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急诊科观察病历(近代现代)——神经百战

时间:2020-07-03 08:39:08  作者:神经百战
  然而到晚上,又有了新的情况。
  凌晨三点过,他又被走廊里的声音惊醒。他皱着眉头看看手机时间,然后听到外面依稀传来“发烧了”、“待会儿来接”这些话。他仔细听了一会儿,基本可以确定,是某个密切接触者出现症状,要转往医院确诊、隔离治疗。
  赵彬刚刚好转的心情又蒙上了一层阴翳。密切接触者是高危人群这一点,如此真切的在身边体现。他作为医生尚且有些担忧,其他普通人,肯定会更加焦虑。
  他睡不着了,打开手机刷着消息。武汉那边每天新增确诊数量还在攀升,C市确诊人数已经20多人,医生群里也开始传出很多来路不明的小道消息。其中一条是据称C市疾控中心的医生发出来的,一个带着哭腔的女声,说着情况有多严重,新闻里都在粉饰太平,实际情况已经超出极限,让所有人赶紧囤粮食。一时间人心惶惶,连医生们都开始抱怨国家维稳不要老百姓的命,紧张地讨论起要如何应付之后的粮食短缺。
  小区业主群里面,这个时间点还很热闹,消息不断。所有人都在轰轰烈烈地讨论今天小区里有救护车来过。小区物业出来辟谣说是老年人突发问题,叫来的120,业主里面却有很多人不相信这个说法。
  “我都已经看到了,是11栋那边接的人下来。”有人在群里说,“来接人的医生都穿了防护服,还说不是肺炎走的,骗谁呢!”
  “物业不要想着隐瞒了事,”有人应和上面的人,“这个时候了,瞒着有什么好处?有就是有,到底是不是肺炎,你们最好坦白告诉我们!”
  “到底是哪一家,总该告诉我们吧。”
  “天呐!我今天还带着小孩在11栋楼下玩!”不明情况的人已经开始慌乱。
  小区物业的人出来进一步解释:“我们所有的消息都是医院120车进来时告诉我们的,救护车进来说的就是小区里有一家打120,因为家里老年人睡一觉起来,半边身子动不了了,医院从电话里判断是中风。当时我们保安也问了为什么救护车医生司机都穿的防护服,医生说的是,现在出来接诊,都是这样装备,这是他们自己保护自己。我们向他们求证过,医院说确实不是来接肺炎病人的。这就是医院提供的情况,我们已经如实反应给各位业主了。”
  这时候有客观一点的人出来说话:“大家都知道物业现在隐瞒没有任何好处。物业说没有,那我们还有什么好争执的?物业的消息也是医院和社区给的,他们也没这个本事自己造数据造病人。”
  另外的人也附和:“是啊,没有就是没有,不要传谣信谣。”
  “不要自乱阵脚。”
  “恕我直言,就是小区里真的有了,还不就是戴上口罩该怎么过就怎么过,难道你还能憋死在家里不出来?”
  还有更直接的:“有的人,别人说没有你不相信,非要说有了,大家都跟你一起慌了,才满意。”
  “还要物业把人家哪一户都说出来。侵犯隐私了知道吗?而且人家根本就不是肺炎。”
  “就是肺炎,也没必要通报出来哪一户吧。医院物业都会消杀的。”
  “看新的消息,说一栋出现3例还是多少,一栋楼就直接封了。”
  最开始质疑的人出来了:“我没有要引起恐慌,也绝对不是造谣传谣。这是特殊时期,我只是要求物业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我相信今天看到病人出去的其他人都跟我一样,有担心,怕自己家附近有传染病。我这么问也是为大家负责。”
  “我觉得你是在故意找茬。”
  群里顿时爆发了争执。赵彬懒得看下去了,熄屏,把手机扔到一边,继续瞪着黑暗发呆。到现在为止,他还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因为现在发生的一切太像那些灾难大片了。恐慌比病毒传播得还快,在寂静得沉重的黑夜里,击破人们脆弱的心理防线。今天,还有人会维护他人的隐私,再过几天,也许感染病人就成了过街老鼠。
  病毒也许尚没有击垮人类,恐惧先自内而外把他们瓦解了。
 
 
第12章 主诉:腰痛5+天
  赵彬又是凌晨才睡着,没躺多久,就被叫早的电话叫起来。一天规律的观察隔离生活。
  今天的情况又发生了一些变化。赵彬听了一会儿门外的声音,就发现今天工作人员不再要求接受隔离者开门接饭菜。今天他们敲了门,提醒拿早餐,把东西放在门口就离开了,并不与隔离者接触。他打开门想看看,刚开门,正好看见隔壁房间小姑娘探头,想要出来跑两圈。
  这几天小孩子都被默许可以在走廊上和妈妈散散步,下午时候,赵彬总能听到小孩在外面疯跑的声音。倒也不是很扰民,反而在这种时候,有一点生气勃勃的感觉。今天孩子刚出去,工作人员就叫她赶紧回房间里呆着。赵彬听见工作人员向孩子妈妈解释:“昨天晚上有观察隔离的人出现了症状,医院目前疑似新冠肺炎。在这里呆着的,我们都看作是高危人群。所以大家要严格单独房间隔离,不能在走廊里到处走动,更不能串门。我们现在都要求减少和你们接触。这个只能请理解了。”
  小姑娘这几天应该已经被妈妈教育过了,此时说不让出去,也就老老实实回去了。孩子妈妈对着医务人员说了感谢。关门前,赵彬听见孩子的声音问:“妈妈,我们还有多久才能出去啊?”
  今天工作人员甚至没有再当面问体温和身体状况。只提醒了一句他记得测体温,待会儿他们会打电话来逐一登记。
  赵彬领了早饭,关门回到房间。今天的早饭比前几天又多加了一小盒酸奶,馒头换成了肉包子。可以说蛋白给的非常充足。午饭又添了一道热腾腾的素菜汤,晚饭也配了一盒牛奶留给夜宵。
  晚上报告完体温,赵彬洗过澡,躺回床上睡觉。这几天他已经睡得太多,感觉把这几年欠的睡眠都要补上了。睡得久也没让他感觉多好,反而更是整天头晕脑胀、昏昏沉沉。他睡了没多久,又被吵醒了。
  这次是一阵子“滴——滴——”的声音,每一声之后,停大概三十秒,又来一声。这声音不像是房间里的什么设备。他裹着羽绒服起来,打开门,找了一圈,终于看到噪音来源:是安全出口的指示灯,不知道什么问题,指示灯箱上的一盏红色灯,在不停地闪烁和发出响声,除了比较响的长“滴——”声音,还有灯光闪烁的“咔咔”声。他无奈地望着坏掉的灯,又看看走廊。这个位置,这个灯发出的噪音估计也就影响他一个人……他看了下时间,已经是凌晨两点,这种时候叫工作人员也不会有用。毕竟他们都是医务工作者,不是酒店职工,修东西是不会的。都是同行,他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半夜麻烦别人了。
  躺回去又翻来覆去很久,门外的声音吵得他连玩手机都无法集中精神。最后他拿枕头按在耳朵上,才终于让声音小了点,不知道又过了多久终于睡着。
  第二天一早又是被“滴——滴——”的噪音吵醒的。赵彬难受地坐在床上,靠在床头刷手机,所有关于疫情的大小新闻都看了一遍,才等来叫早电话。他如释重负地接起电话,告诉工作人员:“我房间门口,安全通道那儿,安全通道那个指示灯好像坏了,一直发出‘滴——滴——’的声音,我整晚都没法睡觉,能不能麻烦看一看,帮忙修一下?”
  工作人员答应他:“好的,待会儿我会让我的同事来看看,我们会尽快想办法解决。”
  然而事情到中午也没什么进展,噪音依旧,午觉也完全没办法入睡。下午工作人员打电话来登记体温时候,他又说了这个问题。得到的答复是:“我们今天上午看了,我们通知了酒店,他们会找人过来看的。”
  赵彬能想到大概也是这个流程,并悲观地预计今晚上又要在噪音中痛苦。他想了想又问:“那能不能……给我换个房间?”
  那边回复他:“对不起,我们隔离点现在其他单人间已经都住满了……双人间也只剩几个,我们必须留下来,给那些没办法自理的,需要特殊照顾的人……希望您理解……”
  赵彬叹了口气,说“好的”,然后挂了电话。
  修灯的事情确实只能等着了,最无奈的是,酒店竟然都要住满了。他查了查,这个连锁酒店五层楼,能住下两百个人,也就是密切接触或者有风险的人有这么多。这还只是高新区,说不定高新区还有其他医学隔离点,全市又有多少?每个隔离点都要有专业医务人员来给病人监测体温、送饭、帮助其他日常活动,算下来,社区医院这次工作量非常可怕。这些社区医生和护士,在这里工作都是24小时,夜里也不能休息,和高危人群频繁接触,他们自己也承担巨大感染风险。
  想到这些,他也不想对同行们更多苛求。噪音……忍忍吧。
  过了一会儿,到了罗铭遥固定给他打电话的时间,他怕罗铭遥担心,把这件事瞒住了。
  下午四点过,门外又是一阵响动,听声音是每个人门口放了个塑料板凳。过了一会儿又放了什么。赵彬听到动静没有了,开门看了一眼。果然是每个房间配了个塑料板凳,上面还有一个塑料盆。
  又过了一会儿,工作人员开始逐个房间打电话通知:“门口的塑料盆里给大家准备了消毒液,他们给每个人配备了橡胶手套和毛巾,请所有人下午用消毒水,清洁房间台面。擦完以后,消毒水直接倒进马桶。谢谢大家配合。”
  门外有人走动的声音,有人往水盆里倒了水。赵彬开门,把盆子和手套、毛巾拿进来。消毒水味道非常刺鼻,他也不敢直接空手就上。带上手套,拿着浸泡消毒液的湿毛巾,擦洗洗脸台、桌子、椅子和床头柜。擦完以后,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浓烈的消毒水气味,让人稍微有些难受。
  大扫除完毕,又坐了一会儿,就到了晚饭时间。
  这一次工作人员等着他过来开了门,问他:“赵先生您好,我们现在和市中医院做了一个活动,给大家送点中药。这个中药可能对预防新冠肺炎有作用,但是目前不确定。就是想先征询你的意见,如果你愿意喝一点试试,我们就安排给你送药。如果不愿意,你也说一下你的态度,我们现在只是征询意见。”
  赵彬记得最近网络上确实有提到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预防新冠肺炎的研究,目前中医药治疗没有足够数据,中医院大概也是趁这个风想要开课题做。他想了想,觉得支持医学医学事业也挺好,中医院这个时候也不可能拿出什么太离谱的方子,便点头说:“我可以的。”
  工作人员忙说:“那您先吃晚饭,晚饭后我们会给你带一张知情同意书来,您到时候拿到了,看看签字。”
  晚饭过后,工作人员再次来敲门,给他一张知情同意书,让他先仔细阅读,有问题先提出。赵彬对这种知情沟通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只潦草扫了一眼,不良反应及副作用那里,基本都是常用的套话。
  工作人员指着一行字特别提醒:“这副中药,可能会有的副作用就是大便变软变稀,因为它是有一个湿气下行的作用。如果有出现腹泻、腹痛和其他身体不适情况,你立刻告诉我们,我们马上把药停了。”
  赵彬点点头,把字签了,工作人员收走文件。他又抬头看看那个坏掉的灯,问道:“这个灯……是真的没办法吗?”
  工作人员带着歉意说道:“真的对不起,我们也是只能等酒店来处理这个……”
  赵彬理解的点点头。
  工作人员给他鞠了个躬说:“麻烦你了,后面发药我们还会再跟你确认。谢谢了。”
  赵彬摆摆手:“应该我谢谢你们。疫情期间辛苦你们了。”
  当天晚上,他又度过了被噪音折磨,辗转反侧的夜晚。半夜被吵醒时他随手刷了下微信,看到李盼秋给他回了留言,说武汉这边病人还在增加,让他自己注意保护自己,隔离期间不要大意,要特别注意。她的工作过了最开始那段适应期,现在处理事情已经得心应手,轻松很多。虽然还是忙,但比起在C大附院最忙的时候,那是轻松不少的,让他不用担心。又嘱咐了几句,保持身心健康,在酒店里锻炼锻炼,做个计划,增强抵抗力。
  赵彬忍不住嗤笑:他身体好得很!
  结果第二天起床,就发现自己腰痛了,估计是宾馆软床不适应,把腰椎问题睡出来了。他长叹一口气,老老实实卷了个毛巾垫在腰下面,同时翻了翻网页,寻找合适的运动健身视频。
  跟罗铭遥通电话时候,他把腰痛的事情说了一下。
  罗铭遥紧张地问:“要不要带点止痛药过来?”
  赵彬说:“还不至于。我自己检查了,应该只是腰肌劳损,还没到椎间盘突出。只有脊旁肌和一侧腰大肌有点压痛,我用毛巾在腰椎下面垫一下,感觉还可以。”他笑了笑,继续说:“不过,我觉得另外一件事很重要。”
  罗铭遥忙问道:“什么事?”
  赵彬认真地说:“要锻炼了。”
  “哦,”罗铭遥回复得更认真,“是该锻炼锻炼,一个是疫情期间,要把身体素质再提高一下,还有你平时总是忙,没时间好好锻炼。我也陪你,明天我们一起来打卡吧。待会儿我找找视频。前几天朱珍珍还给我发了宅家锻炼视频。腰椎疾病、腰肌劳损,其实还是腰肌力量不够,我找找针对腰部力量的训练。”
  赵彬听着听着忍不住笑出了声。
  罗铭遥疑惑的声音传来:“怎么了,赵老师?什么事情这么好笑?”
  赵彬停下笑,才说道:“我笑你啊……我想要锻炼是为什么?你都猜错了,你好好想想。你还列举第一第二的,哈哈哈哈……”
  罗铭遥不满地小声嘀咕:“我说的肯定也没错啊……就算不是主要原因,列这几条也该得分了。”
  赵彬轻声说道:“嗯,得分了,回来我就奖励你。锻炼好就是为了奖励你啊。你还帮我找增加腰部力量的训练,怎么,是觉得平时我做的不够好?”
  手机里传来罗铭遥的呼吸声,想来也是被他的话逗得又羞又急。
  赵彬收了逗弄,温柔地说:“遥遥,真的好想你啊……”
  罗铭遥的声音轻的如同一滴水落在他心上:“嗯,赵老师,我等你回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