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我和欧皇的距离只差个非酋[娱乐圈]——寻香踪

时间:2020-09-04 17:50:40  作者:寻香踪
  除了刷票房,乔蕴也在关注微博和娱乐论坛。令人欣慰的是,《不要说话》的口碑反响很不错,各大购票APP打分都在9分以上,微博、论坛和朋友圈里安利的人不少,都认为值得一看。
  周六的排片没有下降,预售票房已经卖出了三百多万。
  其实业内对《不要说话》票房最保守的估计是2-3亿,首日票房只有一千多万,其实很出乎业内人士的意料,照这个趋势,撑死了就是破亿。
  倒也不是说电影不好,好电影低票房比比皆是,钞票握在观众手里,他们不想看,谁也没办法逼着他们去买票。
  乔蕴还在网上看到了一个令他心塞的说法,不想去看《不要说话》,因为流量太败坏对电影的期待。言下之意,乔蕴是流量,所以不想看。
  乔蕴很郁闷,没想到在电影圈,流量居然是负面影响。他又没炒作过,怎么就变成流量了?
  好在第二天,在口碑的号召下,票房还是起来了些,有了三千多万,周日比周六更多一点,有接近四千万。这说明口碑发酵了,看的人越多,推荐的人也就越多。
  院线见《不要说话》的票房有上升趋势,排片也相应增加了一些。
  剧组见状,又继续组织主创们开始跑路演,去那些原本没打算去的城市,比如沈阳、哈尔滨、西安、郑州、长沙、厦门等。
  为了保证效率,剧组还将路演人员分成了两拨,乔蕴和韩臻就被分开了,乔蕴跟着导演跑,韩臻独当一面,谁叫他是影帝呢,面儿大。
  所以乔蕴只得又和韩臻分开了一段时间,之前在一起虽然不能干点啥,但总归是在一起啊,看着对方就有动力,现在不在一起,就只能通过电波传递相思了。
  好在牺牲和努力还是有回报的,等到路演结束的时候,《不要说话》已经上映了三周,票房也达到了四亿。《阿凡达2》的票房已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但《不要说话》的票房还处于平稳期,每周维持在一亿多票房。
  而且上座率比《阿凡达2》高了不少。院线已经在调节排片率了,《不要说话》的排片还在增加。
  五一有新电影上映,但《不要说话》票房至少五个亿没跑了。
  乔蕴其实已经有点飘了,第一次演电影,票房就破亿了,还是几亿。更重要的是,这是他们参与投资的电影,除了片酬,他们还能拿到分成呢。
  想到韩臻的债务又能清掉一些,他做梦都快要笑醒了。
  作者有话要说:记错年份了,日期有点点出入,所以改了一下,电影不是31号上映,而是愚人节当天,因为那天才是周五。
 
 
第四十章 黑马
  一般有名气的导演和电影, 电影未上映之前, 各大电视台就会请主创人员去参加节目,一方面是为了宣传电影, 另一方面电视台也能蹭一下热度, 拉一拉收视率,这是双赢的事。
  《不要说话》既不是名导作品,主创人员也没谁有电视资源, 上映之前自然不会有电视台来请他们做节目。
  随着电影口碑的传播, 票房日复一日的增长,一亿接一亿海报的发布, 剧组也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好几档节目递出了橄榄枝, 邀请主创人员去参加综艺或访谈节目。
  这是锦上添花的事,剧组当然不会拒绝邀请,但也没有来者不拒,只接了一家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和一个平台的采访, 算是给电影做宣传。
  乔蕴和韩臻最近可谓是春风得意,两人感情日浓, 事业兴旺,财源滚滚, 剧本接到手软,还同时接到了综艺节目《山居》的邀请。
  《山居》是这两年比较火的文化休闲节目,创意来源于前两年一个现象级乡村女网红。
  节目主要展现了自给自足的传统农耕文化,内容囊括艺术民俗、文化美食等, 主持人牛轶人如其姓,特别牛逼,是个杂学大家,知识渊博,什么都能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各种传统工艺、美食,似乎没有他不会做的。
  这个节目不像常见的综艺节目那样热闹,但每次立意都非常好,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中国文化,将文化与美食结合起来,总是令人耳目一新,百看不厌。这个看起来极其清淡的节目,却吸引了一大批固定观众,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山居》是浮躁社会的一泓清泉,能够抚平人心底的躁郁。
  除了主持人牛轶,节目组每期都会根据主题搭一到两名传统手工艺人,再邀请几名影视明星,寓教于乐,让年轻一辈在看综艺节目的同时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乔蕴是《山居》的忠实观众,期期不落,所以接到这个邀请的时候,非常心动,他热切地望着韩臻:“我们一起去这个节目吧!”
  韩臻看着他的眼睛,点头:“好。”
  乔蕴兴致勃勃地搓手:“不知道咱们这一期的主题是什么。”
  《山居》的节目每次都出其不意,非常具有挑战性,乔蕴早就想去了,没想到终于可以去体验一下了。
  四月底,乔蕴和韩臻动身去录制节目的时候,《不要说话》的票房已经接近6亿,算是今年电影票房的黑马。
  乔蕴和韩臻的粉丝们每天都兴致勃勃地在论坛打卡,记录实时票房,讨论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
  甚至还有粉丝给乔蕴开了一个演技贴,乔蕴在《不要说话》中的精彩表现已经是公认的了。
  有人欢喜,就有愁。乔蕴的粉丝欢欣雀跃,每天跟过年似的。
  黑粉们变本加厉地冷嘲热讽:《不要说话》的一番是李元伟,票房成绩跟二番韩臻无关,跟四番乔蕴更是八竿子打不着边,也不知道粉丝在高潮个啥。
  乔蕴牛逼上天了,迄今为止,还是一番零收视率,零票房,零奖项,到底有什么值得吹的。
  黑粉们给乔蕴取了“永远飘零演技帝”的外号。
  自打日本的番位排法传到国内,娱乐圈就滋生了一大批番位癌,甚至在许多演员也极其重视番位。
  他们看重的不是角色,而是番位,似乎除了一番,别的都不值得演,一部剧就是一番的独角戏似的。
  为了这个一番,不知道掀起了多少次腥风血雨,粉丝圈撕,演员团队互相撕,那场面如果演化到现实中来,大抵就是一群人骂架撕扯头发,互吐口水,互相挠脸抓脖子。
  乔蕴和韩臻根本就不在乎番位,他们只在乎有没有好剧本,角色合不合适,价格合不合适。就好比这次《不要说话》,三番四番又怎样,他们演得过瘾,照样开开心心地数钞票。
  乔蕴的粉丝们嘴里说着不在乎,其实还是介意的,他们当然更期待他能出演主角,然后啪啪□□子们的脸。
  乔蕴录制《山居》的时间是5月1日。比他更期待这一天的是黑粉们,因为有两部大制作的新电影要上映了,只要新电影一上,人们就会有新的话题了,他们实在看腻了乔蕴和韩臻霸屏的论坛首页。
  由于票房表现良好,曲线下滑缓慢平稳,《不要说话》延长了放映时间,这其实非常扎黑粉的心,此刻也只能寄希望于别的电影了。
  新电影能不能拯救黑粉脆弱的心灵还真不好说,得等上映了才知道。
  因为4月中旬的时候,上映过一部呼声很高的大制作电影,这部电影根据某著名网络小说改编,它原本是和《不要说话》同期上映的,为了避开《阿凡达2》的档期,推迟了半个月。
  然而这部剧也仅仅是上映第一天和第二天的票房能看,到周日就呈断崖式下跌,无他,因为拍得实在太烂了,书粉演员粉们都不买账,就是典型的圈钱片。
  现在上映了半个月,票房才刚刚过两亿,而它对外界公布的成本是两亿,即便没到两亿,这个票房也是不可能回本了。
  乔蕴和韩臻是4月29日出发的,先是坐飞机,接着是坐火车,最后是坐汽车,辗转曲折地到了拍摄地点,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小村庄,房子则是节目组跟当地村民协商的,租借他的房子和田地,帮他重新装修改造。
  房子是完全按照牛轶和节目组的喜好来改造的,典型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房子古色古香,质朴自然。
  四月底五月初正是最美丽的季节,院子里繁花似锦,绿叶纷披,草木郁郁葱葱,各种蔬菜瓜果正葳蕤生长,真是一个世外桃源。
  乔蕴看着被藤本月季环绕的篱笆拱门,惊呼出声:“哇哦,好漂亮啊!韩哥,你认识这是什么花吗?粉中有一点浅浅的黄,太像少女了。”
  韩臻说:“我不认识,很少养花。”倒也不是不喜欢,只是常年不在家,家里很少养活物。
  乔蕴推开院门,挂在门头的一个古色古香的青铜铃铛响了起来,牛轶正捋着袖子费劲地搬一个筐子,听见声音,直起腰说:“哎呀,劳力来啦。来得正好,快来帮忙。”
  “牛老师!”乔蕴和韩臻打着招呼走过去,看见一个竹筐里装满了石头,惊讶地问:“这石头是用来砌什么的吗?”
  牛轶推推眼镜,说:“不是,这是你们这期节目的任务,你们把它搬到东边那个工作间去,孙老师要用的。”
  韩臻弯腰试了一下,筐子里能有五六十斤重,他对乔蕴说:“我来吧,你帮我拿行李。”说完轻松地将筐子提了起来。
  牛轶看着韩臻的背影,摸着自己的牙后槽说:“每次看到你们这些大个子干体力活的时候,我就嫉妒得两眼冒绿光。”
  只有1米65的牛轶当初主持节目的时候被观众齐齐鄙视,认为节目组太没眼力价,居然找一个武大郎来主持节目,后来还是逃不过真香定律,如今牛轶已经是《山居》的金字招牌了。
  乔蕴哈哈笑:“牛老师,要不咱俩换换吧,我用我的个子换您的脑瓜子。”
  牛轶侧头看着他:“你真愿意换?”
  乔蕴认真点头:“不骗您!每次看《山居》,我就想请您收下我的膝盖。您真是太渊博了!”
  牛轶作势甩了一把眼泪:“说多了都是泪,当初要不是个子它老不长,我也不会拼了命地去学习。先天在硬件上就输给你们大个子一筹了,所以必须在软件上找补回来。所以你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乔蕴笑着连连点头:“牛老师说得对。对了,我们这期的主题是什么?”
  牛轶不回答他,斜眼看着他:“听说你会画画儿。”
  乔蕴警觉地看着他:“会几笔。”
  牛轶笑眯眯地说:“给你看个东西。”
  乔蕴跟着他走到一个茅草亭子里,牛轶打开桌上的一个木匣子,从里面拿出一个卷轴,缓缓展开来。
  乔蕴顿时有种哭笑不得的表情:“不是,这——你们是怎么找到的?”
  牛轶看着手里的工笔彩绘仕女图,笑眯眯地说:“这可是乔妈妈的珍藏,我只借来了“西子浣纱”。四美中的另外三美,那就得问你了。”
  乔蕴用手扶额,说:“牛老师,你该不会让我在这里绘四美中的另外三美吧?”工笔画最费时间了。
  “哈哈,那不至于。走吧,我先领你去房间,再去了解你的任务。”牛轶说。
  山居的房间并不太多,分男女客房,所以乔蕴和韩臻住一间。乔蕴打起精神,一定要注意了,这里是在外面,不是在家里,千万不能暴露他和韩臻的关系。
  乔蕴很快就知道自己这次来的任务是什么了,学习制作中国画传统颜料的制作。刚才韩臻搬的那一筐子石头,就是制作颜料的矿石。
  传统绘画颜料,都是用矿物和植物来制作的,色彩丰富,经久弥新。比如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已经历经一千多年,依旧不褪色,色彩艳丽。
  《山居》每期节目制作周期并不是嘉宾去的那几天,它可能是一两个月甚至一两年,嘉宾通常只是参与这个主题的一部分或者一个环节。
  乔蕴和韩臻这次来录制的时间为7天,他们要去寻找制作颜料的植物和矿物,然后跟师傅学制作颜料,乔蕴还要留出几天时间来画一幅工笔小品。
  七天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全程录制,最后剪辑出来只有不到两个小时,足见节目组的用心。
  作者有话要说:卡了很久很久,终于写出来了。
 
 
第四十一章 规划
  如果不是有摄像头24小时跟拍, 乔蕴和韩臻认为这绝对是一次相当放松的度假, 每天在晨鸡狗叫中醒来,在夜鸟归巢中安歇, 完全就是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
  陶渊明尚且还要种豆除草,操心收成,他们只需要干点附庸风雅的事就好了, 怎么能不惬意。
  因为两人的技能不同, 被委派的任务也不一样。韩臻会弹吉他,牛轶就给了他一把古琴, 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弹会一首曲子。
  韩臻看着琴, 一脸茫然:“不是制作颜料吗?怎么还要展示才艺啊?”
  牛轶笑眯眯地说:“我们会根据每一期的内容来为嘉宾准备节目, 你们这一期讲的是传统国画,对应的是琴棋书画,你不会画画,只好弹琴了, 总不能让你弹吉他吧。”
  韩臻想了想,乐理是相同的, 几天时间弹奏一个简单的曲子应该不难,况且之前他拍《剑问江湖》的时候, 还为指法请教过专业琴师,这会儿倒不至于抓瞎。
  他看着乔蕴:“乔蕴你呢?你的才艺是什么。”
  乔蕴用手拍在额头上,哭笑不得:“牛老师让我画工笔画!我都多少年没画了,这也太难为我了!”
  韩臻眨眨眨眼:“你还会工笔画?你不是说你只会简笔画吗?”
  乔蕴嘿嘿笑:“小时候学的。早就荒废了, 怎么能见人呢。”
  牛轶在一旁笑:“画得好不好都没关系,我们只是要把这期主题跟技艺结合起来,否则怎么会请你呢。况且你也不必妄自菲薄,画得好不好,观众会点评。”
  韩臻捏着下巴说:“看来你真的会画工笔画,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只求不要太丢人。”乔蕴苦笑。
  乔蕴学过国画,对色彩的分辨能力要比韩臻强得多,对传统颜料也略知一二。
  韩臻就完全不懂了,所以干活的时候,通常是他给乔蕴打下手,两人配合默契,干活利落,效率极高,外人看着就有点亲密无间的感觉了。
  尤其是乔蕴画画的时候,韩臻就像个小书童,在一旁伺候着,那眼神满满都是爱,他没想到乔蕴竟是这样多才多艺。
  乔蕴说:“嗐,都是小时候瞎闹着玩,学了很多,一样都不精。所以现在只能干跟这些都没关的工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