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吏部右侍郎一职,六部中,还有其他一些比较重要的职位,也都空着,或是在位者年纪一大把,明显干不了几年的。各方势力都想往这些位置上填上自己人,奈何康泰帝一直压着这事儿。
谁能想到,太子一上位,第一把火就是把早已经淡出人们视线的苏瑾塞到吏部右侍郎上去。这让很多人面面相觑之余也明白,康泰帝一直把那些重要的位子空着,明显就是准备给继任者拢络人心用的,朝臣们再如何不满,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如今康泰帝虽然还在,却已经几乎起不来床了,存活的成年皇子,也只剩下这位硕果仅存的了,只要康泰帝还想让大周朝的皇姓是司徒,就不会让司徒旭步上义忠亲王的老路。
太子监国时,用自己人不是很正常的事么?
也就是他家苏先生了,和太子的关系即融洽又暧昧,在所有人都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一入朝堂,就白捡了一个好工作。贾琏很替自家师父高兴。
*
翻过年来,贾琏已经十岁,新皇登基,为了择选人才,当今下令开了恩科,各地举子齐聚京城。
两位先生在考较了贾琏的课业后,觉得他已经可以下场参加童生试了,便让贾赦打发了贾琏南下金陵。
一个是在官场上混过几年的老油条,一个是江南世家大族苏家嫡支的少爷,两位先生的眼光自然不是盖的,自然看出来自家小徒弟,是有大才的,再加上之前高产粮种的功绩,即使贾琏不参加科举,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就这么混吃等死,一辈子当个纨绔子弟,也是不会有人管他的。
只是,身为贾琏的师父,磕过头,喝过徒弟茶的那种,如何愿意看着自家小弟子如此的不思进取呢?自然是要尽心尽力的替小徒弟谋划不是?
为了让贾琏能真正的步入仕途,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贾琏从科举进身。而童生试,就是这场科举的起、点,这一趟金陵之行,贾琏势在必行。
对于这次的金陵之行,贾琏颇为期待,毕竟前世时,他只是一个宅男,别说是出外旅游了,有时候连多走一步路都懒得,想看哪里的风景,电视电脑上,想看就能看到,还不用和游客们人挤挤,不要太完美。
美景什么的,他并不怎么稀罕。
然而,来到红楼世界十年了,他竟变成了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世家公子。所谓静极思动,偶尔出去走一走,也是不错的选择。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贾琏掐指一算,好家伙,大概率那位含玉而生的贾家凤凰蛋贾宝玉,怕是要出来了。嗯,临走之前,他还是先给自家爹爹和师父打打预防针吧。别到时候被贾宝玉那神奇的出场方式给弄得手忙脚乱了。
对了,还得先和当今通个气,让他老人家派人时刻注意下王夫人,看看贾宝玉那块玉,真的就是自身带来的,还是某些人,人为弄出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 求收藏,求评论哟(づ ̄3 ̄)づ╭?~
谢谢“美女二分之一”灌溉的营养液+22019-12-23 13:16:03(づ ̄3 ̄)づ╭?~
第31章
【金陵啊……好美的名字,我发现,古代每个地方的名字都很好听的呢。】
【不只是地名好听好不?人们取的名字也好听,好有意境哦。】
【我不明白,为什么小主播考个试,还要千里迢迢的去那什么金陵去考呢?就在京城考试不行么?】
【对对对,这个问题也是我想问的,为什么呢?】
【贾琏:这个嘛,说起来就话长了,等路上的时候,我再给大伙儿仔细的解释一下为什么吧。】
……
直播间的观众们很想现在就听听小主播的解释,可惜大伙儿眼看着贾琏为了这次南行,忙得脚不沾地,实在没有时间和他们说这些,便也就歇了这份心思,耐心的等着小主播空闲了再来说这些。
可巧贾珠也是准备在今年参加童生试,二人原是关系极近的堂兄弟,按着贾母和贾政的意思,是想让他二人一同出发,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谁知苏瑾压根不按牌理出牌,自己一手包办了贾琏出行的一切事务,压根就没打算捎带上贾珠,就连同为贾琏师父的杨先生,也插不去手,气得杨先生跳脚不已。
苏瑾替贾琏准备的,是一艘足有三层高的巨大楼船,这位苏先生又是有大靠山的,那楼船的装饰,哪一样不是极精致奢华的?看得人眼都馋了。贾家人也不例外。
贾珠到底只是五品京官的嫡子,别说是楼船了,能有一艘专船接送,已经是贾母心疼这个孙子了。
后日便是出行之日,贾母突然命鸳鸯来请贾琏。
“琏哥儿,你应当知道,珠儿身子骨儿并不康健。这次南下金陵,山高水长,以珠儿的身子,怕是会支持不住。珠儿在读书上是极有天赋的,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和珠儿,都是我贾家兴盛的希望。因而,我这个老婆子便舍下这张老脸,只望这次南下,珠儿能与你同行,你们兄弟两个,也能有个照应不是?”
所谓无事不登三保殿,反之也是一样的。这不嘛,贾母刚抱着贾琏狠狠的稀罕了一回,就提起正事来了。
贾琏就等着贾母放大招呢,没想到真的被他给猜到了,只是这件事情,他还真就做不了主。
“老太太容禀,不是孙儿不顾念兄弟情份,只是那船和路上的用度,都是两位先生替孙儿备下的,孙儿并不能做主。若是珠大哥哥当真想要与我一道南下,还需得等我去问过师父了,才能应承下来。”
贾琏说的乃是实情,贾母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
她还知道,这次给贾琏准备南下行李的人里,只怕还有新皇的手笔,如此,她更不能以长辈的身份,硬押着贾琏答应带上贾珠了。
贾母这里是被安抚住了,王夫人却是不满意了:“瞧琏哥儿说的,苏先生是你的师父,说起来,你也算是苏府的半个主子了,苏府的下人,哪一个不把你当成小主子来敬着?让珠儿与你一同南下金陵,也不过是你的一句话的事罢了,何苦这般百般推辞?”
“王氏!”
这话说得实在雷人,贾琏眼角直抽,还没开口说话呢,贾母的喝斥声便先他一步响起。
这个王氏,当真是不会说话!这些话能说么?即使苏府的人真把贾琏当成小主子敬着哄着,那也只是敬着,贾琏压根不是苏府的正经少爷,即使心里知道,也不能宣之于口啊!
贾母简直气急败坏。
贾琏撇撇嘴,并不说话,他只是个晚辈,在长辈们的面前,根本没有他多嘴的份儿。
当初原著里说王夫人是个笨嘴拙舌,菩萨心肠,他压根一个字也不信,这会儿瞧着,可不正是如此么?
贾琏将贾珠要跟着他们的大船一同南下金陵的事儿告诉了苏瑾,苏先生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不过是随船罢了,他并不在意这些。
贾母得知,连忙吩咐下人给贾珠收拾行李,安排随行之人,忙的是不可开交,总算赶在大船出发之前,将行李和随行之人备齐了。
出行这日,乃是司徒旭特意让钦天监监正为贾琏挑的黄道吉日,最是旺贾琏的好日子,只盼着贾琏能一路顺风,平安到达金陵。
【这是终于要换地图了吗?真好。】
是啊,换地图了。贾琏自我感觉也是挺好的。
苏先生亲自来送行。
“先生,此去山高路远,我们府上,要劳您多多看顾一些了。”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到他这里,却成了儿行千里,忧心爹娘了。
顿了下,又说道:“还有杨先生那儿……”最近这两位也不知道在置什么气,总是互别苗头,一见面就掐。这俩都是饱读诗书的主儿,骂人不带脏字,却字字扎心,他夹在两位师父中间,每每都能感受到刀光剑影,鲜血淋淋,可愁死他了!
很明显,在他南下的这件事情上,苏先生技高一筹,胜了杨先生一回。
苏先生心知他担心的是什么,笑道:“放心吧,我和逸之自来就是这般,并非最近才这样,你不必担心。恩侯那里,你也当放心,有我们在呢,亏不了他。”
贾琏开心的笑了,又道:“还有,前儿我说的事情,先生莫要不放在心上,那事虽匪夷所思了些,却不得不防。”贾琏说的正是贾宝玉出生这事,如果是人为的,就好办了,如果不是人为的,就要看当今要怎么拿这件事情作文章了。
苏瑾笑骂道:“行了,这些事儿我们都知道了,已经有了万全的准备,你就放心考你的科举吧!别想太多了。
你呀你,这是大人应该做的事,你一个小孩子家家的,想那么多做甚,当心思虑过重,长不大!”
贾琏:……
“先生,人艰不拆!QAQ!”
*
苏瑾准备的楼船足够大,三层的楼船,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少见到的。可见,大周的造船技术是极高的,就不知道那些工匠们能不能造出可以远航的海船。
想到这个时候,正是大航海的时期,海外贸易,那就是一只能下金蛋的母鸡啊!如果可以,在江南的这些日子,或许该拉起一支海商船队,扬帆起航,给他赚来金山银山!
想想都要流口水啊。
族人坐吃山空算什么?国库空虚算什么?皇帝私库空得能跑马算什么?地主家没有余粮又算得了什么?只要有那只下金蛋的母鸡在,还怕没钱?
作为大船的半个主人,贾琏自己独占了一层,贾珠和他带来的人,则是和随船侍卫们住了第二层。
船上的生活枯燥又无味,好在贾琏还能和直播间的观众们聊聊天,打打屁,钓钓鱼,看看景,每日里上窜下跳,跟个猴儿似的,一刻也不得闲,日子总算没有那么难过。
贾珠与他却是并不相同,每日里只呆在船舱里读书习字,看得贾琏全身不自在。
贾琏好心提醒:“珠大哥哥闲了的时候,还是多到外头走一走吧,运河两岸的景色还是颇有看头的。成日里呆在屋子里读书习字,要把身子骨熬坏了。一味的读书非是正道,劳逸结合才是正理。”
可惜,对于贾琏的提议,贾珠一个字也没听进去,依旧我行我素。
贾琏耸耸肩,算了,人家不稀得听他的提醒,他也没兴趣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他还是自己玩自己的吧。
船行了一月有余,方才抵达金陵城。
自古江南便是渔米之乡,文风鼎盛。金陵乃是六朝古都,其文化的底蕴,根本不是一般城市所能比拟的。
她既有魏晋时期的风流不羁,又有隋唐时的豪迈与阔达,更有两宋时烟雨江南的神韵。
一到金陵,贾琏很快就被这里的美景给迷住了,连带着直播间里的观众们,每日里沉迷吸景,不能自拔。
早在贾琏决定南下参加童生试时,贾赦就让守着金陵祖宅的下人们把院子收拾出来了,如今多了一个贾珠,倒也不算什么,金陵贾家的族人那么多,多叫几个来帮忙也就是了。
再说了,贾珠自己带来的下人就不少,一天的时间,收拾出一个院子,尽够了。
他二人都是贾家嫡支的公子,贾家祖籍就在金陵,他二人一来,自然是要代替自家父亲与在金陵的亲友们联络一下感情的。
作者有话要说: 平安夜,祝所有小天使们平平安安,合家欢乐(づ ̄3 ̄)づ╭?~
谢谢小天使“红尘过客”灌溉的营养液+22019-12-23 21:30:30(づ ̄3 ̄)づ╭?~
第32章
好在两人都是来正经参加童生试的,该见的人都见过一遍后,两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闭门读书,应酬什么的,实在是浪费时间。
贾琏记得,原著里说的是,贾珠十四岁进学,今年贾珠十三岁了,也就是明年的事情了。
待中了秀才后,回到京城,贾珠怕就该娶妻生子了。
贾琏才十岁,进学什么的,他并不着急,按照杨先生的说法,以贾琏的学识,区区一个童生试罢了,简单得很。
事实也如杨先生所想的那般,第二年时,贾琏和贾珠果然双双都中了秀才。贾琏的成绩比贾珠好多了,甚至捞到了一个禀生当当。
不过,这两人从考场出来时,精神面貌可是天差地别,最明显的就是,贾琏是自己从考场走出来的。
贾珠虽然也是自己走出来的,只是一出考场就晕过去了,整整昏迷了三天三夜,才醒过来。
讲真,相比贾珠的病病歪歪,依旧活蹦乱跳的贾琏可就招人恨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京城传来消息,王夫人又为贾家二房添了一个儿子,那孩子是个有来历的,下生时,稳婆竟然从孩子的口中,掏出一块五彩晶莹的,雀卵大小的玉来,可把贾母等人给稀罕的,恨不得把这个消息广而告之全天下。
贾母更是给孩子起了一个小名——宝玉,如宝似玉,可见贾母有多喜欢这个孩子,当日就将孩子抱到荣庆堂,养在贾母跟前儿。
还好当时贾琏事先给贾赦和当今打了预防针,让贾家大房和当今这两方人马事先有了准备,最后更是联手拦下了贾母召告天下的举动,没让自己陷入到被动的局面里去。
为此,当今又给贾琏记了一功。
*
远在金陵的贾琏和贾珠收到消息,表情各异,当时贾珠就立即决定启程返回京城。
【什么什么什么!我没听清楚,小主播说的是,小孩刚生下来,口中含玉?】
【我也懵逼着呢。话说,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的嘴里,是怎么含进一颗石头的?那孩子没被噎死吗?】
【星历3000年,十大未解之谜终于要更新了。】
【咳咳咳,话说,刚才我亲自试了一下,拿了一块所谓雀卵大小的玉石,给我家小弟试含了一下,小孩儿差点把石头吞了……】
【……哦嗐,楼上的,好有求知精神哦,你小心被家里的父母请吃竹笋炒肉!】
【哈哈哈……】
【贾琏:各位,《红楼梦》里,是有着神秘力量的,咱们含不住那块玉,不代表别人不行啊,毕竟那玉,可是当年女娲娘娘补天时剩下来的补天石哦,出身高贵着呢。】
【众人:……女娲娘娘是谁,补天又是从何说起……】
【贾琏:……呵呵,等主播我哪天闲了,给你们讲一讲咱们这儿的神话传说吧。】
……
贾琏选择留在江南,他决定听从两位先生的意见,到江南书院混上三两年再回去,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把他的船队组建起来。
要知道,不管是官场还是商场,人际关系可是很重要的。
19/71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