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只有3MB,从加载资源包到解压也不会超过三秒。
更新完毕后,乔御直接点进积分商城。
排在第一的商品是一本书,上面只有七个字,《孪生素数的证明》。
下面是标价,1000积分,备注1折。
很显然,和其他物品一样,这也是系统给他开的金手指。
系统道:“如今系统已经和宿主绑定三年了,这次是三周年活动哦。今天商场内所有物品通通一折。”
乔御只盯着看了片刻,就关掉了手机。
这对于任何一个正在研究孪生素数猜想的学者,恐怕都是一种天大的诱惑。对于乔御也是。
就像是数百年前的明朝,明知道会死,却依然有人用自己制作的滑翔翼奔向天空。
但,乔御不能接受这种胜利。
这不是成功,而是证明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在这块丰碑之前颤抖着跪下,从此后别人每一次提起他的荣誉,对他自己而言都是一种折磨。
如果他真的看了,并且按照上面写的过程剽窃了论文,那他只是个欺世盗名的剽窃者,承担不起任何荣耀。
之前的生物酶,系统也给了路德维希的实验手册,但上面只是给出了大概方向,其余都是乔御一步一步反复试验的产物。
如果他不想发表乔潜龙的遗稿,乔御可能就看了。
对知识的渴望是人类不变的追求,乔御在方面是个很禁不住诱惑的人。
他会认真学习,并且从此后把它埋在心里,只有在看见别人对于孪生素数猜想和哥猜反复发起冲刺时,会心一笑。
可乔潜龙已经故去十三年。
他的外公亲友很少,子嗣更少。恐怕现在还记得他的人,不会超过个位数。
乔御想告诉其他人,他的外公来过,并且对这个世界做出了非常了不起的贡献,至少能和陈景润一起载入华国数学界的史册。
*
八月底,不知多少大一新生挥泪告别父母,踏上漫漫求学路。
乔御也和母亲告别。相比于其他人,他更多了一份担心,那就是乔月只有一个人在天海。
好在还有保姆阿姨陪伴,平时在甜品店上班工作,倒也不至于过于无聊。
和他同去燕京大学的,还有学医的宋天宇。
就是一到燕京,宋天宇对着地址一比,傻眼了。
燕大的生科院在校本部,位于未名湖西北畔,和清大面对面挨着,而医学院却在两条街外!
两条街啊!
他去见乔御,骑车都要十五分钟,这还是不堵车的情况下。
至于什么校园偶遇,一起听学术讲座或者逛图书馆,那就更没戏了。
两个人刚下飞机,看着地图,宋天宇顿时两眼一黑:“怎么还不在一个校区?我现在改专业还来得及吗?”
乔御“咦”了一声:“你不是挺想学医的吗?怎么换专业?而且你是八年本博连读,换不了吧?”
宋天宇委屈巴巴地回答:“……噢。”
同样是大都市,比起天海来说,燕京是不一样的繁华。在乘车路过故宫时,这种感觉尤为明显。
乔御出门不爱带太多东西,只带了洗漱用品和几套衣服,剩下的都打算到了燕京再重新买,因此行李箱都没拖,就背了一个包。
宋天宇更夸张,他只带了录取通知书,充电线、手机、一张银行卡、三张门卡,和一把车钥匙。
门卡是一个高档小区的门禁卡、电梯卡和房卡。
另外三张在乔御手上。
宋译文本来想在燕大附近买一栋楼,结果看来看去都没有合适的新楼盘。毕竟这里商业开发的早,新楼盘屈指可数。还到处有人盯着。
于是宋译文选择买了一套大平层,当做儿子在大学附近的住处。
开发商本来和宋译文有点合作关系,打算直接送一套,但是被宋译文坚决拒绝,最后三百多平也就花了不到两千万。
不过这套房子买了没什么大用处,因为燕大要求学生必须住校。
外出实习和有传染病的除外。
宋译文是个很精明的生意人,他清楚,自己收了这套房,下次出于面子情,让出去的毛利可能就得十套房了。
乔御观察了许久,也没感觉宋译文如今有破产倾向,反而各个产业到处开花。
他思考了一下,按照上辈子时间线,离宋译文破产也有两年多,因此也慢慢放下心来。
能帮忙改变宋译文破产的未来,那乔御自然会帮忙,但是如果改不了……
对于现在的乔御来说,多养一个人也不算什么大事。
宋天宇消费相对于普通家庭算大手大脚,但生活却并不豪奢,最多也就买买新的电子产品,偶尔出国度假,然后喜欢到处吃米其林餐厅,总的来说,还是很好养的。
作者有话要说:*注:搜了半天找不到资料,所以文里关于数论学界的生态纯属根据资料(用翻译软件翻译了《数学年刊》的目录、逛了一下贴吧、知乎等)大胆猜测。
第100章
燕京大学生科院办公室。
唐良文夹着公文包, 风风火火地往办公室赶去,脸上满是疲惫。
又开学了。
哎,真是不想上课。
唐良文今年四十二,是燕京大学生物系副教授。
大佬们的时间总是繁忙而充实, 因此大部分的教学内容,就落在了他们这批中坚力量上。
哪怕是生物系内名气最大的“强化班”, 号称导师是叶院士的班级……也不例外。
事实上, 叶院士这种国内顶级大佬,一学期能去给这批新生蛋子讲两次课,都算是大发慈悲了。
唐良文才是他们正儿八经的授课导师。
像是今天新生入学,都还没开始军训的开学第一课……叶院士就更不会来了。
叶院士大部分时间,都在燕大一条街外的中关村内的中科院。
唐良文推开办公室门的时候如是想着,但是在看清楚坐在办公桌上的人, 下意识关门又打开,最后结结巴巴道:“叶……叶勤学院士!”
他怀疑自己没睡醒。
燕大的办公室是四人制, 而部分人,譬如叶院士或者院长、副院长这种存在, 会有单独办公室。
唐良文定睛一看, 另一边的两位副教授一幅认真工作,忙忙碌碌的样子,和平日里笑谈风声的模样大相庭径, 像极了遇到班主任检查的高中生。
叶勤学坐在唐良文的工位上,脸上笑容和蔼慈善:“今天没带钥匙,来你这里坐坐, 刚好你位置上没人。太客气了,在学校里,叫我叶教授就行了。”
一边两位副教授顿时痛心疾首。
早知如此,今天就不该来这么早上班,才让叶院士的屁股便宜了唐良文的椅子!
唐良文顿时点头如蒜:“您随便坐。”
叶勤学继续问:“说起来,你是今年15级生物强化班的助教,对吧?”
唐良文:“是的,我就是给您打下手的小唐。”
小唐同志在其他院校同等级的教授面前,或者是新人导师面前,自然是老唐。
但是在叶勤学面前,永远只是小唐罢了。
叶勤学看了一下腕表,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于是道:“好,时间差不多了。”
小唐连忙说:“您慢走!”
“……带我去教室看看吧。”叶勤学慢悠悠道。
小唐脸上的微笑变成了震惊:“嗯??”
时间倒退三天前。
刚从中科院出门的叶勤学慢悠悠地跨上了自行车。
医生说他最近身体不好,需要多锻炼,于是上下班的骑行成了他为数不多的锻炼机会。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接到了林枫的电话。
叶勤学比林枫年轻一轮,林枫评上院士的时候,他还在为教授职称忙前忙后。
两人虽然一处上班,但是研究方向并不相同,叶勤学研究靶向药,林枫重在理论生物,两个人实验室的大门都不是同一个方向,
不过,毕竟是自己的老前辈,又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叶勤学还是相当敬重对方的。
林枫打电话说,自己外孙最近考上了燕大的生物系,刚好就是叶勤学要教的那个班。
叶勤学顿时胸膛拍的哐哐响:“林老,您放心。只要你孙子不拉垮,什么都可以安排。”
像什么公费留学、大二来实验室实习、系内学生会、班级团支书等等。在同等条件下,自然会优先考虑。
“对了,您外孙叫啥呢?”叶勤学是关内人,虽然在燕京生活了三十余年,却免不得带点中原口音。
林枫:“呵呵,叫乔御。是今年长宁省的高考状元。”
叶勤学满口应下,回家路上骑着车,越想越觉得,这个乔御有些耳熟……
不不,绝对不是从新闻上看到的那种耳熟,而是在别的地方,肯定是什么地方,听说过。
他回到家,刚洗完手,就接到了旗下科研狗的电话。
科研狗兴奋地表示:“老板,之前您让我联系的寻安生物制药公司有回应了!”
在电光石火之间,叶勤学终于想起了,自己在哪看见过这个名字。
半年前,国外期刊《Blood》上,一篇论文的一作。
*
燕大生物强化班优中择优,一个班内,只有区区二十人,教室看上去有些空旷。
班上大多人都,脸上都挂着青春洋溢的笑容,试图给新同学们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有组织性比较强的同学,已经在忙前忙后地搬书了。
相较之下,坐在角落里,用连帽衫的帽子遮住头,一直埋头写着东西的乔御,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用帽子挡脸,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他来学校已经三天了。
大学不比高中,高中时,大家都非常含蓄,哪怕隔壁班上有社会姐,在面对乔御的学神光环也会忍不住怯步。
但大学谈恋爱是正常行为。
正常到每天晚上去未名湖走两步,都能看到一群男男女女随意组合手牵手。
这也就导致了,乔御每次外出走两步,都能遇到几个要联系方式的,晚上的时候人尤其多。
要么是帮闺蜜要,要么是自己要,甚至在乔御拒绝了新闻学院的系花后,有拦住他说帮自己兄弟要的……
其实这也不能怪别人。
大学时,虽然不少人开始有了打扮的意识,但是大部分刚结束高考的少男们,脸上总是点缀着青春痘,鼻尖泛着油脂,撩开上衣妈的才一块腹肌,身高四舍五入一米七,更别提什么穿衣风格。
在直男盛行的一些学院,选的跑鞋不是那么丑,就是时尚的弄潮儿了。
而乔御,脸好看,身材好的能去走秀,干净整洁,身上的衣服是和宋天宇一起买的,哪怕没有特地买奢侈品,身上一套加起来也快五位数。
单从脸看,完爆全校百分之百的同性。
毕竟在新生中,他就像是一只仙鹤误入了家养土鸡窝,想不引人注意都难。
几天下来,乔御不得不变的更加高冷酷哥。
但是,有的人,哪怕是把自己脸埋进土里,依然会引起注意。
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唐助教恭恭敬敬地跟在叶院士的身后,走进了课堂。
叶勤学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大家好,我是你们生物实验课导师,叶勤学。”
唐良文补充道:“这是中科院的叶院士!大家掌声欢迎!”
此言一出,台下掌声雷动。乔御自然也不会高冷到这个地步,跟着鼓起了掌。
这是出于对科研界前辈的尊重。
开学第一课,叶勤学院士大驾光临,不少同学茫然中带着一丝兴奋。
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叶院士到底是干什么的,研究的又是哪个方向,但是同学们清楚,全校同专业百分之九十五的同学,是没机会遇到院士亲自来上课的。
叶院士从宏观上讲了一下生物这门交叉学科,顺便介绍了一下自己如今的工作。
他是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负责人之一,除此外,旗下还有四个实验室。
来学生物的,可能对自己到底要学啥不算了解,但是不少人却都有一个进实验室的科研梦。
台下一群大一萌新听的心驰神往,脸上露出了向往地表情。
叶勤学嘴角带着浅笑,显然对这一幕十分满意。
“正好,系内的周教授有个项目,最近缺两个人打下手。你们要是有意向,可以去你们唐老师那报名。”叶勤学道,视线在教室内转了一圈,“谁是乔御。”
坐在角落里的乔御骤然听到自己名字,愣了一下,举起了手。
“好,跟我来一趟。”
说完,叶勤学就转身离去。
之前搬教材的男同学积极地举起了手:“老师,您可以留个联系方式吗?”
他的眼里,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在学生时代,作为成绩优异的好学生,他恐怕很少被老师拒绝过。
但叶教授只是微微一笑:“抱歉,我年纪大了,不怎么用你们年轻人的东西。有问题可以联系唐助教。”
这位男同学的脸上,顿时格外尴尬,耳朵尖都开始发烫。
在班上这群学生成长起来之前,叶勤学是没有必要记住任何人的。
他很忙,成年人的世界,也总是如此残酷。
*
乔御作为单独被点出来的人,走出教室的时候,感觉背后似乎有些烫人。
叶勤学并没有走多远,他到了这层楼的教师办公室,拿出了文件袋里的东西。
是一份打印下来的论文,足足48页。
上面都是英文,标题翻译过来,是:《基因调控网络重构白细胞介素-1在慢性淋巴白细胞的应用》。
通讯作者和论文一作,都是寻安生物实验室的乔御。
二作写了王晨的名字。
寻安生物制药虽然是一家港资公司,但在大陆,总部地点为天海,和乔御的籍贯倒也吻合。
唯一的问题就是……如果这真是乔御发表的论文,未免也太超前了一些。
85/176 首页 上一页 83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