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当我坑男配时我在想什么[穿书]——卷卷猫

时间:2020-05-23 13:57:17  作者:卷卷猫
  燕王完全无视亲弟弟的警告,继续给超凶的兄长陪笑道:“既然来了,三哥就先在这儿坐会儿,前日弟弟刚得了把剑,据说是上古神剑,历千年而无锈迹,三哥一会儿可以让李晟取来瞧一瞧,是不是真货。”
  本以为是那桩绑架案查出了幕后主使,三皇子这趟陪同而来,是准备当面教训一顿险些害了自家兄弟的贼奴。
  没想到案子还在审,有些扫兴,三皇子转头招呼九弟道:“走,先去书房,把这玩意填好,回来再瞧你六哥犯傻,还上古神剑呢,老六真是什么当都敢上……”
  怀疑燕王智商的三皇子一脸嫌弃摇头叹息,搭着九弟肩膀,迈步去书房。
  谢夺被勾着肩膀往外走,回头疑惑地盯了眼六哥和小神童。
  “走,咱们去里边谈。”燕王对韩皎做了个请的手势。
  韩皎颔首让燕王先请,随后毫无所觉的,在某boss的不悦的目光中,跟着燕王走进了里间。
  燕王粗略翻完韩皎递来的一叠书文,眉头深深皱起来。
  他本以为韩皎送来的这厚厚一叠,是有关杀良冒功案的线索总结,没想到,这叠文书里,写的全是账目列表。
  燕王不是个擅长比对账目的人,韩皎这事情办得不周全。
  但他还是耐心地询问:“这些账目有什么问题吗?”
  “说来话长。”韩皎严肃道:“我先给您看凭证总览,而后再一一为您讲解其问题所在。”
  燕王点头:“先生请讲。”
  韩皎伸手,示意燕王把那叠文书还给自己,而后迅速翻找到自己整理出的第一页账目,递到燕王眼前讲解道:“这是天圣十七年,齐宁关的各项军费开支,除去鞑靼年末进犯增加的军需补给,各项开支,与此前两年基本持平。”
  燕王点点头,等他讲下去。
  韩皎翻到第二页:“这是天圣十八年十月,齐宁关申报的军费开支。因为鞑靼两次犯境,齐宁关征招一万名守军,从这个月开始,齐宁关每年要多支出一万名士兵的军饷。”
  燕王侧眸看了韩皎一眼,似乎在催促他说重点。
  韩皎指着这张账目左下角赵亮的名字,解释道:“赵亮就是在这年七月,被调至齐宁关,任职指挥佥事,也就是说,他在到任三个月后,征了一次兵。”
  燕王微一皱眉,耐心道:“征兵不是他能决定的,这事情我知道,是父皇下的令,怪不到赵亮头上。”
  韩皎仿佛没察觉燕王的不满,又翻开下一页账目,认真地讲解:“第一批新兵军饷,户部是在次年二月拨款的,请您仔细看这一张账目,”
  他又翻出第一页账目,两张并排展示给燕王细看,并问道:“您能看出这两张账目中,军费开支项目有何不同吗?”
  燕王并不理会韩皎的引导,直接命令:“请先生明示。”
  韩皎本希望燕王顺着他的引导,自己找出真相,这可以让韩皎的结论更具说服力。
  否则直接把一堆冗杂证据讲出来,燕王可能会犯迷糊。
  然而燕王居然这么没耐性。
  没办法,燕王恐怕还是觉得他年纪小,查不出什么重要证据。
  韩皎只好自己指出账目中的一个异常开支:“这笔‘火铳火炮返京拆装修整费’,是天圣十八年以前从未有过的,其中除了运送行粮等费用,剩余开支统一转入了兵部帐下,接收官员是兵部左侍郎——周肇昆,这笔开支,每年高达六万两之巨。”
  一听见李阁老女婿的名字,燕王立即敏锐地看向账单,神色严肃地呢喃:“你是觉得,这笔火械维修费用是个幌子,其实被周肇昆吞了?有证据么?火械比寻常兵器难养许多,若非每年定期修整,隔三五年就得全部换一批,那可就远不止六万两白银了。”
  韩皎立即从账目中翻找出另一张标红的账目,解释道:“齐宁关的火械,从前是在辽东总指挥使司修整的,每一年半查验一次,费用都在一万两以内,除非该年跟鞑靼有过交锋,需要弹药补给,那样最多也才两万两白银开支。”
  燕王眼睛一亮,接过韩皎调出的那页账目,仔细查阅,许久,低声道:“有点意思,但这是兵部的事,接管的又是周肇昆,他寻个由头,譬如军备研制改装之类,硬要说多花几万两银子,咱们也拿他没辙。”
  “殿下。”韩皎从燕王手里拿回账单,示意他仔细听自己说话:“臣核查这笔开支的目的,不在于证实六万两白银是否用于火械修复,而在于这么一笔巨款,齐宁关是怎么拨出来的。”
  燕王被这一句话猛然点醒!
  “没错。”燕王看向韩皎:“他们哪来的这么多军费维修火械?每年操备修边的银子,都要向户部讨要,哪来的闲钱孝敬周肇昆?”
  “问题就在这里!”韩皎神色笃定道:“六万两白银,约莫等于三千名边关士兵一年的军饷,也就是说,占了赵亮征的新兵三分之一。”
  燕王一愣:“你是说,赵亮克扣军饷?这不可能,每个士兵一年的军饷,还不到二十两,那是户部算得清清楚楚的,只少不多,想盘剥也抠不出多少银屑子,何论三分之一的军饷?那是要饿死人的,弄不好,就会引发哗变,赵亮没这个胆子。”
  韩皎点点头:“请殿下记住这个结论——赵亮没有盘剥军饷。”
  这话一出,燕王直觉这姓韩的神童当真不简单,目光炯炯看着他:“说下去。”
  韩皎继续道:“殿下还记不记得,御史查核杀良冒功案时,快马递回京的密信内容?”
  “当然记得!”燕王急道:“御史在勘核首级的时候,发现敌兵尸体中,掺杂许多妇人和孩童,所以怀疑齐宁关捷报是虚报军功。”
  韩皎道:“这是御史密信中第一件要事,还有另一件事。御史详细说明了敌我交战过程,说是鞑靼趁夜偷袭齐宁关一处关口,守军在短暂的溃败后,绝地反击,将犯境者共计一千二百余鞑子全数剿灭,而我军的阵亡人数,是三千名。这并不算是大捷,事实上,我军伤亡是鞑子两倍有余。”
  燕王摇摇头:“鞑子骁勇善战,又是趁夜偷袭,我军死伤更多,倒也不在意料之外,能反击剿灭敌军,也算是大捷。”
  韩皎沉默片刻,等待燕王稍微理顺刚才的所有信息,随后开口提醒道:“刚好战死三千人,刚好在赵亮即将被调离齐宁关前半个月,刚好鞑子趁夜偷袭,刚好杀了我军三千人,刚好,平了每年六万两军饷的帐!”
  仿佛晴空炸雷,燕王猛然站起身,惊愕地看向韩皎:“你是说……你是说……”
  韩皎紧跟着站起身,神色坚定地盯着燕王道:“殿下,事情已经相当明白了!两个月前,内阁票拟撤换齐宁关指挥佥事赵亮,一个月前,齐宁关捷报回京,半个月前,监察御史发现敌兵尸体有猫腻,杀良冒功案这才展露眉目。”
  燕王只觉胸中热血翻涌,沉声接着韩皎的话说道:“你的意思是,赵亮制造杀良冒功案,根本不是为了保住官职,而是为了在徐阁老的人到任以前,平了他吃空饷每年贪污的军费!”
  韩皎点点头:“徐阁老调派太突然,赵亮此前虚报的三千士兵,半月之内在边疆根本征不齐,赵亮担心吃空饷的事情败露,会引出周肇昆,这才紧急制造了一场战争。”
  “事实上,很可能是赵亮趁夜偷袭鞑靼部落。因为担心己方伤亡,他没有跟鞑靼主力部队交战,只偷袭了并无战斗力的部落老弱妇孺,那些鞑靼尸首,倒未必是边疆的大楚百姓,齐宁关那地方,一时间凑不出这么多百姓,这也是没有幸存百姓申冤闹事的原因——赵亮确实杀的是鞑子,这一点他并未作假,作假的,反而是我军阵亡的那三千士兵!”
  “这三千名士兵从来都不存在,三千人每年的军饷,被边关四名武官,以及兵部左侍郎周肇昆,给合吞了!”
  燕王此刻注视韩皎的目光,几乎是震撼的,怔愣须臾,他神色恭敬的求教:“这五个人为什么在账上做手脚,而不是军饷到手之后再分赃?”
  韩皎苦笑一声,低声回答:“殿下忘了?军费下放,每过一道关口,都有监察御史核对。我大楚太祖皇帝为了杜绝吃空饷,在核查方面,做了好几道关卡,军饷下发时人头对不上,多余的军饷根本到不了赵亮手里,且知情人太多,需要贿赂的监察官员也多。赵亮等人,就是钻了每一道关卡监察御史核查范围不同的空子,事先以冠冕堂皇的名目把空额拦截下来了。实话告诉您,他们在账上做的手脚,比我说的复杂百倍,为了让您一目了然,我只列出了最大一笔数额的假账,而其他冗杂账目……”
  韩皎把自己那四张“范例”账目,从那厚厚一叠账目中抽出来,剩余的真实账目递给燕王,低声道:“全都在这里,五年内各个关口军费开支、整合变动,臣一一核算完成,查出的齐宁关可疑账目,全部加起来,刚好跟‘阵亡那三千士兵’一年的军费,几乎相等。”
  燕王震惊地说不出话,木讷地伸手接过那厚厚的账目。
  “接下来。”韩皎给出了最终建议:“殿下可以立即派遣御史,前往齐宁关,去挖开所谓三千阵亡烈士的坟冢,看看是不是真的有尸体。如果没有,这场虚假捷报,背后贪墨所涉及到的所有官员,臣都在账上明明白白列齐了,可证实殿下与那罪员赵亮,毫无牵扯!”
  作者有话要说:  燕王:你两天就算完了一座山的帐????怎么算的?
  韩皎:你懂的,随手而就。
  燕王:……
 
 
第30章 
  韩皎一口气说完, 简直酣畅淋漓神清气爽, 目光清亮,等待着燕王的决断。
  然而,刚刚因激动而站起身的燕王,此刻却一言不发。
  同样应激动跟着起身的韩皎感到有些局促,赶忙回忆自己激动之下,是不是说了什么不恰当的话。
  王府正房的偏厅, 面积非常开阔,仅有这二人相对而立。
  方才情绪激昂时, 丝毫未觉出此处的空旷,因为燕王与韩皎这对准君臣,此刻仿佛是第一次真正相遇。
  珠联璧合,是一种让人激情澎湃的景象, 当事人身处其中的感受,则更为奇妙。
  燕王方才一步一步被韩皎引路,最后一瞬间仿佛已经登上山顶, 睥睨众生。
  燕王一瞬间显露的豪迈之气, 让广阔的偏厅显得狭小, 甚至让人透不过气,而此刻,燕王的气势忽然收敛了。
  韩皎正疑惑, 就见眼前这位未来的帝王忽然一抬胳膊,广袖生生撕裂空气,双手交叠, 与眉峰齐平,陡然向韩皎深深一揖。
  “殿下!”韩皎哪敢生受此等大礼,忙上前搀扶,却哪里撼得动燕王?
  只好退后一步,也向燕王拜了下去。
  燕王直起身,严肃注视着韩皎,沉声开口:“先生高才,本王此前礼数不周、言语轻慢,望先生海涵。”
  韩皎很难形容此刻的心情,一个备受排挤壮志未酬的穷酸书生,沥血献策后,会得到怎样的对待?
  燕王给他的回应,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
  韩皎胸中热血翻涌,颔首行礼道:“殿下言重了!臣区区一名未入流庶吉士,殿下非但……”
  燕王见韩皎忽然嗓音哽住,赶忙上前扶起他,真诚地道歉:“初见先生时,谢广未能慧眼识珠,竟把先生当做狂妄之徒,失了礼数。如今,蒙先生不计前嫌,献此奇策,谢广感佩在心,必不令先生明珠暗投!”
  韩皎抬起头!
  近距离相对,谢广才察觉这年少的庶吉士此刻竟然满脸沧桑,那双平日湛然的桃花眼,此刻仿佛失了神,眼下的黑眼圈,像是挨打后的淤青。
  “这几日,辛苦先生了。”谢广扶着有些打晃的韩皎,抱歉道:“本王这就送先生回府邸歇息。”
  韩皎心头大石落地,身体仿佛瞬间散了架。
  三天熬了两夜,对他来说算不上辛苦,是那场绑架案的后劲上来了,意志力苦撑着的身体彻底发出了警报,他脚下一趔趄,被谢广一手抓住胳膊,扶到圈椅里坐下。
  “先生这是怎么了?”谢广察觉到韩皎的精气神似乎一下子萎靡了:“若是疲累过度,便先在本王殿中歇下罢。”
  韩皎揉了揉眼窝,强打起精神,抬头道:“臣无碍,请殿下先派人将我家中账本,悉数送归兵部,并火速派御史,去边疆查证赵亮吃空饷之实。”
  他其实想顺带提及救父之事,但这么着就太明显了,还是先紧着燕王的事情,反正刑部的案子被燕王下令拖着,不急在一时。
  谢广想了想:“现在把账本送回去,不是给兵部销毁证据的机会吗?我去把账簿都搬回王府,再知会兵部一声,料他们也不敢在来惹你,况且你如今就住在本王附近,谁敢在本王眼皮子底下找死?”
  一听这话,坐在圈椅里的韩皎又吓精神了,仰头看向燕王道:“殿下打算如何处置赵亮?”
  谢广直起身,冷哼一声,厉声道:“当然是拿着先生查出的证据,把涉案罪员一同拿下!”
  韩皎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男主如今也才十九岁,正处于没碰过壁所以非常莽撞的时期,韩皎就怕他不自量力。
  “万万不可,殿下,臣查清账目,只是为了洗脱殿下与齐宁关一案的牵涉,谎报军功的是赵亮,这个案件,殿下还是该以论处赵亮为主。这些证据,用来威吓赵亮足以,其他几人,可另寻时机,一一拿办,切不可打草惊蛇。”
  谢广闻言一皱眉,转头神色失望的看向韩皎:“我当先生是不畏权奸、匡时济世之大才,却如何与徐阁老之辈所言如出一辙?”
  韩皎:“……”
  作孽啊!
  他果然投奔得太早,男主现在那叫个头铁啊!
  谢广自知失言,忙恢复温和态度劝慰道:“我没有责怪先生的意思,只以为先生过分谨慎了。如今我辈证据在握,区区几个边疆武官和兵部巨贪,还需要徐徐图之吗?本王容得下,父皇也容不下他们!”
  韩皎蹙眉道:“这些人背后还有什么人,想必殿下不会不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