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上林夜雪(古代架空)——芳菲袭予

时间:2020-06-26 10:10:35  作者:芳菲袭予
  “花匠?”邵景珩面色冷下:“果真是他!”
  女子惊讶:“听兄长言下,是早已疑心其人?”
  邵景珩蹙蹙眉:“此已非紧要,但说他为何要劫持你?”
  女子敛眉:“他只问我大哥平日里与何人往来,近时去过何处,又问大哥可曾见过胡人,是否与我提过西北军事,还说到什么归云谷,我全然不知所云,自答不知,他却以为我刻意隐瞒,扭头走了,之后再未现身,也无水食送进,我以为此回凶多吉少。后不知过去多久,来两壮汉将我蒙眼塞嘴带出送上一辆马车。彼时当已入夜,行了一段路又下来上船,眼上与口中的布这才教取下,我见面前坐一面白无须之人,当下又将花匠前时所提之问复问一遍,我依旧道不知,那人便也不多言,令左右将我带到舱外,我心知他欲行凶,想来与其任人作践,不如自行了断还爽脆些,遂趁机奔到船舷跳下,几多挣扎后侥幸攀住一块浮木,好在黑月暗星,他等远远并瞧不见我,我也不敢呼救,只得随波逐流。后教水冲上岸,我已力竭,便在那处昏沉过去,直至被人救起。”
  一番话言罢,女子看去疲色愈甚。邵景珩未再多问,只好生宽慰其人一番,便自离去。
  时已四更,自顾怜幽居处出来,邵景珩未急回屋歇息,而是往前回到堂中,彼处有一黑衣人正待候。
  将顾怜幽所述粗略道了遍,邵景珩问:“我令你追查那花匠身份,现下可有进展?”
  黑衣人惶恐:“顾娘子失踪当日小的便命人遍搜城中,却未发现花匠人影,也不知其居何处,当下仍在找寻。”
  邵景珩自知那干人敢公然劫人,自是早有防备,遂也只得令他加紧追查。
  黑衣人领命,并大胆揣测:“顾娘子遭劫持,元凶会否是彭绪良同党?”
  邵景珩本也有此疑心,踱了两步,乃加叮嘱:“皇城司的动向也须留心!”
  彼者点头,继问:“那顾娘子的身份,是否也还继续彻查?”
  邵景珩摇头:“此事可暂放一放,如今以彻查顾娥遭劫一案为要!”
  黑衣人领命过,便由袖中摸出一蜡丸呈上:“另有一事,今夜吾等在城中寻得一乔装改扮的胡人,其随身携带此物。”
  邵景珩眸光一亮,伸手接过,见蜡丸已教熔出一小洞,由中抽出一张薄薄的黄纸,其上寥寥数字,邵景珩却是盯看许久,才问:“此信,可知是送与何人?”
  对面人低声:“吾等跟随这胡人在城中绕了半夜,终是停在丁知白丁相公府前,趁其叩门之前,吾等将之拿住!”
  缄默良久。
  “丁——知——白!”邵景珩一字一顿,将纸揉成一团握进拳中,坐下沉思半晌,“令人照我意仿这笔迹重拟一书,寻一信得过的胡人带在身上依旧去往丁府,且将风声透露与皇城司,必要令皇城司在丁府当场人赃俱获!另则,好生讯问那送信的胡人,即便无所得,明夜二更,亦要派人前往城外清月庵南侧树林,将露面者,无论汉人胡人,一应捉拿!”
  “是!”黑衣人叉手应下。
 
  第六十七章
 
  西天最后一抹红霞隐没,满城华灯初上。
  缓步上台阶,郭偕心下想的,却是昨夜与邵景珩说的那番话:他自未奢望其人能被自己说动,果真接手护卫嘉王府之职(即便曾有此意,但事过境迁,当下艰屯之际,其人正饱受内外猜忌之苦,岂能再自寻烦扰?),只不过心头日增的一些疑虑,促使他得机便行试探,终究不过是为自保计。
  跨上最后一级台阶,目光落定在面前的红漆大门上,难得一回,竟然情怯。
  回京这许久,郭偕自认多少还是长了些智慧。这些时日不论他行到何处,身后总有人暗随,忖来是皇城司的探子,换而言之,今上在疑他!事之起因,不外乎周奇一案,以及,之后归云谷剿匪,贼首脱逃,上自疑心有人透露风声。事至当下,郭偕并非未想过请辞,亦或如先前所言——自求外任!然若果真这般,一则他于心不甘,二来前案未明,唐突举动反与外徒添猜测,遂然,只得退求其次了。
  这“次”计,便是斩断与嘉王的关联——上若疑他,多半要将嘉王一并牵入!遂他昨夜才当邵景珩道出那番话——希望能借其口达于天听(郭偕隐隐觉察,天子对邵景珩,并不似外以为那般厌憎,反之,敌友之间,乃是另存情谊,或可互通心机)。而言既出,自当践行,如今是时向嘉王陈明利害,毕竟官家至今还容他二人往来,即便一因顾念手足之情,但多半恐还为试探计,他若再不自知,难免害人累己。
  铜环叩门的声响入耳,将郭偕心底一汪愁水震出涟漪:世上之事,忠孝公私、节义情理,素不见两全,定要择一而取,实是愁人煞煞。
  大门开启,便有乐声飘出。黄门道嘉王正独自听曲饮酒,郭偕点点头,习以为常:近时嘉王染上此一爱好,府中常时笙歌,倒对佛卷经书不再闻问。郭偕虽隐觉不妥,然知他是抑郁求纾,遂也未加劝阻。
  一路径直去到后园,跟小径前行。方才入夜,黯淡的天光下依稀可见树影幢幢、假山嵬嵬,浓荫深处响着虫的鸣声。穿了两扇月洞门,眼前倏一亮——灯火通明处,一座三层楼阁傍水而立。
  “大王便在阁中,已知将军前来,请您自行入内。”黄门言罢退到一侧。
  郭偕驻足,细听头顶沉下的歌声:
  “春尽夜长频宴会,霓裳一曲笙箫碎,含露杏花螺黛翠。当歌对酒春宵贵,散尽千金轻一醉,月落屏深霞帔褪。”
  暗一蹙眉,跨入阁门,依黄门所指登三楼,彼处是一高台。当下一曲未尽,伶者数十人,正绕台歌舞。
  在黄门指引下,来者悄然入内落座侧位,却无心欣赏什么舞曲,目光转向正坐,见褒衣博带之人侧身含笑向此举杯。郭偕自领受。
  管弦声去,一曲终罢。
  嘉王又敬来人,笑问:“郭兄记得此曲么?”
  郭偕一忖:“似曾耳闻,却不记得确切。”
  那人自得:“也难怪,本是嘈杂处偶然耳濡,加之小王对曲词改动过一二,郭兄一时想不起也是常情。”
  经他这一提,郭偕倒生出几分印象:此曲本在外间酒楼听过,怪不得耳熟。
  “郭兄以为,这词改得如何?”出言者目光灼灼,尽露期待。
  郭偕内敛般笑了笑:“郭某一介武人,不通文词,不敢妄评。”
  嘉王一沉吟,挥手屏退众人:“郭兄是以为此词不妥?”
  他既也自知,郭偕便不再躲闪:“此曲文藻如何郭某着实不敢妄评,只坊间流传之词,以在下粗见,当是难以见雅,遂殿下还应遥见趋避,讳之如深,否则传将出去,难免与自添扰。”
  “原是因此。”闻者一笑,看去并不以为意,“这般说,当年前朝后主尚作词,’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甚’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1),堪称艳绝,还不是广为流唱,至今为雅士文人闲来所津津乐谈?”
  眉心愈紧,郭偕一字一顿:“后主是亡国之君!”
  “小王不过一介闲王!”上座者眉梢一扬。
  “殿下!”郭偕长叹一声,竟无言以对。
  嘉王扶着座椅起身,行来步履蹒跚,显然已染醺意。
  郭偕也站起。
  “郭兄莫见怪,小王方才不过戏言。”执壶又为二人斟满,穆寅澈举杯再敬,眸光露讪:“不过言归正传,小王这些时日居宅静思,倒也新有所悟,纵我不问外朝事,一心只念虔诚经,却终究出不得这尘世去,时时克己复礼,仍是躲不过秽涎沾身,着实令人沮丧。好在前时静读史书,见了同为亡国之君的唐、蜀二后主,前者郁郁惶苦、时时念旧,终是横祸加身;后者日夜笙歌、乐不思蜀,却得善终!我闻来如得宝鉴,所谓人生苦短,得意不得意,皆须尽欢,以免岁月不复时,空忆韶华。”身微前倾,一笑露骨:“郭兄说,是么?”
  温热带醇的酒气轻扑侧颊,郭偕搀着近在咫尺摇摇欲坠之人坐下,此刻看去,霞姿月韵,醉玉颓山。心似被何物撩拨了下,轻垂眸光:“殿下才俊,怎可与亡国之君作比?”
  那人笑意更欢:“那陈思王如何?”
  端起茶盏的手一顿,郭偕露正色:“殿下醉了,莫多戏言,饮盏茶消消酒罢。”言罢却觉衣襟一紧,便见才坐下之人半倚着他起身。
  脸面相对,嘉王眸光流转,言似挑逗:“小王已不堪如是,郭兄仍要维护于我么?”
  风拂袖动,夹杂着雅淡兰香的酒气扑面,教人猝不及防一吸入胸。暗定心神,郭偕微微侧脸,言出模棱:“护卫殿下是郭某职之所在……”肩上一重,回首桃花玉面已当前,倏然心悬半寸,言为戛止。
  光生眼底,波荡眸心。面前人一顾一盼,水色流转间,便似隐手撩琴,乱人心弦。
  夜风回暖,拂落高台帘帐。烛影轻摇,映照绕台袅袅麝烟。
  “殿下醉了,早些回去歇息罢。”郭偕后退几寸,言淡语轻。
  嘉王的确醉了,用过两盏清茶,依言去歇。
  心绪纷乱,郭偕出了王府骑马沿河游逛,直至二更鼓声响,才知已逛至横桥,当下调转马头向梁门归返,由彼处穿内城返家也还须半个时辰,到时又近半夜了。
  好在途中行人稀少,一路快行,刻把钟已望见梁门。此处是通往外城的要道之一,即便夜色已深,往来行人车马却还不少,郭偕不得不收缰缓马,慢自前行,一面小心留意四周,以免冲撞行路不慎者。
  路上轿马居多,内中多是聚友饮宴罢归家之人;其次,也有三三两两挑担或提篮而过者,想必是自夜市归返;余则偶然可见三五结伴布衣短裳的,乃是上岸闲逛的船夫或闲汉,此刻正寻处吃酒消遣。
  郭偕正觉无趣,目光忽扫到一青衫小帽、步履匆促者,乍看似个文人,却短颈宽肩、厚背圆腰,举步生风也与寻常文士彬彬稳重之态相去甚远,更莫说时近半夜,夜风携着水汽吹来,清凉中尚透三分寒意,那人偏还手执一柄小扇挡在面前,岂不怪乎?
  略一忖,郭偕策马追前,高唤了声“兄台!”
  那人不语亦不回头,一意闷头快走,似未听见。郭偕索性快上两步拦住之,低头抱拳:“敢问兄台,墨竹轩如何走?”
  那人一怔,伸手随意向前一指,又低头行路。郭偕当即未再紧追,驻马看他一路向西,渐行渐远,与自隔开二三十丈时,才又小心跟随。
  方才那一眼,他已断定其人并非文士,且看之脸面粗糙、肤色红赤,倒似常年在塞外过活,看来多半是胡人,甚是归云谷那干贼匪中的漏网之鱼!如此他自不敢大意,决心跟去一探究竟。
  梁门外皆是民宅,往前是景华苑和瑶华宫,再前便是外城门。
  前人渐行渐警惕,不时四下顾望,不多时转入一条僻静的街道,郭偕生怕骑马被他发现,只得下来将马系在路边树下,只身跟随。一路皆在暗处行走,且与前者隔开十来丈之远,如此约莫半刻钟后,见那人停在一户民宅前,开始叩门。
  郭偕略犹豫,不知应上前即刻将之拿住,还是见势再行,正彷徨,忽觉肩上一重,一惊回头,入眼却是张熟稔不过的脸。
  “静观其变!”来者附耳轻言。
  回悟过,郭偕点头。
  不远处那扇大门开启又闭上,访客立在门前未动——或非熟人,三更半夜来访,自须得主人首肯才可入见。郭偕忽起好奇:此人究竟是何身份,那宅主又是何人,才会令皇城司这般上心?
  “此是丁知白丁相公府上。”身后人似看穿他心思,轻声。
  郭偕瞠目,不敢置信。
  半晌,丁府大门复开启,内中人一言未发将来者放入。
  宅中再无动静。
  郭偕转身,见身后已聚集一众十数人。讪然一笑,面向赵虞德拱拱手:“今夜看来已无郭某之事,这便先行告辞,来日再聚。”
  后者带笑还礼:“郭兄不随我入内一探?”
  郭偕摇头:“皇城司职内之事,外人岂敢插手?还是来日事毕,我携酒来听赵都知细说罢。”
  赵虞德自不勉强,郭偕告辞即走。原路归返,见马还在原处,暗自庆幸,当下扬鞭上路,小半时辰后抵家。
  一进院门,先一瞥向厢房窗牖,未见灯光,倒是隐见一道黑影飞速扑来,自是喜福!快步迎上摸摸狗头,黑狗喉中发出轻微的“呜呜”声,听似受了委屈。生怕它吠叫,郭偕带之快步向自己屋中走去,好在厢房内自始至终无动静。
  前脚进门,后脚小僮便提着水壶前来。郭偕回头,一时竟莫名失望,探头再望,厢房依旧黑黢一片,当下明知故问:“荀官人呢?”
  小僮放下水壶:“荀官人染了风寒,今日未去省中应卯,且说喜福午后教邵家送回,荀官人不知何故对之不理不睬,整日都不许它进屋,或是怕吵罢。”将热水倒进盆中,又取下脸巾递与走近之人,“荀官人今日一整日未出屋,我除了送膳食,余时并不敢搅扰,晚膳后他便躺下了,此刻当已入梦。”
  郭偕一言未发。
  小僮继续:“荀官人今日嘱我得闲替他去外间找寻出赁的屋子,看是要搬走。”
  拧着巾帕的手一顿,郭偕盯着涟漪四起的水面,半晌,声出浅淡:“他欲如何,皆依他。”
 
  第六十八章
 
  烈日炎炎,将垂拱殿前几棵新树烘得郁郁萎靡,青叶搭在枝头偶随风颤动,欲坠不坠。倒是两棵老槐新至花期,风过暗香袭人。
  邵忱业与几同僚自殿中出来,迎面见一灰须老者信步而来,瞧见他等非但面色清冷,下巴且还抬高几寸,一副趾高气昂之态。自然,遍数朝中,敢如此目中无人的,便唯有天子恩师、宋衍宋相公了。
  “老匹夫!”邵忱业心内暗骂一句,却还不得不随众人快步迎上,面向老者唱了个喏。
  宋衍拢袖轻慢:“这等热天,尔等莫要闲来便三五成群入宫搅扰,天子日理万机,断不应为些无足轻重的小事费神,否则万一积劳而损圣躬,尔等便是罪人!”
  皆知这老儿蛮横又糊涂,当下只邵忱业回了句“是”,旁人皆置若罔闻。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