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翰宁没事干,坐到另一边望着他吃。
齐哲掰了一块下来,递给他,“你吃晚膳了吗?”
宫宴实在不饱肚子,齐哲回来后就吃了碗面,但沈翰宁跑来跑去,估计没怎么吃。
“没吃。”
沈翰宁说完后就张着嘴,双眼望着糕点亮晶晶。
——喂我。
齐哲:“……你几岁?”
话是这么说,他亲自把糕点掰成小块,一块一块喂到沈崽崽嘴里。
沈翰宁舒服得眯起眼,趴在小桌子上不起来。
齐哲无奈地摇摇头,自己吃一点,再给他喂一点。
在沈翰宁插科打诨下,一打桂花糕空了小半,齐哲吃饱了,随手收起糕点,给自己倒了杯茶。
茶水微烫,沈翰宁也不在意,从齐哲那里抢了杯,端着茶水在书房里晃悠。
齐哲抿了口茶,疑惑道:“你在看什么呢?”
沈翰宁溜达着道:“看看能培养出大才子的书房是怎样的。”
齐哲:“……”
齐哲:“这又不是我之前的书房。”
“反正东西在,也没差。”沈翰宁笑道,对满目的策论书籍爱不释手。
——这些是齐哲这十年写的。
——是他错过的齐哲。
齐哲叹了声,自己坐着慢慢品茶,不再管他。
就像齐哲能从沈翰宁睡颜中找到幼时轮廓般,沈翰宁在浩如烟海的策论中,翻到了数篇尚显稚嫩的文章。
他一卷一卷翻过,仿佛见证了这十年里,齐哲的成长。从心怀小家,到心系天下。
齐哲不是为报仇而活,是为天林,为了百姓。
沈翰宁心疼了。
十岁稚童一肩扛着血海深仇,一肩扛着家国天下,亦步亦趋,终尝所愿,一展所学。
这就是慈悲至极却又恩怨分明的齐哲。
既极端,又澄澈。
按下心尖的刺痛,沈翰宁慢慢翻着卷轴,无意中发现了张画。
画卷起来有半臂长,纸张泛着黄,看上去有些年代感。
他好奇地拿起来,放在桌上慢慢铺开。
正在喝茶的齐哲瞬间扑了上来,一把抢过还未打开的画卷,背在身后。
沈翰宁:“?!”
有秘密!
“咳,这个……”齐哲有些尴尬地看向门边,又看回来,解释道:“这是义父之前画的我,小时候丑,你别看了——”
他完全没注意自己耳根红润得显眼。
沈翰宁挑眉反驳道:“你不丑,不管什么时候都俊。”
齐哲:“……反正,我觉得丑,我去收起来了。”
沈翰宁笑道:“我都不知道齐伯父会丹青,让我欣赏下?”
“不行。”齐哲果断拒绝。
沈翰宁失望地摊摊手,“哦,那好吧。”
齐哲瞅他一眼,背过身去整理画卷。
沈翰宁一笑,趁他不注意,直接把人抓住,压在怀里。
齐哲惊呼出声,差点没稳住平衡,直愣愣靠倒在身后人胸膛上。
沈翰宁在他耳边吐气,“到底是什么画,你竟然都不让我看……”
边说,他边伸出手,从齐哲双手中抽出画卷。
齐哲被他的气息弄得浑身发软,一个晃神,画卷便被抢走了。
“沈翰宁!”齐哲紧张起来,转身便要去抢。
沈翰宁用食指点点他的额头,笑道:“身上有伤,别乱动哦。”
“!”齐哲瞪圆双眸望着他,一副紧张兮兮又十分尴尬的样子。
沈翰宁越发好奇画卷里的内容。
他当着齐哲的面展开画卷——
画中墨笔轻勾,寥寥几笔带出两个孩子的样貌,一个手持长剑,意气风发;一个捧着书卷,眉目轻弯。
两个孩子互相对视,眉宇中皆是温柔。
画卷下方,执笔人用正楷提上几字:
入我相思门
诗句没有写完,最后一字的墨迹被水迹晕开,纸上起着糙手的毛边。
沈翰宁持卷的手颤了颤,他抬头看向齐哲,却见眼前人别开双眸。侧边看去,眼角已经泛上微红。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
齐哲捂住他即将出口的二字,清冷的嗓音带着哑意,“从不后悔与你相识。”
他说完便取走画卷,低低笑道:“这张画烧了吧,尽惹人伤心。”
沈翰宁牵起唇角,刚压住的疼惜又涌了上来。
十年相思苦。
他一步上前,拦住齐哲出门的步伐。
在人疑惑的眼中,沈翰宁直直俯身,抱住齐哲,含住诱他许久的薄唇,一吻而尽。
画卷跌落在地,齐哲身体微僵,而后慢慢阖上眼,软在眼前人怀中。
今解相思愁。
齐哲,沈翰宁再也不会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作者:李白 (唐)
……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第68章 架空王朝(十五)
沈翰宁留宿状元府的第一夜,在耳鬓厮磨中过去。
第二日早朝,关于议和一事,双方吵得面红耳赤,让沈翰宁大开眼界——
人不要脸,果真天下无敌!
“陛下,臣以为现在大势正好,我军不用拘泥于守,无需议和谈判。”原先主和派大臣率先出列恭敬道。
“正是,齐凤一战,我军已灭了敌方上万兵力,他们便是死守也不敢再次出击,此时正式攻打的好时机。”
“对,边关沿线数座城池,大秦不敢放了其余几线而专攻齐凤,兵力调遣不力,我们大可以此为要挟。”
“我天林形势大好,当抢占先机,甚至可攻敌不备,拿下大秦边关一试……”
大臣议论纷纷,沈翰宁翻了个白眼。
好一个主和派转主战派。
皇帝高坐于龙椅,看了眼众臣奏折,似是意有所动,直接点到云麾将军。
“沈卿,此次战役,你能否再拿一城?”
沈翰宁闻言出列行礼,皮笑肉不笑道:“禀陛下,我军擒了主将巫马义,抢占先机,这才有三城大胜。但大秦将士骁勇好战,哪怕损伤上万兵马也尚有一战之力,此时冒然出兵,不妥。”
“沈将军何出此言?大秦现在士气正低落,就算有一战之力,又何敌我天林,当时出兵的大好时机啊。”礼部侍郎蹙眉出列道。
工部尚书点头赞同,“老臣认为林侍郎说得极是,大秦很久未曾如此败过,乘胜追击定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沈翰宁懒得做声,任其余人讨论。
朝上数十人,支持出战的占了大半,龙椅上的那位也颇为心动。
沈翰宁心下暗骂一群蠢货,随即朝前方二人看去。
林磊身为太子,立于第一列。
战事未歇,科举才子尚未加官进爵,齐哲现暂任太子少傅,但仅为教□□,无实权,与林磊站在同侧。
皇帝察觉到沈翰宁的视线,也看向站在前方一言不发的二人。
被众人注视,林磊面不改色,拱手道:“禀父皇,儿臣亲眼见证齐凤苦战。大秦将士在火攻及众多陷阱前仍不减战意,宁死不屈。”
“山川水土育人,大秦比之天林,更为勇战,这是大秦的优势。冒然出战,儿臣唯恐大秦奋死一搏下士气大涨,毁了这大好的局势。”
皇帝微皱眉,对太子的直白有些不快道:“那照你这么说,要如何是好?”
“儿臣认为,当以谈判为主。”林磊一伏而下,诚恳道:“天林擅文,大秦擅战,谈判才是天林的优势。”
太子一番话落,主战的几位大臣纷纷摇头,不赞同在局势大好前示弱般的谈判。
瞥见一群迂腐的老臣,沈翰宁垂眸冷笑。
也不知道前几日强要求和的是哪些人。
现在主战,拿众将性命开玩笑,也配为官?
没人注意到沈翰宁的冷嘲,皇帝看向齐哲,淡淡道:“齐爱卿,你认为呢?上次议和你为使臣,大秦那边是何反应?”
齐哲上前行礼,恭敬道:“启禀陛下,大秦要求以丰郡往东至莱城众城,及江岸一线作为休战议和的条件。”
皇帝眯起眼,“当真?”
“臣不敢有瞒,此事当真。议和当日是沈将军前去,臣与太子殿下守在后方,以防突袭。议和内容,也是沈将军亲口讲述。”
“这……”
齐哲说完后,朝中一片哗然。
议和的具体情况只有当场的几人清楚,齐哲也是后来听沈翰宁说的。朝上众人只知道擒了巫马义,大胜大秦兵,完全不知道议和是何内容。
沈翰宁在众人惊疑视线下,缓缓点头。
两朝老臣礼部尚书梁大人立刻惊怒斥道:“陛下,这简直是胡闹!都已如此苛刻的条件,怎能再与饿狼相商!”
他身边人应和道:“沈少将军还是年岁尚轻,竟然赞同议和这法子,莫不是被那大秦吓破了胆!简直有辱我天林之军!”
“若沈将军不愿出军,另换主将便是。”
左边众臣议论纷纷,面带谴责,句句不离沈翰宁对大秦示弱。
左侧多为礼部、工部大臣,皆是丞相心腹,此时已统一立场,纷纷批判议和一事,连带批判沈翰宁、齐哲。
沈翰宁立在原地,黑眸渐沉。
“本官记得,最开始提议要议和的,不就是梁大人么?”
看了半晌戏的太尉沈汉秋忽然回身,叹道:“翰宁昨日归来时,跟我详说了那日对战时的情景。”
“此战能胜还多亏齐少傅设下的陷阱,其威力可让大秦兵瞬间死亡。一丈长的木刺从头穿到尾,身体被砸成肉泥,血溅当场。那场面,却是有够慎人的。”
“不过痛也就痛一瞬,比什么乱箭射死,乱刀砍死之类的,痛快些。”沈汉秋边说边点头赞道。
兵部尚书尚卓还是第一次听详细经过,讶异道:“这招妙啊,少傅怎么想的,完全是以一当十的妙计。”
沈翰宁差点没笑出来,在自家和尚家两位老爹的感慨下故作正经,摆正脸。
齐哲也是低头谦逊道:“只是雕虫小技罢,不足挂齿。”
被两位老将一打岔,满朝文武脸色刷的变白,实打实的有点恶心。
尤其是被单拎出来说的梁大人,本来鬓发白须满面,忽然就粗粗喘了几声,吓得周边人立刻扶住他,生怕出事。
沈汉秋冷笑回身,目不斜视。
这满朝几十人,上过战场的屈指可数,就凭这胆子,还敢辱我儿?
可笑。
站在最前方的丞相摇摇头,假意劝道:“诸位大人可莫要胡说。沈少将军战功显赫,怎能怕那大秦。陛下,沈少将军与齐状元如此,必是有其缘由,不妨一听再议。”
闻言,皇帝沉声问道:“齐哲,说说看,你为何还推崇议和谈判?”
“陛下,此时与之前局势不同。”
“三城未复时,大秦占有绝对优势,当时议和,只会被大秦强硬逼退,甚至为其送上攻打齐凤的借口。所以沈将军选择迂回政策,既拿下对方主将,又夺回一城。”
齐哲先捧着沈翰宁一阵吹,而后淡笑道:
“现在大秦先败一筹,优势在我天林。此时若冒然出兵,只会逼得大秦背水一战。”
“且不论输赢,单是天林将士会因此丧生多少,臣尚且不敢预估。如改以谈判议和为法,大秦自会为了保全其边关,耐心商谈。”
“此一战对天林、大秦都造成了不少的损失。大秦想要再次出征,也要耗费数年修养民生。这数年,我军若加以训练,定能超越大秦军,到时候再开战,必是天林为胜。”
林磊赞同道:“父皇,儿臣亦赞同少傅建议,双方开战,苦的是百姓。不论是大秦还是我天林,开战都得谨而慎之。”
“陛下,前些日子开战是逼不得已,今日议和是为保天林安定及长远一统,还请陛下三思。”沈翰宁拱手请命道。
沈太尉亦是抚须应道:“陛下,不说大秦如何,百姓才是天林之根。冒然开战只会生灵涂炭,还望陛下三思。”
兵部几位大臣纷纷表示赞同,应声请命。
皇帝屈指点着龙椅,思虑片刻,沉声道:“那便如此吧,沈少将军,齐卿,议和一事依旧交由与你们,莫让朕失望。”
沈翰宁、齐哲齐齐附身领旨,“臣等谨遵圣喻。”
作者有话要说: 眼巴巴来求一波作收预收QAQ,康康我吧~
第69章 架空王朝(十六)
沈翰宁、齐哲二人领了圣旨,隔日便决定启程,返回齐凤。
林磊上次是挂帅出征,这次回到帝都后不便再离都,只能骑着马送他们出城。
一里处,林磊在小路边勒马停下,郑重道:“议和就拜托你们了,我在帝都等你们好消息。”
齐哲回身,和沈翰宁相视一笑后,朝林磊拱手笑道:“那便承你吉言,帝都再会。”
“早去早回,路上平安。”
沈翰宁朝林磊挥挥手,“我们走了。”
说罢,他扬起马鞭,带着齐哲往齐凤方向策马而去。
47/58 首页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