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下台时,王临海收获了热烈的掌声。这在国内学者到国外参会时,可是很少见的。
大多时候,这些外国人只是客套一下。
以至于在路过乔御的时候,他不禁扬起了高傲的头颅。
接下来,就是乔御了。
张开伟和王小明都没做过报告,因此这次是他亲自上阵。
在他站上主席台后,底下就传来了一阵小声的议论。
“这就是乔御。”
“好年轻,我记得安维萨叫他‘东方恶魔’?”
“咦……他PPT怎么回事?”
诧异的不止这一位。
最上方的4K超大显示屏上,呈现出乔御这次报告会的主题。
“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
他们这次会议的主体就是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但是没有人会直接把这一行字写在PPT上。
因为大家都还在半路上,谁也不敢说自己完成了“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这一宏伟任务,自然也不会以此作为标题。
台下,贾鹏有些紧张地为乔御捏了一把汗。
他觉得,可能是因为乔御年轻,第一次做这种报告,又没人提点,才导致PPT制作失误。
在场其他人年龄都比乔御大,应该不会过多苛责他。
然后,他就听见了乔御的下一句话:“我在此,可以很高兴地向各位同僚宣布:我们基因实验室已经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这一任务。”
他英语很流利,也没有令人费解的口音。
然而在乔御说完这句话后,报告厅内出现了刹那的寂静。
有人甚至不太相信自己耳朵,以至于不得不转身询问自己的助手:“他刚才说了什么?”
台上的演讲仍在继续:“从去年开始,我们实验室开始研究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在过去也取的了喜人成就。”
……
“在剔除杂质后,我发现影响HSCs形成的还有造血祖细胞,我们采取了全置换液的形式培育了新的培养基,并且在其中分批次滴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成功抑制了造血祖细胞的行程。”
贾鹏充满疑惑地打量起各位在座的各位教授。
随着乔御的讲解,大家脸上原本的愤怒被另一种十分复杂的感情取代。
贾鹏形容不出来,像是震惊,又像是恍然大悟,还像是酸楚……
他虽然是斯坦福大学的助教,但是研究领域并不是这一方向,因此也不敢断定乔御说的正确与否。
在过去,贾鹏也参加过好几次学术会议,但是没有一次,台下嘉宾们的表情如此奇怪。
贾鹏甚至看见,一位坐在后排的女研究员突然哭了出来。
因为不愿离席,又怕吵到大家,她只好用手死死捂着自己的嘴。
“实验室的成果已经写成论文,并得到了《Cell》编辑部的回复。不出意外的话,今天晚上八点,就能和大家准时见面。”
“谢谢大家。”
李东伟看着显示屏,眼睛瞪大,手上血管突突暴起,脖子更是被施了定身符一样,僵直地难以动弹。
这怎么可能呢?
但是他们都是做相关研究的,在这一领域上遇到的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是相似的。
虽然还没有进行重复试验,但是在这个短暂的、四十分钟的报告里,曾经困扰过他们的问题都有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最重要的是,《Cell》过稿了。
作为顶级期刊,邀请的审稿人肯定也是业内的顶级学者。
出错的几率有,但微乎其微。
毕竟只要做了重复实验,就知道到底行不行。
没有人举手,在此时,提问已经丧失了意义。
乔御放下了手里的粉笔,深深一鞠躬。走下了台。
这一次,没有掌声。
……
……
当天夜里,耶鲁大学的安德鲁教授,在社交网络上,是这么形容自己的感受的:“这是绝望的一天。我被人告知,我过去两年的心血白费了。”
“我不愿相信这个结果,然而事实又如此清晰的摆在了我的面前。”
“他说,很高兴向大家宣布这个结果。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能高兴起来。”
“他是恶魔,安维萨说的没错,这是来自东方的魔鬼……”
第157章
上午十一点, 叶勤学在下班去菜市场的路上,蹬着自行车, 思考着今天要回去炒个什么菜。
别看有的人是个院士,但是回家还是要天天给老婆做饭, 真是令人唏嘘。
骑着骑着,他正在马路牙子上等红绿灯,手机铃声响了。
叶勤学掏出手机, 发现打电话来的是唐良文。
叶勤学打开免提模式, 扯着嗓子询问:“怎么啦,小唐?”
“乔御@#¥@¥……”
唐良文语气略显激动,但是大马路上人来人往, 声音嘈杂,叶勤学就听清了乔御俩字。
叶勤学还以为乔御出事了,连忙从自行车上下来, 问:“你大声点, 乔御怎么了?”
唐良文几乎是吼着喊了出来:“乔御在《Cell》上发论文了!”
叶勤学一听,愣住了:“不是几个月前才在《Science》上发过吗?”
“是啊, 但是今天又发了一篇!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做出来了!”
叶勤学怔然片刻,后知后觉地仰天狂笑。
“好,好!”
他一连说了好几个“好”字,内心感慨万千。
叶勤学之前顶着系里人的怀疑, 让学校给乔御拨款五百万,也是很有压力的。
乔御的实验室一直没出论文,业界人难免议论纷纷。
如今一听这个消息, 叶勤学竟颇有一种扬眉吐气之感,宛如在大马路上坐地飞升,天灵盖都麻了。
这可是CNS正刊论文!
过去一年都未必有一篇,如今一来就是俩。
理工部其他学院嫉妒的眼睛都快滴血了。
叶勤学和唐良文互相祝贺了一下,此时,红绿灯已经变换了好几次。好在他是靠着人行道,倒也没什么关系。
他很快就想起了另一件事,
叶勤学拨通了秦院长的电话,道:“之前乔御申请提前毕业的文件,你看过吧。”
秦敏慧:“已经通过了。”
“再加一份文件。”叶勤学咬牙,道,“我明年这个时候就退休了,院上的教授名额正好空出来一个,给乔御!”
秦院长虽然料到叶勤学打电话给他,是来要好处的,但是她依旧被这个大手笔震惊了。
“这、这不太好吧?”秦敏慧忍不住站了起来,在办公室打着旋转圈,“从建校到现在,我们学校也没这样的先例……”
国内的环境是相当看重资历的。
正常情况下,从讲师到副教授,就需要10年左右。每年,升职的名额都非常有限,又是全院、甚至全校合适的一起晋升,竞争也就显得愈发激烈。
要从副教授到正教授,就更加遥遥无期了。
张开伟今年都四十好几了,也才刚评上正教授。这还是借了乔御的东风。
叶勤学道:“当初蔡元培都能破格提拔梁漱溟,你们现在的思想境界怎么还赶不上百年前的古人?或者你觉得现在燕大的生科院还有什么能让他留念的吗?”
比师资队伍、学术氛围,别说国外名校了,连隔壁清光都赶不上。
比财政支持……算了吧,人家自己都能拉几千万赞助,看得上你那几百万?
秦敏慧的神情踟蹰起来:“可是,乔御也不一定会走吧?他和隔壁数院的教授,关系不是挺好吗?”
叶勤学一口老血含在嘴里,不上不下,好生气人。
“人家和数院关系好,和生科院有叼毛关系?他的重心又不在数学上!你信不信只要乔御说自己想留学,全球各地高校都有人派人过来游说?你觉得到时候还有什么竞争力?”
“截止到目前,乔御已经发了两篇CSN论文,得过柯尔奖。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完成了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除此外名下还有十余篇SCI论文。你觉得他够院士候选资格没?”
“而他今年九月才满21周岁。”
只要他不中途陨落,叶勤学甚至觉得,他活着登上教科书,都不成问题。
再不济,起码也能成为一方学阀,庇佑燕大三十年江山。日后压清大压的跟孙子似的,不成问题。
秦敏慧的态度终于坚定了起来:“好,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和校上申请。”
叶勤学这才长舒一口气。
他到菜市场,买了两条五百元一斤的长江刀鱼,又割了三斤肉臊,再加上蔬菜水果若干,喜滋滋地回了家。
叶勤学推开门,发现自己的老妻竟然正在厨房忙碌,顿时颇为意外。
叶院士至今承担家里做饭任务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在清大物院当院长的媳妇。
赵玲听到声音,在厨房里嚷嚷:“回来了?我今天做了红烧肉和溜肥肠。”
叶勤学把买来的菜放进冰箱,心里顿时一咯噔。
赵老太太是江淮人,口味淡。再加上推崇健康养生,吃饭一直清汤寡水。
他的老妻很少下厨,上次下厨……叶勤学努力回想了一下,好像是三十年前,赵玲刚生了孩子,想回实验室,但小孩没人带,希望叶勤学辞去学校的工作,在家里奶孩子。
这怕不是,断头饭啊。
叶勤学心情沉重地坐在餐桌前。
赵玲给他夹了一筷子肉,放进他的碗里:“尝尝。”
叶勤学囫囵吞进肚:“好吃,好吃!”
赵玲:“我也不给你卖关子了。你明年退休,乔御刚好明年毕业。研究生总要读吧?你看看你们生科院,一个没魄力的秦敏慧,一个能力不行的李东伟,你打算让谁教他?”
“施文已经盯了好久了,这才拜托我来问问。乔御在国内读一年研,再去国外深造几年。回国的时候二十三四岁,正好。起码还能为祖国发光发热四十年。”
果然来了。
叶勤学放下筷子,摇了摇头:“乔御不读研。”
至少,不会在燕大读研。
“不读研?”赵玲眉头一皱,“不读研怎么行?直接参加工作,学历太低,以后评职称,总是要被一些倚老卖老的东西卡一卡。”
乔御又不是什么学二代。上面没人保驾护航的话,单从年龄和学历看,恐怕要延迟五到十年,才能拿到自己应得的荣誉。
学术圈看起来再怎么高大上,本质也是由人组成的。
有好有坏,质量良莠不齐。
有人做科研是出于理想和兴趣,有人则是当做一条功名路在攀登。
赵玲身处其间,摸得门清。
“不读研,”叶勤学骄傲地挺起了腰杆:“我跟秦敏慧商量了,明年乔御毕业,直接评燕大生科院的正教授职称。”
嘿嘿,想不到吧。
-
乔御每次都觉得,宋天宇找保镖的行为很多余。
但是事实证明,这些保镖最后总是用得到。
在他的报告结束后,后面几所实验室的主讲人,都变的死气沉沉,且麻木。
因此,原计划两天结束的报告会,竟然在第二天上午就宣告结束。
不过这些保镖并非来提防这些伤心的学者。
大家搞学术的,成天泡实验室997,年纪又大了;正面战场上,乔御一个能打十个。
保镖们提防的,是那些无孔不入,又过于热心的药企代表。
虽然药还没做出来。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专利权在乔御身上。
他留着干嘛?生崽崽吗?那肯定是要拿出来卖的啊!
现在谁先买到,未来血液病几百亿的市场,可就拿下了。
一个乙肝疫苗都能让一个小破药企变成巨无霸集团,虽然有血液病的患者人数比不过乙肝患者人数,但是直到这种病被彻底消除前,每年利润也是非常可观的。
百亿利润,绝对不是夸张。
在收到消息后,世界各国药企闻风而动,纷纷赶往斯坦福大学。导致附近酒店的住宿费用都水涨船高。
现在乔御在斯坦福的食堂内吃个饭,都有伪装成学生的医药公司代表前来塞名片。不仅是他,同行的王小明和张开伟,也没能幸免。
三个人原本游玩计划被迫打乱,订了的机票又不能改签,只好在乔御的房间内斗地主。
任何扑克牌玩法,用数学的思维去计算后,总会变得非常简单且无趣。
“对2。”乔御丢下两张牌,迎来了自己的三十连胜,“不打了,我该学习了。”
王小明眼疾手快抱住了他的腿:“哥,别学了,求你。”
乔御的过分自律,让忙碌了几个月,现在只想玩耍不想工作的王小明很有负罪感。
过去几个月高强度的工作透支了他的大脑,王小明现在谈起读书脑仁就疼,但是看见乔御学习,一想到对方比自己年轻,比自己帅,还比自己有钱,难免会焦虑到没办法休息。
只有拉乔御下水,大家一起快乐玩耍,才能让他心里好受一些。
乔御:“……行吧。”
反正他有系统,还有屏蔽功能,在哪学都一样。
王小明开始洗牌:“斯坦福大学联系我了。”
张开伟乐了:“斯坦福也联系我了。”
斯坦福大学询问王小明,有没有留在斯坦福读博的打算。问张开伟,则是问他……乔御有没有兴趣来斯坦福读书。
王小明厚颜无耻地说:“说实话,一开始我还挺心动的。但是我想了一晚上,决定还是跟着哥混。哥你去哪我就去哪。我是哥哥的舔狗。”
131/176 首页 上一页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