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景行之的古代日常(穿越重生)——胖大葱

时间:2020-06-28 17:33:33  作者:胖大葱
  李嘉福眼巴巴地抬头看着李云玺,希望自己的夸人法能有用。
  李云玺被说得也是老脸都要红了,他刚刚偷看,看得又差点给气着。可在小儿子眼里,竟然是自己关心这群兔崽子。
  做老子的,怎么会不关心儿子呢?
  李云玺生气,依旧不想让大儿和小三跪坏了身子,太医给备上了。
  让他们跪着也不过是让他们吃吃苦头,免得让小兔崽子们仗着是亲儿子,就逼着他这个老子朝令夕改。
  李云玺想着,都觉得自己特别委屈,而懂事的小儿子就是理解自己的贴心小棉袄。
  李云玺摸摸李嘉福的小脑袋瓜,叹气一声:“别告诉他们父皇偷看了,免得恃宠生娇。”朕也没面子。一国之君,怎么能干偷看这种事。
  “好啊!”李嘉福看着父皇果然变慈爱了,高兴得脸上酒窝都笑了出来。
  接着他就仗着父皇的“慈爱”提出要求,“父皇,我来拿、拿两个锦墩儿,给三哥、太子哥哥,垫着用!”
  李云玺第一念头是:垫个屁?敢跪就给朕在冰凉的地板上跪着,跪痛了才知道错。
  可话说到一半,他给咽回来了。
  刚刚“他还因为关心儿子而偷看”,眼下这种小要求,怎么好拒绝。
  更别提唯一懂事乖巧的小儿子,正一脸期颐地看着他。
  在小儿子眼巴巴的目光中,李云玺心不甘情不愿地道:“好。”
 
 
第131章 
  在话落后觉得心堵, 李云玺拍拍小棉袄的脑袋瓜, 吩咐道:“送完了你就回去,别陪着他们胡闹,让太子妃也回去。”
  “嗯嗯!谢父皇、父皇最最好了!”
  李嘉福撒开了李云玺的手,快乐抱着两个锦墩儿离开。
  到了开阳殿殿外。
  李嘉福跑到李嘉定面前, 拿出一个锦墩儿朝三哥递过去:“给, 垫、垫着跪!”
  李嘉定摇头,冰砖似的脸上露出两分柔软, 温声道:“不用,你送回去。”
  李嘉福抬起小小的下巴,得意一笑:“父皇给的!”
  他又看向李嘉麟, 大声道,“太子哥哥也有,父皇、父皇让你吃饭呢。”声音大到外头候着的小太监听得见。
  这样父皇的“慈爱”就更广为人知了,李嘉福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李嘉定微愕, 李嘉麟和太子妃董氏则是直接傻眼了!
  父皇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不让人跪到哭也就算了, 还又给送锦墩儿, 又让吃饭的?他们还以为偷偷地吃饭, 父皇就
  会生气!
  李嘉麟拿着一个团花的的锦墩儿,错愕地问:“四弟, 真是父皇给的?”
  “嗯。”李嘉福笑着冲他点点头。
  李嘉麟继续傻眼, 因为他想不到父皇在暴怒之后,竟然还能如此温情。
  太子妃董氏不管那么多,先让丈夫吃了饭再说。反正小四敢这么说, 说明吃了父皇也不会生气。
  董氏拿出饭菜,和李嘉麟一起用膳。
  李嘉麟一边吃着饭,一边就忍不住红了眼眶。
  傻眼过后,他终于察觉到了不对。父皇……父皇还是心疼他和三弟的。即使他自己说出不要太子之位的话,父皇那般震怒,也没有真的生他气。
  李嘉福蹲着,人小个头矮,所以即便李嘉麟跪着,他也看得见太子哥哥的脸。
  太子哥哥在哭。李嘉福刚发现这点,然后脑袋就被拍了一下。
  李嘉定催他:“你快回去,蹲这儿干嘛?”
  “三哥,就、就回。”李嘉福站起身,过去拉拉太子妃董氏的衣袖,“太子、妃娘娘,父皇也让你回、回去。”
  董氏看了眼李嘉麟,起身跟着李嘉福离开。
  出了开阳殿,董氏还想从李嘉福嘴里套点话,问他:“嘉福,父皇怎么改主意了?”
  李嘉福瞪大眼:“父皇、父皇很好的啊!他心、心疼太子哥哥、和三哥。”
  父皇的“慈爱”,怎么可以怀疑?!要往死里夸!
  ******
  李嘉福和太子妃董氏一走。
  李云玺就让章通叫了个小太监进屋,问问说了什么。
  小太监一边说,李云玺的面色就一边变,好像成了真的变色龙。
  朕什么主动给锦墩儿了?还不是小四你要的……不然朕才不给。
  朕什么时候让太子那个逆子吃饭了?朕巴不得他们不吃,省粮食了!
  朕……
  算了,朕跟一个孩子计较什么。
  小四没心眼,心思单纯,眼里都是朕的好。
  不像地上跪着那两个逆子,一个个都是一副朕要杀了皇后,或者一副朕要囚禁皇后一生的样子……那也是朕二十余年的发妻啊。
  怒气发酵成了心酸,又陈又涩,还带着燥热气,堵得李云玺心里难受,口中也难言。
  忽地想起石氏,李云玺看向章通,抬眼问他:“安妃说了什么?”
  章通:!!!
  我的圣上啊!你怎么又想起来了?
  章通苦着脸,上前走了两步,却是低着头,没开口。
  李云玺冷冷地看着他,语气也冷硬如刀:“地上有金子不成,有什么不能说的?还是你脖子不想要了?”
  章通吓得立马抬起一张皱成苦瓜的脸:“圣上,小的、小的是怕您气着了,您还不肯看太医,小的不敢说。”
  李云玺看着章通的苦脸,心里顿时有点儿想笑,可又笑不出来。
  笑什么呢?
  笑最后就剩下这么个奴才知道心疼自己,知道自己气吐了血?
  殿内安静片刻,李云玺平静地道:“但说无妨。”
  章通偷偷往上瞧,见李云玺面色平静,好似又恢复了一贯的淡定自持,这才敢开口。
  “安妃说……说她就不应该进这个牢笼。如今不过是从一个牢笼、进了另一个。”
  章通小心翼翼,一边说一边瞧着李云玺的面色。做好了若是李云玺反应大,他就省掉下半句话的准备。
  可不想全部听完,李云玺也只是皱起了眉毛。
  “嗤——,牢笼?”李云玺轻笑一声,声音飘散在寂静空荡荡的室内。他面色狰狞了一瞬,但很快恢复正常。
  李云玺摆摆手:“将今日要批阅的折子送上来,正事还是要干的。”
  章通依言送上了奏折,看见他的圣上竟然真的专心批阅起了奏折,不由得心生叹服。
  就是看着看着,章通忽然想到了那句安妃那句牢笼的话。
  安妃的牢笼应当指皇宫,但如果皇宫是一所牢笼,可圣上的一辈子都在皇宫里待着,岂不是……要在出生就在牢笼里呆着了?
  章通一边想,一边在心里摇头。圣上是这世上最尊贵的人了,享受着世上最好的东西,能有什么更好的?
  李云玺安静地披着折子,间或让章通叫哪个大臣进来商讨,一切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大臣们来来往往,进出开阳殿。太子李嘉麟和三皇子李嘉定便被看了一回又一回,不消半日功夫,京里不少大臣知道了这事,有个别顽固胆大的老臣,还敢开口劝李云玺。只是结果没用便是。
  *******
  晚间。
  李嘉福想再去送饭,可一到门口就被堵了,拦住不让进去。
  李嘉福气得想要踩碎开阳殿外头的过道青石板,抬脚使劲踩。
  “慈爱”的父皇一去不复返!
  三哥没饭吃了,腿要完蛋,他得准备去太医院找药了。
  第二天,李嘉福依旧被堵,还遇到了抱着小皇孙的太子妃。但是太子妃抱来了小皇孙也没用,李云玺心似铁,不改主意。
  敢以跪来威胁他,就跪着吧。跪到不敢再来第二回 ,才知晓最好不要做不该做之事。至于小棉袄,哄走然后不见就好了。
  第三天正中午。
  太子李嘉麟没撑住,晕倒了过去。
  李云玺让人把太子带走,低头看着脸色惨白的李嘉定:“嘉定,你回去吧,朕就当此事没发生过。”
  李嘉定舔了舔裂开的嘴,哑声问道:“父皇,清寒宫多年未有人居住,可否、可否让母后迁去清蔓宫?”
  清寒宫是冷宫,门户紧闭,不让人进出。清蔓宫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清蔓宫只是远离开阳殿,偏远罢了,日常还有宫女太监打扫。从清寒宫迁至清蔓宫,也意味着李云玺同意让李嘉麟和李嘉定等人去探看安妃。
  李云玺眉头一挑:“你为她求什么?她心里只有你哥哥。”
  皇后对太子的偏爱,那么明显。对李嘉定的疏忽,则是在对比之下,人人得知。
  一般家里有几个孩子,不怕什么都没有,就怕一碗水端不平。
  李嘉定摇头:“母后并不曾亏待儿子。母后更宠爱哥哥,自然是哥哥更得她心。”
  一个是新婚后如胶似漆时生养出来的孩子,一个是心渐离后冷漠相对争气生出来的孩子,李嘉定也没奢想过自己能得到和大哥一样的周全照顾。
  “你倒心大。”李云玺揉了一下发胀的眉心,然后甩开袖子,“三殿下也晕倒了,太医看看,稳妥了送他回去。”
  章通看一眼清醒的三殿下,楞了一瞬点头应好。
  李嘉麟看着李云玺,眨眨眼,配合地趴到地上,闭上眼开始装晕。只是那趴下去的动作慢吞吞的,惹得李云玺朝小三的屁股踢了一下。
  装什么装?还不是朕给你们脸面!
  你们不跪晕过去,朕怎么改主意?
  两个兔崽子都被抬回去,李云玺重开了金口:“清寒宫闹鼠患,让皇、安妃,去清蔓宫。
  另,太子不逊,多番顶撞朕,不堪为储,剥其太子之位,赐为荣王。”
  朝令夕改,帝王颜面何存?李云玺要让众人看到所谓代价。
  何况大儿性情过于温和,实在缺少杀伐震慑之雄心,做太子尚可,未来江山李云玺不敢交到他手中。
  李云玺想得到事情落定后,那些大臣又要啰嗦着让他立储君,不由得又是一阵头疼,索性提笔写下了一个杀字!
  对内他可退步心软,对外,对异族——这一个字足矣!
  ******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血流成河。
  异族没有百万兵马送上来,可血流成河是真的。
  王子凯真的成了王砍头,按着名单抓出卧底,又在菜市场扬了一番凶名。
  同样的,其他几城的主事人也是毫不手软,甚至后怕地砍了一批人。
  有些治下和筛子似的,主官既然没用处,李云玺一并撤了,拨调了新的官员上任。
  北地的官员圈子经受了一番大洗礼,异族深藏的卧底通通完蛋;而同一时刻刻的定北再往北去,宁海波已经率军和异族的兵马玩起了各种战术。
  元莫王爷尊贵的头颅被挂在旗杆上,鱼饵似的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大小鱼。
  战场不断往北推进,李朝的将领们发现一件很惊奇的事,异族的军队越打越乱了。
  等到异族里头己方内部线人送来消息,真相大白——前期的五千人里,都是精兵强将,也是野心之军,不少将领苗子挤着进去看热闹,然后……团送人头了!
  不巧在打仗之前,异族那边旧王去了,新王上位已是一番争抢,本身就死了一批站队失误的将领。如今再和李朝打了一波,呈现了后续无力的状态。
 
 
第132章 
  后续无力, 难道还要死死地扛着?那就不是坚强, 是傻了。
  当异族的新王选择派出使者来李地商量战局时,局势已然明朗,他们被打怕了。
  默认了安北和定北将归属李朝,同时还将付出新的代价——比如更多的领土。
  谈判之事需要时间慢慢推行, 不过并不妨碍大家想象日后论功封赏的事!
  这一场仗打下来, 升官是有的,发财就比较难了, 靠新进来的城池利润填补也比较难,只能寄希望于谈判时从异族身上挖下肉了。
  所以目前,大部分人目光集中在封赏上。
  武将的升职是必然的, 主要看具体功劳大小,战役成果。
  而领军的两位大将军,驻守定北的宁海波比较倒霉,他让异族的士兵摸进了定北, 回头在封赏之外还得接受惩处。
  李朝的规矩, 有功, 但功不能掩掉过。另一位就比较爽, 估计一个伯爷能到手。
  在这些武将之外,定北安北之地的文官们配合战事, 有条不紊地维持着一地安稳, 还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会受到封赏。
  这其中,有几个人比较特别。
  比如跨区域作战的钟正青, 他是别地的官员,没事干跑到别人家地方,结果还在别人家地方被绑了。没得封赏,还得受罚。
  还有安北的洪集益,洪大人就比较无辜,只是去拜访一下隔壁的同行,想要学习学习经验,结果还搭进去两个下属,痛心非常。
  钟正青和洪集益,都是被绑后逃出来的。他们砍了很多人头,但这些人头只有少部分算在他们身上,其他的要算在景行之身上。
  如果不是景行之下毒了,他们也危险。
  这么一来,景行之在算起功劳时——吓死个人了!
  死在他手下的一千精兵强将,什么王爷、将军尽有。
  除此之外,后面四千异族士兵也是优良兵马,但因为景行之等人缴获了消息,李军提前准备好,结果一举包圆。这里一半的增色要算在前期上,也就是还算在景行之头上。
  从战场到兵粮辅助,从前期到后期,景行之全都在!全都有功劳!
  景家的饭桌上。
  王子凯酒过三巡,羡慕地看着景行之:“或许除了几位大将之外,功劳最大的是你!
  唔…不对,那些人手底下还没有谁砍了王爷呢?听说还是异族新王的亲兄长,我看还是你立功最大!”
  “王哥过誉了。将士们守卫疆土拼杀在外,哪个不比我流的汗多?哪个不流血?都比我功劳大!”景行之真心实意道。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