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科研大佬魂穿假二代(穿越重生)——词酒

时间:2020-06-07 09:10:59  作者:词酒
  付盛林教授知道他这助手是国外名校回来的,一直都看不上国内的花粉集团,哪怕HOS做得真的很成功,他都能挑出一堆的毛病来,认为花粉集团只是吹得响,虽然技术很多,但大多数都浮于表面,就好比HOS,如果芯片一旦断供,就算HOS再厉害,那又能怎样呢?
  所有的软件程序都是依托于操作系统而运行的,所有的操作系统又是依托于芯片等核心部件运行的,若是根源上的基石问题解决不了,那所有的技术突破都属于浮云。
  这人虽然看着清高了点,但心还是向好的。
  付盛林教授问,“花粉集团的?你把实验方案拿过来,我看看。我们审查各处递交上来的实验方案,可不能凭直觉,更不能凭个人主观论断。你把这份报告拿回来,我仔细看看,如果真的不着边际……”付盛林教授笑着摇头,如果真的不着边际,他们又能做什么?顶多是pass掉这份报告罢了。
  没有谁的科研工作是一条通路走到尽头的,多数人都是在摸索未来的过程中不断试错,碰个头破血流之后,小心翼翼地走出一条通路来。
  那助手将周诚递交的实验方案重新打印了一份,交给付盛林教授。
  付盛林教授摸出老花镜来,打开文献检索系统,先随机从周诚这篇实验方案中标注有文献引用标识的地方随机选了一条,检索出文章来,看引用是否真实有效,确保引用者是真的懂被引用的那篇文献所表达的意思后,他才开始正视周诚这篇文章。
  不搞二次引用,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学术诚信。
  那助手见付盛林教授居然看着看着就拿出了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心中有些不妙,他臊着脸给付盛林教授泡了一杯乌龙茶,问,“付老师,您看的这么认真,这篇实验方案……是真的被我低估了吗?”
  “何止是被你低估了,也被我给低估了。”付盛林又看了一会儿,放下眼镜,揉着太阳穴说,“从他的观点以及根据一些现有的文章做出来的合理推理看,质子刀是真的可行的。你刚刚说为什么用质子不用电子,作者也说了,是因为电子带有负电性,更容易受到材质的影响,而带有正电性的质子受到的材料干扰就会弱很多。另外,就是波粒二象性,所有的粒子在穿过一种材料的过程中,都会在材料结构中留下痕迹,若留下的这个痕迹不会轻易改变,就会形成‘蚀刻’的作用,蚀刻机是这样,光刻机也是这样,他提到的质子刀也是同理。”
  “可质子经过一种材料,会发生十分明显的衰减,更别说是要用作芯片技术。简直就是拿着一团泥巴想要将钢板砸出个窟窿,可能么?”
  付盛林教授问,“如果泥巴具有足够的速度呢?动能定理你忘了?小许,你这思维定势有点厉害啊,身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却连基本的物理定律都忘了?回去好好补补。”
  “质子刀技术有没有未来,确实有待商榷,但我没能从这本实验方案中看出问题来,所以这项技术有资格进入我们高能物理研究所,有资格用我们的设备,至于能否成功,交给写这本实验方案的人。”
  付盛林教授突然想起来,他还没仔细看这本实验方案是谁写的,便翻到最后的作者简介页上扫了扫,亲自打开邮箱,给周诚留下的那个邮箱里回了一封邮件。
  回完邮件之后,付盛林教授才同他的助理许宴说,“被你嫌弃了那么多遍的HOS,就是这个申请人搞出来的,他做出很多东西来,希望质子刀也能成功来。如果你不太看好质子刀项目,那我就安排一个博士来协助他完成实验,如果你能保证自己的基本素质,那就由你来协助。”
  助手许宴尴尬道:“您放心,就算有情绪,我也不会带到工作中来,肯定会协助好这个研究员的。”
  然而,周诚需要他的协助吗?
  由许宴带着熟悉了实验室设备的基本操作之后,周诚又啃了一遍那台‘钢铁巨兽’一般的设备配备的使用说明书,然后便亲自操刀实验。
  做实验所需的石墨烯材料是由花粉集团送来的。
  周诚以质子发射器作为发射源,不断地调整相应的实验参数,成功收获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许宴觉得自己的直觉还是挺准的,如果不是付盛林叮嘱他不要随便叫停周诚的实验,他都打算让周诚尽快写一个实验报告,然后赶紧离开高能物理研究所,把实验机会让给其它有准备、也有把握的人了。
  最让许宴感到绝望的是,周诚貌似也绝望了。他依旧每天都会到实验室,但多数时间已经不再使用设备了,而是做一些奇奇怪怪的推理,在电脑上计算那些一长串一长串的公式。
  渐渐的,许宴就不再来盯周诚的实验了。
  陈向阳院士偶尔会问周诚一两句研究进度,但他觉得周诚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有什么突破,也不会问得太勤,倒是程远会日常同周诚聊聊学校里、课题组里、医院里发生的事情,顺带着确定一下周诚是不是还活着。
  -------------------------------------
  周诚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待了三个月,就如同和外界完全断了联系一样,就连付盛林教授对周诚的评价都从‘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变成‘这是一个很有毅力的年轻人’。
  京城已入十一月,天气还不算大寒,但已经下了两场薄薄的雪,程远给周诚寄了同城快递,送来了羊毛衫和薄棉衣。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诚的研究进度也熬过了山重水复,熬到了柳暗花明。
  其实他的研究并没有遇到太大的瓶颈,许宴与付盛林院士认为他迟迟没有做出成果来,这也是九成九的误解,之所以耗费这么长的时间在高能物理研究所,是因为他发现质子刀在穿越石墨烯的时候,会发生轨迹改变,故而临时调整了芯片的基底材料,然后又因为质子刀在基底材料上留下的轨迹更为立体,周诚重新设计了芯片结构。
  这世界上的主流技术还是将芯片越做越薄,从毫米级做到了微米级,再做到了纳米级,也从蚀刻机做到了光刻机。
  而质子刀技术的成熟与问世,直接将芯片的厚度从纳米级推进到了皮米级。同样是一片5nm厚的芯片,用质子刀技术加工后的芯片,在整体性能上要远超硅基芯片,散热性能更是甩了硅基芯片不知道多少条街。
  周诚利用新找到的材料不但构建立体芯片结构,借助质子刀在碳材料中自如地穿梭雕刻……技术不断精进。
  直到他精进到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拿着成品去高能物理研究所做了一个扫描电镜测试,测试结果相当喜人。
  他用一天时间撰写完实验报告,然后便向付盛林院士提交了离所申请。
  付盛林院士看到呈现在自己面前的结题报告,端起来的茶杯过了很久都没能放下。
  “质子刀技术……成功了?”付盛林院士问周诚。
  周诚先是点头,随后又摇头,“勉强算是成功,接下来还需要和科工集团那边联系,将质子刀刻机研发出来,然后从花粉海斯实验室选一批设计好的芯片来进行流片实验,如果流片实验通过,并且能从设备性能上检测到依赖于这种技术而生产出来的芯片的优越性,才算是成功。如果稍微放宽一点点要求,能同目前国际上最顶级的那些芯片持平,也算是成功。”
  付盛林教授放下茶杯,揉了揉有些酸的手腕,问周诚,“能不能带我去看看你的操作?我想再亲眼见你复盘一下实验过程。”
  “自然可以。”
  这样的实验周诚已经做了不下千次,做起来的成功率相当高,他将操控质子的软件连接上自己的电脑,由电脑中已经预设好的程序来发射质子移动指令,不到七秒钟的时间,一片多通道芯片就已经诞生了。
  周诚一连做了二十分钟的实验,在付盛林院士面前秀了一波操作。
  付盛林教授看得瞠目结舌,等周诚结束操作之后,付盛林教授才想到了最关键的问题,“你电脑上这个软件是……建模用的?你能不能在芯片上造一份地图出来,要是能留这么一个东西作为纪念品,我们所肯定会增色三分。”
  “没问题,您稍等。”
  质子刀刻出一片芯片需要七秒钟的时间,但想要设计一枚新的芯片外观却至少需要十分钟,周诚找到官方给出的花国地图后,建好矢量化模型,然后便调动起了质子发射程序。
  熟悉的纹路在碳材料上一点一点勾勒出来。
  那是九百六十万山河的轮廓。
 
 
第92章 :白泽芯片
  ‘质子刀’技术的突破,并没有太多人知道。
  周诚自己知道,付盛林院士知道,除了他们俩之外,就连许宴都不太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只知道周诚这个‘钉子户’总算从高能物理研究所走了,貌似还做出来一点东西。
  这件事情不可能瞒得住,也没必要瞒,只是抢占一个先机,仅此而已。
  付盛林院士深知‘质子刀’技术背后所拥有的的战略意义,不敢有任何的耽搁,他生怕周诚也轻视了这项技术,立马建议周诚拟定一份技术报告,联合花粉集团、高能物理研究所一起向国家科技部报告。
  周诚想着自己写论文的时候也会详细地复盘‘质子刀’技术,便答应了下来。
  海斯实验室的负责人杜威在接到周诚的电话时,整个人懵了有三十秒钟。在那三十秒里,他能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一声比一声有力,就仿佛时刻都有可能跳出胸腔。
  “周总工,您,您,您说的……都是真的?技术瓶颈,我们突破了?”杜威的声音都变了。
  周诚道:“没错,从技术上来说,科工集团现在就能生产应用于生产线的设备,但这种设备想要走上生产线,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我和吕总、华总已经通过电话了,你们海斯实验室最好是拿着最先设计的芯片方案来,我们做个试验。”
  如果能的话,卡在花粉集团脖子上的一道枷锁就彻底摆脱了。
  挂断电话后,杜威连挂在衣架上的上衣都没拿,径直跑去了设计芯片的部门,调取到最新设计的‘白泽’芯片,问设计架构师,“‘白泽’的生产有没有委托出去?”
  “目前还没有,不过正在和积雪集团谈相关的事情,他们开出的价格不低,我们还想再压一压。”设计架构师说。
  杜威顿了顿,将‘白泽’芯片的设计方案拷贝到自己的U盘里,将U盘装进随身携带的保密夹,同那设计架构师说,“接着谈,但记住,在得到我的明确批复之前,一直都要压价,朝着我们心中的底价往死里压。”
  那设计架构师愣了一下,看杜威的眼神有些复杂,“杜总,我知道我们实验室的经费有点艰难,但我们背后靠的大树是花粉集团,没必要抠抠索索得太厉害吧……只要在预算范围之内,能签就签了。价格压得太狠,容易坏我们自己的口碑,之后想要再合作,难度也会明显增加不小。”
  “没事,先不用操心这个,按我说的做就是。”
  如果周诚说的‘质子刀’是真的,那别说是找积雪集团代生产的7nm芯片了,就算积雪集团能够生产出2nm的芯片来,站在质子刀的角度上看,那芯片的厚度都像是板砖。
  杜威安排好海斯实验室的事宜后,立马带着采取去了一趟花粉集团的总部,同华总、吕总一起会和,一并进京,去了科技部。
  彼时,科技部的陈炳部长已经得到了上层关于‘质子刀’技术的批复,要求科技部上下立马组织专家,展开会议研讨工作,一为保障‘质子刀’技术的落地,二为圈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圈出来,供即将催生的半导体产业群扎根。
  周诚作为‘质子刀’技术的拥有者,他具有不低的话语权,陈炳部长征求他的意见时,他仔细研究了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最终将自己的票投在了向来不受重视的西山省。
  周诚给出的选择让陈炳部长很是震惊。
  “西山省?周博士,你是怎么选中这个省份的?因为独特的地理条件,西山省在很多地方都无法享受到政策资源的倾斜,把票投在这个省份,可不算明智的选择。我建议你看看西南地区,比如川蜀省、渝中市、湘南市、汉口市、黔阳市等等,都比西山省的平原市要好吧。”
  周诚点头,“陈部长,您说的没错,从川蜀省、渝中市这些地方,随便选出一个来,都可能要优于西山省的平原市,但论各省各市对这个产业的需求来说,没有一个省、一个市迫切地需要一项技术转型。”
  “西山省崛起于重工业与煤炭经济,但煤炭行业日渐衰落,西山省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若是半导体产业群落户在西山省,那便是雪中送炭,可若是落在其他地方,就是锦上添花。而且,西山省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从保密性与封闭性来看,西山省拥有其它省份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陈炳部长被周诚这种脑回路给征服了。
  诚然,西山省确实需要这么一剂强心针来‘抢救’,但其它省份也需要啊!
  这不是一个面包厂酸奶厂,而是一整个半导体产业基地,别说是落户在西山省,就是落户在沪市,沪市领导都不可能不重视。
  还说什么锦上添花……半导体产业群不管落在哪个地方,都是雪中送炭!
  -------------------------------------
  由科技部牵头的半导体产业会议在十二月中旬召开,请来一大堆专家制定国家半导体产业群的发展规划方案。
  那些被请来的专家还挺纳闷,他们什么风声都没听到啊,也没听说哪家技术型企业在半导体技术上取得了成就,怎么科技部突然就要召开半导体产业会议了?而且科技部最后一天的日程安排是不是写错了?
  半导体技术都没整明白呢,有必要着着急急地弄半导体产业群的选址问题吗?搞的就好像半导体产业群后续安置的地址一选好,国内的半导体产业立即就能抬头向上一样。
  陈炳部长原先打算在会议一开始的时候就讲‘质子刀’的事情,但是海斯实验室新设计的‘白泽’芯片因为适配的是7nm的芯片,而质子刀的精确度在pm级,故而海斯实验室临时决定调整‘白泽’芯片的设计。
  在‘白泽2.0’芯片设计出来之前,‘质子刀’技术暂时无法公布,所以陈炳部长只能憋着这个秘密安排后续事宜。
  这场由科技部牵头的半导体产业会议着实将不少人搞的满头雾水,但就算陈炳部长不说,也瞒不过绝大多数聪明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