这一点,和他们生前的性格一模一样。
城隍有一定道行之后,可以根据天道的指引,寻找本地生前有道德功德之人的灵魂为下属,即各司主事、判官、监察、鬼差等等。大城池中的城隍属下配置,大概和凡间朝廷差不多。
这个城隍居然独身前来,不知道城隍庙中出了何事。
【不是只有城池才会有城隍,按照这个王朝,大概是县以上的行政编制才会有城隍。这里只是一个小村庄,怎么会有城隍?】卓青蹲在枝头,好奇张望。
【大概是这村庄所属县城的城隍。】万煦道,【也可能是哪方土地求援。】
土地虽和城隍都是香火成道,但土地大多是山灵妖族依托香火之道成精,和城隍因功德之气受天道庇佑凝聚灵体不一样。不过在驱逐妖邪时,两者会联手对敌。土地大多时候,会居于城隍之下,受城隍差遣。
卓青的耳朵竖得像个兔子,恨不得自己长了个招风耳,好偷听他们聊天。
说好的修行之后耳聪目明,为什么他偷听还这么困难。
万煦无奈。
就算修仙者耳聪目明,那也有个限度。在不惊动对方的前提下,隔着几百里的距离偷听别人说话,能听见就很不错了,你还嫌弃音量小?
……
“秋然,趁你现在还未酿成大错,迷途知返吧!”城隍显然认识这个娇俏男子,开口劝说道。
秋然娇笑道:“迷途?哪来的迷途?这就是我的正途。城隍大老爷,若你不让开,我可要动手啰。你重伤未愈,神像和庙子都还在重建中,根本没来得及聚集新的香火之气。你再阻拦,可小心神魂俱灭哦。”
城隍不为所动。
秋然幽幽一叹:“你们这些城隍啊,一个个还真的都是硬骨头。”
说罢,他身边阴风阵阵,突如其来的地煞之气从地面升腾而起,冲向天空,皎洁的明月瞬间被乌云遮盖。
这还没完,那乌云又被煞气冲开,明月再次普照大地,却变成了一弯血色明月!
在月光照耀下,地面有屡屡烟雾冒出,凝结成看不出形体的鬼魂,到处一片鬼哭狼嚎之声!
79/158 首页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