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他跟着能有什么用?
李长天暗嘲自己一声,心里有些烦闷。
用过早膳,燕殊拜别秦决明,回厢房拿了剑,便驭马匆匆赶往驿站。
秦决明见李长天一顿早膳吃的心不在焉的,还以为他念家,于是安抚道:“长天小兄弟别急,我已经派人去寻你亲眷,应当很快就会有消息的。”
“多谢秦大人。”李长天点点头。
吃完早膳,李长天回了厢房,百无聊赖地想着募兵的事情。
而秦决明要务在身,离开府邸,去了军营。
等秦决明回到四合院时,已是夜深人静之时,他刚进门,赵伯就迎了上来。
赵伯交予秦决明一份书信,秦决明打开,扫了两眼,突然瞪大双眸。
他猛地吸了几口气,胸膛起伏,脸色铁青,拿着信的手隐隐发抖。
“他……”秦决明压着嗓子,声音都在发抖,“他在哪?”
赵伯指了指西院。
正是李长天歇息的地方。
第32章 一时大意被弄晕
秦决明紧紧捏着那封信,双眸一闭,似在思考又似在控制情绪,良久,他睁开眼,对赵伯说:“赵伯,麻烦你今晚先看着他,明早我自有打算。”
赵伯点点头,表示明了,起身往西院走去。
秦决明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随后单手将信恶狠狠地揉成一团,仿佛那是什么令人难以忍受的东西。
他朝西院的方向望去,眸光寒如剑刃冰霜。
-
第二日清晨,李长天早起后,照常将被子叠成豆·腐块,然后洗漱了一番。
李长天正将巾帕挂在木架上时,厢房门被敲响了。
李长天起身开门,见一名身材娇小,挽着发髻的女子怯生生地站在门口,她低着头,弱弱地说:“李公子,燕少爷嘱咐我,用膳的时候唤你去厅堂。”
看来,这位就是燕殊口中的厨娘了。
“好,谢谢你,我这就去。”李长天笑着道谢,随后动身往厅堂走去。
西风秋凉,不见人影的四合院里安静得能听见风吹拂枯叶的飒飒声。
李长天穿过院子,朝厅堂走去,他走了几步,忽然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于是突兀地原地站定,环顾起四周。
偌大的院子平静安详,并无异常,这西院本就没人,如今也不过是如往常那般无人而已。
李长天暗想自己多疑,又往厅堂的方向走了两步。
他再次定住了脚步。
这次他察觉出是什么不对了。
他感觉有人在暗处看着他。
而且直觉告诉李长天,就算他回头,也只能看到一个空荡荡的院子。
这样的直觉令李长天感到毛骨悚然。
李长天正不知所措之际,忽然,有人悄无声息地向他走了过来。
在那人接近自己的一刻,李长天猛地回身,然后愣住。
是秦决明。
秦决明脸上挂着和善的笑意:“长天小兄弟,怎么站在这处?”
“啊……秦大人,我,我……”李长天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支支吾吾起来。
“走吧,去厅堂用早膳,今日殊儿不在,我俩正好聊聊。”
说罢,秦决明也没等李长天回答,双手覆在背后,往厅堂走去。
我俩聊聊?
难道是燕殊把自己想当兵的事和秦决明说了吗?
李长天疑惑不解,跟上秦决明的步伐。
俩人来到厅堂,那里已经设好饭桌,秦决明撩袍坐下,自顾自地端起了面前的粥碗。
李长天跟着坐下,见今早桌上的小菜香气扑鼻,大火滚的白粥更是软糯可口,也拿起筷子和瓷勺喝了起来。
秦决明意味深长地看了正在喝粥的李长天一眼,突然说:“长天小兄弟,你与殊儿同行多久了?”
“啊?”李长天正准备夹菜,听见秦决明发问,又把手收了回来,放下筷子说,“一个多月了。”
秦决明点点头,也放下了筷子:“殊儿他从小就不爱说话,旁人不知他其实是不懂人情练达,都夸他性子沉稳,遇事镇定,不知长天小兄弟是如何看待殊儿的呢?”
“我怎么看待他?”李长天被问得一脸懵逼,虽然不知秦决明是何意,但还是道,“燕殊他啊,我觉得他人很好,很正气,有责任心,虽然看起来冷冰冰的,但其实很温柔。”
“温柔?”秦决明笑了笑,目光却不知为什么有些冷,“长天小兄弟是想说‘天真’二字吧?不然……”
秦决明突然拖长音调,一字一顿地说:“长天小兄弟怎么能如此轻松,就把殊儿欺骗了呢?”
“啊?”有那么一瞬,李长天以为自己听岔了。
漆片?七篇?畸变?基片?
难道是……
奇变??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不对不对。
“不好意思,秦大人,我没听清,烦请你再说一次。”李长天诚恳道。
秦决明冷笑一声,说:“长天小兄弟倒也不必装傻,不过,如今‘寒鸦’的人都如此傲慢自大了吗?当真以为,骗过了殊儿,就能骗得过我吗?狂妄!”
李长天:“……”
我没装傻啊!!!我是真的没听清啊!!!
而且秦决明说的这句话,拆成词,李长天都懂是什么意思,可拼在一起李长天就懵了。
不过李长天再怎么困惑,也能听出秦决明语气中的不善和愤怒。
“秦大人,我们之间可能有什么误会。”李长天试图弄清现在的状况,“我真的没骗过燕殊,我曾经失忆过,我不知道我之前……”
李长天的话戛然而止。
因为他察觉到了身体的不对劲,方才喝下去的粥在胃里翻滚搅和,李长天眼眸一沉,撑着桌子想站起身,却立刻腿一软,跌了下去。
身体再使不上力气,脑袋也如同搅进了浆糊,视线越来越模糊,李长天费劲眨眼晃头,想要保持清醒,可一切徒劳,最终他还是沉沦进了黑暗中。
一旁的秦决明站起身,淡淡地撇了一眼昏迷倒在地上的李长天,唤道:“赵伯。”
赵伯应声推门而入。
秦决明说:“拖去绑起来,弄醒后,让倩娘去审,好好地问问他,‘寒鸦’的其他人身在何处,若是不说,就打到说为止。”
倩娘便是秦府里的那名厨娘。
赵伯点点头,表示明了。
秦决明又说:“传信给殊儿,唤他回来。”
说罢,秦决明走出厅堂。
那名经常在西院扫地的跛脚男子正站在外面,见秦决明走出后,行了礼,随后拿出一个药罐递给秦决明:“秦大人,您要的毒蛊。”
秦决明回礼致谢:“多谢掌门,如何使用还请掌门指教。”
千毒门掌门摆摆手:“秦大人多礼了,不过,那名小兄弟,当真是‘寒鸦’的人?”
秦决明点点头:“探子回报消息,说曾在‘杀手贰’的身旁,见过此人一面,当时‘杀手贰’与他交谈颇为亲密,定是有关系。”
千毒门的掌门长长叹口气:“真是人不可貌相,想我那不肖师弟,与‘寒鸦’狼狈为奸数年,残害无辜,以至于我还以为‘寒鸦’的人,身上都带有无法隐藏的血气,不曾想这小兄弟待人彬彬有礼,温和善意,竟也是‘寒鸦’的人。”
秦决明淡淡道:“掌门,人心叵测,知面不知心啊。”
第3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
秦府那边风云骤变,而三十里外的驿站,燕殊一心扑在查案上,对秦府发生的一切浑然不知。
燕殊清晨从秦府轻装离开,赶到驿站后,先是在附近探查了一番。
驿站周围是一片无人的竹林,初冬的日子,树梢的竹叶微微发黄,远远望去,静谧安详。
燕殊在竹林逛了一圈,未见异常,于是晌午的时候,去了驿站。
驿站不算简陋但也不算奢华,一个偌大小院数十间竹房,院内栓着给过路差役和官员更换用的马匹。
驿站里有两名差役,一老一少,是父子。
见燕殊牵马而来,老年差役便迎了上来,燕殊拿出腰牌递到老差役眼前,老差役先是一愣,随后诚惶诚恐地鞠躬行礼:“大,大人。”
燕殊收好腰牌,问:“请问,两个月前兵部侍郎徐大人,是否在此处落过脚?”
“有的有的。”老年差役毕恭毕敬地回答,“同行的,还有三十几位锦衣卫大人,小人记得很清楚,不过这些大人来匆匆,去匆匆,并未过夜。”
“徐大人当时在哪间歇息的?”燕殊问,“劳烦带我去看看。”
“好的好的,大人随小的来。”老差役领着燕殊来到一间客房前,伸手推开门。
燕殊走进屋内,翻找巡查了一番,未见异常,转头询问老年差役:“请问徐大人在此处落脚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烦请老人家和我细说。”
老差役皱起眉,边思考边说:“小的记得当时,徐大人一行人是清早到达驿站的,他们还护着好几个大大的木运车,也不知里头装了什么东西,因为运车太大,当时只能放院内,由十几名锦衣卫大人看着,徐大人到达驿站后,就一直在屋中休息,午膳是由小人送的……”
燕殊打断了老差役:“送饭的时候,徐大人可有什么异常表现?”
老年差役想了想,摇摇头:“没有,不过徐大人的模样看起来十分疲惫。”
“您继续说。”
“下午的时候,朔方节度使秦大人听闻徐大人在此落脚的消息,过来和徐大人见了一面,俩人在屋中交谈了大约半个时辰,黄昏时分,徐大人知晓二十里外还有一个驿站后,就带着一行人离开了。”
听完老年差役的话,燕殊皱着眉思索起来。
片刻,燕殊抬头问老年差役:“为何徐大人听闻二十里外还有个驿站后就离开了?是那个驿站有什么,您这没有吗?”
老年差役突然想起什么,说:“啊,经大人你这么一提醒,我记起来了,是的,没错,我这呢,没有官邮没法给朝廷传信!”
“传信?”燕殊看向老差役,“徐大人有事上报朝廷吗?”
老差役点点头:“是的。”
燕殊沉默。
徐大人最后在此驿站落脚,都是探查出来的消息,之后一行人再无音信。
朝廷根本没收到徐大人的传信。
此事,真是越来越扑朔迷离了。
“请问老人家,另一处驿站在哪?”燕殊问。
老差役答:“回大人,沿着官道往东直走,就能看到了。”
燕殊道谢拜别,匆匆往下一处驿站赶去。
等燕殊寻到另一处驿站时,已是月明星稀时,驿站只有一名年轻的差役,知晓燕殊是来询问两个月前的事情后,差役露出了为难的神情。
“大人,小的是一周前刚调任过来的,不知此事呢。”年轻的差役唯唯诺诺的,生怕惹燕殊动怒。
燕殊问:“原先在此处做事的驿使现在在何处?”
“探亲去了,不过大人您也别急,他明早就回!”
事已至此,燕殊只能选择等待,恰逢时辰不早,他便在这个驿站借住了一晚。
第二天燕殊见到了之前在这里当差的驿使,这位差役在知晓燕殊的身份后,不敢怠慢,仔细地回忆起徐大人在此处落脚时的情形。
“是的,徐大人写了封书信,送往京城。”
燕殊连忙问:“书信里是什么内容,你知道吗?”
差役笑了笑,道:“大人,这小的哪知道啊。”
燕殊轻轻蹙眉,又问:“这书信,确确实实送出去了,对吗?”
“肯定送出去了啊!”差役瞪大眼睛,连忙道,生怕被燕殊认为他办事不利。
那这封信,怎么也连同徐大人一起,消失了呢?
见燕殊一脸苦思,差役忽然想起什么,说:“对了,大人,我记起一件事。”
“嗯?”
“我之前给徐大人送饭菜的时候,听见几位锦衣卫大人找他谈话,说是他们中有不少人都生了怪病。”
“怪病?”燕殊追问,“何种怪病?”
差役摇摇头:“不清楚,不过我见那些大人当中确实有人脸色惨白,还总是掩唇咳嗽,想来徐大人会不会是打算将此事上报给朝廷。”
燕殊一顿,想起之前秦决明说的,同行的锦衣卫里有人精神颓废,如行尸走肉一般。
也不知三十三名锦衣卫中,有几个生了病,若真有不少人生病,确实没法再运送银两,应当上报朝廷。
事情似乎陷入了毫无头绪的地步,燕殊正思索着是否要追查那封信的下落,忽然驿站外传来马蹄声。
随后一人走进了驿站,他环顾四周,似在寻人。
燕殊见到来人,愣了愣:“赵伯?”
赵伯‘啊吧啊吧’地唤了几声,递给燕殊一封信。
燕殊打开,见是秦决明亲笔写的。
在看完书信后,燕殊蓦地脸色一变,急匆匆地往外走:“赵伯,我们回去。”
-
而此时,秦府四合院,深深庭院,苔藓侵阶,看似如常平静,可厅堂内阁深处,却有一处三面墙壁,不见光的暗室。
暗室中,充满着令人作呕的血腥臭味,诉说着此处多年的经历。
李长天正跪在暗室中间,双手束缚着铁链,铁链另一端嵌进两边石壁,将他的手吊起。
13/84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