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当花木兰遇到祝英台(历史同人)——御风流

时间:2020-07-24 10:39:43  作者:御风流
  花木兰很确定这些柔然骑兵不是有预谋出现在这的,不然也不会等到此时才出现,多半还是因为死尸引来了秃鹫窥视,而这个尽职尽责的柔然校尉秉承着事出反常必有妖的原则决定绕路过来查看一下。
  很好,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投。
  花木兰也不傻,会以己方一百骑兵对五百甚至更多的柔然骑兵,更不会立刻下达命令撤退,那样只会被马匹更好的柔然骑兵衔尾追击。鉴于柔然人的特点,花木兰选择了一种最为冒险最考验自己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来应对。
  柔然是贵族制,可汗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共主,实际上每个贵族都有自己牧场部民和军队。柔然汗以血脉的纯净性和强大的武力作为保证调停草原上的各种纠纷,作为回报,各部族在柔然汗发布征召令的时候率领自己部族的军队加入。而为了保证贵族对自己部民的绝对掌握,贵族会直接担任自己部族军队的直接头领。而被派到外围巡逻放哨的柔然骑兵队十有八九都是这种自己带兵的小贵族。只要弄死作为核心的小贵族,柔然人百分百会退兵。
  而最让花木兰不理解的就是依柔然人的习俗是地位高低是以身上带的金银饰品来判断的,哪怕是上了战场也是如此。这帮笨蛋就不知道打扮的如同一个花孔雀的他们在神箭手眼里就是一个超级亮眼的靶子吗?
  一百步,这是骑兵一个冲锋转瞬就到的距离,花木兰甚至能听见对面阵中那只花孔雀用着柔然语大声吼着去抓住那群人的话。
  在迎面而来的马刀中,花木兰张弓搭箭了。指腹有着细细的汗,弓弦勒的她手指有些疼,在物我两忘得境界中,花木兰摒除了外界一切的干扰,甚至能听到自己从急促逐渐转为缓慢的心跳声。
  她只有一次机会。因为花孔雀们虽然打扮的花里胡哨,那也是躲在铁皮壳子里的花孔雀,有本事给自己置办这么一身行头的柔然贵族定然不会再铠甲上亏待自己。要是这一件射不中花孔雀的咽喉让他毙命,等待他们的就会是花孔雀的猛烈反扑了。
  在一旁的赵文等人别说抽刀迎敌了,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扰到了花木兰的发挥。虽然他们都无比相信自家将军,但是这等待的煎熬一点都不好受。
  箭矢离弦,六个人的心思也随着箭矢离开了。
  花木兰是在小山坡上射出这一箭的,所以几个人都听见了箭矢划破空气的尖啸,箭杆在空气中画出一条完美的抛物线,最终的去向——正中预定目标。
  柔然骑兵的队伍里很快就起了一阵骚动,首领捂着脖子倒了下去,不慌才有鬼呢。
  几个冲上来的柔然骑兵互相看了几眼,速度不减反增,带着有死无生的气势冲了上来。
  只要割了这几个该死汉人的头颅,就有机会保住性命了!但是热血流失所带来的痛感却明明白白的告诉了他这几个柔然骑兵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这怎么可能!这个卑鄙的汉人怎么可能能把刀子送入伟大父神所眷顾的勇士心脏中!
  一个照面,首先冲上来的十七个柔然骑兵就被干掉了八个。剩下的柔然人就算再有不甘,也只能在鸣金声中拍马离去。
  不过有三个柔然骑兵还是对着不远处的花木兰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这个两国间的通用手势代表着必杀。
  那一晚的花木兰在三军艳羡的眼神中带领弟兄们吃了顿饱饭,而昼夜兼程不知道吃了多少嘴沙的祝英台也在深夜里到达了漠北城。
  ※※※※※※※※※※※※※※※※※※※※
  把前天欠的三千字补上。
 
 
第82章 
  “卑职雁西城参军祝英台,参见督军大人。”保持着低头姿态的祝英台朗声说完这一句,就闭口不言,垂头死死盯着自己因为紧张而绷紧的黑色鞋面,为了分散注意力,她甚至观察起了堂上地砖上雕刻的狴犴图像。
  还真别说,这狴犴图像还挺好看的。难怪同为漠北城中军事两大巨头,都护沈云和督军秦黎连面子上的关系都维持不下去,两人间除了政见和政党的分歧,连个人性格都是天差地别。一个是三代人白手起家,连简朴到连绸缎衣服都会看场合穿的将门子弟,另外一个却是追求享受到了连正厅每一块地板上都要刻上狴犴图像,只图自己赏心悦目的仕宦子弟。
  这样的两个人凑在一起没打起来就已经是万幸,要是能尿到一个壶里去,祝英台才会觉得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呢。
  既然两人不能和平共事,而一山之中又有二虎,那么争斗就在所难免。以过往的经验来看,以沈云为主导的东风是完全压制可秦黎为首的西风,以至于城中城中百姓只闻都护之名,不知督军之姓。
  只可惜东风再强势也有吹完的时候。如今沈云征战在外,整个漠北城的权柄自然而然就落到了秦黎手上。当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尤其最近的消息传回来之后让部分人觉得沈云这个国舅爷再也回不来之后,整个漠北城就陷入了群魔乱舞的境地。
  祝英台很清楚自家将军的屁股坐在哪边的椅子上,也知道自己在己方后台不在的情况下拜访秦黎是在玩火,但是和她以往遇到的很多情况一样,这件事情是无论花费多大功夫都得去做的。在默数自己心跳的祝英台忽地感到了一丝庆幸,幸好自家将军开始把她摘出来了,不然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漠北城有些短视的留守官员是打定主意只做一点面子功夫,推脱责任之后,把自己的政敌饿死在塞外了。
  虽然在自己表示站出来之后还打算这么做的可能性也依旧存在。只是,能多一个背锅的,何乐而不为呢。祝英台相信这些人中间只要还有一个聪明的,就会同意自己的提议。只是心中认为是一回事,实践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数到自己的第八百三十七下心跳时,祝英台听到了毛笔搁在笔架上发出的清脆声音。
  浑厚的男声也传入了耳中:“你就是那个去辎重司去自请了押送粮草任务的参军?”
  “正是属下。”
  “你可知粮道为匈奴人所控,本督军前后三次派人运粮都为柔然人所截,损失了上万石粮食。”又是一阵难捱的沉默,祝英台才听到浑厚男声继续说道:“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既然祝参军有心为国分忧,那么本官决定就把此次运粮的重任交付与你。”
  祝英台只想冷笑,当然是最后一次机会了,要是这次还不成功,自己的这个沈家阵营里的就是最好的背锅者,心怀不轨的人也就有了充足的理由撒手不管,再等待机会出来摘桃子。
  “多谢督军大人,只是属下运粮还需要一些东西,还望督军大人俯允。”
  “什么东西?说来听听。”
  终于到了提要求的关键时刻,祝英台发现自己的思路无比清晰,舌头也没有打结:“蹶张弩一百副,弩|箭两千支。”
  浑厚男声一瞬间拔高了声调,祝英台悄悄抬眼还看到了在桌案下不住晃动的袍角,但随即又稳住了:“祝参军,你可知道这蹶张弩是国之利器,不可轻易示人吗?”
  祝英台倒是没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了一句在明面上风马牛不相及的话:“督军大人,皇后娘娘腹中龙胎已经七月有余,想来不日就要降生了。”
  秦黎的瞳孔一下就缩紧了。好厉害的人,居然以话语为矛,直接戳中了他的软肋。
  只要丞相大人没有仿效曹孟德之意,不,以当下的朝堂局势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那么无论哪个派系都只能尽力争取皇家的支持来打压其它派系,而只要皇后娘娘此胎诞下的是男孩,那么中宫嫡子就会坐稳储君之位。
  就算没有诞下皇元子,那也不是他能招惹的存在,所以就算柔然人把粮道把控的如此严密,他也没放弃运粮前去。
  而万一母以子贵,皇后娘娘的地位就会扶摇直上,沈云是正经八百的国舅爷,又与皇后娘娘兄妹情深。自己要是舍不得这一百架弩和几千只弩箭,被人拿住了把柄,那日后皇后娘娘枕头风一吹,皇上动不了丞相大人还动不了自己这个小虾米吗?
  罢罢罢,还是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吧。反正也不差这点弩箭,且让他一试吧。
  秦黎从心底生出一股无力感,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后生可畏啊,都有胆子来威胁自己了。最可悲的是自己还不得不答应!
  仿若灵魂出窍一般,秦黎听到了自己答允的声音,也感觉到了自己机械的动作。
  “既如此,本官就允了你。这是签条,你自去军需库领取吧。只是有一条,记住了,蹶张弩是国之利器,就算你此次功业不竟,也不能让一架蹶张弩落入柔然人手中,否则军法从事!”
  祝英台恭敬的接过了那薄薄的一张纸,口中称是。行了个军礼意气风发的退了出去。
  望着祝英台离去的身影,秦黎有些恍惚。还是年轻好啊,胆大心黑,不知道天高地厚,脾气一上来连天都敢去捅破。只是这天下的好事怎么全让沈云那个王八蛋给占完了!帐下有了一个杀伐果断、弓枪双绝的花木兰不说,这个口齿伶俐,善于谋算人心的参军又是从哪冒出来的!
  是了,听说这回在黄州设得局被人完美的破开了,手法十分干净利落 ,而这个参军好像是刚刚从中原探亲回来。
  祝英台可没有心思去谋算秦黎现在在想什么。出了督军府大门挥手就招来了正在墙根晒太阳的齐武他们:“带人去军需库把东西领出来,领了粮食之后咱们取道雁西城去做好准备再出发。”
  ※※※※※※※※※※※※※※※※※※※※
  今天就先这么点,下一章十二打算搞个大事情!
 
 
第83章 
  天生万物,赖水而活。水是一个好东西,这没有错,但凡事过犹不及,一旦多的过了量,也会给人带来巨大的麻烦。
  就比如现在。
  连日的雨让每个人的身上都泛着一股霉味不说,让运粮队中多了许多风寒高热的士卒也不说,单一个道路泥泞让运粮的大车时不时的深陷泥淖之中空耗时日就很让人头疼了。
  看了看日头,祝英台烦躁地一挥马鞭,让马儿不安的打了个响鼻。在马上旋了两圈之后,祝英台不得不无奈地接受了一个事实,今天的赶路计划也泡汤了。照这么走下去,别说是提前到达了,不晚上几天就算得上是万幸了。找到休整地的时候还是放个信出去好了,她不懂事,自己可不能任性。
  “易绪,对着舆图看看,咱们是不是到羊角坡一带了。
  祝英台的方向感并不是太好,几个月前才走过的路就只记得了个大概,所以中途转道雁西城的时候她顺手就把方向感很好的易绪给捎带上了,这一路上干脆就把易绪当成了一个活地图来用。
  易绪这回也仍旧没有辜负她的期望。
  “参军,咱们的确是到羊角坡了,根据最近的军报显示,再有三十里路咱们就会进入柔然哨骑的侦察范围了。”
  “我知道了,那咱们顺着哪条路走比较好?”
  祝英台也就是这么一问,也没指望易绪能给她一个答案。毕竟野草的生命力可不是开玩笑的,自从柔然和哲落城开战,大燕边境的几个榷场又关闭之后,边地的商队贸易是呈断崖式下跌,往昔络绎不绝的商队看不见了,驼铃和车轱辘转动的声音也听不着了。在丰沛的雨水滋养下,野草开始疯狂生长蔓延,把往昔的商道给填了个严严实实,以至于祝英台押粮前来的一路上都走的很不顺,频频入坑,速度很慢。
  但是易绪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从咱们现在的位置往东北方向走比较好,那边是沙砾地,土层比较厚实,不容易陷车不说,周围的地势也平坦,应付偷袭的话比较简单。咱们就要进入柔然人的控制区域了,还是小心为上。”
  祝英台一时有些迷茫:“东北方向吗?”
  “嗯,东北方向,咱们扮作行商去过那里的,那里有一个小部落用十五条上好牛筋换了咱们五斤盐巴。”
  易绪这么一说祝英台就想起来了,的确是这么回事。也不迟疑,当即下令道:“转向,往东北方向走!”
  到达既定地点,和祝英台猜想的一样,整个小部落都已经迁走,只有两口水井的存在彰显着此地是有过人类活动的。她的状况比花木兰当初的情况要好多了,至少水井里没有发现死羊尸体。
  生火,架锅,煮饭。要不是在进食期间少了那些欢声笑语和嬉笑怒骂,祝英台差点都会以为自己回到了当初的行商生活。可惜啊,一切都不同了,以前是想着怎么揣摩人心套近乎,现在是要应对围追堵截了。
  前者靠嘴皮子功夫,后者就是手底下见真章了。
  水足饭饱,休息了一阵的运粮队正怀揣着十二分的小心准备继续前行时,祝英台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场遭遇战。
  “敌袭!敌袭!”因为花木兰出征时将雁西城中的精锐骑兵都带了出去,所以祝英台这回只能矮子里面拔高个,挑选了几个还看得上的骑兵充作哨探。虽然没有花木兰手下那些人以一当十的本领,但也足堪驱使了。只是从目前的情势来看,这个归来的哨探状况可是不太好。背后插着不下于五支箭矢的骑兵更像一个浴血刺猬,若非花木兰肯下本钱给每个骑兵都配上了精良的甲胄,这个骑兵也支撑不到现在。
  只是得知这个消息的祝英台不仅没有慌张,反而觉得心中的一块大石落了地。千等万等,总算来了。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至于这个差不多会不会要了她的小命,就看她自己能扛多久了。
  于是乎,柔然人在策马狂奔的途中看到了令他们倍感神异的一幕。
  那些因为刚刚起步而显得杂乱无章,被他们视为了和前两次一样的肥羊粮车,正在以一种极快的速度结成一种他们看不懂的阵型。粮车的车架被卸下,层层叠叠地排列了好几圈,骡马被赶到了后方还没拆干净的营地马桩上拴牢,防止它们受惊扰乱阵型。
  完成的阵型从外面看起来就是一座小型堡垒。而从车架堆叠缝隙中露出地闪亮戈矛也在毫不避讳的告诉着柔然骑兵,他们要进攻的并不是一只拥有厚重甲壳的乌龟,而是一只蜷成团,保护着腹部软肉,并将身上尖刺全部展现出来的刺猬。
  柔然人没有想到羔羊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变成刺猬,想趁着阵型没有完全结好时冲散阵型大捞一笔的想法也化作了泡影。看着那些泛着金属光泽的戈矛,有些柔然人害怕了,拽着马缰减缓了速度。在哲落城头,他们吃了太多亏了。他们打哲落城的城主卫队就像宰羊一样,可一对上燕军,哪怕是吃不饱的燕军都够呛。
  燕军的武器比他们好上一倍不止,作战的时候往往是自己的刀还没砍破燕军身上的甲,燕军就三两成群把人给乱刀分尸了。个人勇气和武艺他们并不缺乏,甚至还胜过一筹。只是因为兵械差别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差异,让柔然人每一次的攻城都变得极为艰难,简直可以说是拿人命在填。可惜的是,到现在也没填出个结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