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祚叶:“嗯。”
杨韩心怀敬佩道:“你母亲是做什么工作的啊?”
“以前是司机。”柳祚叶道,“后来不做了,就在家里务农了。”
“哦哦,”杨韩笑道,“我可以问一下你的那位干爹叫什么名字吗,说不定我会认识呢。”
柳祚叶说出一个名字:“谢宸旻。”
“唔,”杨韩眨了眨眼。
别说,她还真见过。
家里挂着的那副恍若开了光的书法,就是韩时雨托这位写的,下面的落款处就是这个名字。
她记忆可是尤深。
……
面前的烤肉冒着热气。
韩时雨终于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愚蠢,说道:“我要热死了,想脱衣服。”
杨末的语气里颇有破罐子破摔,要死一起死的意思:“活该,你敢脱。”
韩时雨:“呜。”
两个戴着墨镜扣着帽子的行为艺术家,就怀着一种“杨韩应该没有认出来”的侥幸心理,继续吃着他们的烤肉。
……听说东校要办美食节。
陆有器从半个月前就闻着消息两眼放绿光了,大概是想在美食节上将爬楼梯流失的能量全部弥补回来。
东校装着的是人文社科的学生。西校装着是学理工的兄弟姐妹。首大的男女比例均衡得感天动地,西校东校不用联姻,完全可以自销。
但是首大的王牌学院之一——管理学院,十分不信这个邪。他们组织了这个美食节,诚挚地邀请西校的同学们参加,可以凭着学卡享受全场八折。
首大论坛上议论纷纷——由此可以看出学霸们的课余生活也是很丰富的。
【管院真的是立志要打破东西校的生殖隔离,历代都是。这是不是他们学生会领导班子的选拔标准。】
回复:
“哈哈哈哈哈TMD生殖隔离是什么玩意儿。”
“东校叫文化差异,西校叫生殖隔离。秀。”
“哈哈哈哈哈。”
【东校那条街上有一家烧烤特别好吃,建议邀请参加】
回复:
“老板娘新疆的那个!”
“加一!”
【去了不亏,还有演出看】
回复:
“不懂就问,参加的话二课加学分吗?”
“回楼上,有个活动,拍不同食物的九宫格图片上传,就能加0.2。不过好像现在报满了。”
“回楼上,一共三个活动,其余两个还没满。”
【哈哈!是时候派出我们管院F4了!】
回复:
“贵院还有这传统?”
“回楼上,每年新生都会选,不过是大众俗定选着玩的,不官方。”
“上一届还没有西校的帅哥能打,这一届行不行!”
“上照片[搓手]。”
【请东校的男同学们手下留情,把西校的小哥哥让给我们自销谢谢合作。】
回复:
“hhhh你是在暗讽海石公寓那个喊楼的吗?”
“我也听说了哈哈哈笑到裂开。”
“嗯?求姐妹们科普?”
……
杨末做起事来十分的投入。
有一次,陆有器去公共澡堂,跟他打了招呼借用一下他的水卡。但是杨末从电脑里拔出来之后,完全不记得有这件事,打水时找不到卡。
由于水卡和饭卡一体,比较重要,杨末紧接着去挂了失,这直接给已经打好沐浴露的陆有器断了水。
陆有器面如死灰地裹着外套回来,头上顶着泡泡,坐在杨末旁边。
他说道:“末,你对我有什么不满一定要当面说。”
杨末:“?”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这一个周里,有人敲门的时候,居然会舍得抬头去看一眼,然后再低下去。
因为韩时雨给杨末断了送外卖,已经一个星期了。
一个星期前,韩时雨跟他说最近很忙,可能没有什么空来找他玩,然后就一个周不见踪影。
陆有器看出了端倪,问道:“怎么,想你的小学弟了?”
杨末敲键盘的手指不停,说道:“免费的外卖,白想白不想。”
陆有器:“啧啧啧。”
他一边一目十行地看一本全英文的Python学习教程,一边啃苹果滑手机。这些计算机语言都是相通的,学会了一门,其他的就会上手很快。
嚼着嚼着,陆有器的腮帮子停住,嘴里叼着苹果“呜呜”地拍了拍对面的杨末。
杨末疑惑地转头。
陆有器瞬间将剩下的果肉啃完,扔掉苹果核,举着手机说道:“你看……”
杨末:“看什么。”
陆有器:“你的小学弟。”
杨末:“?”
陆有器觉得好笑,差点呛到,说:“前几天我不是和你说,东校要办美食节吗?”
杨末:“嗯。”
陆有器:“这是管院举办的,面向全校学生。到时候还有演出。”
杨末:“关我什么事。”
陆有器:“你那个小学弟,被选成门面了,到时候会表演。”
杨末回道:“不要一口一个你的小学弟。”瞥了他一眼之后,还是接过来手机,看到了论坛中一个帖子。
【图片】
回复:
“卧槽卧槽卧槽卧槽!”
“天呐颜值好能打……”
“按照先后顺序,工管1901谢宸旻、工管1901韩时雨、金融1903周奕、最后一个好像是国贸的……不知道名字。”
“管院F4!!牌面!!”
“管院F4牛逼——”
杨末:“……”
第21章 关于民以食为天(三)
首城大学。
它坐落于首都,拥有近百年的悠久历史。钟灵毓秀,走出过无数位名士伟人。是无数学生心往向之的一流的综合类学府。
今天的首大也很风平浪静,除了论坛在安静中,滋啦沸腾着,如人迹稀疏的早上校门口刚下锅的油条。
直到上午11点整,东校的美食节开办。
踏入东校大门,去发传单的人偶那领一张地图,沿着上面路线走,离目的地越近,路两边就开始出现零落的摊位。
它们的面前都架着一个统一发的牌子,白纸绿字写明白了这摊上要卖的吃食、价格,以及营业执照的复印件。
杨末寻思着这些可能是来晚了没抢到摆摊的好位置的,或者专门忽悠像陆有器这样刚到这里看什么都新奇的。
杨末什么也没买,陆有器手上没有空闲。二人往前走着。果然,前方热闹和沸声环绕了整个操场,草坪和跑道上人声鼎沸。
扑面而来的香味和热气腾腾的吆喝声勾引着人的好奇和食欲。
外道还有消防宣传的车,播放着防火宣传片,里面装满了灭火器——而且每个摊上也都配了一个。
管院学生会的策划还是十分周到的。
陆有器这才有点后悔自己为什么之前要买那么多了。
杨末是被陆有器拉过来的。
他不喜欢太过热闹的地方,能陪宽带来就已经极度赏脸了。
杨末只是买了一份加辣的鸡排和一杯酸梅汤,走上了操场旁的观众席,在最顶上的一层,坐着俯瞰众生,放开陆有器自己一个人去撒欢了。
他欣赏着摊位的百态。大家各显神通,为了让自己的食物脱颖而出,使出浑身解数,各种名头和历史传说来者不拒地往自个儿身上套。
乾隆他老人家被拉出来转了个遍,这个吆喝着是皇帝微服私访忽遇的美食,那个是每次下江南时皇家的必点菜。
杨末觉得这些吹吹就算了,都是图个热闹。他们都是成年人,网上一搜就能出真假的事不会太过拘泥。
但是他买鸡排的麦当劳专卖摊也号称乾隆皇帝曾经赏吃过,这就很过分了。
幸亏学校领导带着老师和学生干部中途来巡视了一圈。这些人才乖乖地把妄图篡改历史的海口收起来,是真是假全都原形毕露。
杨末坐在上面看着有趣。
有人叫了他一声。
他转头看去,是林初。
林初手拿的小纸袋里装着竹签扎的烤肉和面筋,他坐到杨末身边,递过去,说道:“东校门口那家烧烤店的,尝尝?”
杨末被林初塞到手里一个,只好接受,道了谢。
杨末以为他也喜欢安静,没想到他会来这种地方凑热闹,便问道:“有人一起吗?”
林初摇头:“一个人”
他道:“以前我是东校的学生,后来跨系转专业了。这里有很多朋友,过来看看。”
杨末:“哦。”
林初:“你有人一起?”
杨末望了一眼下面,陆有器早不知踪影。于是道:“没有。”
两人并排坐着。聊天期间还就兴趣的交集聊了一会,路过上来休息或者吃东西的路人都是一脸诧异地望着后面这俩在美食节认真讨论程序代码的人。
林初:“你很厉害。”
杨末:“谢谢。”
杨末见他的眼神一直在眺望一个固定的方向,像是在等什么人似的。于是提议道:“一起下去转转?
林初:“好。”
二人刚走下观众席的阶梯,突然听到某处有了动静,望去,原来有人运来了音响设备,正在试音。
期待表演已久的同学围了上去,准备欢呼起哄。
表演者说他们是被从音乐学院请来的外援。
听着阵阵叫好声,杨末和林初在操场上转着,二人好像自带隔膜,音乐穿不进耳朵,香气吆喝声也影响不了他们。
林初望了一眼操场中央的乐队,他们正在用摇滚热场。
林初转过头来,觉得好笑,便道:“大一新生不是选了个F4吗。”
杨末:“……”
林初:“我觉得我有点跟不上时代潮流了。”
杨末:“放心,这是非主流。”
林初笑了一声。
二人转了一圈,林初看了一眼表,说道:“很开心遇见你。我还有点事,先走了。”
杨末朝他点头示意,伸手跟他打了个招呼,目送他的形影单只的背影远去。
他刚想把头转回来,只见一个高个子的男生突然从旁边跳出来,扑得林初踉跄一下,老远就能听到兴奋的一声“学长!”
杨末眨了一下眼。
突然莫名其妙地就想起了韩时雨。
杨末将这个奇怪的人抛出脑海,刚向前走一步。旁边摊位的老板就叫了一声:“帅哥!”
杨末的耳膜自动过滤这些招客词汇,继续向前走。
这个老板是个女孩,从挂在脖子上的学生卡可以看出她还是首大的在校学生。
这位小老板十分执着,脖子伸得老长,换了一种叫法,对杨末喊了一声:“学长小哥哥!”
杨末疑惑地回头看着她。
小老板一开口就知是老推销员了,说道:“恭喜你,你是第520个在我的摊前驻足超过三秒的同学,有幸享受五折优惠……”
“哦,”杨末道,“并不是我想停下来的。你可以送给下一人。”
他转头就要走,小老板又叫住他:“哎哎,哥——”
杨末又转头。
她可怜巴巴道:“手工鲜奶麻薯,原价一盒五十元,打半价就是二十五啊,我们亏本呀!过这村就真的没这店了。”
她边比划边推销道:“这小吃可有来历,当年乾隆下江南的时候……”
杨末:“……够了。”
小老板用那种小动物乞食的目光看着他。
杨末:“……”
杨末本来就受不了这种眼神,何况这还是个女孩。
但是他摸手机的时候犹豫了一会儿。
他跟自己父亲一个月没有联系,老头颇有要饿死这个混账儿子重新生一个的架势,他也硬着骨头不肯去要。
现在,以手中的生活费才能堪堪熬过月底,如果现在买了这一盒甜品,那他至少今天晚上和明天早晨需要与馒头咸菜做伴。
杨末叹了口气,说道:“我没带钱和学卡。”
小老板:“我们也支持线上支付啊亲。”
杨末认真道:“我没带手机。”
小老板:“……”
她看着杨末手上的鸡排包装袋,不知道该不该戳穿他这拙劣的理由。
突然,对面传来一声响,在不远处又有团队拉着音响来了。人群中的声浪又荡起来。
表演有了“踢台”这一环节会更加地吸引人眼球。
杨末正头疼怎么装出一副半路手机掉了的焦急模样,闻到不远处的声响,顺便向望过去一眼。
杨末挑了一下眉。
只见他的小学弟正拉着音响路过这里。
他反戴着鸭舌帽。干干净净的,又高又瘦,像是把清晨照在首大校园里的第一束光给披到身上了,颜色温暖而又不刺眼。
首大论坛某贴“工商1901到底有多少帅哥?”中热门回复第一条是这么评论韩时雨的。
杨末偶然看到了这个贴,就点进去看了一眼。
他并不相信这个不切实际的描述,因为自己初识韩时雨的时候,不觉得这道光温暖,反而膈应得慌。
19/52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