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精通神秘学,包括塔罗牌之类的占卜相关的,所以我知道,血塔罗实际上是一种黑魔法。一个人可以用自己的血养牌,赋予牌强大的灵力。”
“平时咱们用塔罗牌占卜,占卜结果不一定精准。”
“但如果用被血养过的塔罗牌占卜,结果一定非常灵验。因此,很多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都会以身犯险,用血养牌,让这些赋有灵力的牌、帮助自己预言未来。”
“我之所以说他们以身犯险,是因为养血牌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血牌的力量来源是魔鬼撒旦。而撒旦的力量充满怨念,非常邪恶。因此养血牌的人,很可能受到反噬。”
李晓玉对杨夜和顾良解释完血塔罗牌的含义,再道:“所以我想,目前这个剧本的设定,我们还没能彻底搞清楚,不确定它会不会跟玄学、魔法一类的有关。”
“我是想,虽然说案发现场给到的线索很简单,似乎作案手法也不复杂。但仔细想下去,确实有说不通的地方。如果按常理说不通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从黑魔法的角度考虑。”
“毕竟你们看,尸体被绑成这样,一定是有理由的……”
顾良想了想,最终道:“嗯,黑魔法,是一个考虑的方向。如果暂时不从魔法的角度考虑,只看现场的话,其实我有另一个脑洞。”
“给死者用迷药迷晕他、用绳子绑他、困住他,继而用砖头敲死他。这是一个惯性思维。”
“但我们到处都没有找到迷药,假设迷药不存在的情况下,先用绳子绑他、再敲砖头,就显得不合理了。因为死者赵数学心智健全,身体健康,有人来绑他的话,他一定会反抗,和那人打斗起来。”
“赵数学打输了,再被绑起来,继而被杀,是可能的。可现场无打斗痕迹,死者身上也没有任何打斗留下的伤痕。这应该可以表明,打斗确实是不存在的。”
“那么,我们需要抛开惯性思维。死者可能是先被砖头砸,在他被砸晕、或者直接被砸死之后,再被绑起来的。”
顾良脑补了一下可能的案发经过,继续道:“案发经过可能是这样的——真凶之前回宿舍路过花坛的时候,看到这里散落着砖块,在他有了杀心的情况下,砖头就给了他灵感,他认为这些砖头可以被他用来杀人。”
“他约了死者赵数学中午在花坛见面。而死者出现的时候,他一手拿着砖头,一手拿着绳子在某个地方藏着。等死者背过身去的时候,他就扔出砖头,把他砸死,继而上去把他绑了起来。”
李晓玉有些不解:“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绳子不应该是绑住死者,不让他动,方便真凶下手砸他的吗?既然真凶已经把他砸死了,那为什么还要上前绑起他?这样做,除了增加自己被发现的风险外,没有什么好处啊。你想啊,我在暗处已经把他砸死了,干嘛还跑过去绑他?”
顾良解释道:“真凶在远处砸他后脑勺,不能确保一下子真的砸死他,所以肯定会上前检查。因此他肯定会走到尸体身边。查看他是否死亡的时候被人发现的风险,与绑他的时候被发现的风险,其实差不了多少。”
“至于绑他的原因……我想正是我一开始推测的那样,模仿作案。晓玉,你不是中午去了图书馆吗?你看到什么特别的了吗?”
李晓玉一拍手。“我明白了。我中午看到了好多报纸,去年的七班死了五个人,也是在奥数前夕。你的意思是……去年那连环杀人案,有人在模仿……”
“死者赵数学旁边的恶魔牌,上面有被绑的奴隶,恶魔在看着这些被绑的奴隶狞笑。奴隶是被铁链绑的,但咱们这里可能找不到铁链,所以真凶用了绳子做替代……”
李晓玉回忆了一下,再道:“诶?可是……去年那五起案子,报道上并没有说他们五个是怎么死的。比如我记得,有个叫陶班花的跟我很像,报纸只说她尸体旁有张女祭司的牌,可并没有说,她的死状跟女祭司有什么关联。”
顾良摇头:“不对,我记得报纸提到过一句,现场有一本书的。报道虽然没有关于凶案现场的具体描述,但有一句话,说她可能是在复习的时候被杀的。”
李晓玉:“哦对,好像是有。我看得不那么仔细。”
顾良再道:“报道为什么说她是复习的时候被杀?应该是她的尸体旁边有书,所以记者才会做出那样的推论。而女祭司这张牌,寓意着智慧,牌面就是有一个女祭司拿着一卷书的模样。”
顾良说到这里,瞧向身边的杨夜,近一步解释道:“跟我长得像的那个死者叫袁班草。他身体后流出的血是一个规整的圆。圆,意味着月亮。而袁班草的死亡现场,就有月亮。”
“去年剩下三个死者,姜作文、马计算、穆唱歌,对应的塔罗牌是愚者、魔术师、星星,而相应的案发现场,也都有相似的意象。”
李晓玉点头:“我明白了。真凶扔砖头敲死赵数学,在杀了他之后,还模仿塔罗牌上绑奴隶的样子绑住他,一方面可能是为了将一切往黑魔法的上面引;另一方面,他是模仿作案,想把嫌疑推给去年那五起案子的凶手。”
“那我还有第二个问题。”
李晓玉忍不住问,“在暗处抛砖头,将赵数学砸死,这怎么也是一个技术活,一次砸不中,赵数学就有防备,真凶很难砸第二次了啊。”
“真凶带着绳子从宿舍楼出来的时候,可能用了书包装绳子。但咱们的书包都很小。他把所有书拿出来的话,是可以勉强装下这么粗的绳子。可是他也得用书包藏砖头吧?”
“一根绳子、一个砖头,我觉得已经是小书包能装下的极限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也不觉得真凶会准备两块砖头。”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看,真凶应该都只准备了一块砖头。可是他怎么保证,自己能一击得手呢?”
这一次,回答李晓玉问题的是杨夜。
杨夜看向顾良,道:“昨晚浏览学生们的信息的时候,我记得有一个学生在扔铅球比赛中得过冠军。现在从已有的线索来看,在不存在迷药、不存在打斗痕迹的情况下,暂时又把魔法玄幻设定排除的话,只能推测真凶直接扔砖头把他砸晕或者砸死,再绑了他。”
“这么看来,这个擅长扔铅球的人,嫌疑就很大了。”
李晓玉接过话:“哎,我知道她!她是跟我一个宿舍的,叫孟语文。”
李晓玉在一开始就敢承认,她在12点15分见过死者,那是她在去图书馆的路上。
而李晓玉刚才主动讲出了在图书馆看到的报道,跟顾良看到的基本一致。
这可以证明,她肯定是去过图书馆的。
再来,昨晚有很多人都去过图书馆,但大家彼此没见过面,表示大家去图书馆的时间恰好错开了。
而从昨天下午下课开始,也就是下午5点钟,就有人去过图书馆了——正是孟语文。
孟语文之后,吴生物、古副班、顾班长、朱物理分别去过图书馆。
朱物理晚上11点离开图书馆,图书馆就闭馆了。
因此,李英语昨晚不太有去图书馆的可能。
她应该就是中午去的图书馆。
因此就算不考虑之前认识李晓玉这层原因,从线索和发言来看,李英语说谎的可能性也很小。那么,既然她今天中午就是去了图书馆,她是肯定不在宿舍的。
如此一来,跟李英语同宿舍的孟语文,既有作案时间、又会扔铅球,而她昨天下午一下课就去了图书馆,应该是所有学生中,最早看到去年五起案件的相关报道的人。
在目前信息太有限的情况下,孟语文的嫌疑就非常大了。
《血塔罗》这个剧本,按系统的意思,是存在多个阶段的任务的。
这其实与顾良经历过的《折叠古堡》类似。
《折叠古堡》里前两个阶段里,探案时间短、信息有限,但相对应的,其实阶段任务的难度并不高。
——难道这一回,案情也像那回一样简单吗?
顾良想到什么,再蹙眉看向李晓玉。“我没记错的话,这回模拟考的前三里,死者赵数学是第一名。我是第三。而中间的第二名,是你。”
第159章 血塔罗(8)
20分钟后。教室内。
每个玩家依次发言,说自己搜到的证据线索、以及目前的推理猜测。
最后是杨夜作为隐藏侦探,走到讲台上做总结。
“通过第一轮搜索,不管是校长、主任,亦或是高食堂、马清洁、管大妈,他们的故事确实还有待近一步挖掘的地方,但目前并没有看到他们那里有任何跟赵数学有关的杀机。”
“首先,食堂、清洁、大妈这三个人跟赵数学的交集,与他们和其余学生的交集并无不同。高食堂给所有学生做饭,马清洁打扫整个宿舍,管大妈管理所有学生的住宿,并没有发现他们单独跟赵数学有任何故事。无论是他们三人的房间、还是赵数学的宿舍,都看不到这一点。”
“其次,说一下校长和主任。这二位跟学生的关系,比起刚才那三位,要来得密切一些。”
“但他们两个人也没有杀人动机。”
“我们找到了校长发给主任的邮件,邮件中校长做了明确指示,说赵数学是这回模拟考中的第一名,极有可能成为正式比赛的冠军,校长让主任务必准备好奖金、奖状,可以先对赵数学等另外两个考进前三名的学生,也就是李英语、顾班长,予以一部分奖励。”
“校长还说了,让主任通知食堂,要给前三名准备更好的食物,比如他们三人可以比其他学生多得到一份酸奶和水果之类的。如果他们的成绩能继续保持,后面也许还会让高食堂给他们单独开小灶,确保他们身体状态良好。”
“主任回复了校长一封邮件,把这些事都答应了下来。再来,主任的电脑搜索记录里,有很多类似于‘什么是营养膳食’、‘如何均衡搭配食物’、‘核桃是否真的能补脑’等。”
“此外,主任还有一封发给自己家人的邮件,上面写着,‘这个暑假我就不回家陪你们了,我得陪着孩子们集训。无论他们谁获得奖励,我都能得到丰厚的奖金。你不是一直想去X国吗?等奖金拿到,我就能陪你去了’。”
“综上所述,校长和主任指着学生得奖。任何一个学生得奖,对他们都是有好处的。在没有别的故事的情况下,就已有的线索看,他们不会对任何一个学生有杀机,尤其是赵数学这个在模拟考中得了第一名的学生。”
“最后就是除死者外的7名学生。他们每个人宿舍里的东西有很大的共通之处,比如大量的练习册和各种题集,跟奥数相关的尤其多。毕竟每个人都是学霸。”
“学生之间唯一不同的,是跟各自技能有关的书籍,比如李英语那里有很多神秘学的文献,她同寝室的孟语文则有很多锻炼的器具,因为她擅长体育项目,在扔铅球比赛中获过奖。”
“目前来看,没有人跟赵数学有特别的故事,没有仇杀的可能。毕竟这一整个班的学霸,连早恋的情况都没有。大家都规规矩矩上课、学习,以获得各种比赛名次为首要目标。”
“从大家宿舍的情况来看,每个人的人生中唯一一件事就是努力学习,对于其他事情,大家都看得很淡漠,无论是友情、亲情、爱情,学生们好像都不太在意。”
“既然学生们在意的只有分数、成绩和比赛,类似于‘我想在XX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日记、誓言,又或者关于成功的座右铭,比比皆是。那么我们现在只能推测,真凶对赵数学的杀机,跟奥数比赛有关。”
“之前大家参加的比赛,是各自擅长的领域。比如擅长神秘学的李英语,不会去参加扔铅球比赛。所以之前学生之间没有特别明显的竞争关系。”
“但这一回,这个奥数比赛的含金量非常高,冠亚季军不仅会得到丰厚的奖励,还会被全市褒扬……”
“因此,我们认为这次赵数学被害,一定跟奥数比赛相关。”
“此外系统还暗示了,这一回可能是连环杀人案。去年那五起案子,刚才已经有人具体描述过了,他是在图书馆看到的。那么今年我们班发生的情况,可能和去年是类似的。”
“如果是连环杀人案,杀戮会继续的话,教职工他们的嫌疑人近一步减小,彼此间存在竞争关系的学生们的嫌疑就更大了。”
“连环杀人、杀戮会持续,唯一与之有关的事件,就是奥数与模拟考。校长之前说过,这回模拟考的成绩,基本就会是最后竞赛的成绩。而这一回死的,是模拟考第一名。”
“按我的推论来看,第四名到第八名,这五个人的嫌疑比较大一点。名次越往后的人,嫌疑越大。就拿最后一名古副班来说,他得杀死五个人,才能确保自己进入前三。”
“我的抛砖引玉结束。下面进入自由发言时间。但为了防止发言太乱,我建议还是采取举手的方式。大家有想说的,就举手示意,我按举手顺序依次请人发言。”
古副班是唯一一个中午没有回过寝室的人。
那么他是不需要借助管大妈一直待在宿舍楼的行为来掩饰自己的。
因此他虽然是本回模拟考的最后一名,但实际上他是顾良和杨夜最先排除的。
但杨夜得先通过“怼”人来听取发言。
所以他先把脏水泼给了古副班,等听完其他人的发言、获得更多的信息之后,他再帮古副班洗白。
校长等五个工作人员的角色排除嫌疑后,他们的想法大概都与杨夜类似。
在得不到更多的信息的情况下,只有听发言。
杨夜通过“怼”人的方式,算是逼迫学生们发言,那么他们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仔细听发言、通过大家的发言来获取信息故事,找到真凶可能存在的破绽。
首先发言的当然是被“怼”的古副班。
古副班说:“对于我留在教室的理由,我说过了,那就是我考的不理想,我在反思错题。其实我试卷上的笔记,可以作为证据的。”
183/219 首页 上一页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