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急诊科观察病历(近代现代)——神经百战

时间:2020-07-03 08:39:08  作者:神经百战
  赵彬眯着眼睛看了会新升的朝阳,转头回来,对上罗铭遥已经看着自己的眼睛:“新年快乐,遥遥。”
  罗铭遥也笑着说:“新年快乐,赵老师。”
  两个人拍了照,就下山去了。收拾好东西,退房之后,在山下古镇逛了逛,在镇上吃了个午饭。新年第一天算是旅游小高峰,各家饭馆都人满为患,他们好不容易才排到一张桌。进去以后,赵彬接了菜单点菜,罗铭遥拿着纸仔细擦了擦桌子。
  点了菜,赵彬说:“可惜元旦时间太短了,我们两个都没放全假,我是明天的班,今天必须赶回去,不然再在山下住一晚上,去酒店泡泡温泉,挺好的。”
  罗铭遥略微有点遗憾:“是啊。之前黄柏怀说组织一下,来泡温泉,后来都毕业了,我们也没来过。”
  赵彬有些怀念地说:“我倒是读博时候来过的。那年急诊科年会在C市,周主任请了两个国外的老板来,让我们几个博士接待。有个老外第一次来中国,想要在C市和附近好好玩一下,我们一人排了一天作陪。我就运气好,排到了陪他爬天秀山。科室给我公费泡了一次温泉。”
  罗铭遥说:“黄柏怀前几天还在微信里说,就中国有这个不良习惯,来个教授就各种接待,公费吃喝玩乐。他说他在国外就没有做过这些,大牌的教授来了,最多在会议场所门口接待一下,指指路。”
  饭菜端了上来,罗铭遥给两个人洗碗筷,赵彬接过碗打饭,接着刚才的话题说:“这个问题真是所有研究生都喜欢讨论。当年我陪外国教授爬山,累得半死也找秋姐吐槽过。秋姐说她在国外确实没做过旅游地陪,不过她的老板说,日本人韩国人也有这个习惯,大概还是文化差异。”一边说,一边给罗铭遥夹了几筷子菜。
  两个人又闲聊了几句,吃完饭,赶回C市。
  第二天一早赵彬又去上班了,罗铭遥昨天回来,全身酸痛,实在是很长时间没有运动了,运动耐量大大下降,这一趟爬山,肌肉乳酸堆积严重。早上赵彬起床他都没感觉到,听到关门声音才醒来。想了想,还是继续躺回被窝享受难得的懒觉。
  睡到快中午才醒来,他磨蹭着起了床,准备去超市那边商场里吃个午饭,买点东西回家,晚上做点晚饭等赵彬回来。
  洗漱完了,他拿上手机出门。看了看规培群,没有什么通知,又看了看呼吸科医疗小组群,领了两个红包,然后随手翻了翻其他群消息。意外的是很久没有动静的铁三角群有了不少新消息。他点进去看了看。
  黄柏怀发了一串消息来:“我们老板昨天发邮件告诉我,武汉出现了新的‘SARS’病毒感染,《La》上面都发了文章。症状、影像学表现和SARS一模一样。武汉好几家医院都收到了相同病人,好多武汉医生在微信群里说这个事,医院里医生和护士都感染了。现在武汉那边报的是‘不明原因肺炎’,但是我们老板说,肯定就是SARS复发了。”
  消息发的时间是凌晨,群里都没人回复。罗铭遥估计朱珍珍和自己一样,也是今天睡懒觉了,还没看到消息。
  他看到消息,就顺便上网查了查这个新闻,果然看到武汉有通报“不明原因肺炎”,网上讨论各种各样,有的大骂武汉政府只想掩盖事实,有的批评网民听信谣言,最初的相关报导反而看不到了。他正想着待会儿回去,网上搜一搜《柳叶刀》上面的文章,手机震动了起来,群里又来了新消息。
  还是黄柏怀在发:“有几个在微信群发消息的医生都被抓了。”
  罗铭遥问:“为什么抓了?”
  黄柏怀回复:“因为散播谣言。”过了一会儿又解释:“就是几个医生在微信群里说了,SARS又出现了,提醒群里朋友要注意,不要到那几个医院去。现在被抓了,说他们造谣。”
  罗铭遥自觉对事情不太了解,不好评论,准备再翻一翻新闻看了再说。
  手机接连几下震动,朱珍珍又发了一串消息。“武汉卫健委通报了27例‘病毒性肺炎’,目前没有发现人传人。黄柏怀你不要在国外就被洗脑了,到处阴谋祖国。官方前天发的通报你不看,就听你们心外科专家说传染病事。”
  黄柏怀没有当着朱珍珍面,在网上气势倒是很强:“我们老板也是因为看了《柳叶刀》的文章才说的。那抓医生说造谣又怎么说?”
  朱珍珍回复:“既然没有证明有人传人,那这些医生在到处微信群说有传染病发生,不就是造谣?”
  黄柏怀争辩道:“这些医生肯定都是看了很多病例才有的结论,绝对不是随便说说,政府不去核查,随便就抓人,很扯淡啊!”
  朱珍珍回道:“你又知道没有核查了。人家通报了‘目前没有发现人传人’。反正就是国家说没事那肯定不对,国家必须出事。”
  黄柏怀显然气得不轻:“你这是在造谣我!我有说过这些吗?”
  朱珍珍说:“你没说,你就是这么想的!”
  罗铭遥看到群里气氛不好了,忙打字:“珍姐,黄博肯定不是这个意思。他也是着急。”
  黄柏怀好半天发出一句话:“我真没想什么,我发这些,主要是担心你们。珍姐你和小铭不是都转到呼吸科了吗?”
  朱珍珍也停了一阵,稳定了心态才回复:“广东这边,前几天有提到‘武汉不明原因肺炎’,没说是SARS,但是说这个时候也是流感高发季节,让我们注意个人防护。广东上次SARS经历过不少,还是很谨慎的。”
  罗铭遥也跟着回复:“我们这边没听说什么。呼吸科一直口罩帽子要求比较严,我每天都带好的。”
  黄柏怀才又发了一句:“那就好。总之,你们自己小心。”
  过了一会儿,朱珍珍转了一条微博进来,讲的是武汉微生物实验室的。朱珍珍发消息说:“武汉有全国最好的病毒实验室,不管是SARS还是新出现的病毒,我觉得武汉都可以妥善处理好。武汉处理不好,我觉得那就全国都不好搞了。”
  黄柏怀发了个点赞的表情,回了一句:“那就相信祖国吧。我也关注官方消息。”
  罗铭遥看他们都情绪稳定了,发了一条:“黄博,你那里几点啊?”
  黄柏怀回他:“晚上10点了。”
  罗铭遥发消息:“那你早点睡。新年快乐啊。”
  朱珍珍发了一条来:“都忘了,新年快乐!”
  黄柏怀也跟了一句:“新年快乐!大家小心!”
 
 
第6章 主诉:声音嘶哑5+天
  元旦节短暂的三天假期倏忽而过,收假第一天,C大附院就发出了通知:由于近期武汉卫健委通报出现“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要求门急诊及呼吸科医生加强个人防护,注意手卫生。医院还趁机做了个手卫生抽查,搞得护士们紧张了一天,白大褂里揣着小纸条背条条款款;医生们查房都不敢站得靠病床太近,怕接触了病人周围环境又忘了洗手被记上一分。过了几天,武汉卫健委通报的病例从27例增加到49例,C大附院开始设立急诊和门诊挂号前分诊,所有测得体温升高的病人统一按要求去发热门诊就诊。
  武汉似乎还是很平静,两会照常召开,通报仍然是“没有人传人,没有医护感染”。
  很快事情的进展就脱离了控制,到1月中旬,武汉各个医院呼吸科都出现了相同症状、相同影像学改变的“病毒性肺炎”病人,各大医院ICU病床被“重症肺炎”病人填满,武汉之外湖北其他城市也陆续报道类似“病毒性肺炎”,所有病人核酸检查提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最早被“训诫”的医生也出现了肺炎症状,胸部CT报了“双肺磨玻璃样影”。国家疾控中心启动了一级应急响应,卫健委的通报也从“没有人传人”变成了“可能存在人传人”。一时间网络上骂声四起。
  对于医生来说,这些变化比其他人来的更实际,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参与网络骂战,甚至连吐槽卫健委的精力都没有。医院一个接一个通知发下来,分诊台护士、发热门诊、急诊工作人员都开始要求接诊病人时带上护目镜以及一次性手套。而这段时间,咳嗽、发热的病人来的更多,凡是有点不舒服的,都赶紧来医院,想做个什么检查排除自己得了电视里说的吓人的传染病。急诊科和发热门诊外面都排起了队,人人都在焦虑。
  赵彬一月轮急诊科老总,老总不是天天坐在诊室,因此只在查房看病人时候带个护目镜,还没有在脸上留下印记。另外几个医生,一个班回来,脸上都是明显的勒痕。
  去年新来的医生小余对护目镜的橡胶圈垫有点过敏,上了一上午班脸就肿了,中午去皮肤科处理一下,作为老总的赵彬就出来替她顶一会儿班。
  “怎么不好?”赵彬对着病人微笑,不过在口罩、护目镜重重覆盖下,这个笑容完全看不到。
  病人是一位老年男性,精神很好,看起来以前是个老师。他努力地清了清嗓子,哑着声音说:“医生,我大概五六天以前,说话声音开始变成这个样子,嗓子完全哑了。”
  赵彬问:“除了嗓子哑,还有其他不舒服的吗?有没有鼻塞、流鼻涕、嗓子疼?”
  病人摇头:“这些感冒的病症,我都没有。就是无缘无故就哑了。”
  赵彬继续问:“没有觉得吞东西下面有东西梗着?”
  “也没有。”病人试着吞了吞口水,回答道。
  “最近有没有大声说话?”赵彬又问。
  病人使劲摇头:“没有没有。我以前是当老师的,经常用嗓子用的过度,嗓子疼,声音嘶哑,所以很注意。现在都退休一年多了,根本没有跟谁那么大声或者很长时间的说话,就是无缘无故,五六天以前,突然就说不出声音了。”
  赵彬给他查了个体,看了看咽喉部,确实没有明显的咽充血、扁桃体肿大等。他想了想,给病人做了个咽反射查体,病人右侧咽反射比左侧稍差。他觉得病人的病情比想的要复杂。
  坐回电脑前,他又问病人:“你最近这段时间,有没有觉得喝水、吃东西容易呛着?”
  病人回想着说:“有……有那么一点点吧。是觉得喝水喝得急容易呛,但是慢慢喝,好像又不太呛。我觉得可能还是喝太急引起的,没怎么注意过。”
  赵彬向他解释:“声音嘶哑,原因也很多,开始我问的你这些,就是咽喉部炎症的问题,你都说没有,我们看了,确实也不太像。但是你说到自己最近喝水呛咳比以前明显,我刚才检查也觉得你右边这个咽反射差了点,我们考虑的问题就多了。我们有一根神经专门管这个声带和咽喉部运动,这个神经如果受损失,就可能出现你这些症状。”
  “哎哟,”病人表情有些慌乱,“这么严重?那,那快给我检查吧。”
  赵彬点点头:“我建议你要做两个检查:一个头颅的核磁共振,一个胸部CT。头颅核磁共振就是看脑袋里神经中枢的位置是不是出了问题,胸部CT是看肺上面位置,有没有什么东西压迫到了它。”
  病人听明白以后,接受了检查,拿到检查单,就去交钱做检查去了。
  青北院区这边CT排队不像本部那么难,中午开的单子,两个多小时就回来了。拿到片子一看,果然右肺尖可见一高密度影,周围有毛刺样征象,考虑肿瘤可能,肺内多个淋巴结肿大。这些都提示肺上新生物是恶心肿瘤的可能性大。
  赵彬再次追问病史:“你从来没有觉得有胸闷、气紧、胸痛这些感觉?也完全没有咳嗽、咯痰?”
  病人尚不知道自己报告结果,摇头说:“没有,我一直以来身体很好的,每年还在学校体检,都是正常的。”
  赵彬问道:“去年什么时候做的体检?有胸部CT吗?”
  病人点头:“做了的,我们去年十月份做的体检,我记得,报的我就是有点肺纹理增粗,其他没有什么。医生说是正常的。”
  赵彬想了想又问:“你以前吸烟吗?”
  病人斩钉截铁地回答:“从来没有吸烟过,从来没有。”
  赵彬问得已经差不多,再往下问就要把诊断透露给病人了。虽然时不时会遇到初诊发现肿瘤的病人,但要开口,还是难。他记得以前问过其他人,有人觉得说明白了更好,但真的到了要给病人交代,还是总有些不忍。
  尚不知情的病人催促他:“医生,怎么样啊,我的CT有问题吗?”
  他顿了顿,才对病人说:“你的CT,就是有问题。”
  肺尖肿瘤压迫喉返神经的病人,被安排住进了呼吸科,准备进一步做穿刺取活检,明确肿瘤性质。赵彬处理完这个病人,值班的小余终于从皮肤科回来。她没法继续带护目镜,只能带上个面屏。胶带部分还用纱布裹了两圈。
  赵彬简单跟她交了个班,回住院总值班室整理科室数据。这个月月底是过年时间,过年以前,很多医疗质量安全相关的数据要提前上报,例如今天就要把假期值班安排传给科室秘书了。
  他做完了值班表,发出去以后,看了看手机。急诊科研究生同学群里面爆了一大堆消息。最后几条全是“各位同学注意个人防护,注意安全”的。他敏锐地察觉到有什么大事发生了。于是点了点那个“235条未读消息”的提示。
  信息迅速往上跳,到最前面,是H大附院急诊科同学发的消息:“今天我们医院门诊接了一名武汉回来的病人,发热、咳嗽2+天,目前高度怀疑是现在武汉流行的‘病毒性肺炎’,这个病有传染性,病人已经隔离治疗,等待核酸检查结果。家属也安排居家隔离了。各位同学一定要注意门诊防护,遇到武汉或者湖北回来的,要按照呼吸道传染病防治隔离病人!所有呼吸道症状病人都一定要问有没有湖北和武汉旅游史!这个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上门一定带好口罩、护目镜,看过病人要洗手消毒!”
  后面跟的都是肺炎相关的一些东西。有谈论传染性的,有谈论和之前SARS相关性的,有讨论武汉实际情况和报道不符的,最终都回到保护好自己的话题。
  赵彬赶紧把消息转发到C大附院急诊科的群里,很快群里也是一片讨论的声音。连从来不在群内发声的主任也发了话:“门诊上注意问清楚流行病学史,所有病人分诊时测体温、问有没有去过武汉,最近一个星期有去过湖北或者武汉的,立刻送发热门诊就诊。明天我要去跟院里面申请一下,上发热门诊的同志们都要穿上防护服。明天下午统一培训防护服穿脱。”发完消息艾特科教秘书组织明天下午学习。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