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在大秦当病弱贵公子(近代现代)——Yana洛川

时间:2020-08-14 09:48:53  作者:Yana洛川
  卫霁悄悄比划了个胜利的姿势,然后眉眼弯弯开心的说道,“先生放心,长公子待会儿也过来,不只你我二人。”
  坐在轮椅上的娃娃脸青年顿了一下,看着挑挑拣拣从盆里找到颗酸枣就眉开眼笑的少年人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不用问,肯定是他自己想看,不然以公子虔的性子绝对不会主动来听这些。
  在栎阳那么多天,他算是看明白了,公子虔看公子霁的眼神和家里那几个小公子完全没有区别,这是直接把人当小辈了。
  他们公子霁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大人,其实就是个需要哄着惯着的小孩儿,耍起小性儿来和小太子完全没有区别。
  额……虽然他没见过公子霁闹脾气,但是只想象也能猜出来,都是千娇百宠长大的,脾气肯定都差不多。
  俩人正说着,外面就传来了敲门的声音,卫霁眼睛一亮,不等小甲小乙出来就自己跑了过去,“长公子早。”
  公子虔翻身下马,看他亲自过来开门笑骂了一句,“你小子是不是兴奋的有点过了头?”
  “哪儿有?”少年人无辜的眨了眨眼睛,看到后面还跟着几匹快马知道秦公也快要到了,“君上待会儿是在这儿还是去隔壁?”
  如果秦公真的在朝会上召见卫鞅,他还真没法子去看,毕竟是朝会,他一个外人贸然出现还不得被人数落死?
  可现在是私下里见面,没那么多规矩,不正是满足好奇心的时候吗?
  “去酒肆后院,今儿跟来的人多喧闹,怕你嫌烦。”公子虔摆手让其他人直接去酒肆,然后一边走一边说,看到孙伯灵面前放了许多瓜果,不用让自己就拿了一个开始啃。
  卫霁把门关上,回过头来有些疑惑的问道,“除了君上还有谁要来?”
  “老甘龙、杜挚、公孙贾……总之来了好些人,卫鞅要出仕,总得拿出点真本事来服众。”公子虔大剌剌的在旁边坐下,想起在卫霁和孙伯灵好像还不认识这些人,紧跟着又解释了一句,“这么说吧,他们大部分都是秦国老氏族,而且对外来士子都不怎么友好。”
  孙大军师坐正了身子,看着说完之后继续啃果子的秦国汉子问道,“若是这样,直接在朝会时召卫鞅入宫不更方便?”
  “的确如此,不过既然霁儿想看朝会上的交锋,换个地方也不是不行。”公子虔看着不好意思别过脸的少年人,笑了两声然后说道,“秦国臣子不少,先生也该见见了,不然以后出门都不认识算什么事儿?”
  孙伯灵笑盈盈看着躲到公子虔后面的少年人,摇头晃脑好一会儿才又说道,“所以还是因为公子想看热闹,对不对?”
  “明明是先生腿脚不方便,秦公体恤臣子,所以才带人来这里。”卫霁理不直气不壮的反驳道,脸上却不自觉的红了起来。
  他以为只是秦公自己过来,最多不过加个公子虔,怎么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早知道会是这样,他连看热闹的心思都不会有。
  虽然地方换成了酒肆后院,但是也不能说那就不是朝会了,秦国的朝会和他们卫国肯定不一样,他们那里是他哥坐在上面看下面大臣们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秦国的朝会是什么样儿?
  都说秦人凶悍,朝堂之上会不会当场干架?
  看看他身边这几个人,不算公子虔,其他都是文弱书生,甚至还有孙大军师一个残疾人士,真打起来肯定是他们这边吃亏啊。
  老天,要不他就不去看热闹了?
  “军师,给小孩儿留点面子,咱们自己知道就行了。”公子虔看旁边的少年人马上要蔫儿下去,扔了梨核洗干净手赶紧说道,“时候差不多了,咱们也过去吧。”
  说着,不等卫霁开口拒绝,便直接将人带了出门。
  娃娃脸青年推着轮椅不紧不慢跟在后面,看着不再和以前一样似乎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他的表情发生变化的少年人,心情不由变得更好了。
  这里离酒肆只有短短几步路,卫霁几次想开口,都被公子虔左右言他给挡了回去,尝试了几次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算了,他从小就是在朝会大殿上长大的,只是换了个地方而已,没什么好怕的,他待会儿就坐在公子虔旁边,就算打也不会打到他这里来。
  酒肆前面和以往一样停着许多车架,平日里只有达官贵人才会来这里,车架是他们出行的必需品,只是今天似乎有所不同,外面多了两列全副戎装的侍卫。
  后院已经摆上了席案,秦公坐在上位,几位重臣也在旁边坐定,伙计将茶水呈上来然后很快退下,只留满院寂静。
  卫鞅坐在另一边,看着神色严肃坐在两边的秦国老臣神色从容,大多都是冷面以对,这才符合他了解的秦人习性。
  老甘龙看着淡定打量四周的布衣青年,眉头皱的更紧了些,以他的意思,秦国就已经让秦人自己来治理,尽找些别国士子算怎么回事儿?
  卫霁跟在公子虔旁边过来,看着气氛几乎凝固的院子,一瞬间甚至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长公子,这真的不会打起来吗?”
  少年人压低了声音问道,很担心坐在秦公下方第一位那个须发尽白的老爷子能不能经得起拳头的迫害。
  都这般年纪了还要上朝干活,秦国的福利制度不怎么样啊。
  “没事,打不起来。”公子虔拍了拍他的肩膀,和在场众人打了声招呼然后走到自己的席位坐下,这才到哪儿,军中才是一言不合就动手的地方,这些读书人自持身份,才不会和他们这些粗人动手。
  公子虔旁边空着两个位子,正是给卫霁和孙伯灵准备的,腿脚不方便的军师在场众人都有所耳闻,这个从未见过的少年人……应该就是酒肆背后的主子卫公子霁了……
  老甘龙旁边,衣袍平整的中大夫杜挚脸色阴沉,“此等场合,他一个卫国公子来凑什么热闹?”
  “慎言。”老甘龙睁开眼睛,看着旁边愤愤不平的杜挚淡淡开口,“吃人手短拿人手软,公子霁有何能耐你不清楚?”
  杜挚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出来,只能眼睁睁看着那容貌极为出色的少年人坐在了公子虔旁边。
  长公子乃秦国左庶长,那是何等身份,就算要安排位子也不能安排在那里,公子霁也就算了,他孙伯灵又有何能耐,第一次和他们见面就只是点头见礼?
  如此不懂礼数,难怪被同门师兄下狱行刑。
  坐在轮椅上的娃娃脸青年敏锐的察觉到有人在看他,顺着视线看了一眼,然后侧身小声说道,“公子,你看对面那人,他是不是眼睛有问题?”
  卫霁:……
  接下来如果打起来,孙大军师肯定首当其冲。
 
 
第47章 
  孙伯灵声音很小, 除了卫霁之外没人听到,杜挚看这人发现他后眼神更加阴沉,哼了一声然后才看向别处。
  若是知道对面那人在说自己, 他怕是得当场把面前的案几给掀了。
  卫霁朝轮椅上坐着的娃娃脸青年轻轻摇头,让他不要抢了卫鞅的风头, 如果对方以后还要来挑衅, 他们到时候再接招也不迟。
  孙伯灵漫不经心的靠在椅背上, 嘴角含笑应了一声, 朝卫鞅点了点头, 然后乖乖的坐在旁边看热闹。
  公子说的对, 他们俩是来看热闹的, 又不是来找事儿的,不用给别人太多眼神。
  待所有人都坐定,秦公这才起身, 朝卫鞅拱手见礼然后沉声道, “先生入秦许久, 遍访秦国山川,我秦国君臣尤不能及,今日前来,便是请先生一抒治秦长策。”
  卫鞅扫了一眼四周,神色从容丝毫不见慌张,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才不慌不忙开口, “众所周知,诸多学派以治国之学为首, 自三皇五帝以来,经夏商周千年,治国之道虽略有变化, 却依旧以王道为主流。”
  洋洋洒洒数千言,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仔细一想又不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卫霁眸中笑意更深,看着脸色渐沉的秦公以及露出笑容频频点头的老者,侧身朝孙大军师努了努嘴,看,开始找事儿了吧。
  孙伯灵看出他眼中的意思,无声笑了笑然后继续看他这师弟折腾人。
  王道治国之说一出来,就可以看出来在场这些人究竟有谁是不希望秦国改变,接下来也就好应对了。
  公子虔最不耐烦听人说这些听上去好听实际上却没什么用的话,要不是这场合不合适,他恨不得立马扭头走人。
  得嘞,什么治国大才,就是个只会死读书的无能书生,这些话出门找个读过书的都能说上两个时辰还不带重复的,渠梁这次看走眼了吧。
  公子虔掩面打了个哈欠,看着上首神色淡淡的秦公,一只手撑在案上直接打起了瞌睡,卫霁没有说话,继续饶有兴趣的看着夸夸其谈的卫鞅。
  ——对庶民和对亲生骨肉一般,对邻邦和对兄弟手足一般,对最烦和对亲朋好友一般,如此可使天下归服,以德来教化庶民威服四邦,以德来使天下安宁……
  如果秦国真的用他所说的仁政德政治国,别说十年,五年就足够让魏国和戎狄将秦地瓜分个干净,秦公到现在还没有发火还真是有涵养。
  太平盛世和纷争乱世,适用的治国之法并不相同,他这个不理政事的闲散公子都了解,对面的老甘龙肯定更清楚,不过看他的反应,似乎对卫鞅的说辞很是赞赏。
  可不得赞赏吗,卫鞅这套说辞下来,秦公肯定不会再用他,秦国不会有改变,他这个上大夫当然开心了。
  老甘龙悠哉悠哉听了好一会儿,待卫鞅停下后颤颤巍巍起身朝秦公行礼,“君上,老臣府上还有事务要处理,请君上准许老臣先行离开。”
  话音未落,旁边的杜挚也跟着嚷嚷,“君上,臣也请先行离开。”
  如此说辞,和直言卫鞅满口废话浪费时间也没什么两样了,秦公沉着脸挥挥手,让想走的尽可离开,深吸了一口气将胸中火气压下,待院中再次恢复寂静,然后才扯着嘴角冷声说道,“先生,如今只剩这寥寥几人,还请先生畅所欲言。”
  短短一会儿,除了公子虔景监,其他人竟是走的一个不剩,卫霁和孙伯灵对视一眼,第一次直面见识秦公在朝堂上究竟有多艰难。
  老甘龙一句话说出来,竟然能带走那么多人,若是哪天他看不惯秦公发下的政令,底下的人会不会尽数抗命不尊?
  都说攘外必先安内,秦国内部乱成这样,如果不将老氏族的气焰打压下去,就算有新政也推行不下去。
  卫霁低声叹了一口气,他似乎明白为何卫鞅入秦变法要杀那么多人了,如果不用流血来威慑这些人,所谓变法最终只能是一场闹剧。
  如今的秦国除了变法已经无路可走,要么狠下心来断臂保命,要么直接拖着残躯走向死亡,该如何选择秦公比卫鞅更清楚。
  变法的政令是卫鞅起草、秦公颁布,最终挨骂的不可能只有卫鞅一人,他们二人硬生生扛着那么大压力将秦国变成另外一副模样,不会猜不到百年之后会是什么下场。
  秦公还好,他毕竟是一国之君,国人不敢置喙太多,但是卫鞅就不一样了,秦人向来记仇,如果新君不保他,除了赔上一条性命别无二路。
  惠文王为了安抚老氏族将这人五马分尸,待君位稳固之后直接以快刀斩乱麻之势将老氏族彻底摁趴下,商君虽死但商君之法不灭,由此可见秦国君主对变法的认可。
  法子有用归有用,付出的代价委实太大了些。
  卫霁抿紧了唇,神色郁郁看上去就知道心情不好,孙伯灵诧异的看着忽然不开心起来的少年人,不明白只是转个身的功夫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别慌,卫鞅刚才只是说着玩,等他正经起来就好了。”
  旁边,面容温和的布衣青年似乎不觉得方才那些人是因为他的缘故才离开,看着神色冷淡的秦公从容开口,“君上若不喜王道治国,卫鞅这里还有一法,儒家以仁政礼制为体,秦国习俗和蛮夷多有类似,以礼治国岂不妙哉。”
  孙伯灵:……
  算了,你随意。
  景监这会儿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只是看着侃侃而谈的布衣青年,感觉像是在看陌生人,他是真不知道这人会说出这些话来。
  秦人最不喜欢听的就是他们和戎狄一样,都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他们只是偏远了些,凭什么中原就是高人一等他们秦人就是戎狄蛮夷?
  卫鞅在秦国那么多天,怎么会连这点都不懂,哪儿戳心窝子说哪儿?
  秦公了冷笑一声,一拍案几寒声道,“先生可知如今乃大争之世,弱肉强食谁的拳头硬谁才能活下来,秦国已经是危急存亡之刻,先生说这些便不觉得可笑吗?”
  儒家是仁政礼制,孔夫子的母国鲁国便是如此,鲁国旁边的卫国也是如此,他们是有礼了,可看看国家现在是什么模样,鲁国和不存在没有区别,卫国的状况好些,国君却连自己的弟弟都保不住,只能远远的送到秦国来避难,如此情况,让他用儒家的仁政礼制来治国,简直荒唐。
  公子虔撑着脸已经快睡着了,被他弟这一巴掌直接给吓醒了,睁开眼睛伸了个懒腰,猛然发现院子里的人少了一大半,挠了挠头满眼疑惑的看向旁边人,“怎么了?人呢?”
  卫霁:……
  少年人方才的郁郁尽数消散,看着明目张胆在这种场合睡着的大秦长公子,摇了摇头继续看热闹。
  事情还没到那般地步,那就还有无限可能,历代变法皆是在流血流泪之中完成,如果不经历这些,又如何能让新政深入人心?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只能尽力让秦人的血少流一些,庶民愚昧无知,容易被挑拨作乱,可如果能吃饱肚子,他们便不会那么轻易因为几句话就冲上去送了性命。
  秦公被公子虔的反应给气笑了,揉了揉额头坐回去,看着他们家大哥茫然的表情竟然又心平气和了下来,“渠梁无礼,先生恕罪,只是礼制着实不适合我秦国,先生可还有他法?”
  卫鞅看着坐下饮茶的秦公,再看看双目无神恨不得以头抢地来谢罪的景监,无视了他们家师兄看热闹的眼神,沉默了一会儿忽然笑了起来,“秦公求贤,可知臣亦择君?”
  秦公放下茶碗,有些惊讶看着眼前这人,他已经做好这人再挑起他的怒火的准备,没想到这次竟然是坦诚相待,“先生觉得,渠梁可是那该投奔的贤主明君?”
  “先前不甚确定,如今,却是定了下来。”卫鞅喟叹一声,上前一步一本正经的行了大礼,“卫国士子鞅,见过君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