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龚老爷解释,三夫人是龚家旁支的一个孤女,双亲自幼没了,后一直住在龚家,两姐妹交好,后来,二夫人嫁入杨家,看杨家老三还未成婚,就撮合这门婚事,让三夫人风风光光嫁入杨家,成了三夫人。
侯大人嗯了声,最后视线只落在杨二身上,那就只剩下他一个有嫌疑了。
杨二脸色不好看:“大人,我没杀她的理由。”
侯大人:“那就等你外室到了再说。”
陶仵作却觉得不只是一个嫌疑人,杨三也有嫌疑。
他看向三房的嬷嬷,“你之前说案发那半个时辰三公子的确在主厢房,只是在外间歇息,你则是在内室,你能一直见到他本人吗?”
嬷嬷一愣:“这……”
陶仵作脸色一沉:“说!”
嬷嬷吓得一哆嗦,收回原本看向杨三的视线,“老奴说说说,当时……老奴的确没见到。老奴一直守在耳房,昨夜夫人难受一夜,老奴等人也守了一夜,直到天擦亮夫人才歇下。老奴就一直呆在耳房守着,巳时初时老奴听到三夫人痛苦的声音就进入内室,经过外间时,看到外间的榻上三爷躺在那里,蒙头大睡。老奴没敢惊扰,就进入内室帮三夫人捏浮肿的双.腿双脚,直到事发后,老奴匆匆跑出看情况,这才看到三爷也起身询问何事。”
陶仵作与侯大人对视一眼,“也就是说,你其实在巳时初并未见到三公子的面,我记得一般外室隔了屏风,你确定那里躺着的是个人?”
嬷嬷一哆嗦:“这……”她低着头,不知所措。
“还不说?”这次是侯大人开口。
嬷嬷不敢去瞧杨三瞪大的桃花眼,“这……老奴的确没看清,当时有屏风挡着,还蒙着头,加上夫人疼得厉害,老奴只是瞥了眼就匆匆进.去。”
侯大人长哼一声,看向杨三,“也就是说,你所谓的不在场证明,其实根本站不住脚。若是你故意用厚被子拢出一个人形装扮成人形,期间去杀了人,再瞧瞧返回,三房的院子似乎离这里连半柱香的路程都不到。”
杨三傻了眼:“大人我冤枉啊,我真的在那里!我一直在睡觉!再说,我、我也没理由杀二嫂啊!”
“那你倒是说说看,你夫人刚小产躺在那里痛苦不堪,为何你依然沉睡?甚至不起身去看上一看?是你的确睡得这般死,还是你根本没在那,所以才并未起身?”侯大人问出关键。
杨三桃花眼里闪过什么,避开目光接触,“我真的在那,这……之所以没醒,是我昨日没睡好,就犯困呗,补补觉睡得有点沉怎么了?”
侯大人:“哦?为何没睡好?”
杨三抹了一把脸:“这是私事吧?再说那也不是事发时间,我有权不说……”
侯大人:“是吗?那既然如此,三公子你的嫌疑怕是暂时无法洗脱,等你想说能证明你的确不在案发现场再说吧。”
杨三脸色不郁,可到底还是没把昨晚去哪儿说出口。
嫌疑人从一个增加到两个,侯大人头疼,让没嫌疑的下人离开,最后只剩下杨二杨三,龚家人,以及主持大局的杨大夫妇。
焦昀听完这些,趁着众人的视线还在询问排查上,看向不远处那个回廊,据说死者就是把腰带挂在回廊边檐的缝隙穿过去,她把头放进.去,拿回廊的石阶挡了踩凳,腿往下坠在石阶外侧,就这么生生把自己给吊死。
焦昀站在那,被光一晃,突然发现回廊外因为多年没整理杂草丛生中,有亮闪闪的。
第18章 羞怒
焦昀头往前一探,就看到几节摔碎的玉石落在那里,参差不齐,成色质地不错,还有些眼熟。
他认真想想,是之前二夫人的尸体经过他身边垂下一只手时,当时手腕上戴着的那个玉镯。
巧珠也提及过是一对,说是二夫人很喜欢,刚得的,色泽也衬指甲颜色,所以买两瓶想多染一段时间。
“昀哥儿,你在瞧什么?”陶仵作不时何时过来,站在他身后也探过头,看到他盯着玉石的碎片,“看这个啊,是从龚氏右手腕坠落的,应是下坠挣扎间手腕撞到这边的柱子撞碎的。”
焦昀恍然大悟:“这样啊,那她肯定很疼。”
陶仵作这会儿也没事,也蹲在那里,“咦,为什么?”这个小院日光不错,荒废前怕是精心选的位置,跟主院不相上下的大小,看来之前很是费心思布置的。
焦昀托着小脑袋,探着手臂,挥了挥,“以前我帮娘搬坛子不小心撞到坛子上手背撞了一大片红,可疼了,后来还变青了,好几天才消呢。”
能把戴在手腕上的玉镯给撞碎,这力道肯定不轻,角度还要刚好能撞到手腕戴着的一边,除了需要巧合外,还需要力道。
龚氏的手腕很细,若真的是勒住脖子抬手想要挣扎撞过去,除非这手臂下滑,否则,她抬起手臂,玉镯会回落远离手腕,反而不会容易撞到。
可如果手臂是往下,从绑着的距离来看,却又不够能撞碎。
焦昀的提醒让陶仵作一愣,他怔怔蹲在那,刚刚昀哥儿提到手背红的时候他脑海里有什么一闪,可太快,他又没捕捉到。
焦昀也不急,他就蹲在石阶上,装作无聊伸了个懒腰,他手臂短,并未够到两端的柱子。
这无意间的举动却提醒陶仵作,他突然眼睛一亮,猛地站起身:“对啊,方位不对。”
龚氏如果是挣扎间手臂撞到柱子上才让这玉镯碎裂,可如果手臂是抬起撞的,那玉镯会回落,根本撞不到;可如果是下落,撞到柱子上首先接触的却是手指,一旦手指吃痛,那会先收回手,那玉镯自然也不可能会碎。
更何况,龚氏手腕上并没有被撞击到的红痕,反而……
“不对,那这玉镯就不是撞到柱子碎的,可怎么会好端端的碎了呢?难道是跟凶手挣扎间碎的,可她手腕上也没瘀痕,反倒是有一道红印子,太细啊,也不像是手指捏得啊。”陶仵作喃喃自语。
焦昀本来也没想到玉镯会代表什么,他只是习惯看到不对的地方提醒一二,这时听到陶仵作的话,动作一顿:红印子?一道?
他眯着眼,突然从石阶蹦下,快速环顾一圈,最后仰起头,观察一番:“陶哥哥,那里怎么少了一盏灯笼啊?缺个口子就不好看了呢。”
陶仵作正百思不得其间,被焦昀这么一问,反射性回答:“大概是死者挣扎间扯下的,那灯笼当时就挂在旁边,年久失修,估计死者一扯就下来了,当时就破破烂烂在那里,验尸完怕不小心踩到证物,就暂时搁置在内室。”说着,还看了眼回廊尽头那个厢房。
焦昀听到后突然就绕过陶仵作朝那厢房跑去。
陶仵作吓一跳,赶紧追上去,这里可是现场,可不能乱跑啊昀哥儿!
焦昀一路小跑到了厢房门口,迈过门槛就看到放在桌上的破烂红灯笼,他凑近,半截绳子悬挂下来,他朝末端看去,果然绳索都朽了,不过奇怪的是,绳子的一半切口却是平整的,另外一半像是被重力拉扯扯断的。
陶仵作跑过来一把把他抱起来,“昀哥儿你跑什么?这里可不能乱跑,万一损坏什么怎么办?”
焦昀老实窝在他怀里,“我只是听说灯笼破了,想着能不能修一修,祖父以前花灯节都会做灯笼给我,我也会糊,会帮忙的。”
陶仵作听他提到老秀才,也不忍心说焦昀,摸了摸他的头,“好了,这里不能乱闯。”
焦昀乖乖应了,因为被陶仵作抱着,视线一高,目光环顾一圈,可这一瞧,他眉头却皱了起来,又很快垂下视线,“陶哥哥我知道了,是不能随便闯进别人家里,这屋子的主人要是回来,怕是会生气。”
“哈哈哈什么主人,这屋子早就空了很多年了,听说这院子是以前府里一个得宠姨娘的院子,杨老爷过世之后,姨娘被送到庄子,这里就没人住荒废了……不对,我跟一个孩子说这些做什么?”陶仵作边往外走,就在一只脚踏出门槛时。
焦昀歪头一愣,“咦,不会啊,你看那床榻和桌子还有梳妆台干干净净的,怎么像是空的,陶哥哥你又骗小孩子是不是?”
他的话让陶仵作已经卖出去的腿收回来,他反射扭头一看,之前没太注意,因为荒废所以先入为主,可这时被提醒,陶仵作把焦昀放下,走到不远处的梳妆台前,再是桌子上,果然干干净净的,甚至是空的床榻,上面竟然还放着一床薄被。
陶仵作脸色微变,总觉得奇怪,这里既然有人住,为何杨家又说没人?
在陶仵作站在床榻前瞧着那叠的整整齐齐的薄被发呆时,焦昀不动声色走到他身后,望着那薄被子,再回头看了眼那灯笼的切口,联想到那碎的不正常的玉镯,脑海里闪过一个大胆的想法。
只是这想法若是证实,怕是之前的证词又要全部推翻重新来过。
可这直觉太强烈,他不好出面,只能赌一赌。
若是真的,至少对陶仵作这边破案是个关键的证据,因为很可能凶手巧妙把龚氏出事的时间往后推迟,避开真正的作案时辰,让自己有不在场的证明。
焦昀焦急地想着怎么才能提醒到陶仵作,视线一扫,落在悬挂帷幔的钩子,眼睛一亮,他丈量一下个头,重新回到桌边。
这才边喊陶哥哥边朝陶仵作跑去,到了近前,脚下一个踉跄,手腕刚好搭在床幔的挂钩斜往上的绸带上。
他的惊呼让陶仵作转过头吓一跳,赶紧一手扶住他,一手就去拉扯缠住他手腕的床幔,把钩子一放,床幔落下,钩子落回床边,虚惊一场。
焦昀适时捂着手,低着头自己呼呼,“幸亏没红印子,否则娘该担心了,谢谢陶哥哥救了我。”
陶仵作看小孩这么懂事也不忍心说他,刚要摆手说没什么下次让他注意,却一愣:红印子?还有那绳子……
他突然想到什么,猛地站起身,像是确定什么,走回到那个破的灯笼前,望着断裂的绳索一段,拿起来仔细瞧着,等摸着那一半平滑的断口,突然回头盯着之前拢床幔的钩子上的绳子,再来回看看,突然大笑一声,“昀哥儿你站在这别动!千万别动啊!”
说罢就跑出去,“大人,我们都错了!凶手的犯案时辰推断可能有问题!”
焦昀听到这一句,轻轻吁出一声,搞定了。
陶仵作急吼吼跑出去,他平时一向稳重,侯大人想念叨几句,可想到他的身份,只能头疼:“陶先生,你在说什么?”
陶仵作却已经一手提着扯破的灯笼,另一只手则是拿着绳子的一截,“大人你看这里。”
侯大人扫去一眼:“这灯笼怎么?不是龚氏出事时不小心扯下的?”灯笼上布满灰尘,上面还有几个指印脚印他们来时就这样,大概是出事后仆役把人放下时不小心碰到留下的。
陶仵作把绳子的一截往前又凑一凑:“大人我说的是这个,你仔细瞧瞧,这绳子断口真的没问题?”
侯大人看陶仵作说得认真,表情也凝重下来,他凑过去,仔细查看,这么一看,的确有哪里怪怪的:“这个切口……这里似乎太过平整。”
陶仵作:“不是似乎,是真的平整。大人你再等等。”他说罢,让侯大人拿稳灯笼,速度跑去龚氏出事的石阶,探出头,费劲伸.出手臂,把那些不起眼的玉镯碎片都捡起来。
侯大人意识到什么,看向几个衙役。
他们也去帮忙,等所有碎片都捡起来,陶仵作把玉镯放到空地旁的石桌上,拼在一起。
除了零碎的无法拼凑,大致的形状却是可以。
他拼凑完,仔细检查摔碎的缺口,终于知道找到一个极为平滑的地方。
这时,侯大人已经凑过来就站在他身后,杨大等人也过来,奇怪这个陶仵作到底在做什么,神叨叨的,怪邪乎。
陶仵作重新拿过那截绳子的末端和他拼起来两块玉镯拼合起来的位置拿给侯大人凑近看。
侯大人看过去,不止是他,身后围过来的杨大等人也脸色微变。
如果一样还能解释,可这两样东西,一个绳子,一个玉镯,竟是可怕的……切口很是相似。
皆是一半很平整,一半很微妙。
陶仵作将他们目光收入眼底:“大人你看这绳子,这灯笼挂了许久,绳子都朽了,如果真的是外力撕扯断裂,应该都是不平整的,可这一半平整一半如此,只能证明,有人事先用刀子割了一半,还能悬挂,可只要很小的一点力气,就能直接不堪负重而断。而这玉镯切口也是这个道理,有人事先把玉镯切出一个口子,只要受力也会很容易断裂。”
侯大人皱眉,“是有人故意为之?”
陶仵作:“是,二夫人看来确实不是自杀,且凶手犯案的时辰并非只是二夫人死的那段时间。”之前只是因为她的指甲起疑,却并不确定,如今却已经有确凿证据,二夫人的确是被杀死的。
侯大人等人面容凝重至极,“你刚刚说出事的时辰不对,是何意?”
陶仵作:“大人可还记得验尸单?她手腕上有一道很细的红印子,因为不明显,所以只是记录在单,我们都并未在意。可如果……”
他想了想,附耳在两个衙役旁嘱咐。
很快两个衙役去而复返,准备妥当后,陶仵作瞧着重新挂上的一盏同样的旧灯笼,是从另一边拿下来的,上面的绳子也是被切断一半。
陶仵作带着侯大人等人走到龚氏出事的石阶前,重新悬挂一条白绫,角度找好,陶仵作站在石阶上,背过身去,面对回廊,他的面前是打好结的白绫,右手边头顶斜上方先是灯笼,随后就是靠得很近的柱子。
陶仵作在自己的右手腕绑了一截隔断只剩一点牵连的绳子代替玉镯,再把这手腕抬起,一旁的衙役把灯笼最下方的穗子缠.绕在绳子上。
之后,他把头挂在白绫上,头垂下,因为脚能踩在上面,头下落,刚好挂在白绫形成一个支撑,却不至于勒毙,还有手腕,也刚好,他把全身的力道都集中在脖子上,之后完全撑在那里。
侯大人等人不解瞧着,不明白陶仵作在做什么。
就在衙役退下只剩陶仵作一人闭着眼撑在那里时,突然,他像是猛地惊醒,发现自己眼前的情况,反射性看向被缠住的右手,开始拼命挣扎,并用手去够灯笼的穗子,想要控制自己的身体不往后坠。
14/118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