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第一男后[穿越]——东家小娘子

时间:2020-09-03 09:52:02  作者:东家小娘子
  萧渊神色坦然:“公主跟你说的?”
  “别管谁跟我说的。”
  萧渊扬唇直勾勾的凝视着萧衍盛怒下的双眸,一字一句认真道:“就算我想让父亲做皇帝,那又怎么样,父亲做了皇帝,难道受益最大的不是大哥么?依照父亲对大哥的宠爱,父亲一旦坐上了皇位,那东宫太子,岂不就是大哥的囊中之物?”
  萧衍被萧渊看的神色惊愕,半晌都没说出一句话来。
  萧渊接着又道:“大哥难道想一辈子为人臣子,卑躬屈膝,心仪公主,却又不得青睐?难道大哥不想抱得美人归?”
  “别说了。”萧衍连忙出声阻止,“萧渊,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怎么想的,父皇做了皇帝,你会不跟我争太子么?哼。”
  萧渊:“即便是与大哥争,那也要父亲是天下之主啊,父亲不是,那又何来相争一说呢?”
  萧衍不由后退一步,神情凝重,似乎是在衡量着什么。
  顾君辞朝萧渊望了过去,却见萧渊阖眸颔首,顾君辞也就不打算说话,只是安静的喝茶。
  萧衍想了半晌,最后也只是望了萧渊一眼,转身便昂首阔步的离开,并没有与萧渊再为难。
  顾君辞欣喜道:“这萧大公子怎么了?”
  萧渊道:“大约,比起为公主臣子,他似乎更想做太子,娶公主。”
  顾君辞有些惊讶,望着院门口道:“那倒是盼着你大哥这次能够清醒一些。”
  萧渊笑而不语,只与顾君辞举了杯,以茶代酒,一饮而尽。
  虽然朝中有人认为晋朝的江山气数已尽,又有东岳大帝示警的碑文,都大力想让萧伯绪登基为帝,然而萧伯绪却以自己能力不足唯有,推辞了。
  而春闱放榜后,此前那位被萧渊解救下来的考生韩延陵,以三甲头名被钦点为状元,其中还有位名为柳书贤的考生,也已三甲二名的成绩,被钦点为榜眼。
  至此春闱结束后,朝中又安稳太平了一段时间。
  岂料这安稳的日子过了还没两个月,五月初,这朝中大臣再次旧事重提,希望萧伯绪登基为帝。
  而这一次,或许因为有了萧衍的推波助澜,公主也知道了大势已去,最后不得不让小皇帝写下退位诏书,禅位于摄政王萧伯绪。
  时至五月十三,摄政王萧伯绪于大明宫宣政殿内,在萧渊与萧衍,及众大臣的拥立下,即位为帝,国号梁,改年号元朔,称今年为元朔元年。
  此后,又为了彰显新帝登基后的仁德,便册封禅位的前朝幼帝为献王,封地献州,暂居京城。
  而萧渊被封作庆王,加封十二卫大将军,上柱国大将军,领太尉,司徒及尚书令,兰陵太守等诸多职衔。
  就连顾君辞,因多年前于植树岗前救下萧伯绪一命,又在追随萧氏期间,屡建军功,被封为上柱国大将军,兼护国大将军,赐尚方宝剑,可斩佞臣,匡扶社稷。
  至于萧衍与萧珏,还有萧瑜,皆获赐封,虽然一个个的名号十分响亮,却总让人感觉少了些什么。
  太子之位空缺,就连长子萧衍也只是封了一个晋王的名号,领中书令,并未提及会被敕封太子,这就让萧衍心中存了疑惑,就连在朝上的时候,他也频频将视线投向了萧渊。
  眼下最为风光的,恐怕就是萧渊与顾君辞了,这两个人掌管新朝的全部兵马的调配,这将来若是建了更大的军功,只怕这太子之位,也会成为萧渊的囊中之物。
  如此一想,萧衍便陷入了沉思。
  从前是他没想明白,如今他想明白了,似乎这太子之位,他也要争一争了。
 
 
第77章 079
  兰陵萧氏据长安而建梁,远在洛阳的郑国公王建章也在萧伯绪登基为帝后不久, 便鸩杀幼帝, 自立为皇, 建朝大安。
  如此一来,前朝也就算正式覆灭,江山四分五裂, 战火不断。
  “听说了嘛,这护国大将军是天下第一的武状元呢。”
  “是嘛?我也听说了,据说为了这个武状元的身份,手刃了临阳王呢。”
  “这临阳王和护国大将军是什么关系啊?”
  “你们是不知道, 这护国大将军曾经是临阳王的义子, 被封为十三太保,当年若非临阳王提拔,这护国大将军也不过就是个金吾卫而已。”
  “没想到这个护国大将军竟然如此忘恩负义。”
  “谁说不是呢, 如此的人所护国大将军, 只怕江山也长久不了。”
  …………
  不过三两日时间,长安城里几乎都在讨论起顾君辞当初夺得天下第一武状元这个称谓的事了。
  炎炎夏日,这顾君辞不过是在街上走了一遭,便引得许多人的侧目, 每个人皆望着他交头接耳, 指指点点,目光不善。
  跟在他身边的阿春四下看了看,凑近他耳边轻声道:“公子,他们在说什么呀。”
  顾君辞连忙回首朝着他们望过去, 那些说话的人便立即不再看他,各自忙着各自的去了。
  “去打听一下,到底出了什么事。”顾君辞神色凝重的吩咐道。
  阿春得了命令,忙转身离开了,原本想买些东西去探望萧瑜的,如今他被封作成王,因为还未成年,便与庆王萧渊住在了一处。
  可眼下顾君辞一出门便被指指点点的,这让他不仅疑惑倍增,还更让他不舒服,所以他什么都没买,又折返了行程,回去了将军府。
  不过刚到府门前,便见着庆王府的马车疾驰而来,还没停下,这在车上的萧瑜便跳下了马车,朝着顾君辞便跑了过来,拽着他的衣袖关切问道:
  “君辞哥哥,你今日没有出门吧。”
  他话音刚落,瞧着顾君辞额头的汗水,不免叹息一声:“我还是来晚了。”
  顾君辞伸手揉了揉他的脑袋:“怎么了?我原本还想买点点心来看你呢。”
  萧瑜小心翼翼的抬眸望着顾君辞,又侧眸似征询一般侧首看着下了马车缓步走过来的萧渊,玄衣长袍,衬得他身姿颀长,面容愈发清冷了。
  “我们来看看你。”萧渊说。
  顾君辞看着他俩,也没多问,直接邀了二人进府,又差人沏好茶水,送上点心。
  庭院中那颗挺拔茁壮的树上,知了顶着烈日鸣叫着,偶尔一阵凉爽的风袭来,知了歇了歇,也就清凉了不少。
  “你们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顾君辞问。
  萧瑜不敢开口,只能朝萧渊投去目光。
  萧渊双手握拳置于膝上,眸光中透着关切,他略略敛眸,似乎是在斟酌着该如何说开口。
  顾君辞回想着街上那些人指指点点的模样,似乎猜到肯定发生了什么事一般,不由道:“直说吧,我能受得住。”
  萧渊道:“我觉得,此事虽然是针对你,可谁都知道你我二人亲近,中伤你,大约也是想折我羽翼。”
  萧渊说的委婉,顾君辞便更加确信了长安城里出现了关于自己的流言,刚要询问,便瞧见阿春慌慌张张的跑了回来,瞧见了厅中坐着的客人,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踟蹰着,不敢进去。
  “进来吧。”顾君辞唤了一声。
  阿春这才硬着头皮进去,朝着几位公子揖礼过后,这才望着顾君辞道:“公子……”
  顾君辞问:“听到了什么。”
  阿春瞧了瞧萧瑜与萧渊,又望着顾君辞半晌,随后才道:“我打听到了,这京城里的人都在议论公子里,忘恩负义,为了名利不惜手刃有着知遇之恩的恩人,说的公子十分不堪……”
  阿春的声音越说越小,根本不敢去看顾君辞是什么神情。
  就连萧瑜也是一脸气愤。
  唯有萧渊神色凝重且认真,他直勾勾的看着脸色煞白的顾君辞,他是十分清楚顾君辞的心性,当初就因为自责是自己用破月杀害了临阳王,使得他可以甘愿忍受其他太保的责难。
  如今旧事重提,就是再往顾君辞的心上戳刀子,会使得他好不容易平复下来的心,再掀波澜。
  顾君辞的脑海中反复出现当初临阳王临终前的模样,他只觉得胸口有些痛,甚至还有些耳鸣,他扶着扶手的手也逐渐用力,指骨发白。
  萧渊道:“别让仇恨蒙蔽了你的双眼,眼下你我一体,一损俱损,明白么?”
  顾君辞红着眼望着他:“世人不是我,如何知我信我,我自然不会怪他们,可我义父的仇,我必须要报。”
  萧渊起身走到顾君辞的面前,伸手抚上他的发顶,将他带入自己的怀中道:“我虽然很想让你放下仇恨,可我也知道,若谢子充一日不死,你的心结便永远不会打开。”
  顾君辞:“我要请命,出征金陵。”
  萧瑜惊讶道:“不行啊君辞哥哥,东西两地相隔千里,若此时去金陵,我担心你意气用事,会打不好仗。”
  顾君辞道:“难道我就眼睁睁的看着谢子充他们在金陵坐享齐人之福吗?”
  萧瑜刚要说,便见到萧渊抬手制止,随后他才道:“若我给你机会,你能保证一定除掉谢子充么?”
  顾君辞不解的望着他,似乎带着几分希冀:“你什么意思?”
  萧渊道:“刚接到的军报,谢子充对于各家势力的崛起感到担忧,已经不满足与各自为政,各自为皇了,他向众王下了挑战书,让起势的各家派遣最英勇的兵力前往金陵,以传国玉玺为饵,让各家前去争夺,只有夺得传国玉玺的一方,才会使得万民归心。”
  顾君辞惊愕:“什么意思?”
  萧渊负手道:“我掌管大梁兵马调度,所以我打算让你领兵前去金陵,争夺传国玉玺为辅,让你为临阳王报仇为主,你敢接么?”
  顾君辞忙起身望着萧渊,热泪滚落眼眶:“我敢!”
  作者有话要说:新年快乐!
  话不多说,本章留评发红包!
 
 
第78章 080
  谢子充以得玉玺,得天下为诱饵, 引得一众反王齐齐的兵发金陵, 势必都要抢到那枚传国玉玺, 从而取得天下。
  原本这萧伯绪在萧渊的建议下,让顾君辞领兵前往金陵夺取玉玺,萧瑜也请命随心出征, 想要为国出力。
  却不料这萧珏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勇气,向萧伯绪请旨由他来领兵,理由则是因为顾君辞因取得第一武状元这个身份时,手刃临阳王, 此行为不忠不义, 坊间传言厉害,若是由顾君辞领兵,只怕百姓会不满意。
  随后, 萧衍在朝中的势力便开始附和, 认为顾君辞不适合担任此次出兵的元帅。
  可另一方面萧渊的人却道,眼下国中领兵之人只有他们二人足以信得过,尤其这是建国后的第一仗,决不允许失败, 萧渊要镇守长安, 所以顾君辞必须领兵出征,关于坊间对他的传闻属于恶意中伤。
  为此两方争执不下,争论不休,听得萧伯绪都面露烦扰, 一时难以抉择。
  最后还是萧衍提议,顾君辞于大梁建国有功,又是护国大将军,自然不能怠慢,故而他出征必能稳操胜券,只是这挂帅之人,便是推荐了萧珏,还美其名曰有皇族压阵,此战必胜。
  为了平息双方的争论,萧伯绪也只能同意萧衍的提议,让顾君辞担任先锋,萧珏挂帅。
  “晋王这招移花接木实在让人措手不及。”
  茶楼雅座内,韩延陵品着热茶,想着此前在朝中的一幕,实在觉得好笑了。
  柳书贤道:“这晋王背后若无高人指点,我是不信的,反倒是庆王殿下,过于直率,想要扶持顾将军,这才被人钻了空子。”
  韩延陵也无奈一笑:“是啊,谁让这庆王殿下掌管着大梁的兵马,又身居高位,虽然晋王是亲王身份,可论起官职品阶来,庆王殿下得高出他许多呢。”
  柳书贤侧首,看着一旁冷着脸的顾君辞泰然自若的饮了茶,不由疑惑道:“顾将军不失落么?这从元帅落到了先锋。”
  顾君辞道:“只要能去金陵,先锋又如何。”
  雅座的门忽然被推开,三人齐齐的朝着门口望去,身着枣红色圆领大右衽衣裳的萧渊出现在了门口,腰上束着镶玉的腰带,缀着佩饰,他眸色幽冷,迈步进来雅座后顺势关上了门。
  “你们一下朝就来这儿喝茶了,也不嫌热。”萧渊坐下后说。
  顾君辞侧首看着他:“你不是去看皇后娘娘了嘛,就没等你。”
  韩延陵道:“庆王殿下,今日我就不得不说了,虽然知道你想扶持顾将军,可眼下却不好这样正面对上,我能瞧得出来,这陛下其实是偏心晋王的。”
  萧渊神色未变,毕竟这偏心他是早就领略过了,此刻被人一语道破,内心倒也毫无波澜:
  “虽然父皇让萧珏做了元帅领兵,可他到底有几斤几两我还是清楚的,这个你拿着,我好歹身兼太尉一职,掌管大梁兵马,让你在军中主事还是有这个权利的。”
  顾君辞定睛一看,萧渊从袖中拿出来搁在桌上的,竟然是号令天下兵马的兵符。
  萧渊道:“此一战是我大梁建国后的第一仗,不能失败,我相信你。”
  韩延陵也道:“是呢,虽然没见过顾将军打仗,倒也听过顾将军当年函阳关退敌的威名,势必不会输的。”
  柳书贤:“不过顾将军在长安城内的流言,还是得平息一下。”
  萧渊点头:“这件事就交给你们了,你们是三甲头两名,又同在弘文馆任职,这平息流言还得你们出谋划策,至于人手,随你们调配。”
  这韩柳二人相视一眼,遂抱拳一礼,算是应下了这个差事。
  顾君辞手里握着兵符,有些担忧道:“阿渊,陛下的喜好你最清楚,虽然不求你对他放下心中不满,阿谀奉承,可到底别这么刚直,他原本就对晋王有所偏爱,所以你有时候你也不必以直相对。”
  萧渊兀自饮茶,并未作答。
  顾君辞又道:“韩兄与柳兄比起其他人,更容易信任,若是能提拔你便用心提拔,此前恩科中的学子,大都还是有真才实学的,若是有用武之地,还是将他们留用。”
  “顾将军这话说的怎么像是在嘱托。”柳书贤听出了一丝的不对劲,连忙说了出口。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