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前面路口放我下来,我打车回市局,你们回去吧,今天麻烦了啊。”齐楚琛指了指前面的红绿灯路口。
齐楚琛打车直奔市局,下车几乎是冲进张潮办公室。
“郑时凯应该涉毒!”屁股还没坐下,第一句话先飚了出来。
“你的判断?怎么发现的?”这事张潮也一直在留意,他知道截止昨天为止,郑时凯的行为确实有很多反常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并没有暴露确切的点。
“我闻出来了!”
这是张潮第二次听到齐楚琛的类似话语,上一次是在苏展坤被杀案的酒店房间。
“你闻到了什么?具体说说。”张潮问。
“刺激性的化学气味,很淡,靠近了才能闻到一点,应该是几种混合一起,能分辨出来至少有□□。”
“东西不在身上?”张潮问,虽然他知道如果在身上,齐楚琛可能早就动手了。
“肯定不在,所以我今天没动作,而且郑时凯肯定不是普通的下家贩卖。”齐楚琛想起了回来路上,两个盯梢的警察给他汇报的情况
郑时凯看到警车第一眼是脚步停顿了很短时间,然后保持频率继续走,看起来目不斜视,其实一直在观察警车的动静。走到距离警车最近的位置,有可能意图去看车内情况,但是最终没有,步子犹疑了下放松进了单元楼。
结合齐楚琛看到郑时凯开门时的反应,郑时凯见到警察心虚,自我保护意识非常浓烈,但是他最终放松没有跑还把警察让进屋的主要原因是:相信警察在他身上,他家搜不到任何实质证据。
“这事要和周烨泷他们通气了。”张潮说完拿起电话拨通了禁毒支队的内线。
下班点已过,会议室里张潮带着刑侦几个人和禁毒支队的骨干坐在一起听齐楚琛介绍案情,齐楚琛讲完后提出了目前的几个疑点:
一、销售DU品的资金收取方式?郑时凯网店里一个订单撑死了一千多块,绝对不可能是真实的交易金额,其他钱从哪来怎么进到郑时凯的口袋?
二、这些客户来源?当然很大可能是通过夜色联系。
三、郑时凯参与制作,在中间扮演什么角色?帮忙还是主导,制作原料从何获取?
四、既然郑时凯不在家不在身上留东西,那么发出去的东西从哪来?
五、除了快递交易,还有没有线下交易?
这几个问题不仅决定郑时凯最终量刑,更决定了顺着郑时凯这条线扯出来的锅有多大,是铁是银还是金!
“你怎么判断郑时凯部分交易通过快递发货?”禁毒的一个警察提出了问题。
齐楚琛将订单记录,购买ID,包裹分析再次仔仔细细讲了次,最后还补充说了一句:“今天我在郑时凯家里发现了他网店销售产品的包装薄膜。一个正常的卖家怎么可能在发货前,拆掉产品密封膜又自己再封一次然后在发给客户?这样多此一举浪费成本的行为,只有一个可能:要往里面加东西。”
“我们最近一直在挖一条线,之前抓的散货卖家手上有几种东西形态,成分比例和曾经市面上流行的有所不同。”周烨泷开口提了几句之前的线索后,停顿了下望着齐楚琛继续说:
“不能算新型产品,要非说呢就是不够标准化,制作过程,原料有点粗糙。既然郑时凯涉及制作,那我们就不能像抓出货的那样一抓了事,需要制定周密的方案。我希望我们可以联合行动。”
张潮刚才会前强调过:这个调查是齐楚琛主导,线索目前都是刑警支队少数几个人才知道,并没有走到建档立案阶段。换而言之可以将相关资料全部转给禁毒支队,后续调查破案与刑侦无关,甚至是功劳也不要半分。
而周烨泷的表态就是大家合作,你们发现有功,收集线索有功,这部分成绩我不抢,后续还需要你们支持,大家把这个案子配合漂亮共同完成。
因为郑时凯的案子禁毒支队参与正式开启调查,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用的人多了,能调动的专业资源也多了。
跟盯郑时凯的人多起来,在跟丢郑时凯两次后,终于发现他不定时的清晨出行目的地是郊区一个穷困的农村。这个村子地理位置比较奇怪,被两条高速夹在中间,附近只有个公交车站,一趟公交车间隔半小时,距离地铁站走路半个多小时,坐摩的也要十来分钟。
这个村人口稀少因为早年附近有好几家化工厂,严重超标的污染导致土质水质变差,还有些村民罹患怪病,尤其儿童和老人。虽然后来因为媒体曝光,上级介入调查关闭了化工厂,赔付了受害村民一笔钱,但是这个村也陆陆续续搬走了大批人,常驻在这里的大部分都是些老弱病残吃救济的村民。
这个村实在太穷,土地也种不出粮食,有劳动力,完整行为能力的村民几乎没有,所以连正经村长都没有。
第84章 收网
“早年被化工厂污染,对化学气味不敏感,村里人烟稀少,这个村是绝佳的制DU窝点,搞不好不止郑时凯一票人在这里干这个。”齐楚琛看着投影仪里的影像资料说。
“我们也是这样认为,所以安排了几个人蹲守,也是为了摸清郑时凯过来的频率,看看他是不是只有这一个点。”周烨泷说。
“现在还有个疑点,DU品制作完成怎么到郑时凯手上发出去?除了郑时凯还有没有别人发货?”齐楚琛说。
“几个途径,有人送上门,在夜色或者其他地方见面交付。”禁毒组一个人分析。
“我倾向于送上门。夜色被查过,这种东西在夜色流通风险太大。以郑时凯在去制造点的路线选择来看,他非常谨慎,不怕麻烦的谨慎,肯定不会让东西在自己手上留太久。以监视郑时凯的人反馈,根据他平时接触的人群,能送上门的就两个方式:外卖,快递。”齐楚琛说。
周烨泷听到“快递”两个字坐直了身子:“有个线索我还没来得及给你们分享。”
禁毒支队在齐楚琛提供的网店交易记录里,选择了几个回头客ID,在最近的购买订单里筛选了个不会引起怀疑的一单包裹,让快递公司意外损毁了这个包裹。包裹拿回来一拆开,里面果然有东西,称重后价值不算太高但是绝对和网店销售金额不符。把包裹里面的东西化验后,跟他们之前发现的制作粗糙的那些货很类似。这个发现不仅确定了郑时凯利用快递散货,也确定了郑时凯的网店并非真正销售收款途径。
“怎么意外损毁的包裹?”高睿听到这个词挺新鲜。
“无良卖家销售三无充电宝,包裹在露天摆放过久,阳光照射后短路引燃,烧毁了一批包裹。很不巧郑时凯发的包裹就在被牵连的这批里。”周烨泷淡淡的说。
“一批是多少?”高睿发现禁毒支队的骚操作简直不要太多。
“一批的意思就是只有郑时凯这个包裹是真的,其他几十个包裹都是快递公司做的,现场图片反正看起来损失蛮严重。都是易燃物火烧的太快,发现时候抢救不了了。”
……
都是大佬,不服不行。
“郑时凯收的快递比较少,天天倒是叫外卖,我们可以从外卖员入手,看看是不是还有隐藏的人。”齐楚琛说完又补了句,
“咱们得尽快了,包裹损毁这事虽然表面看正常,但是郑时凯不是正常人,可能疑神疑鬼的很厉害,不知道这事会不会引起他警觉。”
散会后,确定了外卖可能存在送DU可能,齐楚琛拉着几个人再次把郑时凯最近三个月的通话记录,手机访问记录拉了出来,逐个核对。
齐楚琛的思路非常简单粗暴,这事肯定是固定的那么一两个人给郑时凯送上门,找出郑时凯经常接触的外卖员的去追。另外还需要考虑个问题:送货上门的这个人是怎么取得的DU品然后再送给郑时凯。
在村口盯梢的人发现除了郑时凯,其他进出的基本都是村民或者邮局的投递员,有时候有政府的工作人员下来实地工作,其他外来人口基本没有。因为不可能是个人就扑上去搜身,所以他们一直只是在盯梢,倒是确定了郑时凯每次外出,在外长时间停留都是来了这个村。这个村里的某处房屋应该是郑时凯唯一的制作点。
对了一通宵的通话记录,发货时间。齐楚琛发现了有一个电话每次郑时凯下午发货时中午就会拨打,除了极少的两三次发货前是打的别的电话。那极少的两三次对照网店发货记录,当天发出的都是真实买家或者刷单买家的订单。
齐楚琛迅速把这个电话调出来查了机主信息,机主名叫:包国华,48岁,经营小型餐饮。齐楚琛查了包国华的户籍信息,原籍正是郑时凯制造点那个村子,三年前在市区买房将户口迁到城里。已婚已育,有个独子今年25岁。
齐楚琛又查了包国华经营的餐饮店,开在距离郑时凯家五公里外的一家手工面食店,早上卖包子馒头,白天卖水饺,面条都是手工制作。
“这是有多好吃,隔着五公里三天两头叫?面食这么远送过来都稀糊了吧。怕这天天送的面不是我们以为的面。”齐楚琛把一沓资料丢在了桌上,把腿抬上了桌子,兜里掏出烟咬了口点燃。
高睿看了眼齐楚琛:“领导注意下仪表,脚放下来好么……”
“不放,你再叨叨,我给你加活……。”
高睿闭嘴了。
“你查查这包国华每次送外卖怎么送?”齐楚琛弹了弹烟灰。
高睿内心:说的跟我闭嘴就真的不加活一样。
清晨的阳光洒满了会议室,春暖花开的气息萦绕在每一寸阳光里。齐楚琛睁着通红的双眼,介绍着包国华这条线。
包国华有一辆二手面包车,平时主要拉面粉。通过调取路面监控,包国华每次给郑时凯送餐都开着这辆车去。包国华虽然在市区买房,但是那套房子应该是给他儿子结婚用,他和老婆还是经常回村里住。
“这辆车我们经常见,几乎隔天就在村里进出。”在村里盯梢的人看着影像截图肯定了包国华的路径。
“如果包国华就是负责运送的人,那么我们可以推算郑时凯在本市的线下交易,极大可能都是包国华以送外卖形式送货上门。”
“制造点确定了,送货人确定了,发货确定了,在线购买的下家确定了。真正的收款方式,原料来源还没确定。”齐楚琛总结。
“后面两个可以抓到人再审,现在我们讨论下收网。”周烨泷站了起来。
抓现行是必须的,特别是对于包国华,那么是在包国华送货时候抓,还是送完了抓。
“我们最近监控郑时凯网店,发现订单在增加,发货有积压。今天早上我看了下还有没发出的,而且半夜又有新增订单。”朱臻说。
“昨天有发货吗,昨天包国华有送外卖吗?”齐楚琛问。
朱臻看了眼手里的东西:“郑时凯昨天中午打过包国华电话,晚上上班前发过一次货,发的是XX快递。”
“联系快递公司,昨天他发的全部拦截下来,不论在哪个环节全部拦截,之前发的紧急理一下还没投递的尽量拦截。今天如果郑时凯再通知包国华上门一锅端。外地的散货买家,我现在通知当地配合抓人。”周烨泷几句话确定了抓捕方案。
中午十一点,郑时凯拨通了包国华的电话:“白灰路乐意小区,三两牛肉面加料。”
对于这个根本不在本市范围内的陌生路名,小区名,包国华只“嗯”了一声就挂掉了电话。
十二点,包国华提着一个保温袋上了自家的二手面包车,一摇一晃开去了郑时凯家。
面包车在郑时凯小区外的马路上停下来。包国华刚提着保温袋下车关好车门,一对吵架的情侣从旁边快速跑过来。年轻的姑娘在前面边捂着脸哭的嗷嗷的一边慌不择路往前冲,穿着高跟鞋跑的跌跌撞撞,一下将包国华手里的袋子撞到了地上。
“瞎啊……!”包国华一句没骂完,跟着跑的男孩快速跑过来蹲下身子,伸手去提袋子:“不好意思啊!这里面是啥,你看看摔坏没,我赔你。”
包国华在男孩手接触到袋子前迅速一把抓起袋子,“没啥,空的,别走路不看路。”
包国华掸了掸袋子外面的灰,提着往小区去。
男孩继续追着女孩跑,“袋子里有东西,不让我碰。”
包国华提着袋子走到郑时凯家门口,有节奏的敲响了房门。郑时凯将门打开一条缝,伸出一只手准备接。
“里面应该洒了,你收拾下,东西不会有事。”包国华递过去袋子。
上行楼梯上跟着跳下来六七个人,一下撞开了房门,分别将包国华,郑时凯摁在了地上。
一个缉毒警拿起掉在地上的保温袋,打开看了眼里面汤汤水水漏了一口袋,用手仔细摸着保温袋,说了句:“夹层里,货不少。”
一直在试图挣扎的包国华听见这一句,身子一软瘫在了地上。
刑侦,痕检,技术的人迅速跟着上楼进入了郑时凯的出租屋。
技术打开郑时凯房间的笔记本查看时,齐楚琛一眼瞄到桌面上一个绿色图标,一个不太好的预感瞬间浮上心头。这个绿标,齐楚琛见过,在如意的电脑里,是地下交易网站的登录口。如意当初就是通过这里发布了任务,招揽到了那个至今没有抓捕归案的职业杀手。
齐楚琛从电脑桌抽屉里翻到了一个小本子,里面详细记录着怎么使用VPN,登陆绿标,账号,密码流程一个不落。登陆绿标后,怎么收钱,怎么转钱,怎么兑换都写的清清楚楚。另外还有详细的交易账目,虽然用的是简称,但是一眼就能看出来是DU品种类。
齐楚琛看着这本子乐了:“果然成绩太差,脑子太笨的人干啥都不好使。”
第85章 交待
回到队里,审问的事由禁毒支队的人负责,齐楚琛干脆和技术一起把郑时凯的笔记本先研究透彻。
那个小本子上写的流程确实是登陆路径,齐楚琛按照郑时凯的记录操作后,看到了所有下线散货途径的真实入账收入。
郑时凯网店里每一种产品代表的是不同种类的DU品以及数量。散客买家购买后只是完成下单第一步:报数。之后需要在两天内将数目相符的货款通过绿标里的通用数字货币支付给郑时凯。
郑时凯在地下网络里的付款记录从九月开始基本每个月一笔,付款对象查不到具体的,都是一次性账号,连聊天记录都是阅后即焚。
53/68 首页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