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这一点上冯路他晓得自己不是什么天才,而是想通过自身的努力变成人才,为这样单纯的思想不停歇地奋斗,然而事过境迁,许多年过去了,虽把衣食住行及修饰自己外表的时间用在努力阅读和写作,墨守成规习惯成自然地学习文学创作,一直信守承诺,谦卑好学却也很难成为人才,怎么办,努力努力再努力。
雨点由慢到快,由轻到重地击打在窗外的物体上,发出了滴滴答答的响声,响声吵闹的冯路他心烦,不得不抬头用痴迷的眼睛望一眼,此时此刻的玻璃窗外,淋漓不尽的雨线映入眼帘,平心静气地想,哎,老天呀,怎么就不能让烦恼与这雨声一起滚蛋,停止吧。
早晨起床后,昨天的那些阴影无法排解掉,妻子梅的不愉快的唠叨,让冯路无从排解内心世界的孤独与寂寞感,便陷入了麻木不仁。冯路有些惆怅,努力了,却什么也没有改变,仍然是老样子,做了不得其门而入的事情写作,仍然执迷不悟地继续伏案提笔沉思默想,几十年如一日的恶劣的习惯也没有丝毫的改变,狂放的抽烟、泡浓茶,伏案写字,一天不这样做,情绪就会更加低落,冯路心想岁月的蹉跎,亏欠妻子的无法弥补,人生不可能重新再来,现实依然如故。
每天天不亮的时候,冯路就起床了,已经胡乱在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不管三七二十一,只有这样才会感到痛快淋漓。单一的写,也会消磨人的意志,这样埋头苦干不仅仅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也耽误了做人、做正事的时机,冯路才感觉到该悬崖勒马了,不能在这样一事无成的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了。
在沉思默想的不经意间,时光很快地走进了美丽的季节,冯路他完全可以放纵情怀去领略人生的快乐,何必要如此地背负着自我意识的壳呢?像蜗牛一样缓慢地爬行,总被忙于琐碎的家务与伏案写字所束缚,腾不出时间去享受季节的美丽,是多么的愚蠢。
妻子梅所在的单位的工作劳动强度大,私人企业的老板,标榜着仁爱和博爱的精神,恨不能压榨干工人的血汗,妻子每天回到家就已经精疲力竭,倒头便睡,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收拾房间他们的私人空间。
妻子梅一旦有些精神的时候,也会报怨冯路他的生活态度,说他没有条理性,连自己都收拾不干净的人还能有什么出息。妻子梅说的很对,其实这是对冯路的一种鞭策,虽然唠叨起来没完没了的,可是唠叨,事出有因,冯路他不能够帮助妻子梅调动工作,不能够给妻子梅优越的生活条件。
那个时候信奉金钱万能,只要肯花钱完全可以办成事情的,工人阶级照样可以转为干部。当时妻子梅单位的同志,花了钱调到了金融部门工作,不仅能够胜任工作,挣的工资,高于工人的几倍。在能够花钱调动工作的那个时期,冯路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也没有更新,确没有想方设法地去找熟悉的人帮忙,人托人花钱就能够办理,可是冯路他没有找人办理,这件事让他终生的遗憾,久而久之也成了压在冯路心上的一块心病了,妻子梅并不是无理取闹这让冯路终生后悔莫及觉得对不起妻子梅。
当时每月人均平均工资几十元,谁家也不宽裕,说实话手头没有多少钱,可人家怎么能够舍得花钱办呢,明白事理,可冯路当时的脑筋一点也不灵活,仍然相信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收入水平也不差上下,只是革命工作分工不同,受其思想观念的影响,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等级工资的差距的巨大,所以说人是分三六九等的。那是政治上的平等,利润分配怎么会平等呢,只是说说笑笑罢了。
后来,证实了人与人的悬殊,简直是天壤之别,如果长后眼能够预知未来,竟然有这么大的等级悬殊砸锅卖铁也要贿赂办事人,如今后悔莫及终生遗憾,所以只好默默地忍受妻子梅相伴相随的不满唠叨,活该过低收入的生活,这样的人生真他妈的挨骂也活该,都怨自己,让耳朵磨出老茧,怨谁?
第14章 为钢琴而生的女人
开始懵懂时的冯路,说实话,对性的认识完全是兽性的,当冯路他渐渐地认知了人性,认识了人的本能属性后,就发现人有动物的属性,会饥不择食,还会穷凶极恶,甚至直接就反应出动物的本能,恶毒、攻击、侵犯、残害他人,还会宿怨,孔圣人说,人,食、色、性也,符合人类自身固有的天性。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是不可争执的事实,当你筋疲力尽的时候,就需要休息。没有必要硬着头皮去坚持,那样没有效果,甚至于是适得其反,产生厌恶,假如你不服输,结果就会影响到身心愉悦。
冯路他遵循这样的做法,在偶然的一天,需要让大脑休息时不在去努力学习,而是乘机在网上浏览休闲的娱乐节目,悠然自得地点击了电影网站,冯路他看到了一部关于描写人类本能的故事片《钢琴课》。
这部女性导演编导的伦理道德的情感电影,没有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故事情节,看上去也没有浪漫生活情节的爱情场面,可这部影片却带有浓厚的人类情爱抑郁的那种痛苦的镜头,深层次地揭示了人性的自我,情爱也是痛苦的过程产生了深度的艺术效果,把观众带进了人类内心世界挣扎的痛苦中,让人感觉到窒息的压抑,透不过气来的情感的表现力的表演,感人肺腑,着重描写女人与男人微妙的那种人类的特殊心理活动,故事情节简单明了,却发人深思。
感动之余的冯路想用笨拙的笔,叙述这个故事的梗概,再次地感动自我。进入了故事交代的场景,女主人公在六岁时被雷电击中,从此她再没有开口讲话,不幸让她成了哑吧。面对现实生活的她无法与正常人进行深入的语言思想交流,于是她把全部的精力与欢乐及愤怒的喜怒哀乐全部倾注在弹奏钢琴的激情中,终于她成为了一位钢琴师。
现实的社会中没有人能够欣赏她的才华,也没有人能够懂她,只是她美貌的外表让她成为了他人之妻,丈夫是健全人,并没有看中她的才华,只把她当成了花瓶偶然地关注一下,所以她婚后仍然生活在孤独与寂寞之中。
丈夫为了生计不得不漂洋过海,自然要带着她和女儿迁徙到一处原始土著人居住的荒岛上去生活下去,由于海边的道路全是泥潭,道路交通不便,她带来的那架钢琴,靠她与家人的力量无法搬运,刚刚来到岛上,与当地人不熟悉,只好将心爱的钢琴暂时搁置海滩上了。
这里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区,人们不知道钢琴是干什么用的,这里仍然还处在农耕火烧的落后时代,这些人不愿意帮助她们搬运这庞然大物,认为那是白费力,而不讨好的事情。
她们来到这荒凉的岛屿上,没有认识的人,看到的人们是冷漠的,又没有钢琴可以弹奏,无疑让她陷入更加孤寂的痛苦之中,无法在钢琴上弹奏乐曲的她快要急疯了,尤其是在这样孤寂的环境下,觉得更加的寂寞与孤独了,在这更加陌生的无声的地方,如何能够没有钢琴呢?
这里人根本不懂钢琴能够弹奏出美妙的音乐,完全封闭的小村庄,完全与外界是隔绝的,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音乐在这里是陌生的。而她带来的那架钢琴,竟然无情地被闲置在哪里根本就不会有人问津,这个庞大的物件般运的话,也需要好几个男人才能移动,何况劳动的男人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和兴趣关心这种玩意儿,更何况这道路高低不平,难以走的路荒滩泥泞,再搬运这笨拙的东西得不偿失。
自然也就没有人去想她的钢琴,她到海边去过多次,只能望洋兴叹,一位管事的男人偶然发现这个女人去海滩上看那个玩意儿时也跟踪了几次,主要是因为她的美貌的吸引,后来又见到她在桌子上面,雕刻了与海滩上那个玩意儿上的格子相似的格子,纤巧的双手在上面舞动,身体也随着起伏,她手指在上面不停地敲打着,男人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样。
天生美艳的她引人注目的行为,引起了这个男人的好奇心,男人跟着她来到了海滩放钢琴的地方,指着钢琴说:这是什么东西让你如此着迷。女人急迫地为他弹奏了一支曲子。这个看上去粗俗的男人立刻被动听的音乐声吸引,同时又被她的美貌诱惑,她的行为也感动了他的同时。这个男人粗俗说,“我想与你做交易,不知道如何?”
男人望着她的漂亮的脸,等待她的反应,她听懂了他的意思,甚至默认了男人的话,她太渴望能够重新弹奏生命中的钢琴了,于是允许了他亲吻,并与她上了床。粗壮的男人满足了自己的欲望,自然也用了巧妙的办法给她搬运来了钢琴,却没有把钢琴的键盘给她,用琴键的根数想与她进行以后的接触,看似游戏无耻卑鄙,却在粗俗的背后蕴含了他对她情爱的渴望。
能够重新弹奏钢琴这让她兴奋与快乐,开始也许她无意男人的追求,并不太在意这个无耻之徒的敲诈勒索,因为她有漂亮的女儿和能干的丈夫,她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只是逢场作戏罢了。
婚后的生活虽然衣食住行无忧,现实生活中缺少什么,让她觉得索然无味。内心世界感到了无言的寂寞,忙碌的丈夫又丢下她陷入了孤独。眼前的这个男人追求,让她的心怦然心动,虽然她无法与周围人深入的交谈,把整个内心情感寄托在琴键,只为子满足自己内心的渴望与弹奏曲子时的激情,因为她觉得自己弹出了内心美好的音符,优美动听的旋律让她,感受了音乐家创作时荡漾的激情。
音乐能让她怀念起许多美好的事物,让她认识、理解人类纯真的情感,让压抑与郁闷的心情在弹奏时获得释放,然而只能在桌面上弹奏时,没有琴键的抖动,就不能抒发情感,不能在颤动中与心灵呼应。此时,这个男人细心地观察到了,她的行为,所能告诉他的渴望。于是他为她花掉了些积蓄,请了几个人把钢琴从泥潭里搬运回家里。她真的被这个看上粗俗的男人感动不在乎周围的人怎么看她,只要有音乐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她的生活就会感觉到充实。
但她心理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不是利益的交易,他想得到她□□的快乐与她想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于是他对外界撒谎说,他要学习弹奏钢琴,感悟音乐的美好,于是也想听她弹琴,去了解这个才华出众的女人的内心世界,但她并没有因为他的行为,对他有所戒备什么,只是做做戏罢了,他的歧途在她看来十分的愚蠢,于是她为他弹奏了壮丽激情的曲子。
这时候男人的魂魄早已丢掉了,根本就不懂音乐的意境,只是觉得好听,但渴望的冲动无法让他安静下来,他站立在她的背后凝神屏息地注视她起伏的身体轮廓,自然而然地给男人带来了渴望冲动的力量,她感觉到这个男人急促的呼吸,觉察到了他随时随地都会暴发激情,这样让她在慌乱中弹奏出不准确的音符,心灵感受到了冲击力,觉得身后那种力量的气流向她冲撞过来。
这是一部描写性的影片,以本能的、原始的、□□的冲动支配生命的电影。也是一部凄美的爱情经典,从什么角度去观赏,都不愧是一部经典的爱情影片,从生理上看会感觉到更加缠绵悱恻令人心驰神往,从现实生活的伦理道德角度看,却有些唐突与荒谬。
女主人公一度认为,自己是有过婚姻幸福感觉的女人,与丈夫之外的男人没有发生过性关系的她,这是第一次,也是这第一次,才让她感觉到了性与□□呼唤的魅力,在她心中曾建立起的幸福感真的化作了泡影。
她第一次感觉到了性的力量充斥了她的整个躯体,瞬间即逝的快乐让她感觉到了生命的感动与美妙,每一次的激情冲击,她必须回到现实中来面对女儿的眼神,面对现实中的丈夫,心中无数次下过决心这是最后一次冲动的交易。
但每一次的赌咒都被□□的力量征服了,诱惑力彻底冲垮了她自卫的心理防线,为此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残酷无情的丈夫发现了她出轨的劣迹,凶残地割掉她的手指。
妇人经过了多次激烈的思想斗争的努力,但她仍然无法遏止她的行为,最后她选择了美好而不失伦理道德的解决办法,在她丈夫选择离开此地时,她选择了留下来,留在了有着人生美好生活记忆的地方,她的脑海里憧憬了一幅生命升华的绚丽多彩的情景,感觉到了生命在融化,幸福与快乐让她的□□与精神获得了升华,让她精神与心理获得了无限的满足。
钢琴是她的精神世界、这个男人唤醒了她□□快乐,她还能闻到他特殊的体味。
她知道另外一个世界是寂寞的,哪里没有道德伦理的约束,那才是属于她自私的世界,她如果能把男人和钢琴带进这个属于她们的世界里,她就不会感到寂寞了。
船随着海浪摇晃的厉害,船体在倾斜的时刻她用双臂紧紧地拥抱住钢琴,脑海里浮现出了他给予她的美好情感的快乐的瞬间,在这个世上她没有什么可留恋后悔的事情了,此时她的头脑发热因为觉得她已经拥有了这些美好的生活了,她的身体向一侧歪斜,恰巧这时候一阵风浪向船体打来,顷刻之间她的身体被冰冷的海水淹没掉了,她并不想挣扎地跃出水面。
屏幕上出现了她在海水中飘浮时袅娜舞动的身姿,整个的身体向下沉降,她没有挣扎,十分的坦然自若,没有一丝的恐惧感,那缕金黄色的长发飘散着,轻柔而洒脱,她的嘴边吐出一串串水泡,水泡向上翻滚,她像一条美人鱼带着她凄婉的梦境与她的钢琴沉入到了海底,模仿了中国古代诗人李白水中捞月的人生。
冯路他激动不已,久久地没有从那部耐人寻味的电影感觉中挣脱出来,他相信每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徘徊在这部电影表现出人性的情感纠葛中,描写了真实女人孤寂的情怀,电影结局的凄婉情感,像《红楼梦》一样带给观众心灵深处的震撼。
第15章 想起聊天的网友
窗外的雨滴静静地飘落着,隔离开的窗仿佛又能够听到簌簌的声响,这声音又搅乱了冯路的思绪,冯路他不得不起身离开了椅子,在屋子里的踱步,让不安顿的思绪安稳下来,这又是一个寂寞的雨天。
冯路他鬼迷心窍了,心中无数次地想起了那个未曾见过面的江南的网友,因为他或她常常描绘出自己的生活画面,让冯路情不自禁,无数次地走到了窗前,这次也不例外地抬头瞧着窗外密密的雨帘状的雨丝的洒落情景,伫立在窗前,注视着雨水在地面上汇集、流淌。
不由得想起了与网友的聊天,她说她喜欢雨天,一个人伫立在窗前,倾听雨声,也像冯路此时这样的画面。雨天容易让人产生某种情怀,郁闷、失落甚至于烦燥不安的心情,情绪也会波动厉害,网友诉说自己一个人喜欢沉思默想,孤独寂寞地站在窗前听雨的情形。
无疑她自己勾勒出了一位经历了生活历练,娇小玲珑美妇人的形象,因为她有了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敬畏,不在那么的天真烂漫了,变得沉稳,有了生活耐心。这种耐心就是变得像成熟了的果实那种丰饶的美。
冯路有些激动,心潮澎湃的走到了窗前,推开了一扇窗户,滴雨声大了,让冯路感觉到仿佛自己也经历了生活中的那些苍凉,一时间难以平复心中愤世疾俗的愤懑,他无法抑制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内心不平静。
冯路他的聊友,聊天的对象,是个喜欢读哲学与人际关系学及文学书籍的女人,从她的谈吐中可以感觉到,她是一个未曾谋面而有思想的妇人,她说自己正在阅读《菜根谭》一书,让冯路有些吃惊,看样子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呀。
7/37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