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皎站在木栅栏外深吸一口气,轻轻闭上眼,感受花香。
“这花香闻久了会头晕。”
忽然传来的低沉嗓音惊得韩皎睁开眼,循声望去,就见不远处草丛簌簌响动。
一个男人从半人高的花丛中直起身,一手撑着锄头,神色平和地远远与韩皎对视。
男人五十上下的年纪,身材高瘦挺拔,穿着朴素的劳作服装,估摸着该是庄园里的园丁老头。
被这男人锐利的目光注视着,韩皎有种不明原由的忐忑。
男人见他还没有离开,便提起锄头从花丛里走出来,不疾不徐来到韩皎面前,开口道:“既是宾客,何不与众人一处论道?”
他嗓音极有磁性,带着莫名的威慑力。
近距离相对而立,这老头裤脚衣袖都卷着一截,一副村夫打扮,但身形颀长,面容清癯,尤其是一双湛然的眼眸,极为有神,气质和穿着十分不相配。
韩皎回过神,淡淡回答:“宾客中并无与在下相识之人。”
男人转身将锄头摆在栅栏旁,不紧不慢地拍去身上的灰尘,低声道:“总得先费心结识,才能成为权贵们的相识之人。”
听出话中讥讽,韩皎漠然回道:“在下只是陪同友人赴约,并非为了结识权贵而来此赴宴。”
“原来如此。”男人一边整理衣袖,一边回头看向韩皎:“你这般年纪,多少还有些书生之气,错失良机,乃是常事。”
韩皎微一皱眉,不知此人为何话里带刺,不悦地反驳:“倘若不愿攀附权贵就算是书生之气,恐怕痴长再多年岁,我也洗不掉这满身书生之气。”
男人微微一笑,锐利的目光看向韩皎:“结交权贵便是攀附?如此说来,你心里已经把人分出了三六九等,而你只愿意折节下士,这算是文人风骨,还是自命清高?”
诡辩!
韩皎心中吃惊,这老头有两把刷子。
韩皎冷静反驳:“我并非不愿结交位高之人,只不过此地宾客背后势力盘根错节,结交一人,便要迎合一群人,我谨慎观望,难道也是自命清高?”
“那确实不算自命清高,只是胆气不足,成不了大事。”男人依旧淡定自如,嗓音低沉有力:“世间万物,举凡能长久于世,多半是因其有利于大多数生灵。成大事者亦是如此,有足够的气魄周旋于各方势力,成为人心所向,才是有志向者长存之道。”
韩皎有些看不透这老头,却一时找不出反驳的话语。
韩皎尚未开口,就听身后脚步声变得急促。
两个庄园仆从快步走到韩皎身旁,对那老头躬身作揖,急道:“李阁老,端王殿下在找您。”
韩皎心头猛一咯噔,难以置信地看向眼前之人。
老头点点头,吩咐仆从去把自己刚采的那一篓花草颁给端王,回头对韩皎微微一笑:“不能让殿下久等,小友若是不服,可以去隔壁花厅与老夫辩个痛快。”
韩皎回过神,赶忙颔首行礼:“卑职参见李大人!”
作者有话要说: 小白的第三夫端王终于要正式出场了(不
————
注:昨天有不少读者问谢夺为什么喊徐公公“伴伴”,因为徐公公是他的大伴。
你们一说才发现,大boss用这种叠词称呼公公会显得不是特别爷们的亚子,但是喊都已经喊了,一日为伴伴,终生为伴伴,反正大家都听见了。
谢夺:你说谁不够爷们?
第48章
与李阁老的相遇来得太突然。
韩皎原本的计划, 是先协助燕王除掉疑似内奸的大皇子, 而后把朝廷之中身居高位的端王党逐一剪除。
然而,杀良冒功案作为韩皎不得已而为之的切入点,不仅洗脱了燕王的冤屈,也顺着赵亮这条线,牵动了整个兵部的利益集团。
燕王因此掌握了周肇昆的把柄,韩皎的作为, 很可能已经惊动了周肇昆的岳父——李阁老。
作为原著中老谋深算的内阁次辅,眼前这位李阁老, 跟韩皎想象中相去甚远。
本以为会是那种性情和柔的笑面虎,没想到这老头居然有着仙风道骨的气度,言谈举止很有气魄,跟想象中的佞臣做派, 完全不同。
仔细一琢磨,倒也不奇怪,如果连韩皎都能看出老家伙奸邪狡诈的性格, 皇帝又怎么可能对他如此信任?
韩皎不敢婉拒邀约, 只能跟着李阁老来到庄园内一处僻静的花厅。
心中很紧张, 方才行礼时,故意没有自报家门,就是不想让李阁老知道他就是那个三日查账破案、整惨兵部的韩皎。
这么藏着掖着显然是掩耳盗铃, 李阁老这个级别的人物,真想找他麻烦,用不着亲自动手。
思及此, 韩皎决定表现坦荡一些,一见到花厅廊庑下浇花的端王,立即行礼朗声道:“臣翰林院庶吉士韩皎,参见端王殿下。”
自报姓名的那一刻,韩皎余光紧盯李阁老。
老头丝毫没有情绪变化,看都没看他一眼,从容不迫地上前,从端王手里接过水壶,嘱咐殿下回屋坐着。
他对端王的态度并无献媚,倒像是寻常的长辈对孩子,还带着点不满的严厉关切。
端王没有回应请安,一如初次见面那样,全然无视了韩皎,面无表情地转身走入花厅。
倒是李阁老回头招呼韩皎:“殿下不喜繁文缛节,往后私下会面,韩大人可以免去礼节,进来坐罢。”
韩皎只好颔首跟进门。
李阁老在端王身旁的圈椅坐下了,倒是丝毫不拘礼节,真像是端王的长辈,他抬头见韩皎还站着,便微微一笑,轻声道:“韩大人孤傲狂生的名头,老夫早有所闻,在此地也不必拘着,快请坐。”
“让大人见笑了。”这老头果然早已摸清了他的底细,还如此坦荡的说出来,韩皎心中惊讶,面上保持自若淡定地坐下来。
李阁老既没有装作不认识他,也没有一丝敌对情绪,就仿佛周肇昆惹上的麻烦与他毫无瓜葛,实在叫韩皎摸不透他心思。
“果然与传闻一般。”李阁老目光定定审视韩皎:“是个才思敏捷却不合群的少年人物。”他抬手神色责备地指了指韩皎,批评道:“这性子可是庙堂大忌。”
韩皎颔首认错:“卑职愚钝,自幼耿直口拙,易得罪人,友人甚少。”
李阁老摇摇头:“你这般聪明绝顶的孩子,若是果真知错,早便改了这毛病,可见你非但不愿意改,反而以此为荣。长此以往,料你不满而立之年,便会沦为江上之客。”
韩皎抬眼相望,不知此言是不是劝他退隐,便试探着开口:“在下或许的确不适合为官,即便如阁老所料,韩某也并无遗憾,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朝廷若是缺你这样的实干人才,太可惜,你写的那篇洪范策论,老夫反复看过十多遍,其中有不少隐晦政见与老夫所想不谋而合,也有许多超出老夫设想的论点。”李阁老一双湛然的鹰目注视着韩皎,严肃道:“譬如策论中对本朝大楚宝钞贬值难题的探讨,你的见解仿佛居于泰山之巅,尽览全局,着实令老夫惊叹。”
韩皎也是一惊,那篇策论中,最容易被这个时代的人忽视的,就是关于通货膨胀的问题。
韩皎着重写了相关论据,此前都被人略过不提,李阁老是第一个看出这个论点重要性的人。
一种惺惺相惜的知己感油然而生,接下来的交谈,便没了剑拔弩张的警惕气息。
韩皎把关于准备金和经济的持续稳定等必要条件,与货币保值的关联详细解释一番。
李阁老不厌其烦地认真聆听,略有不懂之处,便叫停讲解,不耻下问,好半会儿,终于初步理解韩皎的大体设想。
紧接着,李阁老提出了自己对大楚目前形势的切实了解,以纠正韩皎见解中不切实际的部分。
二人一虚一实,观点相辅相成,很快拼凑出一篇切实可行的政策论点。
韩皎禁不住有些激动,又有些恐惧。
激动的是第一次在这个时代遇见有如此战略高度的执政者,恐惧的是,这个命中注定的敌人,比他想象中可怕太多。
李阁老并不像原著中只会陷害忠良结党营私的奸臣,他如果不是真心想要为国为民做实事,对于韩皎提及的知识点,就无法一点就通,他显然努力思所过这些问题。
也许一切都只是李阁老的伪装,那么这人可就真的深不可测了。
韩皎还没摸透这老头为何如此真诚相待,拉拢他吗?
难道这就是端王党离间他与燕王的原因?
李阁老因为看中他的才华,想要收为己用?
韩皎实在不敢在这个老狐狸面前自视甚高,可目前的状况看来,李阁老的态度确实有这种倾向。
正在此时,一直沉默捣鼓竹篓里花草的端王,忽然侧头对李阁老开口:“先生,你把这两种花捆在一起了。”
李阁老回过神,转头去看皇子手里的花,细细思索片刻,便笑着拍了拍自己脑袋:“方才一时忘了,真是老糊涂了,殿下别着急,老夫一会儿再去给您找两束来。”
“不用。”端王把花捧到李阁老眼前道:“有花骨朵包着,没混在一起。”
李阁老点点头:“那就好。”
回过头,见韩皎一脸茫然,李阁老解释道:“七皇子怕生,很少搭理陌生人,平日酷爱研究草木药理,专注草木时,也经常不搭理我,望韩大人不要见怪。”
韩皎:“……”
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的问题,可不只是不搭理人,李阁老聪明是够聪明,可怎么就吊死在端王这颗歪脖子树上?
皇帝的嫡子,只有老六老七和老九三位皇子,燕王是正儿八经的嫡长子,也是三人之中最适合当皇帝的人。
端王有这种先天疾病,明摆着只能当李阁老的傀儡。
至于咸鱼翎王,韩皎怀疑这家伙可能是兄弟中最聪明的一个,却无心政务,若不是因为某种原因兄弟反目,韩皎估计咸鱼boss死都不会干皇帝这种苦力活。
目前看来,若是能让端王摆脱李阁老的控制,就算釜底抽薪,任凭李阁老再怎么手段高超,总不可能自己坐上皇位。
此前因为无法交流,韩皎已经放弃了扭转端王命运的心思,可方才跟李阁老一番交谈,韩皎发现打败李阁老的难度,恐怕比跟端王交流更困难。
所以还得尝试接触端王这倒霉孩子。
见韩皎目光时不时打量端王,李阁老站起身,对韩皎招招手,让他做到自己的位置,与端王相邻。
韩皎刚欲推辞,李阁老便先开口了。
他垂眸对端王道:“殿下,这位是咱们大楚的栋梁之材韩皎韩先生。”说完,又对韩皎解释道:“殿下只肯称老夫先生,委屈韩大人了。”
“不敢。”韩皎颔首回应:“请殿下直呼臣名。”
端王头都没抬。
李阁老对韩皎点点头,再次示意他坐过来。
既然这老头有心让他跟端王搞好关系,韩皎便也不推辞,行了一礼,便上前坐至端王身旁,神色郑重地清了清嗓子,却不知该如何搭话。
虽然名贵花草他认识不少,可他并不清楚这些花草在中药中有什么作用。
李阁老看了眼茶几,侧头吩咐侍从:“茶水凉了,给客人换新送来庄上的茶叶。”
韩皎忙婉拒道:“大人不必麻烦,温茶刚好入口,且韩某家境贫寒,自幼便喝惯了白水,品不出茶叶优劣,好茶反是糟蹋了。”
李阁老刚欲开口,正在摆弄花草的端王忽然低声重复韩皎的话——
“喝惯了白水。”
“喝惯了白水喝惯了白水喝惯了白水……”谢修耷拉着脑袋,开始越来越大声地重复韩皎这句话。
韩皎一惊,不知自己这句话踩中了这倒霉孩子什么雷点,吓得赶忙站起身,惊愕地盯着谢修一举一动。
这类患者在焦虑紧张时,容易发生这种重复语言或动作的行为,若不能及时安抚,接下来很可能失控。
“殿下!”李阁老赶忙上前一步,弯身握住谢修双手,低声安抚:“别紧张!殿下,怎么了?怎么了告诉老夫。”
“喝惯了白水……喝惯了白水……”谢修缓缓安静下来,抬头朝韩皎看了一眼,眼圈有点泛红。
可紧接着,他神色恢复空茫,又低下头,继续摆弄花草,似乎方才什么都没发生过。
韩皎紧绷的神经松懈下来,微微舒了口气。
这类患者失控的时候,可能会伤人或者自伤,伤人倒是无所谓,自伤可就摊上大事了,导致皇子自残的罪人肯定罪责难逃。
韩皎愈发没有信心,怕是根本没有捷径可走,老老实实跟李阁老斗法,比接近端王安全得多。
“没事了。”李阁老又对韩皎点点头,让他坐下来,继续跟端王交谈。
虽然知道这样的交流,可能永远换不回谢修任何回应,但李阁老诚心想要试一试。
试着让韩皎发现端王的可爱之处,让他相信端王值得辅佐。
“你很像年轻时的老夫。”
韩皎再次坐下的时候,听见李阁老忽然说了这句话。
“尝试着真心感受殿下的喜怒。”李阁老开口道:“殿下任何举动,都对你毫无恶意,但你的善意敌意,他都一清二楚。”
说完,李阁老称是出门接见其他宾客,只留韩皎单独与端王交流。
花厅里,谢修与韩皎相邻而坐,侍从都站得远远的。
韩皎吞咽了一口,双拳抵在膝盖上紧绷得发颤。
刚刚一句“喝惯了白水”,就莫名让谢修险些失控,韩皎不知道什么话能说。
“你闻起来像刚出炉的烧饼。”谢修忽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韩皎愣了好一会,余光看了看周围,才缓缓侧头看向正在摆弄花草的谢修,轻声询问:“殿下在跟臣说话?”
“还有熟过头的韭菜。”谢修又说了一句话。
韩皎大脑飞转,以求跟上这位患者的脑回路。
37/109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