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穿越重生)——七流

时间:2020-08-23 08:36:32  作者:七流
  “今天统一安排任务。”乔御坐在最上方,垂下眼眸,“虽然是两个实验室,但是如今我们都有相同的目标。所以今后每半个月开会一次,互相交流研究情况。”
  就像是中餐厨师未必会做欧洲菜,实验室里也不会有面面俱到的研究员。
  这种时候,学习和交流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要不然世界上也不至于天天都有学术讨论会。
  “燕京大学的实验室这边,做造血干细胞再生能力关键蛋白的研究。洛杉矶大学去年发表了论文,说发现了一种叫GPI-80的表面蛋白可能对人类发育过程中造血干细胞的自我复制有促进作用,我需要你们根据标记HSC(造血干细胞)发育和PSC分化的不同阶段。”
  “寻安生物制药这边,负责绘制造血干细胞扩增组织的3D转录组图谱。”乔御把另一份资料,递给了左手边的王小明,“现在对HSC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特定细胞群体或关键因子的‘平面化’解析,缺乏全面立体化的分析。实验室内的仪器也足够进行基因转录测序。”
  “另外,实验室内还有一台冷冻电镜,在完成试验后,可以写书面申请,借用器材。”
  底下人听的目不转睛,不少人都掏出了纸和笔,记录关键讯息,企图获得更多灵感。
  乔御一口气说了很久,久到矿泉水瓶子都空了。
  而王小明的笔记,也从第一页写到了第三页。
  想要绘制HSC的基因转录图组,绝对不是找个造血组织放进仪器里照照就能出来的轻松活。
  全世界这么多种动物,选哪一个才能获取造血组织,且和人类的造血组织接近?
  转录组测序方法那么多种,哪一种才能尽可能的减少误差?
  造血干细胞特征基因、细胞状态与细胞分化的关系又处于动态水平,在HSC什么状态,才能完成这项测序?
  王小明整理了半天,没什么头绪。
  最后,乔御道:“如果没什么问题,那今天下午就开始吧。王小明留下,我把实验室备用门卡给你。”
  -
  当天,王小明吃完饭,就兴致冲冲地到了实验室。
  寻安生物制药的实验室比学校内的基因实验室气派许多。
  王小明的状态,和当初张开伟的状态如出一辙。一举一动小心翼翼,就怕把昂贵的器材磕着了。
  他记录完各个器材、材料的数目,在半个小时后,遇到了第一个上班打卡的人。
  这是通过招聘来的研究员,叫许茹,刚从复日大学硕士毕业。
  两个人都是社恐,好在聊聊论文和导师,顿时有了共同语言,倒也不算尴尬。
  两点,是规定的上班时间。2号实验室内五名科研狗全部准备就绪,整装待发。
  科研狗们左顾右盼,等了半天也没等来主心骨。
  “乔御呢?”
  “对啊,乔先生呢?”
  这些研究人员普遍25岁左右,也习惯听从别人指挥,还没有单独做实验的经验,如今独自在空荡荡的实验内,未免有些心慌。
  王小明:“我打电话问问。”
  他掏出手机拨打了乔御的电话,不到十秒,乔御温和的声音从电话那边传来:“怎么了?是实验遇到问题了吗?”
  小明同志眼巴巴地询问:“不是,我们都还没开始……就是,乔御,你什么时候到啊?”
  乔御道:“上午,我不是把设计好的实验方案给你了吗?”
  虽然因为时间紧迫,格式不够规整,但是应该是能看懂的水平才对,不至于要来打个电话问吧?
  “啊……你的意思是我们自己做吗?”王小明有些茫然,“可以是可以,就是,你不来吗?”
  乔御十分无奈:“我也很想来,但是来不了啊。”
  他对这个实验项目付出了极大心血,光是准备就花了一个月时间,还又走了几百万的账,买了相关仪器。如今,整个2号实验室可谓被武装到牙齿,除却那台冷冻电镜,单看器材累计费用,起码有省级实验室的水平。
  乔御的存款一个劲的缩水,在燕京的买房计划也暂时搁浅,毕竟付不起首付了。
  如果这次,和李东伟的科研竞争失败,不说血本无归,光是中间消耗的材料费,都足够让他元气大伤。
  如果条件允许,乔御是非常去实验室的,但——
  “下午期末考试,还差十分钟就进考场。我先挂了,有事微信。”
  最近三天都是生物系期末考试,他真的没空啊。
  说完,电话那边传来一阵忙音。
  王小明:“……”
  靠,他怎么又忘了,乔御特么今年才大一。
 
 
第136章 
  按道理来说, 监考是不能玩手机、也不能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的。
  但大学监考,毕竟不如中学那么严格。
  教室内,两名教授一前一后站着, 各个低眉顺目。
  但如果有人敢作弊, 那他们也不介意金刚怒目。
  前面一位姓许,名许宣。还不教大一的生物。
  后面一位, 是曾多次龙套的寇宇航教授。
  许宣开始在考场内巡考,在路过乔御的时候, 身影顿了顿。
  在别的同学还在对着第一页的题抓耳挠腮的时候,乔御竟然已经在做最后一道大题了。
  燕京大学的期末考试,绝对不是让水货来混日子的。
  任何不努力的行为, 都会付出代价。年年都有因为挂科而被劝退的学生。
  嗐, 不是说这人经常请假缺课吗, 怎么考试也这般厉害?
  许宣绕了一圈, 刚从讲台走回讲台, 乔御起身, 交了卷子。
  好家伙,这速度,简直比抄还要快。
  许宣低头,凝视乔御的试卷。
  他不是出题人, 因此不知道答案,但大学生物还是不难的,在内心计算一下,他差不多就能知道结果。
  乔御的试卷, 基本就是标准答案了。
  许宣忍不住掏出手机,和后排的寇教授唠嗑。
  寇宇航是全系出了名的脾气好,热心肠,大家有事没事都喜欢找他唠嗑。
  许宣:老寇啊,刚才走的就是乔御呢?
  许宣说了句废话,但是总该点个题。
  寇宇航:是,这孩子我教的。天赋好,悟性高,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综合水平极强,数学思维敏锐,理论知识翔实,我教书几十年,第一次遇到这样的。
  一顿扑面而来的彩虹屁,让许宣顿时被膈应的够呛。
  许宣:我听说乔御和学校外面的社会人员组了个实验室,也在做造血干细胞扩增?
  许宣如今的实验室挂靠在李院士名下,也做的造血干细胞扩增相关研究,刚从李院士那领到两百来万经费。
  他这询问,纯粹属于打探敌情了。
  寇宇航:是啊,真是英雄出少年!
  妈的,谁跟你聊这个的!没看见我说的“社会人员”吗?
  许宣:还是要小心外面的学生被外面的人骗了。院上不管管吗?
  寇宇航:我听说那个公司投资了好几百万呢,哪家骗子这么舍得花钱?
  许宣:“……”
  可恶啊,他气的放下了手机。
  许宣:乔御这个年纪,搞科研还太早了吧。
  寇宇航:其他本科生不建议做学术是因为没这个本事。乔御有这个本事,不让他做,那我们成什么了?扼杀人才的恶毒教授?
  许宣感觉自己有被内涵到。
  许宣:这个课题好像和李院士的课题撞了吧?
  许宣意有所指地说道。
  寇宇航:确实。不过他搞他的,李院士搞李院士的。谁有本事,谁就先做出来。
  寇宇航:再说了,全世界也不只有燕大这俩家在做造血干细胞扩增啊。洛杉矶大学都研究五年了,没什么整出什么名堂,不也还在做?
  寇宇航:之前哈佛医学院有个实验室,和芝加哥大学联合做造血干细胞扩增来着,坚持一年烧了一千万,失败了。对了,李院士好像也研究了一年多了吧?有什么成绩了吗?
  无形捅刀,最为致命。
  -
  因为考试章程安排原因,乔御花了接近五天才考完试。
  考完试的时候,还差两周过年。
  他本来以为自己已经算考的比较晚的了,结果没想到宋天宇还要晚上几天。
  乔御也跟着投入到了实验室内。忙,说不上很忙,就是总感觉还没做什么,一个白天就过去了。晚上整理复盘,又发现实验其实做了挺多。
  2号实验室还好,进行的较为顺利。
  然而张开伟那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才换课题还在磨合的缘故,出错的相当频繁。过了快半个月了,才刚刚搞明白怎么提取表面蛋白细胞。
  实验进度一卡再卡,让乔御怀疑起自己设计实验的能力。
  就是这种情况下,他接到了宋天宇的电话。
  乔御取下手套,到实验室外接通了电话。
  “我们考完了。”宋天宇似乎刚出考场,语气里还有一股子难以言喻的兴奋,“乔乔!你现在在哪,我来找你。”
  1月的燕京已经下过好几场大雪,随便哈一口气都像是能结冰。
  “我在2号实验室。”乔御低声道,“你在校门口等我,我来接你吧。”
  乔御和王小明打了个招呼,交代完今天的工作就走了。
  实验室需要他,但是也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他。
  什么都需要他自己干,他招这么多科研员干什么,放实验室供着?
  外面还在下雨夹雪,乔御拿起伞,打车去了燕大医学部。
  虽然距离并不算远,但是这天气走路还真是够磨人的。
  宋天宇手插在羽绒服里,捆着围巾带着帽子,看见乔御的人影后隔老远就开始招手。
  傻里傻气。
  乔御骤然觉得自己像是接小朋友放学回家的家长。
  一百米开外就是一家开了暖气的奶茶店,校门口就他一个人在傻站着等人。
  乔御拍了拍他头顶的小雪花:“下次到有暖气的地方等我。”
  在外面的时候,宋天宇总是非常克制。
  他的手掏出来又缩了回去,回答:“好。乔乔。我订好飞机票了,你还要回天海过春节吗?”
  虽然在实验室内基本不用手机,乔御只有睡前才会和他说上两句,但宋天宇依然知道,乔御实验不顺,最近也真的很忙。
  他知道人忙起来是什么样子,譬如他小学的时候,宋译文就经常没空。
  宋天宇一张一张撕着桌子上的日历,等父亲周末回家。
  因为宋译文总跟他“周末回来”,后来过了很多个周末,宋译文也没回来过,他也就不撕日历了,反正不管是星期几都一样。
  之前乔御答应过,等试考完,就一起回天海过春节。
  宋天宇还记得,但是有点怕乔御不记得了,但是不记得也没关系。
  反正自己也不会怪他。
  “要回的,实验急是急不出来。”乔御回答,然后从善如流地把手伸进了宋天宇的兜里,“而且不是答应过你吗。”
  十指交握的十分自然。
  宋天宇转过头看向了他,表情有些惊喜也有些意外。
  乔御面不改色地回答:“手冷。”
  -
  乔御加班加点,终于在登飞机前,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扩增组织的3D转录图谱。
  几乎是前后脚的时间,《自然·通讯》的编辑回复就来了。
  毫无疑问地通过了。并且就安排在下月刊。
  测绘小分子蛋白的高分辨解析图,说没有技术含量是不可能的,但是说特别有技术含量,又总觉得不太得劲。
  因此,乔御也没好意思拿出来发朋友圈。只是告诉了帮忙的施文教授。
  施文教授很是惊喜:“没想到你动作这么快。不错。寒假回家吗?不回来清光给我打一下下手?”
  指挥人倒是十分干脆。
  乔御:“要回的。我妈妈一个人在天海,我不回去不放心。”
  施文只好作罢。
  倒是同为一作的张开伟知道了,欢天喜地发了朋友圈,让许宣教授哽的吃不下饭。
  一篇《自然·通讯》的论文,其实是不值得许宣教授嫉妒的。
  问题是如今高校,职称和论文挂钩,张开伟这论文一出,年纪也够了,今年转正有望。
  让同样急需转正的许教授感到一丝焦虑。
  不能转正教授,就只能是硕导。那就招不到博士学历的科研狗。
  倒是隔壁乔御,靠着撒钱招来两个正儿八经的名校博士。
  乔御和李院士研究了同一个课题,因为两者差距过大,普遍没人感觉这是在科研竞争。
  甚至连李院士自己也嗤之以鼻,一笑而过。
  唯独许宣十分心神不宁。
  他当初去山里支教,有天晚上突然心脏狂跳,疼痛难忍,不得不下山去看医生。结果刚到卫生院就好了。
  当天许教授没回去,第二天才知道,他下山后,山里就开始下大雨,山路塌了,晚上还出现泥石流,淹没一排老房子,自己支教的教室宿舍也在其中。
  从此后,许宣就特别迷信自己的直觉。
  因此,许宣也异常关注乔御的进度,特地吩咐了底下研究生,只要乔御一发论文,就来给自己打个报告。
  一直到过年,基因实验室都关门了,许宣也没听到什么消息。
  这才慢慢放下心了,觉得自己这次估计只是想太多。
  -
  对于工作狂来说,乔御愿意回天海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天海也有个实验室,刚好可以用来和张开伟那边的实验进行对照。
  一号实验室负责人是王晨,不是天海本地人,过年回家去了。
  乔御犹豫片刻,翻出了宋天宇的联系方式:“来实验室吗?”
  宋天宇回答的很果断:“来。”
  别人约会都是电影院餐厅,要不然KTV网咖温泉酒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