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景行之的古代日常(穿越重生)——胖大葱

时间:2020-06-28 17:33:33  作者:胖大葱
  李嘉定也不过才十二岁,比人高马大的李嘉瑞矮了一个脑袋,打起来还是很吃亏的。
  李嘉福瞧着,他三哥挨了好几下。
  李嘉定抿紧唇角,摇头,淡淡地道:“不疼。”
  李嘉福偷偷伸出手指头,往他手上有块红的地方碰了一下,李嘉定倒吸一口气。
  “明明就疼,骗、骗子三哥。我有药,擦、擦吗?”李嘉福瞧着李嘉定,小声问他。
  李嘉定伸出手,敲了敲小四的脑袋瓜:“又哭,烦。”
  李嘉福鼓起脸颊:“我故意的。跟小小弟弟,学的。”
  “嗯?”李嘉定轻声疑惑。
  李嘉福缩了缩脖子,声音又变小:“小师叔叔说,会、会哭的孩、孩子、有奶吃!”
  李嘉福说得不甚清楚,不过李嘉定听懂了。
  小四不是疼哭的,是故意哭的。
  他们两个没声没息,李嘉瑞可受宠多了。小四估计是……怕他吃亏?
  又是小师叔教的邪门歪理,可就是有用。李嘉定想。
  沉吟半响,李嘉定回了李嘉福一个字:“丑。”
  李嘉福臊红了脸,气鼓鼓道:“三哥,我的药、药药是黑的,擦完你更、更丑!”
  为了你哭,你还嫌弃我丑。我生气了!
  ******
  脸上黑一块白一块,手上也是如此。
  李嘉定从李嘉福的宫殿出来,回了自己宫殿。
  任由小四擦完了药,他有点发愁等会晚间请安怎么混。
  他早搬到了外殿住,可每天晚间还是要去母后在的坤宁宫请安吃饭。
  往日里吃个饭、坐会儿就走人,可今天这个脸上怎么弄就成难事了。李嘉定想着,免不了得狠狠心把药弄没,然后回宫里再上点。
  傍晚。
  李嘉定去了坤宁宫坐下,看着宫女太监转来转去,等到太子携太子妃,加上两人生的小皇孙一并到了,这才算人齐。
  等到快开宴,皇后石怡婷带着一身佛香出现。
  “上菜吧。”皇后坐下,交待了一声。
  接着她目光落到李嘉定脸上:“嘉定,听说你和李嘉瑞打架了?”
  李嘉定迟疑了一下,点点头:“嗯。”
  “怎么回事?”
  “起了点争执。”
  “没伤着就行,你打架也挺稀罕的。”皇后笑笑,拿起小勺子给小皇孙舀了一勺子蛋羹,“听说你父皇还赏了东西,也挺稀罕。平常也多说说话,母后看你这性子就是太闷了。”
  看来母后还不知道。李嘉定心里嘀咕了声,故意道:“父皇说,罚二哥去军营。”
  然后一语惊起了皇后心里千重浪,银色的小勺子停滞在半空中。
  好一会,吃的还没下来。一岁半的小皇孙喊着“蛋蛋”,眼巴巴地看着皇后。
  皇后闻言笑了笑,将那勺子蛋羹放进小皇孙碗里。
  “我的乖孙孙,你有皇祖母疼呢。”
  李嘉定假装什么都没看到,该吃吃该喝喝。反正要给他母后争气的,也不是他这个不讨喜的儿子。
  何况,那口气就是争到了,又怎么样?早就夫妻离心,迟早两败俱伤。
  ******
  从三月到四月。
  小阿灯从小小一只,迅速长大,虽然对比大人来说依然小只,可白白嫩嫩十分可爱。
  四月的十一,离小阿灯满月差一天。马上满月,当然要洗个白白,迎接新的纪念日。
  景行之单手摁住小阿灯,把小肉球身上的小肚兜扒下来:“小阿灯,给你洗澡了,高兴吗?”
  柳方已经行动自如,他摸了摸水,感觉温度正好,催景行之:“水温我调好了。”
  “来了来了。”景行之立马把小阿灯扒光,放进小木盆里。
  “啊噗噗!”
  小阿灯显得很高兴,手脚晃动,掀起一滩滩小水花。
  “哟,你还挺乐。夏天带你游泳啊!”景行之抓着两只小手,逗小阿灯说话。
  柳方看着一大一小这样瞎聊,就开始想着夏天是什么样子了。
  大夏天的,找个大池子或者小溪小泉,一家人在热气腾腾令人烦躁的时候泡个凉水澡降温,想想就很舒服。
  到时候……就把小的丢给大的照顾,自己在一边喝冰镇橙汁、吃冰镇西瓜好了。
  柳方想着,忽然发觉自己被带坏了,无奈地叹气一声。
  “怎么了?”景行之不解地问,“累了?我来吧。”
  景行之说着,也不玩小阿灯了,把小孩阿灯摁下去坐好,接过柳方手里的软毛巾给小阿灯擦着身上。
  柳方撒了手,坐在一般的小板凳上看景行之给小阿灯洗澡。
  兴许是没那么舒服了,小阿灯不太配合,倔强地想要起身躲过景行之的大手。
  可惜小腿无力,根本站不起来,只能看着他阿姆“啊啊”地叫。
  这回轮到柳方逗儿子了,柳方教小阿灯说话:“阿灯,叫阿姆。”
  小阿灯:“啊啊!”
  “阿姆,阿姆。”
  小阿灯跟上了节奏,突然兴奋:“啊啊!啊啊!”
  柳方继续努力:“啊啊啊,阿姆。”
  “啊啊啊啊啊?”小阿灯数不清多少啊。
  景行之直笑:“你教他叫阿爹啊,叫什么阿姆。”
  “你自己教,看谁先教会。”柳方想,孩子第一个会叫的是自己,多有意义。
  “小方方你个笨蛋。”景行之摇头,给他解释,“你想啊,阿灯会叫阿爹了。以后大晚上想喝水,一声喊:阿爹。或者大晚上饿了,一声喊:阿爹。到时候你不可以睡好觉了,你说你笨不笨?”
  景行之说完了,发现没声,抬头一看才发现柳方正笑着看他呢。
  看见他抬头,柳方抱住他脑袋给了个亲亲。
  脑袋上方,柳方的声音响起:“你才是笨蛋!”
  景行之蒙住小阿灯的眼,心想这娇撒的,谁受得住。
  小方方肯定是在表白,而且他有人证在手!
  第二天。
  小阿灯白白嫩嫩地出现,收到了一大串的礼物,就连远在汉北的礼物都送了过来,可比他爹景行之受欢迎多了。
  不过也就自家人玩闹一下,大家吃个开心。
  会试结束了,下一场会试在三年之后,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各种玩,心理上没有丝毫负担那种,开心一天是一天。
  吴明瑞和郝有才坐在一道,二人在讨论着新出的诗集。
  汪庄就不得了,书娘来了京城,吃完了中饭他就带着小娘子出去转了。
  景行之一家三口在一处。
  柳方正给小阿灯擦着嘴,中午小阿灯开了荤——舔了一口肉,还喝了一大碗羊奶,身上带着一股子奶气。
  景行之有些感慨地道:“小孩真好,还能收礼物。”
  柳方笑他,往他脸上啵一口:“不吃醋,你生日也有的。比阿灯的还好。”
  在柳方心里,小阿灯是小珍宝,而景行之是大宝贝。
  景行之闻言笑了笑,从后头抱着柳方,一抱抱两,然后语气惊讶道:“阿灯衣服里好像藏了个东西?”
  吓得柳方赶紧翻小阿灯衣服。
  小孩太脆弱了,若是不小心把东西吃进嘴里,还不会说话,得多难受。
  柳方把手伸进小阿灯身上的小棉被里,痒得小阿灯咯咯笑。
  摸了一下,柳方果然摸到了东西。
  他鼻尖沁出细汗,紧张地把东西从小阿灯衣服里拿出来。
  一看是个盒子,柳方松了一口气。
  “什么盒子,都没注意到。”柳方松了口气,又打开盒子查看,盒子也是用来装东西的。
  可打开了盒子后,柳方傻眼了。
  不是什么新奇东西,就是一套四个小木雕,不过稀罕的是每个木雕都特别像柳方。
  从小肚子微微凸起,到肚子变大像是在吐一样难受得捂住嘴,到肚子大大的行动不便,再到细汗涔涔躺在产房的床上,咬着牙忍痛。
  每一个,都是景行之记忆深刻的画面。
  景行之见柳方呆住了,开始献宝:“像不像?我厉害吧,也就雕废了那么几十块木头。”
  柳方笑着,不过关注重点偏了:“你在哪儿雕的?”我怎么没瞧见。
  “和明瑞兄他们出去逛茶楼听消息那会雕的,他们聊诗,我不懂。”景行之说着,还有点可怜巴巴。
  看这模样,谁会知道,不理人是他。
  柳方摸摸他的脑袋:“好厉害啊!以后阿灯长大一点,就知道我怀他的时候是什么样了。”
  景行之哼哼:“是给你的。”然后景行之拿起他给小阿灯准备的小木马,一比划,“你的也比他的好。”
  两个都是手工准备的,小阿灯磨得没有一丝倒刺。但是柳方的复杂多了,还是小个木头雕出精致花样来,着实废了景行之不少功夫。
  小阿灯的满月,大家都记着给小阿灯送礼物。
  景行之给小阿灯准备礼物的时候,发现都是这样,想起他的小方方没有礼物。
  这怎么可以?必须安排上!
  柳方感动得不行,心里眼里都只剩下了景行之。
  *******
  其实别的地方,好多人心里也都是景行之。
  比如已经开始喝西北风的李嘉瑞。
  再比如,闭关了快一个月之久的贡院里,考官们已经排好了名次,开始揭名字了。
  其中一个中年同考官,满心都是景行之的脸。
  他希望这个盲目自大的考生落榜,免得带得以后的考生都盲目自信,胡乱交卷,毁了大好前程。
  关于景行之的名字,也在考官们之间流通了,他可以说是贡院知名第一人。
  揭名字的小吏们也很激动,从后到前报出一个个名字。
  此届会试是大考,共取贡士二百二十人,到殿试后再分三甲。
  分三场考试,三场答卷均有排名,等三场一并揭露了,再由细节定最后名次。
  从第一场的答卷开始,第二百二十名到十一名,没有景行之的踪影。
  中年考官摸着胡须,心中一笑:没戏了。
  那个姓景的考生肯定没戏了。难不成一天做出来的考卷,还想排进前十不成?
  这位中年考官年过四十,第一次担当会试的考官。
  他当年会试是二甲,进士出身,但是他考了整整四届才考上。他心中,在整个大李朝名列前茅,会试取中,是很难的。
  第十,不是。
  第九,也不是。
  第八,第七,……甚至到第二都不是那个姓景的。
  就连宿明圆都有点担心,方启晨这老头的弟子不会马失前蹄了吧?!
  这时,小吏报出第一场第一的答卷,声音拉得老长。
  “第一,汉北府,景行之。”
  “哐——”一个茶杯报废了。
  “哐哐哐”好几个茶杯前仆后继地报废了。
  中年同考官双目无神,喃喃道:“真是他?!”
  “怎么可能?!”
  “太让人不敢置信了吧?!”
  宿明圆咳嗽一声:“诸位拿好茶杯,回头这些开销要记账的。”
  一届会试下来,碎他个几十个茶杯,人家还以为你们不负责任,阅卷的时候摔杯子玩呢,这怎么可以。
  “前二十的答卷留下,等会三场看完,要首先选出前十来报与圣上。”宿明圆笑眯眯安排。
  留下第一场前二十的答卷,接着就开始第二场。
  又是从二百二到十一,不见景行之踪影。
  最后报到第一,又摔了几个杯子。
  宿明圆一边心里偷笑,一边嘴上哎呀哎呀提醒同僚们“拿好茶杯”。
  到了第三场,因为要写一首诗,景行之终于落到了第三。
  诗这个是硬伤,景行之也没办法,幸好他别的项目出彩至极,硬生生以少科情况杀尽了前三。
  众人面面相觑,此刻心里都浮现了同一张脸。
  白净,俊朗,笑起来犹如春风铺面,挺有书生气质。别说,还挺好看的。
  ——那是景行之的脸。
  中年同考官忍不住,拿起了景行之的答卷,他细细地看了一遍。
  然后抬起了他沉重的头颅,摇头感慨道:“白读了十载书啊!”
  不是对结果有异议,是受到了打击。
  扪心自问,以他们现在做考官的水平去考试,能不能一天做完一场的考卷,然后取到这样的成绩?
  一个字——难。
  确切一点就是——考官都做不到啊!
  动脑其实是很累的一件事。
  如果一天能考完,为什么要分九天考,那就是九天的内容,而且是强压型的。意思是,九天好多人都做不完嘞,能做完的已经是个强人了。
  会试的举人四千打不住,二十取一,听起来还可以,但是把人放进去,几率小到让人想哭。
  四千人,三千八百人满载信心和希望来,荷包空空归。
  结果就连考官们都认为不行的领域里,出来了一个行的男人,多打击人。
  好些考官叹气,可见是站了落第股,现在赔翻了。
  只有宿明圆高高兴兴地道:“诸位同僚叹气什么,我们此届出了如此人才,是件大好事啊!”
  众人都目无表情看着宿明圆,虽然是件好事,可是他们大多高兴不起来。
  宿明圆摸摸自己长长的胡须,笑容慈祥,声音和蔼。
  “诸位同僚想想,一开始听到有人报想要提早出场,诸位是何心态?
  听闻那考生心念家里,是不是心有慰藉,想到家里父母子女,所以我们都默许行方便之事!”
  “所以结局和我们一开始答允的,没什么两样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