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在大秦当病弱贵公子(近代现代)——Yana洛川

时间:2020-08-14 09:48:53  作者:Yana洛川
  秦国最近不缺粮,他们国内的粮仓堆的满满的,再加上地里过些天就要再收上来的一茬,稷麦菽果足够他们打出函谷打到中原打到海的另一边。
  他们再也不是打不起仗的穷秦,他们现在不光打的起,而且打的很有底气!
  *
  春秋无义战,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都是为了扩张和私利,三家分晋进入战国之后,战争更是没有义与不义之分,征伐扩张已经司空见惯,甚至连理由都不用找,哪天心情好了就可以直接率兵兵临城下。
  齐公和赵候在逢泽时合作的很是默契,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就真的如盟约上写的那般从此不再兵戎相见,赵国的兵马现在还没从齐国边境撤走,齐公只要不是傻子就绝对不会卸下防备。
  田因齐当然不是傻子,他非但不傻,还能顺势为齐国谋得好处。
  三晋之间内战不断,尤其是魏赵两国,三天一大打两天一小打,双方对粮草兵马的管控都很是严苛,赵国缺粮除了去周边小国打秋风便是到齐国采买,毕竟燕国楚国实在太远,就算有粮食可买也不好运回去。
  卫公怎么说也是他姐夫,姐夫有难,小舅子怎么能坐视不管呢?
  他和赵侯说的是不出兵干涉,却没说不透露消息,赵国从他齐国买粮食这么大动静,他提前和卫国说一声有错吗?
  没有!
  卫国能知道消息,秦国那边隔个几天当然也就知道了,公子虔是个暴脾气,雍城那些老氏族脾气比他还火爆,因为变法的缘故他们已经准备好在国内大闹一场,现在一听要和赵国开战瞬间忘了内斗,能打外人自个儿还闹个什么劲?
  老秦人向来知恩图报,卫国这两年帮衬他们这么多,如今即将被赵国攻打,他们就是吃不上饭也不会眼睁睁看着不管,更不用说现在粮仓满满吃的肚儿滚圆了。
  打!必须得打!
  在秦公不着痕迹的引导下,雍城和栎阳的老氏族都将注意力放到了中原的战事上,气势汹汹战意高昂,正好没功夫再死扛着抵抗变法。
  如此一举多得,实在妙极。
  孙伯灵在家闷了一个冬天,不等秦公开口自己就上赶着要随军出关,他短时间内不想再待在栎阳,就算仗打完了也不回来,这地方真的伤到他了。
  公子虔和孙大军师再次合作出关,带着如狼似虎的秦兵从北地直达赵国城邑,赵国的兵马刚刚抵达卫国境内就收到西边求援的消息,到嘴的肥肉愣是得放下,就算憋屈的吐血也还是得回援国内。
  卫国什么时候都能打,城池落到秦人手里再抢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话说回来,他们打卫国连魏国都没吭声,你秦国隔老远凑什么热闹,家里终于吃得起饭了吗?
  秦国又穷又破的印象实在深入人心,山东诸国知道他们在变法,不过也没怎么当回事儿,变法失败亡国的多了去了,就秦国那穷酸样还能变出朵花来?
  事实证明,人家还真能变出朵花来。
  别的国家变法动辄十几年还变不彻底,卫鞅和秦公却用更短的时间完成了别人十几年都玩不成的事情,虽说比不过吴起那般一年就变法完成,但是他们的变法比吴起在楚国的变法更加彻底。
  如今秦国的变法还没有结束,等再过个四五年,整个秦国都习惯了新法下的生活,到时候才是真正的伤筋动骨。
  孙伯灵在家里不出门也没有闲着,秦军的可塑性实在太强,单兵战斗力如此之高,训练之法得当这支军队肯定比虎狼还要凶猛。
  天下最好的兵甲武器都被他们弄过来了,不好好训练对得起公子虔去卫国丢的那波人吗?
  *
  卫国,帝丘,街上行人摩肩接踵,城里依旧是商贾云集。
  赵国来犯没有给城里带来任何慌乱,自卫公继位以来,卫国已经许多年不曾有过战事,他们破财免灾玩儿的非常熟练,如果有钱搞不定的事情,那就找外援。
  以前是找魏国,现在魏国不顶用,正好秦国也能撑起场子了,就算赵国真的打进来,倒霉的也只是卫国公族自己,赵侯想要卫国这片膏腴之地就绝对不会对商贾和庶民不利。
  这也是卫公这些年隐忍不发只是鼓励国内商贾远达各国的原因,只要卫人有足够的价值,将来不管是谁得了这片土地,商贾和庶民都不会有太大损失,除非对方想将膏壤沃土变成无用的废墟。
  不过赵国打都打过来了,他们一点也不抵抗也说不过去,卫国除了帝丘的城防军之外就基本没有正规的军队,朝堂上研究了几天,终于还是决定抽出五百人整装待发去边境迎敌。
  他们的兵都没打过仗,这些个个在家都是宝贝,派出去已经够心疼的了,最多五百人,不能再多了。
  是的,不光士兵,连他们的将军也没上过战场。
  士兵们出发当天,卫霁跟着他哥一起去城门处送他们走,然后亲耳听见德高望重的老者们的叮嘱,彻底说不出话了。
  别人家上阵前都是鼓舞士气让士兵奋勇杀敌,他们家可好,还没开始打就已经叮嘱怎么躲开正面战场保住小命了。
  也是,前些年卫国抱隔壁魏国大腿时也经常会被要求出兵出将,毕竟魏国拉了一圈的仇恨,就算魏武卒再强悍,没个帮手也打不过来。
  卫兵守自己的城尚且守不住,被派去给别人打架就更敷衍了,这次抽出来的士兵都有过协助魏军的经验,但是即便如此,也还是没人真真正正上过战场。
  不是隔壁魏国怕他们在后面捣乱,而是透过现象看出本质,怕他们的兵进入战阵拖后腿,首战大败实在不吉利,魏将思来想去愁了半宿,最终还是决定速战速决,在卫国“援兵”抵达之前就先把城给攻了下来。
  不快不行,真让卫兵加入战局,他们还能不能赢就说不准了。
 
 
第85章 
  城门之下, 拄着拐杖的老人家们看着即将远去的后生满脸沧桑,卫国许多年没再和别国兵刃相向,此去边境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只希望秦国那边闹的厉害点,让赵军全都撤走才好。
  卫人从来不善征战, 几百年了改不过来了。
  秦国和卫国之间还隔了个魏国, 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没法直接派军队过来相助, 不过现在的情况已经好的超乎他们的想象了, 许多年前赵国攻打卫国的时候, 隔壁魏国就在旁边都不肯出兵援助, 直到赵国做的过火了才假惺惺出来调停。
  如今赵国故技重施, 他们已经做好再丢几座城池的打算,没想到秦国那边的动作倒是利索,不等他们开口就直接发兵, 对得起君上送过去的那么多东西。
  被派去抵御外敌的卫兵也很有自知之明, 他们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 和赵国对峙就足够了,真刀真枪上阵只能是给对面送军功,天大地大保住性命最大,城池丢了将来还能再抢回来,命丢了可就再回不来了。
  在帝丘百姓的欢送之下,没打过仗的将军带着没打过仗的士兵们终于出发了, 卫霁看着消失在视线之中的士兵们,转头看向他哥小声问道, “只这么点人,任谁都能看出来咱们只是敷衍,会不会有其他国家趁乱参战啊?”
  “这就要看秦国的本事了。”卫公一手负后, 拍了拍宝贝弟弟的肩膀温声说道,“咱们的威胁都在西边,正巧他们都和秦国挨边,如果秦公依旧和这次这般讲义气,天底下没几个国家敢参战。”
  魏国有庞涓,秦国有孙伯灵,即便鬼谷先生什么也不干,这师兄弟二人也能斗个旗鼓相当,秦魏打了那么多年,魏国全盛时期都没能把秦国灭掉,现在秦国大有翻身做主的趋势,接下来谁攻谁守就说不准了。
  秦公和卫鞅宁肯将老氏族得罪一遍也要变法,目的肯定不只赢过魏国那么简单,天下大势的变化和他们卫国没有关系,不管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他们只要在旁边看着就好。
  当然,前提是保护好自己。
  卫霁眨了眨眼睛,“就算秦公不想出兵,公子虔和孙师兄也会想办法救援,而且秦公不是忘恩负义的人,他肯定不会看着卫国受难。”
  “霁儿这么相信他们?”卫公带人下了城楼,听宝贝弟弟对秦国那边如此信任,虽然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心里还是有些吃味。
  弟弟总觉得秦国好,是不是还想去那边吃苦受罪让他担心?
  卫公低声叹了口气,他不想让宝贝弟弟离他太远,如果可以甚至连戚邑都不想封,直接将人留在帝丘才最放心,可弟弟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他也不能不顾这孩子的意愿强迫他干什么。
  卫霁没想那么多,他只是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感觉是种很奇妙的东西,虽然他和秦公的接触完全没有公子虔多,但是他就是知道那不是个没有人情味的人。
  实在不行,他那两个师兄如今在秦国都说得上话,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这个小师弟为难吧,在没有他的时候卫国能成为秦国最后灭掉的诸侯国,没道理他来了之后就先被灭了。
  卫公上了马车,抿了口茶水听宝贝弟弟掰着手指分析,神色从容贵气天成,“秦公已经传信过来,若再有其他国家来犯,秦国一样不会坐视不管。”
  卫霁:……
  “秦公已经有了回应您不早说?”少年人微微睁大了眼睛,看着逗他玩的兄长满眼都是谴责,“也是,如果秦国真的没动静,哥哥当初也不会帮他们。”
  “我们霁儿真聪明。”卫公微笑点头,他不可能轻而易举就把卫国的命运交到别人手上,如果秦国不能让他放心,就算宝贝弟弟将他们夸的再好他也不会出手相帮。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有那些东西不如防备着周边几个强盗什么时候过来打秋风,破财免灾比用钱打水漂有用多了。
  卫国商贾遍及天下,换句话说,天底下的消息在他们这里流通的很快,大梁临淄那边有什么动静这边立马就能知道,就算偏远的燕国楚国秦国,对他们来说也只是稍微慢点而已。
  商贾之中最容易安插暗探,就算不刻意安排,他们也会下意识收集消息,而各国朝堂是他们着重注意的地方。
  各国对商贾的态度都不一样,如卫国这般被国君优厚对待的并不多见,在其他家诸侯国中,更常见的是几家大商赚的盆满钵满,而底下的小商小贩捡着他们漏出来的那点东西艰难过活。
  朝堂的动向对商贾来说非常重要,若是不小心触到掌权者的禁忌,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别想安心赚钱,自然而然,各国君主朝臣的脾性也得注意。
  卫公在卫霁当年第一次入秦的时候就将秦国能查到的消息查过了一遍,此后几年更是没放松过关注,对秦公的了解可以说比卫霁更多。
  再怎么说也是一国君主,他没有和卫霁一样的后世记忆,只会以正常的眼光看待秦人,宝贝弟弟的话要听,但最重要的还是他自己的判断。
  艳阳高照,微风和煦,马车很快回到宫中,赵国的军队没有退完,现在还不是掉以轻心的时候,卫公回来后就直接去了书房,让人将孔箕请来然后将周边几国君主这些天送来的信件整理出来。
  齐国按兵不动等着看热闹,他那小舅子不是等闲之辈,齐相邹忌更不是好相与的,难得田因齐能想起来卖他个好,身为姐夫也不能太吝啬。
  霁儿那小脑袋瓜里不知道都装了些什么,拿出点无关紧要的送过去当人情就好,至于其他还是算了,养大了对方的胃口最后吃亏的还是卫国。
  小舅子派人过来情有可原,楚王主动和他们联络就有些出人意料了,楚国刚和魏国停战,难道还想学齐国那般策反以魏国为首的小诸侯国?
  可惜卫国不准备再掺和进中原战事,打秋风这种事情以后去其他地方,他们的钱有其他用处,不准备再用来破财免灾了。
  *
  秦赵边境,秦兵气势汹汹陈兵城下,赵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连丢了三座城池才堪堪反应过来,这才算将对面那帮凶悍的不像人的家伙给挡住。
  孙大军师坐在营帐里,案上放着画在羊皮上的舆图,上面放着长短不一的木棍,杂乱无章看起来毫无头绪,不过这也只是看起来而已。
  对外人而言完全看不懂的木棍排放,在孙伯灵眼中就是军队交锋城池易主,如今才拿下三座城池而已,想让赵侯服软,只这三座城还远远不够,如果能把晋阳城拿下那就妥当了。
  三家分晋之时,赵国以晋阳为都近三十年,后来赵桓子迁都中牟,而后赵敬侯迁都邯郸,如此赵国的重心才转移到靠近中原的地方。
  那时秦国完全被魏国压制,赵国也和秦国并没有接壤的地方,他们也没有把秦国放在眼里,中原那么多地盘不去抢,管秦国那犄角旮旯干什么?
  晋阳城再赵国迁都邯郸之后地位有所下降,对赵国来说却依旧是极其重要的城池,北方草原的威胁一直存在,无论他们在中原怎么用兵,北境都得留下足够的兵马抵御异族入侵,而晋阳城便是抵御异族的最佳所在。
  那么重要的地方,以秦国如今的实力,想要拿下还是有些吃力。
  孙大军师撑着脸陷入沉思,怎么看怎么觉得那片地方好,彻底将晋阳城纳入秦国版图的确困难,但是单纯打下来却不是问题。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打下来守不住或许不是什么坏事儿,毕竟赵侯不知道秦军能做到哪种地步,面对秦军的时候就会有所忌惮,只要他心里没底,那接下来就好办了。
  “长公子,三日之内拿下晋阳以西吕梁山一代,可有把握?”坐在轮椅上的娃娃脸青年唇角扬起,看着盯着晋阳南边不放的秦国汉子敲了敲案几,“若能拿下吕梁山一代,接下来进兵晋阳就容易多了。”
  公子虔幽幽叹了一口气,扯了扯头发然后说道,“若能同时兵分两路,一路将晋阳城南边的险要之地纳入囊中,一路兵发吕梁山,到时两边同时动手,任赵国怎么挣扎也救不了晋阳城。”
  孙伯灵笑的更加明显,往椅背上一靠然后说道,“晋阳南边是魏国和韩国的地盘,长公子想同时和三晋干仗?”
  “以我们如今的兵力,只要魏武卒的主力被牵制在河西和魏楚边境,韩赵魏三国同时过来也不是抵挡不住。”公子虔捏着下巴,对这次带出来的精兵非常有信心,如狼似虎说的就是现在的秦兵。
  当年兵甲老旧吃不饱肚子的时候他们都敢和魏武卒正面刚,现在他们的武器比魏国更好,军中也不会缺粮,对上三晋的寻常军队更是不在话下。
  公子虔旁边,十五六岁的小兵听了一会儿,满眼茫然的问道,“长公子,咱们打下晋阳也守不住,何必费力去打他们?”
  “晋阳对我们没用,但是对赵国有用。”公子虔将舆图上的木棍儿拿在手中,一边玩弄一边说道,“现在打下来的这三座城对我们来说也没什么用,再加上一个晋阳城,你觉得能让赵国吐出来几座之前吞下的卫国城池?”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