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牵着马走在大道上,燕执凑到嬴政耳边低声说道,“如果教导的好,这孩子以后能执掌天下之兵,你信吗?”
耳根处被温热的气息吹拂,嬴政忍住往旁边撤的冲动,满脑子都是近在咫尺的一张俊脸,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人说的是什么。
捏着滚烫的耳根,嬴政微微转头,“那就好好教导。”
听出了燕执话中的意思,他也没有多问,这娃娃是要跟在阿执身边,和在他眼皮子底下也没什么区别了,以后不会再有大战,阿执也能有更多时间留在咸阳了。
这一仗打完回到咸阳之后,成蟜府上的孩子也该出世了,既然阿执喜欢小娃娃,那就让成蟜努力努力,人多了府上才热闹。
趴在马背上撑着脸看着旁边亲密无间的两人,小霸王眼中闪过一丝迷惑,大父不是说王上都不是好东西吗,怎么这个王上和燕统领那么亲近?
将军和王上,能走这么近吗?
或者这就是秦国能打赢楚国的原因吧......
故作老成的思考了一会儿,觉得自己想的非常有道理的小霸王小心的揪着马脖子上的鬃毛,注意力很快被其他东西吸引了过去。
看着若有所思的嬴政,心有灵犀的燕执眼角抽了抽,果断开始转移话题,“你亲自来大营,不只是为了激励将士们那么简单吧?”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你我已经多少个三秋未见了?”低声叹了一句,看身边人耳尖一瞬间变得通红,嬴政勾了勾唇角这才正经起来,“我大秦自昭襄王起便不停远征,但是就算再远,也都是探查过深浅后才开始动兵,但是岭南不同,远离中原的不毛之地,寡人不得不慎重。”
“粮草之事一日不解决,大军就无法继续南下,的确是个大问题。”似乎对这些事情并不关心,忽然想到了什么的燕执点了点头,觉得在挑选进攻岭南的将领时他需要好好盯着。
百越好像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至少对现在的他们来说困难并不少。
两人走了一会儿,抬头看了看日头的位置便上马回营,在马上无聊到数鬃毛的小霸王精神一震,然后抓紧了晃到手边的衣物享受着策马飞奔的感觉。
比出来时更快回到大营,发现小霸王不见了的士兵正满大营的找人,看到人在燕执马上后终于松了一口气,但是紧接着背上就布满了冷汗。
在大营里将小孩儿弄丢,这般疏忽直接让统领撞上,他今天危险了。
在营门处下了马顺便将小霸王扛在肩上,看到赵高匆忙过来的身影,燕执点了点头让嬴政去忙,然后对旁边沉默着不说话的卫兵说道,“自己下去领罚,再有下次,严惩不贷。”
“诺。”什么也没解释直接领罚,不等小霸王开口,卫兵便赶紧退了下去。
“是我自己跑出去的,为什么还要罚他?”眨了眨眼睛抬头看着燕执,小霸王眼中的不满很是明显,“我自己要受罚,还不够吗?”
“罚你是因为私自离开大营,罚他是因为连个小孩子都看不住,这二者有冲突?”头也没回说了一句,燕执扶好了肩上的小孩儿,然后转身朝着军营另外一边而去。
他们出去了那么长时间,原本闹腾的营地营已经恢复了平静,燕执脸上笑容不减,只是笑意不达眼底。
慢悠悠穿过半个军营来到平日经常待的练兵场,看着泾渭分明练枪和练刀的两队士兵,燕执将肩膀上的娃娃放下,然后走到不远处将自己的刀盾拿在手中。
不紧不慢走到两队中间,燕执冷笑一声,而后盾牌重重的落在地上,激的两边人同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陌刀的刀尖上飘着一条红绸,燕执走到苍云阵前,语气没有半点波动,“这东西是谁拿出来的?”
一阵死寂之后,苍云阵中磨磨蹭蹭站出来了几个人,“统......统领......”
扫了一眼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几个家伙,燕执将刀尖上的红绸拿在手中,在一众惊恐的目光之中忽然笑了起来。
招了招手让小霸王过来,燕执勾起唇角,眸中没有半点笑意,“教会他,自今日起到大军返回,除了战时,每日训练结束,大营门口,半个时辰。”
“统领!!!”
大营门口半个时辰,这是让他们丢脸丢到整个大营里,使不得使不得使不得!
眼睁睁看着他们家统领将一脸茫然的小娃娃放到他们跟前,站出来的这些士兵表情扭曲,喊了一声之后却不敢再说些什么。
这小孩儿已经够难缠了,想要让他跟着在大营门口扭秧歌,比他们自己扭半个时辰难的多了,现在已经这么艰难了,要是再说话,天知道他们统领还能说出来什么话。
处置完苍云的一群家伙,燕执转头看着旁边已经吓傻了的骑兵们,陌刀一抗然后走到龙修跟前,“你是傻的吗?”
被这人毫不掩饰的怒意吓了一跳,龙修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怎......怎么了......”
“他们教什么你们都学,好玩是吗?”面无表情将陌刀往旁边一竖,燕执抱着手臂看着还没反应过来的骑兵们,“和他们一样,大军返回之前每日在营门口扭秧歌半个时辰,不然谁都别想碰马。”
......
两个阵营因为燕统领的到来一片垂头丧气,大帐中却是不同的场景。
苦思冥想拿着最近才绘制出来的舆图研究了许久,李斯终于想出了减少粮草运输消耗的方法,于是迫不及待找了其他人来商讨。
嬴政回来之时,帐中几人吵的正激烈。
“王上,陆路不行,吾等可以开一条水路,自湘江直接将粮草送入粤水,如此不知能省去多少人力,如此也不必让将士们餐餐食稻饭鱼羹,岂不是一举两得?”看嬴政归来,双目闪烁着光芒的李斯赶紧将位置让开,不待其他人开口便赶紧说道。
然而,早已经勘察过南方水系的王翦老将军想的却并没有这么简单,“王上,湘江与粤水各走各的,完全没有任何交集,想要让运粮的船只从湘江直接进入粤水谈何容易?”
没有直接评判二人的话,嬴政仔细看了一下铺在桌上的舆图,好一会儿才抬头缓缓说道,“连接湘江和粤水,也不是不可能。”
作者有话说:
这会儿开的是灵渠!
感觉始皇大大那个时期秦国建造的这些工程都是功在千秋,而且有资料显示,从汉朝到清末所有的大型工程加起来也没有始皇大大在位时几十年建的多,而且人家大部分都是几百年甚至几十年就毁了,郑国渠都江堰灵渠这些几千年了一直到现在还有用处,当时他说干什么二话不说底下人就能执行,政哥哥对天下的掌控能力也是无敌了,如果他不是四十六岁就去世了多好(来自始皇吹的瞎bb)
第112章
绕山开渠, 循岩而上,建瓴而下,秦国之水工,除却郑国之外不知几何,旁人办不到的事情, 在他秦国却未必不可行。
要在湘江粤水之间开山造渠, 首先要做的就是安定原楚国之民, 比之中原那些城池,平定楚国更费心力, 好在李斯是楚人, 对楚国非常熟悉,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不知如何下手。
计策一定,军营很快就运作了起来, 水工壮丁皆从秦国派往湘江,郑国渠建成后一直不曾停下脚步的郑国也放下手中事情, 带了一众弟子跋山涉水开始勘察水路。
水渠建成之前, 大军暂时不准备进攻岭南,几方商议之下决定大军退回咸阳, 只留蒙武带二十万大军驻守寿春。
离开大营之前,李斯特意告了几天假去兰陵见了授业恩师。
“最为老师”、“三为祭酒”,荀卿虽为儒家学者, 却教出了李斯韩非两位集法家之大成者, 即便后来几人理念有所不同, 教导之情却是抹不去的。
在秦国对六国用兵之前, 荀子曾经入过秦国,“秦四世有盛,数也,非幸也”,到底是儒家认识,荀夫子对秦王的治国之法虽有赞同,但是更多的还是不以为然。
过于重视刑法吏治而轻视仁德士君子,“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荀子对各家之学皆有批判,唯独推崇孔子,明王道,述礼乐,对儒家经典的研究超乎常人。
李斯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既然他现在有机会来到这里,不去老师所在之地拜访一番着实说不过去。
名满天下的荀子为楚国兰陵令,听到了这个消息,嬴政自然不会无动于衷,他大秦武将足以傲视天下,但是在儒学礼法之上却还有不足。
齐国有稷下学宫,百家争鸣蔚为壮观,大秦想一统天下,那些读书人的看法不得不考虑,若是荀卿入秦,那事情就简单多了。
李斯韩非在秦国虽然时有争执,但是总的来说关系比之以前亲近了不少,让李斯来劝荀卿入秦再好不过,小小一个兰陵,可惜了荀卿大才。
后事如何燕执不清楚,嬴政要回咸阳,王翦老将军也要回去,他回去的时间却不在此刻,在南边留下足够的兵马之后,就算王贲还不曾将辽东一带拿下,燕执也依旧屯兵到了齐国边境,齐王就算再没有危机感,这会儿也察觉出了不对劲。
三十万兵马派往边境与燕执对峙,两方虽然没有直接开战,但是硝烟的气息已经弥漫了起来。
但是就算如此,秦齐两国心中也清楚,齐国不修兵备十余年,三十万大军听上去人多,真打起来未必是燕执手中十万大秦精兵的对手。
更何况,秦国不只这十万兵马,即便不调动国内的兵马,等王贲腾出手来,两面夹击之下,齐国一样没有还手之力。
秦国出兵迅疾,短短几年之间相继拿下了韩赵魏楚,燕国同样是武力强征,只剩下一个齐国不曾动兵,而灭齐,则是大秦一统天下的最后一步。
自姜太公立国一来,齐国一直尊贤纳士且重农桑渔盐,一直以来都是最富庶的国家,后经管仲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举而为春秋五霸之首。
田氏代姜之后,几代齐王励精图治,百年来一直居战国七雄之冠,直到秦国昭襄王对外用兵,齐国的势头才就此停下,而后又燕国几乎灭齐,这才让齐国彻底没了征战天下的能力。
这最后一战,求稳不求快,齐国之臣大部分都被秦国招揽,就算如今两方剑拔弩张,在燕执看来,这一仗最后打不起来。
初冬时节,第一场大雪覆盖了军营,万事俱缓,与齐国军营的紧张不同,秦军之中一切如常,训练的训练巡逻的巡逻,与齐国相比竟是难得的淡定。
没有让小霸王跟着大军一同回咸阳,燕执直接将人带在了身边,项燕老将军说过,这小子是在军中折腾着长到现在的,与其让他到咸阳折腾其他人,倒不如跟在他身边好好看着。
之前每日半个时辰大营门口的秧歌让军中彻底消停了下来,不管会不会扭秧歌,见识过燕统领冷血无情模样的士兵们在见了他之后都下意识的后退,他们不想大庭广众下丢人现眼。
至于终于得到自由的小霸王,更是看见红绸就忍不住要磨牙,得知自己不用在跟着去大营门口后直接一把火将所有的红绸烧了个一干二净。
他们折腾就折腾,为什么最后倒霉的是他,从来都是他犯错牵连别人,还从来没有被人牵连过的小霸王表示,这等“大仇”,必须记下!
现在打不过只能挥挥拳头让那些人知道自己的怒气,入冬之后,小霸王就开始扒着盾牌不松手了,只是他整个人还没有盾牌高,再怎么缠人燕执也不会让他拿盾。
木质的盾牌让龙淙来拿尚可,对于天生神力的小霸王来说却不怎么合适,考虑了几天之后,燕执觉得还是先学些拳脚功夫为好。
再怎么说这还只是个孩子,万一伤到了根本,以后再弥补就晚了。
燕军主力已经自易水撤退,王贲直接率军到易水上游自侧面进攻,有代地赵嘉的配合几乎全歼了与战的燕军。
他们至今不曾拿下辽东之地的原因不是打不过,而是燕国内部混乱不堪,燕王姬喜与太子姬丹撕破了脸皮,在外敌当前时竟然直接内斗了起来。
他们内部将兵力耗尽,秦军便能减少伤亡,只是多费一些时间的事情,王贲并没有拿士兵的性命来争取时间。
现在急的不是他们,而是燕国,然而,在秦军没有注意到的海边,一支残兵悄然离开了辽东。
秦齐边境的大营之中,只带了两百精兵的燕执看着眼前熟悉的兵马,沉着脸没有丝毫开口的意思。
看出了对面之人的身份,同样也清楚燕执身份的江旐握紧了手中的陌刀,觉得他们不能再这么僵持下去。
这人现在忽然出现在他们大营附近,肯定不是来叙旧的,他们家统领虽为秦将,但是说到底还是燕国人,若是传出去什么消息,统领以后如何在秦国自处。
眼中闪过一抹杀意,江旐上前一步挡住了对面之人看过来的目光沉声道,“统领,可要回营?”
统领不在,他们出手就不用顾忌了,毕竟对面那人和统领有关系,和他们却没有,玄甲苍云建立之前,他们统领在赵国和秦国之间辗转受了多少苦大家都是知道的。
他们这些老人都是锐士营出来的,可以说是和统领一起走到今天这一步,燕国几次来人想在王上面前抹黑统领,真当他们没有脾气吗?
今时不同往日,秦燕交战正酣,敢在这时候出现在这里,这太子姬丹怕不是个傻子。
冷哼一声往对面扫了一眼,江旐回头,在他们统领面前依旧是那个沉稳可靠的副手。
头疼的看着莫名其妙出现在这里的姬丹,燕执揉了揉眉心,“留下几个人盯着他们,其他人先回营。”
嬴政将他派到这里来就是为了避开燕国,谁能想到在燕国战事正酣的时候姬丹会出现在这里。
想躲避秦军去哪里都行,他们出现在这里,很明显就是为了自己而来。
燕执没有说话,身后的士兵也都没有发出动静,回到军营之后一个人待在大帐中提笔给咸阳传信,看着已经完成的竹简,燕执终于松了一口气。
燕国想干什么就干吧,就算把他骂出一朵花来也改变不了燕国要亡的事实。
将守在外面的江旐和龙修喊来,想着方才见到的兵马数量,燕执将手中竹简递给旁边的传令兵,命他们即刻将东西送至咸阳后才转身说正事。
“方才的情况,你怎么看?”转眼看向江旐,燕执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仿佛只是见到一群普通的士兵一般。
看着他们家统领的神色,江旐眸光闪了闪,而后重重抱拳,“统领,不管燕国想干什么,您都不方便出面,我们营中十万兵马,对方只有近千人,所以......”
80/95 首页 上一页 78 79 80 81 82 8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