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御放下手机,眨了眨眼,跟系统道:“像他妈做梦一样。”
系统道:“醒醒,起来读论文了。”
他打开电视,屏幕上正在播放他得了诺奖的消息,配合燕大昨晚的烟花礼炮。
说是举国同庆,毫不夸张。
在国家的宣传下,再等几天,去街边拉一个卖煎饼的,都能知道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是什么东西了。
在昨天半夜疯了一下后,乔御已经十分的淡定了。
他用咖啡杯喝着豆浆看着电脑收到的工作邮箱,琢磨着最近几天都不用出门了。
一上街,绝对会被当大熊猫似的看。
说句不好听的,大熊猫都还有几千只呢,但全国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现在就他一个。
要不是他家拆迁了,估计天海市还会出现一批“乔御故居”、“乔御旧宅”等景点。
等百年后,国家的生物奖项,说不定会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再等个几十年,他会成为继周老先生、杨老先生后,第三位“求是终身成就奖”的获奖人。
*
相比于华国内部的欢欣雀跃,米国总统府内,气氛一片愁云惨淡。
约翰逊咳嗽了一声,道:“我们已经让科学院的学者联名向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写过信了……”
大概意思是,希望委员会的人多考虑一下别的人,比如米国的候选人XX教授,人家今年都七十多岁了,老爷子身体也不行,再不得诺奖就来不及啦!乔御还年轻哒嘛!最最最起码——就算真的要获奖,也别让乔御一个人得奖。
但很显然,对方并没有听进去。
“我就是太相信科学院那群人的水平,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他们每年从国库拿多少科研经费,这笔钱我们能组装几个航母!”福特总统内心无比烦躁,在办公室内大发雷霆,“怎么在这个节骨眼,让那个华国人拿了诺奖,评委会这群棒槌!”
要不是惹不起,福特总统真的也很想对瑞典“经济制裁”一下。
国务卿道:“乔御拿奖是因为几年前的HSCs体外扩增,并不是因为这次的靶向药。我们还有机会。”
福特沉吟片刻,询问:“拿到华国的靶向药样品了吗?分析的怎么样?”
约翰逊沉默片刻,回答:“能解析出百分之九十九的物质,但是依然有成分不明……华国看管的很紧,私下卖药的,都当走私罪处理。我们的样品不够。而且,这款药目前还没有正式流通。还在等第三期临床试验结束。大概是在十月底。”
福特:“既然如此,那就跟华国说,除非公布成分,否则这款药不能在米国出售,也不能获得FDA审批。如果其他国家和地区坚持和华国交易,我们就提高出口药品的价格!”
因为制药技术的垄断,米国在全球制药行业,占据百分之四十四的市场份额,每年的销售额大约4800亿美元。哪怕只是涨百分之五,都是240亿美金。
这么多药突然涨价,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财政支出……简直是飞来横祸。
虽然这行为好像不太道德,甚至不太符合法律。但是没关系,福特总统已经下定决心,等会就开会修改联邦法律。
这些都是为了让国家再次伟大,做出的必要牺牲。
“另外,在国际上大力宣传,就说这款药是华国的阴谋。”福特冷哼一声,“我们不仅有全世界最好的科学家,也有全世界最好的宣传媒体!虽然那批人总是不太听话,但是至少他们是向钱看的……等会再把药企的代表们召集过来,开一个会……”
羊毛要出在羊身上,福特是不会为了这种事让国家财政买单的。
-
赵秘书一脸严肃的向领导汇报了这件事。
老人家坐在办公桌前,眉头微微蹙起。
福特总统在国内国外都骂声一片,他是非常典型的资本家思维,那就是为了利益不惜当国际流氓。
不过按照米国现行法律,本来也是要写明药物成分,才能批准出售的。
滇南白药属于国家保密配方,在国内包装盒上,成分都是保密,但是去国外出售,也得规规矩矩写明白药物成分。
乔御也说过,就算写明成分,以米国现在的生物制药水平,短时间内,也不会有仿制品出现。
“三期实验,进行的怎么样了?”
“很成功。对癌症的控制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月底就能通过HFDA(华国药监局)审批上市了。”
“我听赵老先生说,癌症药都要好几年的试验期,观察后遗症。不过,给国外几年的反应期,的确太长。”
从这一点上,米国媒体抨击华国急功近利,倒也不是毫无理由。
赵秘书道:“我相信乔御先生的能力。他不是那种为了沽名钓誉而篡改数据的学者。更何况,临床效果大家都是亲眼看见的。”
老人点了点头:“我也信他。”
于是,很快,福特得到了华国的回应——
由京药集团生产的靶向药“寻安片”,上了禁止对美出口名单。
作者有话要说:*经读者指正,修改BUG。(BUG不知道怎么形容,和关税有关,反正改了)
第211章
乔御最近不是很想看电视, 也不想看手机。
毕竟随便打开一个通讯软件,都在聊他,真是怪不好意思的。
所有电视台,都在来来回回放诺贝尔奖公布名单时的重播。
国内, 仿佛人人都成了生物学家, 聊起了乔御的科研贡献。
“要我说啊, 就该给乔御立生祠。这技术一出来, 救了多少人的命。”
“乔总设计师不是还研究出了那靶向药吗?我有个认识的老伙计, 都快病死了, 去报名参加试验, 几天前看,能走能跳的。”
“国之幸事, 国之幸事啊!”
还在养老院静养的李东伟,听着其他人的话,气的血压都升高了。
如果说国内有人不希望乔御获奖的话, 那李东伟绝对算一个。
可惜, 他跳的再高, 也没人理他。
身为院士, 他已经好几年没进过实验室,也没有一分钱科研经费,分到他头上。
而他提交的科研项目, 也频频被驳回。
之前李东伟一怒之下,从燕大辞职。
不曾想,其他高校竟然都不愿意接纳他, 只有几个二本院校,看在他是院士的份上,伸出了橄榄枝。
李东伟觉得自己还不如养老呢, 于是拒绝了邀请。
“……诺贝尔奖……本来可以是我的……我的……”看着看着,李东伟的眼眶湿润了。
HSCs体外扩增本来是他的课题。
虽然他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挣科研经费。
但没想到,最后却是被乔御做出来了。他不甘心啊!
李东伟拿起了电话,找到了之前联系过他的二本院校的主任,选择了拨通。
“王主任,上次说那个任职的事……我觉得可以考虑考虑。”
不管如何,他一定要东山再起!
“哎,李院士。”王主任笑容满面,“这,实在是不好意思啊!学校说今年名额没了,不能再特聘教授……”
李东伟的表情变换莫测:“之前可是你求着我去的,是不是乔御,乔御那小子给你说了什么!”
王主任电话那边急了:“乔总设计师那么忙,都不知道我这么一号人,怎么可能打电话给我!饭可以多吃,话可不能乱说啊李老!是真没名额了,对不住,以后再有,我一定再来联系您。”
院士都是终身荣誉,除非论文造假,不然很难被除名。
李东伟的手机里还有其他几个院校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但是他明白,已经没有必要联系了。
哪怕是最不敏感的人,也知道,现在科研界变天了。
现在,乔御就是华国生物学界的天,能决定整个华国生物界的大体研究方向。
这片天,能一直笼罩华国几十年。
他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学者,名校血统,燕大护航,两院保驾,论文等身。
如今还多了一个诺奖。
除非再来一个本土诺奖学者,要不然,是不会有人能撼动乔御的地位的。
更何况,乔御极有可能在未来,因为靶向药再次获奖。
没有人愿意犯着得罪乔御的风险,接纳他这个工程院院士。
-
最近新出的靶向药,配上诺奖的名头宣传,在华国境内很是声势浩大。
偶尔有那么几个不和谐声音,一巴掌就被摁下去了。
平时跳跳也就算了,在这种国际舆论如此紧张的时候还来犯贱,简直是不知火舞的弟弟不知死活。
外交部发言人强烈谴责了美利坚的无耻行径,希望米国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一点求和。
但是米国的发言人明显觉得华国更加无耻:竟然直接不卖了!
十一月,寻安靶向药彻底完成HFDA审批,开始贩售。
一个疗程定价三万五,医保保三万三,四舍五入不要钱。
出口价格五万人民币一盒,爱买不买。
因为现在工厂就那么几间,所以是按需生产。先有订单,再生产。
就目前华国的癌症患者数量来说,恐怕要等到好几年后,才能供销基本持平。
因此,靶向药先是优先满足中后期癌症患者的需求,
各国还在持观望态度,不过京药集团依然接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订单。
不过上面的政策一直是“先供国内,再供国外”,国外想要订购,只能由政府代为出面,才能分到那么点。一运到国内,就被各大医院抢购一空。
像是和华国关系比较好的国家,还能享受一点购买优惠,打个折啥的。
而关系不好的,就只能原价购买,还买不到太多。
当然,除了钱,华国也支持以物换物……比如像是沙特,偷偷拿石油来换,华国也是不介意的。
唯独米国,压根没有。
患者想要购买,只能从其他国家代购。
对于没有癌症的人来说,这药跟感冒药一样,可有可无。
然而,对于有癌症、并且几次化疗都毫无起色的重症患者来说,已经是唯一的希望。
米国境内,有不少癌症病人以及家庭,开始痛骂福特!
要不是福特让华国交20亿,华国也不会退出ICGEB;要不是华国退出ICGEB,也不至于现在有药也不卖给米国!还他妈要去黑市上买。
华国出口价格5万人民币,黑市上买3万美金。
别问为什么这么贵,贵就是要钱还是要命。
……
……
刘梅是一名代购。
过去几年,她一直生活在米国,靠卖奢侈品寄回国内挣钱,赚个中间商差价。
代购几年,她已经拥有了米国绿卡,在小中产阶级的边缘徘徊。
这还是她出国后,第一次回国。
如今正值春节,他从国外回来,也不算惹眼。
这次她回国,是为了买药。
去年10月,寻安横空出世。不知挽救了多少癌症病人性命,得到了国际社会上下一致好评。
“寻安”出口价七千三百美金,黑市价格三万美金,卖个十盒出去,比代购什么香水口红挣钱多了!
更何况,在国内,哪怕不用医保,也只要五千美金。
现在谁领了多少药,癌症病人下次什么时候能买,都是登记在册的。要是中间意外遗失……第二盒不仅不能用医保,还需要主治医生亲自担保,才能购买。
虽然管控比较严,但是刘梅在国内的亲戚,就有当主治医生的,可以伪造遗失证明,然后多出来几盒。
现在米国黑市,一盒靶向药三万,中间净赚2.5万刀,卖十盒,就是170万人民币。
去掉差旅费,打通关系的钱,起码还能剩一百五十万。
卖一百盒,后半辈子就不用愁了。
这钱,谁不想挣?
她走下飞机的时候,机场大屏幕上,正在放乔御上个月在斯德哥尔摩领奖的现场。
又路过机场的免税店,电视里在放纪录片,正讲到国家天文局把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乔御星”。
刘梅不禁发出一声嗤笑:“不就一个诺贝尔奖吗,国外年年都有。也就华国人这么没见过世面。”
当然,她这话不敢说的太大声。
免得被周围的同胞打。
有的人就是这样,去国外几年,虽然没做什么造福人类的大事,但依然感觉自己获得了蓝血贵族的血统,国内全都是下里巴人。
这种人,以谭教授父亲为代表。过去有,现在也有。
刘梅在国内呆了几天,终于等到了她那个医生亲戚把药带来。
当初为了供刘梅读书,他妈卖掉了天海的房子。
两个人约在一个小餐厅见面。
医生鬼鬼祟祟地塞了个包过去,道:“你说你国外的公公得了癌症,我才帮你搞这么几盒啊……”
刘梅打开包一看,发现里面就三盒!
她怒了:“我给了你二十万,你就给我三盒?我们还是亲戚呢,有你这样的吗?”
“你知道国内现在管控多严吗,要不是你是我亲戚,我还不想帮你这个忙呢!”医生也怒了,“而且三盒怎么了,只要不是重症晚期,三个疗程足够了。刘梅,你不会是想拿去卖吧?这可是犯法的。”
刘梅:“我都说了,我不叫刘梅,叫Alexia!”
医生:“要不要?不要拿给我,钱我也退你,我也不想坐牢呢。”
刘梅觉得这医生简直听风就是雨,哪有买药还坐牢的。
更何况全球代购绝对不止她一个人,法不责众,难道都抓去坐牢?她也是在救别人的命。
171/176 首页 上一页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