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我在汉朝养老(古代架空)——元月月半

时间:2020-02-13 08:55:10  作者:元月月半
  这四个字刘彻实在说不出口,太沉重了。
  “皇位是先皇给陛下的,不是不该存于世间的东西。”谢琅小声说,“比如草民的这种能力。”
  刘彻不信,“吾回去就给你挑几名女子。”
  “陛下敢同猛虎一起用饭吗?”谢琅反问。
  刘彻说不出来了。
  卫青拎着背篓走过来,“陛下,这么多行吗?”
  刘彻见有半背篓,微微颔首,就叹了一口气,“谢三郎,吾希望你刚才的话都是真的。”
  “时间会证明一切。”谢琅笑道。
  刘彻并不相信。可他不敢赌谢琅可以死而复生,更担心把谢琅逼急了,谢琅带着小七离开此地。以致于刘彻不敢把他抓起来严刑拷打,甚至杀了,更不敢对他步步紧逼,“那吾就等着你证明。”转身就往外走。
  “王大公子还没回去?”
  刘彻脚下一踉跄,险些撞门上,这个养蚕里的人怎么这么没眼色。
  谢琅就不能换个地方历劫?
  好像不能。
  别说养蚕里,朝堂之上也有一群没眼色的。
  思及此,刘彻明白谢琅为何要呆在养蚕里。在这里他是里长,他说的算。到别处,哪怕朝堂之上,他任命谢琅为丞相,同僚照样敢给他添堵。
  谢琅在养蚕里冲村民发火,村民顶多在背后骂他几句。他冲同僚发火,他们就敢设计陷害谢琅。
  比起要命的阴谋诡计,还是呆在养蚕里安全舒心。
  “王大公子怎么了?”
  刘彻抬起头,长叹一口气,“想让三郎和小七跟我和仲卿一起去城里,三郎不愿意,我愁的。”
  “什么?”在谢仲武门口排队烤腐竹的人大叫道,“三郎跟你去城里,我们怎么办?”
  刘彻心想,谢琅又不是你们的爹娘,你们怎么办跟他有什么关系。然而,谢琅还得在养蚕里住下去,毕竟红薯还没收上来。
  刘彻便说,“你们别急,三郎不愿意去。”
  “哦,吓死我们了。”
  刘彻心说,吓死你们正好。养蚕里只剩谢琅一家五口,他不搬也得搬。
  “你们就这么怕三郎去城里?”刘彻故意问。
  “当然了。三郎可是我们的里长。”
  谢琅走出来,“是你们的陶朱公吧。”
  “陶朱公那是谁?不认识。”
  谢琅白了她们一眼,就转向刘彻,小声说,“草民就不送陛下了。”
  刘彻抬抬手,接过缰绳骑马走人。
  谢琅冲卫青挥挥手,就转身关大门。
  “等等!”
  谢琅下意识停下,扭头看去,“大伯?有事。”
  “那个王仲卿和他兄长真不是来接你和小七的?”谢建业一脸担忧地问。
  谢琅摇了摇头,“去年王公子就想过来,可他一直没能抽出空来。今天正好他兄长休息,秋高气爽,他也没什么要紧的事,就出来透透气,顺便来看看我而已。”
  “那他刚才干什么要那样说?”谢建业不懂。
  谢琅:“被村里人气的。”
  “谁?”谢建业连忙问,“小七的两个伯母?”
  谢琅再次摇了摇头,“不全是。他刚到我家的时候,咱们村的人都趴在墙上偷听,他就觉得村里人无礼。后来又从小七口中得知姑母和舅父干的事,仲卿和他兄长孟达就觉得村里不能呆。
  “我跟他们说去城里也有城里的麻烦,到城里也不能养猴哥、虎子和小狼,他们兄弟二人就没再提这事。刚才是故意说给她们听的。”冲谢仲武那边看一眼。
  谢建业放心下来,“我还以为他们要带你们走。”
  “他们不会逼我做不愿意做的事。”谢琅道,“方才只顾得和王公子叙旧,锅碗瓢盆没收拾,驴和牛也没喂。我得去喂它们了。”说着,就把驴和牛牵屋里。
  谢建业见他院里有两个陶瓮,还有一只没收拾的野鸡,还有一盆下水,便知谢琅没骗他,“你忙吧。”
  谢琅把牛和驴的草料拌好,就把睡了小半天的小七抱起来逗醒放在金猴身边。随后谢琅就烧一锅温水洗下水。
  收拾干净,谢琅直接把下水扔炖兔子和狍子的陶瓮里,让小七看着火。他收拾野鸡,用灶房里的铁锅炖野鸡。
  谢琅的野鸡炖好,下水也炖烂了。
  一家五口吃饱喝足,谢琅和小七洗漱一番就去睡觉。然而,四十里外的宣室殿内灯火通明。
  刘彻面前放两串葡萄,一串紫的发黑,一串青的透亮。
  刘彻指着葡萄,看一眼卫青,“你再想想他有没有别的弱点。”
  “恕臣无能为力。”卫青说出来,看一下刘彻,见他还盯着葡萄,“微臣觉得三郎的那番话是真的。”
  刘彻:“关于神仙还是他自己?”
  “他自己。”卫青道,“三郎的功夫非常实用。他如果是神仙,完全没有必要练那些杀招。微臣和三郎交手时,三郎打斗经验丰富,微臣比他高壮还输给他,也是因为这点。”
  刘彻撑着侧脸,“你的意思实战中练出来的?”
  “是的。”卫青道。
  刘彻:“他家那三只又作何解释?”
  “三郎心善。”卫青道,“虽说屡次对陛下不敬,但三郎有一颗赤子之心。”顿了顿,“否则三郎不会帮养蚕里的人。陛下今天也看到了,三郎都不想同他们讲话。”
  刘彻点了点头,“他让他猴哥上房顶的时候,整张脸上都写着,我想打人,我想骂人,但我又不得不忍着的烦躁模样。”
  “是呀。”卫青点一下头,就等他继续说。
  刘彻捏一个紫葡萄放入口中,忽然睁大眼睛。
  “怎么了?”卫青忙问。
  刘彻:“黄河鲤鱼!”
  “黄河鲤鱼?”卫青正想问什么意思,猛然看向刘彻,“陛下的意思三郎给陛下的这些东西和他给微臣的鲤鱼,其实是这世间之物?三郎会隔空取物?”
  刘彻点头,“对!”
  “可那紫色的葡萄不是大汉的东西,而那大枣分明是齐国所产,神仙也做不到像三郎同时取好几处的东西吧?”
  刘彻仔细想想,“你说得对。这些东西和黄河鲤鱼应该都是他种的养的,在一处才能拿出来。”
  “下凡历劫的神仙?三郎可没一点神仙样。”
  刘彻摇了摇头,“你不懂。世间大多事物到了极点都会返璞归真。只有神棍才装作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好蒙蔽世人。”
  谢琅揉了揉发烫的耳朵,不禁嘀咕,“刘彻没完没了啊。都半夜了还说他。”
  “三爷,你在说什么啊?”小孩翻身滚到他怀里好奇地问。
  谢琅吓一跳,“你怎么还没睡?”
  “我不困啊。”
  “以后下午不准再睡觉。”
  “可是,可是我下午困啊。”
  谢琅坐起来,“那咱们看书。”
  “我又困啦。”小孩翻身转到最里面就闭上眼,“三爷,我睡着啦。”
  谢琅乐了,“睡着还会说话?”
  “我在说梦话。”
  谢琅躺下,“赶紧睡吧。养精蓄锐,咱家好收豆子。”
  黄豆收家里,谢琅就找村里人买上百个袋子,叫村里人帮他把红薯扒拉出来。
  村里人种的红薯都长大了,如谢琅所料,种一垄也收了几百斤。而明年多种点,一定能收更多。帮谢琅扒红薯的时候,有人就忍不住问,“三郎,这东西真没法卖?”
  “可以。只要你们能卖得出去。”谢琅道。
  姚桂芝道:“卖便宜点应该会有人买。这东西放地窖里能放到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
  “那卖多少钱合适?”秦红跟着就问。
  谢琅看一眼红薯,今天能全部收家里,不用担心有人半夜偷挖,“一石五文。王公子说的。”
  “什么?抢呢。一石五文钱。不不,三郎,我不是说你。”秦红连忙说,“我是说那个王公子。也不对,王公子怎么才给你五文?”
  谢琅心想,当然是他脸皮厚了。
  “这一袋就有一石了。”谢琅指着大麻袋。
  秦红顺着他的手指看到地里排了一排,“一亩地有多少?”
  “三百文吧。”谢琅算一下道。
  秦红算一下粮食,“那和种粮食差不多啊。这个王公子,不对,三郎,是那个王大公子说的吧?王二公子看起来可不像这么小气的人。”
 
 
第73章 厨神谢三郎
  谢琅点了点头,叹气道:“是他。”
  “我猜就是他。竟然还想把你和小七带走。幸亏你聪明没信他的话。跟他那样的人回去,日子过成什么样,你嫂子我不知道,但肯定没有在养蚕里自在。”秦红道。
  谢琅乐了,养蚕里的人还真怕他走。
  怕以后就好办了。
  世间最难的莫过于什么都不怕。
  谢琅扬起笑脸,“嫂子,话也不能这样说。上次那十贯钱就是大公子让二公子给我的。”
  “那个大官是他?”帮谢琅扒红薯的人同时抬起头,不敢置信地问。
  谢琅点头,“别说大公子给钱,他不给钱全拉走,我也不好说不行。那十贯钱足够我们一家五口用四五年的。”
  众人想问,你哪来的一家五口。瞥到跟着小七在路上闲逛的金猴、白虎和黑狼,连忙把话咽回去。
  “你说得对!”秦红道,“一亩地三百,四亩就是一千二,够你们用到除夕了。”
  谢琅笑道:“是呀。再说了,跟王大公子交好,亭长,或者更大的官想要咱们的棉花,也得拿钱买。”
  “王大公子的官这么大?看起来年龄不大啊。”姚桂芝开口问道。
  谢琅胡诌道:“他的官不大,但他天天都能见到陛下。”
  “原来如此。难怪他说陛下的甘泉宫里也有老虎。”秦红说着忽然想起一件事,“他要你和小七去城里,是不是想把你家猴哥、虎子和小狼送给陛下?”
  真敢想啊。
  她咋不说“王大公子”是强盗呢。
  谢琅:“不会的。陛下好玩,也不会抢夺别人的东西。王大公子敢那样做,他母亲和他弟也不同意。”
  秦红放心了,就喊谢广过来装红薯。
  谢琅担心外村人过来偷,红薯全部收上来,让村里人把红薯堆在院子里,才让大家去地里等他。
  众人不禁纳闷,难道地下还有东西?
  地下没东西。是谢琅屋后地方大,站的下全村男女老幼。
  谢琅大致查一下,每家都来了至少一人,就开口说,“王大公子走之前说,等你们的棉花全部收上来,棉花弹好,他就使人来买。棉籽除了留够自家和亲戚种的,也可以卖给他。”
  “五文一石?”秦红忙问。
  谢琅笑道,“哪能啊。我家的地瓜给那么便宜,是因为那东西只能吃,却又不像粮食想放多久放多久。”
  众人放心下来,便问,“有没有说什么时候?”
  “你们明天能收拾出来,我后天就去城里找王二公子。”谢琅道。
  秦红跟着就说:“叫二公子过来。那个大公子太吓人了。”
  谢琅心想,你不让卫青过来,也是他过来。
  刘彻一个皇帝可没这么闲。
  “行,我尽量。好了,就这些事。”谢琅道,“这几日你们睡觉警醒点,别被人一把火给烧了。”
  谢建康开口道,“我跟他们说了,这几天就把咱们村的狗拴到路口守着。”
  “不错!都回去吧。”谢琅道。
  谢建康:“等等,你家的地是今年种还是明年种?”
  “西边的明年开春种。这里的过些天就把小麦种上。”谢琅道。
  谢建康不解,“为什么?”
  “那边上半年种小麦,下半年种糜子,糜子到现在还没熟透,地太累,不能接着种了。”谢琅道,“我爹说地和人一样,不让它歇,收成会一年不如一年。”
  去年谢琅说他家的地以前有劲没处使,精工细作了,地知道把劲往哪儿使,才能收那么多小麦。
  村里人不信,一致认为就是他家麦种好。
  如今再听谢琅这样讲,众人半信半疑。
  前里正谢建康就问,“真的?”
  “真的假的再过半个月,我把糜子收上来你们就知道了。”谢琅说完,冲众人摆摆手,就抱着小七,领着金猴、白虎和黑狼回家。
  谢伯文上午去城里送腐竹的时候,帮谢琅买了半扇子猪肉。谢琅用两个大陶瓮炖好,就捞出一半喂金猴、白虎和小狼。
  余下一半被谢琅端到堂屋里,留作它仨第二天的口粮。不然,给它们多少,三个吃货能吃多少。
  翌日,谢广领着小七去学堂,谢琅骑着刘彻送他的小毛驴去城里。
  今天不是休沐日,到卫青家自然没能见到卫青。
  谢琅和卫七扯八扯扯了大半个时辰,卫青才回来。
  卫青看到谢琅又惊又喜,仿佛像见到自己久别重逢的情人。
  谢琅打个寒颤,连忙把他那诡异的想法甩出脑海,“出什么事了?”
  “陛下今日心情不好。”卫青道。
  刘彻心情不好,他这么高兴?他还是卫青吗?不会也被人穿了吧。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