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我在汉朝养老(古代架空)——元月月半

时间:2020-02-13 08:55:10  作者:元月月半
  刘彻气个仰倒,“谢三郎,是不是想白发人送黑发人?”
  “此事好办。”谢琅此话一出,大长公主停下来。
  刘彻松开她。
  谢琅:“绣衣使者无需文章写得多好,也无需精通兵法,并不是非江充不可。”
  “你叫朕把江充砍了?不行!”刘彻道。
  谢琅嗤笑一声。
  馆陶大长公主眼中一亮,看了看刘彻,又看看谢琅,眼中尽是好奇。
  “公主,收起你的好奇心。”谢琅瞥了她一眼,“陛下是孟达,大将军是仲卿,我是三郎,我们三人是结义兄弟。”
  刘彻疑惑不解,转向大长公主,见她脸微红,险些气晕过去,“姑母,你在想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馆陶大长公主尴尬地笑笑,“三公子,继续,老妇人听你的。”
  谢琅:“换个铁面无私且正直的便可。”
  “你的意思江充不正直?”刘彻问。
  馆陶大长公主点头,非常龌龊。
  刘彻装作没看见,盯着谢琅,让他解释。
  “江充的来历陛下可清楚?东方朔曾和我说过,那就是个小人。”谢琅收起脸上的笑容,认真道,“历来贤明的帝王后来变得昏庸无道,就是因为亲小人远贤臣。”
  刘彻:“吾并未让江充参与国事。”
  “王侯将相都怕他,这点是不是真的?”谢琅反问。
  馆陶点头,“真的。”
  “姑母先别说话。”刘彻道。
  谢琅笑了,“王侯将相都怕他,他不能左右王侯将相的决定?陛下认为的参与是宣室殿议政?”
  “江充天天去宣室。”馆陶厌恶江充,哪怕刘彻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机会难得,有可能只有这一次,馆陶不想放过,“丞相公孙弘的儿子被江充抓到,公孙弘担心江充告诉陛下,陛下因此厌恶丞相,曾亲自带着礼物去江充府上拜访他。江充何德何能,值得丞相亲自前往?”
  谢琅恍然大悟,“丞相都怕江充?江充是无需参与国事,因为他可以直接下命令。”
  丞相听命刘彻一人,谢琅此话真可谓诛心。
  方才前来报信的小黄门忍不住后退一步,缩着肩膀,尽可能把自己缩到最小。
  朝中百官都说主父偃的那张嘴杀人于无形,在他看来三公子的这张嘴更厉害,字字在理,句句要命。
  “你,你们——”刘彻指一下谢琅,又指了指馆陶,“不要一唱一和,江充没这么大胆。”
  谢琅不信小人当上绣衣使者就会变成君子,“陛下,真有此事您当如何?”
  “对,陛下当如何?”馆陶道,“臣妇现在便可命家奴去请公孙弘。”
  刘彻脸色微变。
  “公主,算了,陛下乃一国之君,天下之主,重用一个小人,又不是一群江充,陛下喜欢,就让陛下留着。”谢琅笑看着刘彻,“一个江充就像陛下脸上的痦子,看着不雅,习惯了还好。哪天痦子变成脓包,你我不讲,陛下也会命医者挖掉。”
  刘彻的脸变得煞白煞白,恶心的。
  馆陶暗喜,故意说,“挖掉很疼的。早年父皇身上长了一个脓包,医者给父皇诊治的时候,父皇都恨不得昏死过去。痦子简单,用针戳破就行了。”
  “够了!”刘彻大怒,“谢三郎,别以为朕不知你安的什么心。”
  谢琅反问:“谢三郎草民一个,能见到尊贵的大长公主还是托陛下的福,草民能安什么心?陛下,草民以前听说过一句话,良药苦口利于病。”
  “三公子说得好。忠言实话戳人心。”馆陶接道。
  谢琅叹了一口气,“陛下,草民言尽于此。”转过身,推一把站在门内的小黄门,不待刘彻反应,关上大门。
  刘彻傻眼了。
  馆陶也傻眼了。
  很早很早以前馆陶就从王太后,也就是刘彻的母亲口中得知刘彻有个极好的朋友,是个很神奇的人。
  馆陶和王太后关系很好,在她宫中吃到过榴莲、松子等等一些她从未见过的东西。馆陶也明白刘彻为何那么喜欢往养蚕里跑,这不是神人,这是神仙啊。
  可是馆陶也没想到他胆子这么大,敢让天子吃闭门羹。
  “陛下,这个谢三郎简直无法无天。”馆陶故意说,“臣妇认为若不严惩,旁人有样学样——”
  刘彻:“你学?”
  “臣妇不敢。”馆陶道。
  刘彻没好气道,“身为大长公主你都不敢,谁还敢?”掉头就走。
  馆陶小跑跟上去,“陛下,江充——”
  “刚才说的是真的,还是你胡诌的?”刘彻停下来。
  馆陶心中狂喜,慌忙说,“真的,真的,句句属实。其实不止丞相,皇后和大将军的长姊也曾找过江充。”
  “这个谢三郎!”刘彻瞪一眼紧闭的大门,“惯的他了!”
  “三爷,孟达爷爷走了。”小七从梯子上跳下去,就朝谢琅跑去。
  谢琅往长安城的方向看一眼,“朝那儿去了?”
  “是的。”小七道,“三爷,您说孟达爷爷会严惩那个江充吗?”
  小刘据也忍不住问:“会吗?三叔。”
  “我都把话说到那份上了,一定会。”谢琅看向刘据,“小人很会讨好人,只要他活着,你父皇以后还会用他。”
  小刘据好奇地问,“三叔要杀了他啊?”
  “只有你父皇可以杀他。”谢琅想一下,“以后你也可以。”
  小刘据问:“我是太子就可以?”
  “是的。不过也只有江充那样的可以。三公九卿王侯将相不可。”谢琅心说,也可。你祖父就曾弄死过藩王太子,“你父皇若敢骂你,就说三叔说的可以。”
  小刘据使劲点一下头,“三叔,我记住啦。”
  “你父皇走了,我下午送你回去。”谢琅道。
  小刘据好奇地问:“三叔要去我家?”
  “我没有令牌进不去。我们到你舅父家中,让你舅父送你过去。”谢琅道,“刚才不是说饿了吗?三叔去给你做好吃的。”
  早上买了一块猪肉和几根排骨。小七便说,“做排骨吧。据儿喜欢吃排骨。”
  “那就做排骨。”小七需要补,谢琅便给俩孩子炖排骨汤,正好冬天喝点热汤,暖呼呼的也不易生病。
  饭后,谢琅把小刘据包的严严实实,让仆人拿着他的衣物,他和小七牵着小刘据去城里。
  到卫青府上,小刘据也走累了。卫青便把他家的马车拉出来,用马车送小刘据。
  不出谢琅所料,皇后见到小刘据没敢认。
  小刘据大声喊:“母后!”
  皇后确定她没看错才敢上前,“你怎么,怎么这么胖?”
  “孩儿不胖。”小刘据跑过去,“三叔说孩儿以前瘦。”
  皇后:“……你三叔很会说话。”
  “三叔很厉害。”小刘据道,“父皇都怕三叔。”
  皇后看向卫青,“真的?”
  “当然不是。三郎的话有道理,陛下听他的。”卫青道。
  那就是啊。
  皇帝以前连太皇太后的话都不听。
  皇后知道问卫青没用,便问小刘据,“你三叔都说了什么?”
  “据儿——”
  皇后连忙说:“仲卿,天色已晚,你退下吧。”
  “舅父别担心,我不讲。”小刘据看一眼卫青,请他放心。就转向皇后,“母后不要问孩儿,孩儿不会说的。这是我和三叔的秘密,父皇也不讲。”
  “你和谢三郎之间能有什么秘密?”
  屋里众人连忙抬头,随即起身行礼。
  刘彻走进来,“平身。据儿,过来。”
  “父皇有何吩咐?”小刘据跑过去。
  刘彻:“吾从你三叔家走后,谢三郎是不是说想叫吾杀了江充?”
  皇后和卫青同时看向刘彻,眼中尽是意外。
  “三叔没说。”小刘据摇摇头。
  刘彻:“不可能!”
  “三叔真没说。”小刘据想一下,“父皇问小七,小七也在。”
  刘彻嗤笑一声,“吾问那小子,都不如直接问谢三郎。”
  “父皇问三叔吧。”小刘据脱口而出。
 
 
第171章 谢家火炕
  刘彻噎住了。
  皇后惶恐,“据儿,不得无礼。”
  “孩儿没有啊。”小刘据眨了眨眼睛,回忆一下他刚刚说的话,“孩儿说的是真的。父皇不信孩儿,去问三叔,三叔也会说孩儿说的是真的。”
  刘彻忍不住咬牙。
  皇后连忙给卫青使眼色。
  “陛下,据儿还小,三郎不会跟据儿说,回去见到你父皇,叫他把江充砍了。”卫青道。
  小刘据点头,“三叔没说。”
  刘彻想想谢琅的性子,“你们说得对,他不会这样讲。据儿,你三叔说江充的时候,是怎么同你说的?”
  “孩儿和三叔的秘密,谁都不可以说。”小刘据认真道。
  刘彻扬起巴掌,“朕揍你!”
  “父皇不可以打孩儿。”小刘据以前怕,如今有谢琅撑腰,还知道他父皇是个纸老虎,眼皮都不带眨一下的,“三叔会生气的。”
  皇后很是担心,“据儿,不可以这样和你父皇讲话。”
  刘彻放下手改指着他,“不说是不是?朕改立你二弟为太子!”
  皇后身体一趔趄,卫青连忙扶着她。
  “不会的。”小刘据很认真很认真的说,“三叔都告诉孩儿啦,父皇不要吓唬孩儿,孩儿是不会相信的。”
  刘彻咬咬牙,“这个谢三郎,朕不弄死他,朕跟他姓!”
  “陛下,赌大了。”卫青给皇后使个眼色,暗示她别担心,让宫女扶着她,走到小刘据面前,“据儿,你说的秘密并不是秘密,小七就知道。”
  小刘据不禁皱了皱眉,“三叔说是秘密。”
  “你三叔不想让你父皇知道,故意那样讲的。”卫青蹲下,“你三叔是怎么说的?”
  小刘据下意识看刘彻。
  “你舅父说得对。”刘彻道。
  小刘据想一下,“三叔说他不可以杀江充,谁都不可以,只有父皇可以。”
  “还有呢?”刘彻又问。
  他以后也可以。小刘据想到刘彻刚才威胁他,决定这句不要讲,“三叔问孩儿吃什么,小七说排骨。孩儿晌午吃的是排骨汤。”
  “吾对你吃什么不感兴趣。”刘彻道,“关于江充的就这一句?”
  小刘据摇了摇头。
  “一次说完。”卫青道。
  小刘据仔细想想,“三叔说,会哄人开心的都是小人。父皇听三叔的话,不要江充,过几天小人把父皇哄开心了,父皇还会用江充。父皇为何要用江充?三叔那么好,父皇为何不用三叔?”
  “吾倒是想用,人家不稀罕!”刘彻哼一声,“这个谢三郎,上次借去病的口说那么一通,这次连你都不放过,真是惯的他了。”
  小刘据奇怪,“不放过什么啊?父皇。”
  “你还小,不懂。长大就知道了。”刘彻朝上林苑方向看一眼,“满肚子心眼。看吾怎么收拾他。”说着就往外去。
  皇后连忙拉着刘据送他。
  “仲卿,等等。”皇后见卫青要走,“仲卿,陛下这是……”
  卫青笑道:“无需担忧,过两日就好了。”
  “据儿说的话?”皇后再问。
  卫青:“陛下不会拿大汉江山,祖宗基业开玩笑。如今只有据儿最合适。”
  皇后松了一口气,“这个谢三郎,好大的胆。”
  “他浑身是胆。“卫青看一眼据儿,“别担心你三叔,舅父会保护他。”
  小刘据拽掉身上的大氅扔给宫女,“我不担心三叔。小七说舅父都打不过三叔。父皇也打不过三叔。”
  “孩子,你父皇——”
  卫青打断皇后的话,“阿姊,陛下以前同三郎说朝堂之事,三郎都不听。今日破天荒说这么多,陛下生气也高兴。阿姊也不要训据儿,他这样极好。据儿,宫里下的雪可以堆雪人了,我就来接你。”
  “好的,舅父。”卫青走后,小刘据就开始祈祷明日下大雪。
  入冬以来还未下过雪,不知是小刘据的祈祷有用,还是老天爷憋够了,小刘据回到宫中的第三天,长安城内外飘起鹅毛大雪,小刘据兴奋的又跑又跳。然而,卫青直到晌午都没来。
  未时一刻,刘彻从椒房殿经过,听到哭闹声误以为听错了,仔细听一会儿,没错,“据儿怎么了?”
  “大概不听话被皇后训了。”小黄门道,“陛下,王夫人还在等陛下。”
  刘彻向椒房殿走去,到门口看到皇后卫子夫一脸无奈,他的嫡长子坐在地上,忍不住乐了,“出什么事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