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小生活(近代现代)——一树灵槐

时间:2020-06-28 17:37:45  作者:一树灵槐
  看到他们进来,唐妈赶紧招呼道:“小宝,还有小严,我煮了皮蛋瘦肉粥,你们赶紧拿碗来吃啊。”
  “我还没洗漱呢!我去洗漱先。”然后屁颠屁颠跑去洗漱了。
  严霆也跟后面,和唐过同步地刷牙洗脸擦,还有擦保湿乳。这种天,脸上每个防护怎么行?
  洗漱完毕,唐过要回客厅,走了几步,突然停下脚步。“对了,我得喊姜麒起来。”
  唐过转了个弯,走到姜麒和白黎的房门前,敲敲门,喊到:“姜麒,还没起吗?外面下大雪了,而且是鹅毛大雪。雪特白特厚,比去年的大多了!”
  姜麒和白黎早就醒了,只是天冷,就想多赖床罢了。也不怪他们不知道,实在是他们房间的窗帘遮光效果太好了。
  其实一开始装修每个房间的时候,唐过买的都是比较素雅的窗帘。但后来姜麒他们进来住了一段时间后,就把它换下来了,换成了遮光效果很强的墨绿色。
  他们两人,尤其是白黎,对光很敏感。早上较强的光照进来,就睡不着了。而且出于创作需要,有时候他会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拉上窗帘,制造一个比较幽暗密闭的空间,然后再打开书桌上的暖黄色台灯,在这种环境下,他很容易就能文思泉涌。
  用上遮光窗帘,屋子里和外面就是两个世界了。白天外面十分亮堂时,里面感觉天还没大亮,睡起觉来很舒服。所以现在他们也不知道外面下雪了。
  唐过刚说完,果然,里面就传来姜麒很精神的声音:“真的吗?!太好了。我马上起来!”话语里透出浓浓的兴奋之意。
  唐过对于姜麒的反应很满意。他就觉得家里除了姜麒,谁也不会想他这样看到雪就很兴奋了。
  但唐过还是按耐住,说到:“那你赶快起吧~妈煮了皮蛋瘦肉粥,洗漱完先进来吃早餐,之后咱们两个再玩儿。”
  里面传来声:“好~”
  唐过就转身回了客厅。他们才刚舀起粥,还没开吃,卧室里的唐枫和陆中泽也出来了。
  唐枫跑到砂锅前,对着色泽莹亮的粥闻了闻:“嗯~好香啊!妈你怎么都不叫我起来吃饭啊?”唐枫假模假样的抱怨到。
  唐妈对唐枫时不时抽疯已经习以为常了,淡定道:“我喊你你也不一定起来啊。锅里粥有的是,你什么时候起了什么时候吃不就是了?”
  唐过在一旁忍不住说到:“哥,外面下雪了!”
  唐枫看了他一眼:“我知道啊~刚才我撩开窗帘看了一眼。”
  唐过:“那你刚才怎么一点儿也没反应?”
  唐枫无语道:“那你觉得我应该有什么反应?我又不像你,这么大了还跟个孩子似的,一下起雪,就高兴得不得了……”
  唐妈打断两人毫无营养的谈话:“好了,小宝赶紧吃饭,枫儿你和小陆赶紧去洗漱。”
  唐枫:“妈,我想吃了再洗漱不行吗?我好饿~”
  唐妈瞪了他一眼:“赶紧去!你看哪个是不洗漱就吃东西的?看你懒的……”
  唐枫挣扎道:“人家科学研究表明,先吃饭后刷牙比较健康……”
  唐妈无言以对:“…… 随你!”
  唐枫高兴得立马去厨房拿碗筷出来吃饭。
  这时,姜麒和白黎也开门进来了:“哇,好香!”
  唐妈对着两人,一脸笑容别提多和蔼了:“快点,去拿碗筷来吃饭。今天这锅粥煮的可香了,你们肯定喜欢。”
  姜麒笑着点头:“好的,妈!”然后去了厨房。
  大家坐在一起喝着粥,姜麒说:“这次的雪下得真大。比去年那一场雪都大多了,而且好冷。”
  去年下雪,雪瓣儿比较小。之所以会有厚厚的积雪,一是因为地面比较干,雪花不容易化掉。二是不停的降雪形成的。
  而今年的不一样,就在昨天,雨夹雪还在下这,地面的雨水很多。能够这么快就攒下厚厚的皑皑白雪,说明今年这场雪,不仅雪瓣儿大,而且还下得大。
  人家都说霜前冷雪后寒,他们却都明显感觉到,雪中也很冷。而今年的冬天,却才刚刚开始……
  作者有话要说:  好吧,皮蛋瘦肉粥出现了很多次。毕竟它做法简单而且好吃。还有就是我只喜欢皮蛋瘦肉粥,没办法。\(^ ^)/
 
 
第71章 可怕的雪
  四天了,雪依然在下。从前几天一下就没有停过。其实也不能说没停过,雪是断断续续地下的,中间停止降雪的时间不长。有些人一整天待在屋子里不出来看看,可能都不知道雪是有停过的。
  四天的连续降雪,造成了外面的雪层很厚。唐过大略估算了一下,积雪的平均厚度至少有七十公分。
  他第一次感觉到冬天、冰雪是如此可怕。雪,只有在适中的时候,会觉得这是大自然,是冬季给人们带来的礼物。会觉得雪很美很好玩儿。而当它降得太多太严重时,就变成了雪灾。这时,周围的景色还是漂亮的,但人们却没有多大兴趣去欣赏它了。
  不说出行,他们在这一小小方圆天地里,就觉得困扰重重。
  他们每天都要铲雪,工作量很大。比如到卫生间还有旁边菜园的路,就要清出来。
  别的地方可以不去,但这两个地方岂是说不想去就能不去的?
  而且菜园那里,三个大棚前面的雪也得清走吧?要不然怎么摘菜?
  大棚顶上的积雪,也需要每天一清。虽然他们用的是高质量的塑料薄膜,但网上不是有这样的新闻吗?说是积雪把房屋压坍塌了。虽说能被积雪压垮的房子,质量肯定不咋地,但比塑料薄膜来应该要好多了吧?
  严霆焊接了一根很长且灵活轻便的杆子。主要是有两个用处,一是时不时把榕树上的积雪抖下来。
  每天起来,都能看到积了将近一个日夜的雪,把榕树的枝丫压得很弯。不帮忙把雪抖下来,怕是枝丫要被积雪压折了。这么好看的树,树枝压折了多可惜。
  二是要把遮雨板的积雪刮下来。虽然当初在设计遮雨板时,是倾斜下来的。但是还是有很多雪积在了上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们还是需要把雪刮下来,免得一时疏忽破裂下来。
  给杆子顶端安装上类似于横杆的东西,把梯子搬到院子外面。两人在下面扶住梯子,一人站在梯子上刮雪。往雪上这么一拉,大片大片的雪就剥落了下来。
  其实看着还挺爽的,这种场景,最适合有强迫症的人看。当他上面的大块大块的雪全部弄下来就会有一种成就感。
  然而今天的工作不止这些。几天下来,房顶的雪已经很厚了。他们当初在房顶安装有好几个太阳能光板。有架子撑着,离地面有一小段距离。后来又有陆中泽改进,通过电脑操作,可以让它每天根据太阳的朝向改变对光方向,这样不停的运动,让光板上没怎么沾到雪,但雪太厚的话,达到光板最低离地距离,就会阻碍光板运动了。
  毕竟工作很多,不可能大家蜂拥做完一件事再做其他的,这样会很浪费时间。而且每项工作也用不到这么多人。
  因此在一开始,铲雪清路、清除大棚积雪、还有抖落榕树上的雪,便是一同进行的。每人都有事情做,没谁闲下来。
  后来在刮除遮雨板积雪和扫除房顶积雪时,就分工成两组。
  唐过、姜麒还有白黎负责遮雨板那里。两人在下面固定梯子,白黎刮雪。
  清房顶那一组这是严霆、陆中泽还有唐枫。
  房子本来是没有直通房顶的水泥楼梯的,只有横放在后面围墙的木质楼梯。后来改装房子,想到要在上面安装太阳能光板时,觉得这样不方便,所以才加上的。
  当时他们建仓库时,仓库有和房子平行对齐一部分。而且两房的高度一致,所以他们干脆请师傅在两房中间的那个位置筑了水泥梯。这样水泥梯就是两房共用,去哪边都方便了。
  今天他们去房顶铲雪,因为是有楼梯有扶手的,所以不用人在下面扶着。但梯子的雪也很高,所以他们在去房顶除雪之前,需要把楼梯上面的雪除了。
  主力是严霆和陆中泽,唐枫主要是在下面打下手,帮他们递东西。
  铲完楼梯上的雪,唐枫赶紧把工业盐递过去撒在上面,不然它会容易结冰,到时候就难下来了。
  其实一开始准备物资的时候,他们都没想到工业盐,后来有一次看电视有道路除雪的画面,才想起这东西是有用的,于是就去买来了。今年就正好用上了。
  忙了挺久,大家才完工。把该收的工具收好,就一起进屋取暖了。
  唐过搓着手走进客厅:“冷,太冷了。我感觉这手都不是自己的了。”
  姜麒一进来,就把手贴在炉子上。冷冰冰的手一下子摸到热热的东西,还有点麻麻的。他喟叹到:“总算是活过来了。”
  后面的几人,虽然没想他们那样夸张,但从深情上可以看出他们也冷的厉害。
  唐妈赶紧拿来两个盆,里面倒入温水,“你们赶紧过来泡泡手,这样就不会太冷了。”
  严霆伸手泡进去:“谢谢妈!”
  其他人也跟着泡手。
  唐妈笑说:“谢啥?!我和你爸也想跟着帮点忙,但你们就是不让,我也就只能帮忙倒点水了。”
  唐爸:“外面的活儿都干完了?”
  唐枫点头:“嗯!一次性全部弄完比较好,冷也就冷一次。要不然早就可以回来烤火了。”
  唐妈又从厨房把碗筷拿了过来:“我煮了饺子,这时候吃点热的东西暖暖比较好。”
  陆中泽笑着接过碗:“我正好有点饿了,先垫垫肚子。”
  把大家的碗都舀上饺子,大家开吃起来。
  姜麒吃下一个鲜香美味的水饺,满足道:“这时候没什么比饺子更方便更美味了。”
  唐枫:“幸好我们早就过来了,要是现在的话,想过来也来不了了,日子也不知道要难过到什么程度。”
  去年跟今年比起来,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当时他们就觉得当时的雪灾很严重,没想到今年的要严重好几倍。
  雪太厚了,打开院子的大门,往下面的公路一看,基本没有车辆经过,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
  出行成了问题,集市也基本没有人去开。虽说大家隐隐知道今年冬天不好过,都不约而同的多存了些粮。主食还好,那菜呢?菜还能屯几个月的分量不成?
  即使真有屯这么多菜的,但那肯定也是少数人。而且大家并不认为雪会一直不停的下,根本不会准备那么多吧?
  现在雪才降了几天,很多人家,家里的吃食都还足够,倒是相安无事。就怕雪下个不停,到时候各种职能部门不能妥善解决问题,那各种麻烦肯定会慢慢出现。
  南方都是如此,更何况北方地区了。这几天的新闻联播,关于雪灾的报道,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时间。
  从镜头看出,那边的雪下得更大,气温也更低。走在外面,不管套了几件棉衣,人还是冷的。
  女记者把自己裹得像球一样,带着又厚又大的帽子。要不是在录新闻,估计她还要戴上口罩只又眼睛暴露在空气中。
  交通基本上算是瘫痪了,城市的交通主干道倒是有除雪车还在工作,但其他地方就没了。雪高高的堆起,这几天没有被动过的地方,居然高达一米六,个子不够一米六的,都可以被活埋了。
  政府向各地方政府下达了关于应对雪灾的一系列措施,但真正能进行下去多少,有待商榷。
  并不是说地方政府无作为,但是雪灾太大,无论是对人的心理还是生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比如报道上说有部分地区,高压输电线被压垮,根本不能好好通电,局部地区出现了停电的情况。
  这两年高压输电线是一直在更新维修的,但还是敌不过大自然的威力。或是说,科学发展的脚步远远跟不上它的步伐。
  报道上有说,研究人员正在积极研究传导性好,韧性和耐力极佳的输导材料,但这可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
  通过新闻联播上的视频,大家看到输电线路上,结着厚厚的冰,而且还垂直向下吊着很多大冰锥,输电线下垂得厉害。
  而且,那些支撑高压线的又厚又大的水泥支架上,很多地方还结着冰。这种情况,工程人员怎么爬上去解决问题?
  大家一方面为工程人员,为停电地区的人们担心着,一方面又很庆幸他们现在不算糟糕或是还挺幸福的日子。
  姜麒唏嘘道:“像我们这样或是农村的居民还好说,那些住在城市高楼,用电取暖吃饭的人就太惨了。光是停电一天,他们就受不了了。”
  大家深有同感。
  后面的几分钟,电视台把目光转向了国外。
  那些纬度高的国家,天气及环境的恶劣程度比起我国北方有过之而无不及。
  雪居然把很多楼房的一层楼给埋了。有的地方还更严重,就不一一列举了。
  上面还说有很多流浪汉直接被冻死了。其实唐过相信,这种事情,国内也是有的。只是大家都知道,国内的新闻联播,基本都是报喜不报忧,这种事情没出现在上面罢了。
  大家,都进一步认识到了大雪的可怕。它看似柔弱,却能把人逼到绝境甚至夺走生命。大家对它,收起了那只有美好的印象。
 
 
第72章 雪灾
  “王哥,你就借我点蔬菜吧。我不要多,你给我几片菜叶子都行。不不,我可以买。”  一个年轻男子目光里带着乞求,低声下气的对着他喊王哥的人说到。
  对面站在门口,不让人进去坐会儿的中年男人王哥,长得有点肥。脸上的肥肉把他的吊三角眼挤得只剩一条缝儿。
  王哥叹气道:“不是我不给你,只是我家里也没有蔬菜了。这些天消耗太大,别说蔬菜了,就连新鲜的肉食都没有了。我们现在吃的都是去年就存在冰箱里,基本没吃过的腊肉。不仅腻味得不行,而且全家都便秘了。”
  男子急声到:“可是……”想到什么,没再继续说下去。
  中年男人不耐烦了,语气有点冲:“你再去其他地方找找看吧,我这里没有了。”说完就把门碰的一下关上了。
  男子被突如其来的重重的关门声下了一跳。
  中年男人进门后,径直走到电暖炉那里。炉子上正在煮着热腾腾的火锅,旁边坐着的老婆孩子已经开吃。旁边的小矮桌上,放着一盆满满的白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