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孩子,对这些问题都很了解,周语不仅回答了邴翌的问题,还把周围几个村子的情况也一一介绍了。在旁边听着的老妇人有些着急,几次想打断周语的回答,显然不想把这个机会跟外村的人共享。
李瑜见状,给冬琴使了个眼色,让他拖住大丫娘。邴翌听完周语的回答,又故意转向老妇人问她邻村的一些事,老妇人精神一振,抓住机会把里山村附近几个村子都贬了一遍。总结下来,就是我们里山村最好,其他村子不行,你要多少山货我们都能提供,不需要去别的村子。
“周语这个名字是学堂夫子给你起的吗?”李瑜向周语的方向挪了挪,悄声问道。
“是啊。”小姑娘听到李瑜的问题,就知道他是来干什么的了,也放低了声音,“爹娘不想让我继续去学堂了,不过我在家自己有偷偷学,大哥哥麻烦你帮我转告学堂的夫子,让他们不用担心我。”
李瑜被小姑娘可爱的样子萌到了,不过也有些疑惑,周语的父亲虽然没在家,但从刚才周语母亲对周语的态度和来之前了解到的情况看,他们都是比较疼孩子,而且家里也没有发生什么不得不让周语辍学的事,为什么突然不让周语继续读下去了呢?
“周语,你知道你爹娘为什么不让你继续读书吗?”
“因为我要传宗接代呀。”
!!!
李瑜和林奕都忍不住一惊,“你才这么小,就要成亲了?”
“不是,成亲当然要等我长大以后。”
松了一口气,李瑜接着问道:“那还好,但这跟你读书有什么关系?”
周语瘪瘪嘴,把前因后果迅速说了,期间对父母做法的无奈显露无疑。
原来,正是因为周语读书太好,让周父周母产生了“危机感”。他们认为,周语若是像学堂夫子说的一样,能考上秀才,那到时候自己很可能就会管不住女儿了。他们俩只有周语这一个女儿,还指望着她以后娶夫传宗接代呢,若是女儿到时候不愿意娶,非要嫁人怎么办?周家的香火不能断在周语这一代!
听完这个原因,林奕、李瑜无语的同时,也感到了这对父母极度的无知、自私。为了这么个原因,就把自己女儿的大好前程生生断送,他们简直就是把周语当成传承香火的工具!就算周语之后嫁人,孩子也可以过继啊,香火一样不会断。他们真正害怕的,应该是以后可能会管不住周语吧。
可就李瑜的观察,周语这么乖的一个小姑娘,应该不会反抗父母的话。就为了那么一个微小的可能,让自己疼爱的女儿跟自己一样,一辈子被困在大山里,李瑜实在是猜不到周父周母的想法。
“大哥哥,你们放心,我正在慢慢劝我爹娘,实在不行,”小姑娘咬咬牙,“我就先娶个童养夫回来。”
李瑜、林奕:……
现在的小孩子,都这么有想法的吗?
“大丫,你在说什么呢?”回过头的大丫娘看到周语正跟李瑜用雅言说着话,一直未消退的警惕心又升了起来。
“娘,这个大哥哥说他有些渴了,问我有没有水。”周语镇定的回答。
“嗨,对了,我都忘了给客人端水了,大丫,你赶紧进屋给几位客人倒水,然后端给客人们。”大丫娘有些懊恼,这些人可都是来收山货的!
“好。”
第47章 利诱
李瑜等人接过水,跟老妇人约定好三天后过来收山货,之后就告辞了。
回到镇上租的小院里,林奕等人商量起要怎么让周父周母还有其他村民心甘情愿的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
“学堂虽然学费全免,还免费提供一部分笔墨纸砚,但是提供的这些笔墨纸砚远远不够,学生还是要自己花钱购买,对不少村民们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冬琴率先开口说道。
“对,现在七、八岁的孩子都能帮大人干点活了,十来岁的孩子更是成了家里的小半个劳动力,那些村民认为自己的孩子考不考的上秀才还不一定呢,与其花这笔钱去赌一个未知的结果,还不如让孩子多帮衬帮衬家里。”邴翌附和道。
李瑜听完二人的意见,也有些赞同,“除了学堂里的夫子之外,这个小镇上一共就两个童生,年纪还都挺大了,眼看考秀才无望。家里虽说不是穷困潦倒,但也没能像众人期望的那样,读书就能过上好日子。而且这个小镇因为位置偏僻,很少有外地人过来,附近的几个小山村更是十分排外。眼见为实,村民们没有看到明确的好处,自然把读书看的可有可无。”
“瑜儿说的有理,不论是周父周母还是其他村民,只要让他们看到读书的好处,他们自然会送自己的孩子去学堂。不管周父周母不让周语继续读书是出于什么心理,但是只要利益足够,就不怕他们不动心。”林奕直接提出对那些村民“诱之以利”。
“好,那咱们怎么做?”
“咱们可以……”
三天后,林奕、李瑜四人和学堂刘夫子,一起去了里山村。
见林奕等人没骗他们,确实来收山货了,之前没露面的里山村村长终于出来了,态度很是热情。林奕四人跟村长谈妥价格,收完山货后,请了村里的几个村民帮忙送到镇上去。
另一边,刘夫子被周父拦在了门外,任凭刘夫子如何苦口婆心也不为所动。
“……周语的成绩非常好,连续几次测试都考了第一,比第二名高出好多。若是继续读下去,至少也能考上个秀才。”
“夫子请回吧,大丫不会再回学堂了。”
“唉~”,刘夫子叹了口气,无奈的走了,周父回身关上门,对一旁的周母说道:“他们之后应该不会再来了,你去劝劝大丫,就说在学堂认识几个字就可以了,什么以后会考上秀才,都是假的。”
“行,我再去劝劝那丫头。这才去了几天学堂,都不听我们的话了,可不能让她再这样下去。”周母应道。
……
几天后,一个爆炸性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小镇和附近的几个山村,外山村朱二家的小儿子铁柱,因为考试考了第一名,得了十两银子!十两银子,可是村里村民们的两年收入。
里山村,周母从地里往家走的时候,被几个妇人叫住了。
“大丫娘,忙完了啊?”
“忙完了,这不正回家吗,你们这是在聊什么呢?”周母笑笑回答。
“大丫娘,你知道外山村的铁柱吧?”其中一个妇人试探问道。
“知道。”周母脸上的笑容僵了僵。
“我们这不寻思着,要是你家大丫继续读下去,这十两银子不就可能是大丫的了吗?”
“是啊,之前大丫考试不都是第一名嘛,学堂的夫子还两次来你们家,希望大丫继续读下去,可见大丫读书确实好啊。”
“这也说不准,听说铁柱那孩子读书也非常好……,我还得回家做饭,就先不聊了啊。”周母勉强笑了笑,快步向家走去。
周母走后,剩下的几个妇人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个问道:“你们说,大丫娘会不会再把大丫送回去呀?”
“她送不送我不知道,反正我是要把我家小子送过去的,省的他天天在家给我捣蛋。”
“得了吧你,都是为了那十两银子,有什么不好说的?我也打算把我家哥儿给送过去呢。”
“是啊,我之前见过那个外山村的铁柱,挺文静的一个小孩,看着没我家姑娘机灵,说不定我家姑娘去了学堂后能把他比下去,也拿个第一名呢!”
“哈哈……,这可说不准,到时候咱们就看看谁家的孩子能拿第一吧!”
……
晚上,周母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末了还是把熟睡的周父给推醒了。
“他爹,你说咱们要不还是把大丫送回学堂吧?”
“……嗯?你大半夜的不睡觉就是想这事呢?咱们之前不是都说好了吗?不让大丫继续读下去了。”
“不让她读不是恐怕她不听话吗?我想了想,咱们大丫从小就乖,你看就算是现在,大丫虽然想去学堂,但是我们不同意,她也没有偷偷去啊。”
“你是不是看中了那十两银子?”
“什么叫我看中,要不是咱们家大丫没继续读,那什么铁柱能考第一吗?夫子之前不是说大丫的成绩比第二名高出许多吗?都怪你,非得让大丫现在不读,不然那十两银子不就是我们的了吗?”
“你…,当初你不也同意了吗,现在到怪起我来了……要不,我们再等几天看看?说不准学堂只给这一回奖励呢。”
“还等什么!人家学堂那儿放出消息来了,说是以后每年年末的测试,第一名奖励五两银子,第二名奖励三两银子,第三名奖励二两银子!”
“怎么不是十两了?”
“这谁知道,不过再等下去,说不定五两都没了!咱们还是尽快把大丫送回去吧,这段时间没去学堂,再耽搁下去万一大丫跟不上怎么办?”
“这……,好,我明天就把她送去。”
第二天一早,周父带着周语去镇上学堂的时候,被学堂门前堵着的人群吓了一跳。原来不论是镇上还是周围的几个村子,听到消息的百姓都把自己的孩子送过来了。周父打眼一看,发现他们里山村的村民几乎家家都来了,有几个甚至把家里的孩子全都送了过来。
当初建学堂的时候,就是根据镇上还有周围几个村子五年后可能有的孩子数量来的,所以今天百姓们送来的孩子学堂都能装的下。因为人数比较多,学堂要求大家排队登记。周父之前明确的说过周语不会再去学堂,现在只能陪着周语跟那些新生一样,重新登记入学。
“瑜儿,这所学堂是一年前建成的是吗?”林奕看着学堂前排起的长队,问道。
“对,阿奕,你这个办法真不错,待会儿我让冬琴传信,其他的学堂也可以按照这个来。”学堂终于不是他们来的时候只有那三十来个学生了,李瑜的心情很好。
“瑜儿,我们走过的这五所学堂,时间最长的已经建成五年了。虽然都是在一些偏远的地方,但是没一个学生考中/功名,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林奕忍不住问道。
“扑哧——,阿奕,我问你,你觉得大多数人都是几岁考上童生啊?”李瑜忍不住笑了。
“十五吧?我记得苏州学院里的同窗好像都是十五左右入学的。”林奕回想了一会儿,有些不确定的答道,他之前根本没关注过这一方面。
“十八,大多数读书人都是十八岁左右才考中童生。一般人家的孩子都是八岁入学,十年寒窗,十八岁考中童生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而苏州学院是苏州最好的学院,里面的学生是整个苏州最优秀的,考中童生的平均年龄自然就小了点。”李瑜回道。
“十年?”林奕有些惊讶,“十年才考上童生吗?”若不是林家之前需要低调,林奕跟林煜大概会跟临宁一样,十二三岁就能考上童生。
“很正常啊,单是认字,至少要五年才能认完大部分常用的字,然后还要粗通儒家、法家、墨家等的经典,十年的时间并不算多。”李瑜解释道。
“五年?”林奕六岁习字,三、四个月就把所有字认完了,拜师时直接跳过了这一阶段。后来去的苏州学院最低标准是招收童生,所以不知道大部分孩子都要有至少五年的认字时间。当时临泽对他的认字速度很惊讶,天天夸他是个天才,林奕还以为是哄小孩的呢。
“那瑜儿你认字花了多长时间?”林奕好奇道。
“我,大概半年左右吧。像那些有条件提前学习的孩子,其实三年左右就能把字认完。当初小宁认字的时候,你没注意到吗?”李瑜疑惑。
“咳,当初小宁整天调皮捣蛋的,花了两年时间才把字认完,我以为是他不认真学习的原因。”现在看来,很可能是冤枉他了。
“这个速度确实有些慢了,”李瑜不认为林奕是冤枉了临宁,“小宁那么聪明,要是认真的话,最多一年就能认完字。”毕竟条件放在那儿,不仅有专门教学字的老师,而且临泽夫夫的学识也都不弱,可以随时向他们请教。
第48章 嫉妒
“瑜儿,其实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所有学子的认字时间不超过一年,还不用夫子费心的一个字一个字的教。”
“哦?是什么?”李瑜有些不信,因为这听上去太不可思议了。
“拼音,路上再教给你,我们继续去下一所学堂吧。”
……
扬州。
现在已经十月份了,自从四月份林奕、李瑜他们离京,六个月过去了,他们走过了九所学堂,还剩下扬州边缘小镇上的这一所,也是三个月前刚刚建好的第十所。
“瑜儿,看完这最后一所,我们就该回去了。”马车就要到的时候,林奕说道。
“可以,回去的路上我们到扬州城‘玩’几天,也省的你一直惦记着柳家。”这几天林奕跟林煜频繁通信,看来对柳家出手的时候快要到了。
“瑜儿,当年我被拐那事,柳家并不是顺水推舟,而是背后主谋。那个人贩子团伙一直在为柳家做事。”林奕道出当年真相。
“什么!”李瑜震惊,“阿奕,你该早点告诉我的,柳家这已经是触犯了世家的行事底线了!他们要这些孩子干什么?”
“柳家不是一向有送美人的习惯吗?那些被人贩子拐的小孩,相貌都是十分端正的。”林奕当初查出柳家是背后主谋时也是颇费波折,毕竟当初孔家跟柳家撕的那么厉害,都只是以为柳家对人贩子团伙视而不见,或许还推波助澜,要不然,柳家也不可能活到今天了。
“柳家多活了这么多年,真是便宜他们了,阿奕,你该早把这件事披露出来的。”李瑜道。
世家也会私底下培养一些人,不过那些人都是孤儿,或者是从幼婴院收养过来的。被培养的这些人受到的教育其实比一般百姓家要好的多,毕竟他们长大后是作为家族助力存在的。就像林奕、林煜的几个侍卫一样,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
30/56 首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