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秦问(历史同人)——十四四十

时间:2020-07-08 15:17:46  作者:十四四十
  在将《吕氏春秋》搬入书馆之后,嬴政专门设置了一个信箱,如果有人发现错误,可以悄悄在书馆专门提供的‘纸’上写下来,然后放入信箱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过来处理信箱,最后里面的问题会被统一整理起来贴到‘布告栏’上以供所有人讨论,而提问人则全程保密,除了嬴政,谁都不会知道,包括吕不韦。
  如此以来,吕不韦再怎么耍赖也不敢真的不认,只能捏着鼻子将钱转交给嬴政,再由嬴政私下秘密赏赠。
  这也是第一个传言的由来,真的有人进去了之后就得了千金啊!
  对此,吕不韦则是被气了个半死,这么多钱,就算是他也是有点吃不消,更何况砸钱的是他,好名声却全被嬴政给占去了,这让他怎么心平气和地接受?!
  然而,嬴政还有一份大礼送给吕不韦。
  墨斗站在李斯身边看着他泼墨挥毫,在匾额上写下了三个大字:‘千金阁’。
  李斯不愧是书法大家,扭扭曲曲具有图形美的小篆愣是被他写出一种汹涌澎湃的大气感来,让墨斗都不忍替吕不韦感到一丝蛋疼,说真的,他想替吕不韦哭一场。
  千金阁……还有比这个更加嘲讽的名字了吗?
  嬴政则是非常满意,他对着李斯点点头:“辛苦李卿了。”
  对此,在后世奉始皇帝之命负责篆刻传国玺的李斯则是非常谦虚:“是墨公子的笔好。”
  他转头看向墨斗,微微一笑:“不知墨公子可愿赠予在下几支笔?”
  “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先生喜欢我当然愿意,”墨斗也很谦虚,“而且这是蒙恬将军改良的笔,斗不敢居功。”
  李斯面色古怪,他没想到蒙恬这个武将竟然还能改良笔,这让他有些纠结,不过他最后还是夸奖了蒙恬一番:“不愧为蒙将后代。”
  说实话有点敷衍,还有点违心……墨斗抽了抽嘴,扭过头不去看李斯,安安心心地等着匾额上的墨迹变干,然后送到吕不韦鼻子底下……
  这时赵高将今日份的公务送了进来,嬴政弯下嘴角,叹了口气认命地走了过去开始批复起来,墨斗和李斯非常自觉地闭上了嘴,场面一时安静了下来,只剩下嬴政翻看竹简的哗啦声,他的动作有点大,看起来有点暴躁。
  墨斗明白,嬴政这是在不满他还在使用竹简。
  距离嬴政第一次看到‘纸’已经好几年了,在这些时间里,体验过‘纸’的便捷度的嬴政对竹简的忍耐力越来越低,尤其是在最近,在书阁里的书曝光之后,有些人甚至在抗拒‘纸’的存在,哪怕就算嬴政还没任何推行纸的行动。
  这是必然的,事实上,历史上纸的推行也是历经了坎坷的。
  一开始,因为生产纸的技术不够成熟,纸所拥有的缺点太多了,人们只能因此放弃它的优点,然而在技术成熟之后,竹简依然在一段时间内占据着主导的身份,很多人认为纸不如竹简可靠,他们依然固执地认为只有写在竹简上才能保证写的东西流传下去,而不是轻易地被撕毁或是丢失。
  墨斗甚至能预见到就算是嬴政推行了纸之后,除非是急报或是不重要的文件,其他的公务依然会被写在竹简上然而送到嬴政的眼皮子底下,哪怕嬴政再怎么暴跳如雷,那些人依然觉得写在竹简上更加显地重要以及可靠。
  这样一想,墨斗有点明白历史上嬴政焚书坑儒的心情了。
  “匾额上墨迹可干了?”
  突然间,嬴政开口问到,墨斗在想事情,反应慢了一拍,李斯反应快了一点,立马查看了一番,然后确认道:“干了。”
  “善,”嬴政恶劣地勾起嘴角,手上批复的动作也轻快了起来,“那就送去叔父那儿吧。”
  李斯摆摆手让赵高进来,示意让他安排人手送去吕府那儿,看着被搬走了匾额,墨斗刚刚还有些烦闷的心情神奇地通顺了起来,墨斗乐滋滋地想:果然,自己的快乐总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
  ……
  收到了匾额的吕不韦受到了一万点打击,他恨不得将这个破牌子直接劈了当柴烧,然而赵高并没有给他任何的机会,他谨遵嬴政的吩咐,压根就没让吕不韦的人碰到匾额,而是给吕不韦看了一眼后直接转了个方向,直直地送到了书馆出处,然后当着追出来吕不韦的面挂了上去。
  据当事人赵高的回复,当时吕不韦差点没喘上气来,直接栽倒了地上,被他的随从七手八脚地送到了隔壁的医馆处,还是当初研究瘟疫的姜医师给看的病。
  事后,墨斗专门去问了姜榆吕不韦的情况,对方则是高冷地丢下了一句‘吕公已老’四个字就转身研究牛痘去了,虽然墨斗已经告诉了他关于天花的预防措施,并且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在种痘之后的并发症:细菌感染,如局部化脓、败血症等。
  对此墨斗并没有什么不满,他当然不会在意姜榆的态度问题,更何况他已经知道他想要的情报:吕不韦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他甚至觉得要是他再气一气吕不韦,说不定还真能做到三气吕公的效果——气出脑溢血什么的在后世不要太常见。
  不过嬴政和墨斗并没有什么空来理吕不韦:他们要开始推行纸了。
  在书馆被赋予了‘千金阁’这个名号后,嬴政开始了第二步行动:继金钱之后便是以名利诱惑。
  千金阁要开放了,之前仅仅只是为《吕氏春秋》提供一个阅读场所,只让找茬的人进去,现在,它将向所有人开放,当然还是要有限制的:它只认书不认人。
  只要献出一本你有的书,让千金阁收录到纸质的书里,你就有能进去一次查阅里面所有的书籍,当然,献出的书千金阁会保密,除非你愿意将其公开。
  而愿意公开的人则会享受其他的福利:可选择自己想要的一本书抄录回家。
  公开上缴十本以上书的人则有权无限制出入千金阁。
  千金阁不怕重复,哪怕是一本《诗经》被人上缴了好几次,它就像是一只饕餮一样贪婪地收录所有的版本吞入腹中,所有人看不到它的底线。
  为了吸引那些本来就有不少书的世家大族,嬴政几乎是将秦国国库里的书全都砸了进去,墨斗甚至看到不少后世已经失传了的书:《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要是让古代汉语学家看这些到估计得发疯。
  嬴政如此大手笔,不少观望的人都犹犹豫豫地拿出了一两本千金阁里已经有的书献了上去,然后带着一包袱的干粮义务反复的一头扎了进去:在没有印刷术的年代,所有的书都是手抄版,被传抄地越多,错误也越多,就算是书馆里的书他们都看过了,他们也会忍不住想要看看别的版本,这也是千金阁执意要收录所有版本原因。
  然后,他们准备足够啃三天的干粮全被没收了,理由很简单,为了防老鼠(坑你们更多的书)……
  墨斗不爽千金阁空荡荡的书架很久了,有哪个图书馆书架是靠竹简给填满的?墨斗发誓,他绝对要让三面墙上的书架都放满书!纸质的!
 
 
第66章 
  吕府。
  “吕公,”管家小心翼翼地将侧躺在榻上的吕不韦叫醒,“东西拿到手了。”
  吕不韦眼睛睁开一条缝,摆摆手让对方将东西呈上来,管家赶紧将手里的送到吕不韦的面前:一张又黄又糙的纸,以及一只毛色光亮的笔。
  “不是同一样东西。”他伸手摸了摸纸,缓缓摇头,那书馆里的纸绵软柔顺,手里的这个差太多了,“你们怎么到手的?”
  管家低着头说:“是千金阁卖的……”
  呲啦……吕不韦一言不发地将手里纸撕成两半,管家立马住嘴,忐忑不安地等着吕不韦的问话,不过让他放心的是,吕不韦只是疲惫地闭了眼,不知道在想什么,房间里只剩下吕不韦沉重的呼吸声。
  要是在之前几个月,他还不至于这么胆战心惊,但是在千金阁成立之后,吕不韦的忍耐度变得前所未有地低,已经好几个下仆因为一点小事而被打了个半死。
  眼看半天吕不韦也不发话,管家终于忍不住往上看了吕不韦一眼,这是管家发现,吕不韦的头发竟然花白了大半,这让他有点愣神,自打他跟着吕不韦以来,吕不韦都是意气风发的样子,还从未出现过如此疲态,一时之间,管家鼻头竟然有点发酸。
  许是感觉到了管家的视线,吕不韦懒洋洋地睁眼问到:“看我干甚?”
  “没,”管家垂下头,把眼眶里的眼泪给眨了回去,“吕公可有什么吩咐?”
  吕不韦嗤笑一声,将管家的话重复了一遍:“有何吩咐?”
  短短两个字,将羞愧地管家不敢再抬头多看一眼,这些日子吕不韦只让他们去搞明白纸的来源,结果他们什么都打听不到,拿过来的还是嬴政准备卖人的纸,这时他们才发现,他们安排在嬴政周围的眼线竟然一个都不剩。
  吕不韦沉思片刻,还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纸买多少金钱?”
  到底是商人,一听见买卖就不自觉地想要计算成本利润。管家低声报出一个数字,说便宜也不便宜,但到底比竹简的价钱要低一点。
  吕不韦心里快速估算了一遍,叹了一口气,果然,既然嬴政敢推出纸那一定是算好的,这个价钱不多不少,刚好卡在一个节点,让人总觉得还是用纸来得划算。
  不过吕不韦大概想不到,这并不是嬴政的手笔,毕竟嬴政专攻内政,做买卖肯定是比不上老油条吕不韦的,这是墨斗定的价钱,作为一个现代人,性价比什么的不要太熟悉。
  吕不韦又不说话了,管家忍不住开始担心起来:“吕公……”
  “无妨,”吕不韦抬起一只手打断了管家的丧气话,他重新站起身眯起眼,一瞬间,他又重新成为了那个在商界政界叱诧风云的吕不韦,“大王谋划此事已久,本侯一时不敌也是自然。要是就此斗倒本侯,那就是异想天开,凡事都有破绽,本侯要做的就是等。”
  他低头看了一眼被他撕成两半的纸,扯了扯嘴角:“去书库拿十本书出来,送去千金阁,再安排人手日夜守着。”
  管家松了口气,连忙安排下去,之前吕不韦因为执念,执意不肯送书到千金阁,有一段时间甚至不允许旁人提起这个名字,现在吕不韦终于恢复了正常,变回了那个能狂能忍的吕不韦。
  但是,管家不知道的是,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要是让姜榆在这里,他一定会劝病人绝对不能憋气,更不能忧思过度,当然就算是姜榆真的劝了,也不会有人听他的话。
  当你踏上追逐权力的道路上时,你就是走上了一根独木桥,没有任何转身和休息的空间,只有前进,以及前进。
  吕不韦是一个骄傲的人,他绝对不允许自己就这么轻易地输给嬴政,尤其嬴政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这种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感觉一点都不好。
  他憋着一口气像一条豺犬似地搜寻着嬴政的纰漏,每一个细节都被他一点一点地推敲与琢磨,在这种干不死就往死里干的精神指引下,吕不韦很快就找到一个突破口,然后一口气捅到了嬴政面前,直接引起了朝野的震惊。
  其实吕不韦也没干什么,就是曝光了郑国的身份,修郑国渠的那个郑国,当初韩国为了削弱秦国国力而派过来修渠的间谍。而要说为什么这件事会戳到嬴政的弱点,那是因为这件事关系到了千金阁。
  让我们从头讲起,事情要从嬴政在千金阁贩卖纸和笔说起。
  之前有说到,墨斗有一个想要把纸质书填满书架的梦想,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前秦,因为书写的困难,每本书都堪称经典,众所周知,经典是包涵着稀少这个词义的,换句话说,没那么多的书来填满书架。
  不过,墨斗也预估到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在没有书的情况下,墨斗决定自己编书……
  好吧,虽然墨斗很想把后世经典都给抄下来,但他的下线终归还是没有那么低,墨斗所谓的编书是指把自己以前的实验资料整编成一本书,将发明器具的思路和过程都记录下来,与其说是书,还不如说是一本实验报告。
  这里面当然也有墨斗暗搓搓的想法,比如说带给古代一些科研精神啊,中间夹杂一些物理化学原理,不要让后世只会熟能生巧,不求甚解什么的只适合在文学作品,对于搞发明研究的还是要探究到底的。
  让他意外的是,嬴政竟然对此是大力支持的态度,他在千金阁专门设置了一处地方专门放置这种书籍,甚至还设立了奖赏,任何于国有利的技术皆予千金!
  这让墨斗才想起来,这是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嬴政更是妥妥地务实主义者,儒家的礼义圣贤到现在八字都还没一撇。
  于是,墨斗将后世的专利政策改了改呈了上去……
  于是,蒙恬乐滋滋地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虽然墨斗之前发明了好几样东西,不过嬴政都已经赏过了,自然是不作数了,而‘纸’的发明因为墨斗的各种不乐意,到现在都还没公布墨斗是纸的发明者,虽然也有不少人已经猜到是谁就对了……
  不过,这个特殊的房间最后还是被人叫成了墨阁,让墨斗压力山大。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的郑国渠,在近十年后终于完工了。
  《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收皆亩一钟(折今100公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这是一件大事,更是因为在秦王政元年开始修建的而更显意义非凡,嬴政一个激动,让郑国赶紧把修渠的经验给写下来送到千金阁去。
  而吕不韦在这个时候爆出郑国间谍的身份就显得很讨厌了,更何况吕不韦还各种延伸,一会说万一别的国家派来间谍来散发对秦国不利的思想就遭了;一会又说千金阁应该封锁起来,这样下去迟早会出大乱子的。
  嬴政脸色愈发地冷了,他扫视台下一眼,郑国已经被侍卫给押了起来,还是吕不韦下的命令,吕不韦到没有多得意的样子,就等着他下命令,李斯老老实实地低着头不知道干什么。
  看来逃不过了……
  嬴政沉下脸道:“郑国暂且收押入狱,千金阁之事明日再议!”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