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重生之带着相公巧种田(穿越重生)——橘子果果

时间:2020-09-08 11:44:10  作者:橘子果果
  “此地凶险,不宜久留,咱们撤!”
  年晓米正欲带着狗狗转身撤离,洞口又出现一道黑影。
  凝神一看,不由愣住。
  这是条无比巨大的蟒蛇,足足有四五米长,比颜墨胳膊还粗!
  可最让人吃惊的是,这条蛇并没有像其他蛇一样逃窜,而是翻滚挣扎着,幅度愈来愈剧烈。
  年晓米能看出来,它此刻极其痛苦。
  巨蛇足足翻滚了一分多钟,突然猛的立起一米多,然后重重摔下。
  洞里发出巨大的回音,听起来毛骨悚然。
  倒地后,它痉挛几下就再无动静,死翘翘。
  年晓米仿佛在看恐怖电影,极其诡异。
  他完全看傻了,两只狗狗也傻乎乎的停止了犬吠。
  也不知过了多久,年晓米总算从震惊中神魂归位。
  他再也没入洞探险的想法,只想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于是拍拍两只呆住的狗狗。
  就在这时!
  刚才那条不动的巨蛇,突然再次发出动静!
  不过这次动静不算很大,只见它的腹部动了几下,然后有个鼓包一节节往下滑去……
  洞里光线虽然黯淡,但年晓米眼力很好。
  他清楚地看到,一条晶莹碧绿如同翡翠的东西,从大蛇底端爬了出来。
  年晓米嘴巴张得大大的!
  竟然是条青蛇……
  而且还是一条小青蛇。
  小青蛇发现了洞外的年晓米和两只狗。
  不过,它压根没把他们当回事,眨着同样碧绿的眼珠瞥了他两眼,然后傲然向洞内爬去。
  一道绿光一闪,小青蛇便无影无踪。
  年晓米这才彻底回神,唤着狗狗们屁滚尿流地奔向竹筏。
  “我的妈呀!吓死宝宝了!”边跑边喊边发抖。
  一直跑到沙滩,才发现这一路,连只蛇影和小动物都没发现。
  年晓米估计应该和小青蛇有关。
  他带着狗狗上了竹筏,快速撑竿,往湖对岸划去。
  一路上,年晓米都在回想着刚刚看到的玄幻一幕。
  那条小青蛇简直太诡异了!
  它到底是种什么蛇?
  为什么能让比它大数倍的蛇群惧怕逃亡?
  而它为什么又要钻进大蛇腹部?让大蛇遭受如此痛苦?
  年晓米真想把死去的大蛇弄到手,或许可以发现些端倪,解开这一谜团。
  当然,他可没胆量去洞里。
  “算了,好奇害死猫,还是回去再说吧。”
  他有些沮丧,岛屿上存在着这么个可怕的恐怖分子,那将来湖心岛的世外桃源计划,岂不是无法实施?
  如果在岛屿动工,肯定会找来灾祸的。
  算了!
  湖心岛的事情,暂时先放一边吧,等有机会再来解谜。
  中午,大家在小木屋吃了顿全鱼宴。
  年晓米还在琢磨着小青蛇,于是告诉了颜墨等人。
  李栓柱很是纳闷,挠挠头道:“岛屿我去过呀,蛇倒是不少,可也没发现什么异常,更没发现啥恐怖的小青蛇哩。”
  年晓米只能摆摆手,暂时不去想这个话题。
  饭后,大伙就在木屋里小憩片刻,年晓米却做了个梦。
  那条小青蛇竟然爬到自己的床上,缠在自己的脖子上。
  可奇怪的是,它并没有攻击自己,而是舔起他的脸颊……
  他被惊醒,下意识地摸摸脸颊,浑身冷汗。
  然后钻到颜墨的怀里……
  回去的路上,年晓米特意绕道去了杂货铺看看。
  他发现,不少家的大院子里都用土砖搭着大灶。
  灶里柴火烧得噼叭作响,火苗升腾着。
  大灶上有口大铁锅,里面有个很高的蒸笼,正滚滚冒着白气。
  一阵秋风吹拂,年晓米闻到一股浓郁的饭香。
  “这是打算做糍粑哩。”水云烟解释道。
  “糍粑?”年晓米想到前世吃过的糯米糍粑,软糯软糯的,有的里面还有黑芝麻和红豆沙。
  “是啊,这边中秋过后,都要用陈米打糍粑哩。”
  年晓米等人回到家,便闻到一阵糯米香味。
  齐婆婆笑道,“你们回来的正好,午饭吃了没?正好蒸笼里的糯米也快熟了,没吃就吃点。”
  年晓米笑道,“我们都吃啦,咱们这也是要蒸糯米糍粑?”
  “是啊,家中正好有陈米,这也是咱们日落村的习俗。”齐婆婆笑道。
  年晓米一听来了兴趣。
  前世他看过一些乡土小说,里面也有制作糍粑的描写,感觉非常有趣,而且热闹。
  “颜墨和云峰力气大,等会帮忙把石臼抬出来,帮忙捣糯米。”
  齐婆婆指挥着。
  “没问题!”
  颜墨和顾云峰笑着应承,对他两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很多从村里和大山走出的人们,一提到家乡的糍粑,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思乡之情。
  不过平日里,村民倒也很少去做糍粑,只是过节、做寿等喜庆日子才会制作。
  比如中秋节前后。
  糍粑的原材料主要糯米,做出来圆圆的,寓意幸福团圆、吉祥如意。
  糍粑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洗好的糯米放入蒸笼里,蒸到九成熟。
  然后倒入石臼,用木槌捣成稀泥,趁热制成糍粑。
  年家有个大石臼,放在库房里,是块巨大的石头,中间凿出个圆坑。
  石臼透着岁月的痕迹斑驳,最少有三四百斤重。
  颜墨、顾云峰和正好到家的兰花姐,抬着巨大的石臼,喊着一二的口号走出库房。
  年晓米抱一个,玉虎、大力、二力合伙抱一个,将捣糯米的大棒槌给抱了过来。
  齐婆婆揭开蒸笼竹盖,顿时米香四溢,让人舌底生涎。
  她舀了些糯米,尝了口,颔首笑道:“熟了,来啊,将蒸笼抬去倒进去!”
  齐婆婆一声招呼,几个人过来抬蒸笼。
  玉虎和二力两个熊孩子也挤了上来。
  他们也不怕烫手,每人抓了把香软的糯米,就往嘴里塞。
  “好吃鬼!两天没吃东西了吗?烫到舌头咋整?”
  年晓米怒目一瞪,照着玉虎屁股就是一巴掌,“等做好再吃不行啊!”
  玉虎吐吐舌头,拉着二力跑到后院疯去了。
  妞妞和灵芸最乖,坐在院子里,拿着芭比娃娃安安静静看着大人们忙活。
  古代自然是没有芭比娃娃的。
  这是年晓米去城里的布庄,花钱让师傅做的。
  当然,做出来的芭比娃娃完全超乎他的预期。
  因为确切的说,应该叫“村妇娃娃”,越看越像翠兰……
  颜墨和兰花姐端着蒸笼两边的圆耳,在家人的注目下,大吼一声,将重重的蒸笼从大锅抬起。
  此时的颜墨在年晓米眼中特别爷们!连兰花姐也不再妖气。
  刘婶用大木勺将糯米一点点倒入石臼。
  然后她和年晓米将笼屉抬到井边涮洗,洗完后还要再蒸两锅。
  本来只有颜墨和顾云峰负责捣米,颜舒白从祠堂回来,觉得稀奇,也非要参与进来。
  于是分为两组,颜墨和顾云峰一组,小勇和颜舒白一组,轮流捣米。
  颜墨和顾云峰捣得有模有样,嘿哟嘿哟很快上手,两人配合得也是天衣无缝,你方落棒,我方抬起。
  而颜舒白捣米,就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
  他看颜墨他们捣,感觉挺容易,结果自己捣的时候,方寸大乱,和小勇的棒子总是互相碰撞,木屑都掉进糯米中……
  只见两根大棒互相撞在一起,两人还边弄边眉来眼去的。
  兰花姐实在看不过去了。
  “妈呀!你们真把棒子当成你们两的鸟了啊?这家伙捣的……”
  小勇一听,脸羞得通红,“兰花姐!”
  颜舒白倒是嘿嘿一笑,并不在意,他心里倒是盼望着能早些和小勇结婚,洞房夜就能真的捣鸟了……
  颜墨最终还是传授给他四字口诀:快、稳、狠、准!
  颜舒白和小勇的领悟力蛮强,很快就上手。
  只是这捣米是个不折不扣的体力活,几分钟后,颜舒白动作就慢下来,最后干脆累得不动了。
  还是颜墨和顾云峰接手。
  年晓米看得很是有趣,也想上前试试,被颜墨拒绝。
  他哪里舍得让他干这体力活。
  媳妇是用来疼的,不是干的……
  就这样翻来覆去又捣了几分钟,糯米已成烂泥般。
  齐婆婆上前捏了一小团,放入嘴中一嚼,不由笑开了花。
  “不错,捣得够烂!把这些都舀出来,放到竹篾子上,咱家要开始正式作糍粑哩。”
  “哦!哦!做糍粑了!”娃娃们欢呼起来。
  狗狗们看到热闹的景象,也汪汪叫起来。
  这糯米泥刚放下,几个男娃身影一闪,连大力和小力都跑来,每人抓了一小把塞到嘴里。
  他们早就受不了香糯的诱惑。
  大人们这次没骂他们,他们自己也都捏了一小坨,美美尝着。
  年晓米将米泥放入嘴中,香糯软黏,还有淡淡的甘甜,味道简直一级棒!
  糯米泥捣好,要开始做糍粑啦。
  木模子齐婆婆家以前就有,是专门用来做糍粑的。
  一个模子有两个孔,可同时做两个糍粑。
  年晓米惊奇的发现,木模子的底部,凹刻着福、禄、寿、喜四个字。
  原来糍粑上的字是这样刻出来的!
  齐婆婆和刘婶明显经常做糍粑,两人分工协作,非常娴熟。
  刘婶抓上一团糯米泥,搓成圆团,扔到齐婆婆面前的的竹篾上。
  齐婆婆双手沾上面粉,捡起搓好的圆团,往模子里一按,然后捏捏拍拍,干脆利落地将整个模子倒过来。
  两个白花花、圆溜溜的糍粑诞生!
  年晓米也没闲着,将糍粑洒上粉,整整齐齐排列好。
  他非常想试试摔模,在齐婆婆的指导下,倒是也做出几个糍粑。
  只是底部的四个字全模糊在了一起……
  大伙儿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做好百来个糍粑。
  “齐婆婆,糍粑光这样会不会太单调?”
  第二笼糯米还在蒸着,年晓米忍不住问道。
  刘婶接话笑道:“那边大碗里有红薯和芝麻,待会一笼屉就是红薯芝麻的。”
  年晓米又指指另一个盖上盖子的大碗。
  “那里又装的啥?”
  齐婆婆笑了起来:“最后一笼屉的酱肉糍粑最好吃!糯米里会拌上酱肉末,还有葱姜蒜等调料。”
  年晓米听闻,口水直咽……
  从午后一直忙到傍晚。
  直到夕阳西下,年家大院火热的场面才告一段落。
  三种口味、几百个糍粑做完了!
  其中原味的最少,红薯芝麻的一部分,酱肉的最多。
  大家齐心协力将糍粑收到竹箩筐,放到楼顶摊开来。
  刚做好的糍粑不能堆在一起,否则容易长霉。
  楼下厨房还盛出一大盆糍粑,等会就要开始油炸糍粑咯!
  这天的晚饭是炸糍粑。
  香黏软糯的糍粑,全家人吃得大块朵颐,很是过瘾。
  
 
 
第一百一十章-结拜金兰的四姐妹-
  忽如一夜秋风来,千树万树桂花开。
  一簇簇米黄的花骨朵儿,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整个院子都被桂花香笼罩。
  第二天清晨,年晓米早早起床,闻着那馥郁芳香,神清气爽。
  妞妞和灵芸手拉手跑到后院,那里也栽了一大排桂花树。
  十分钟后,两娃回到前院,手里都折了一大把桂花枝。
  摘下朵朵桂花,夹在学堂上课用的书卷中。
  兰花姐问道:“妞啊,为啥夹到本本里?”
  妞妞露出可爱的小酒窝,“这样打开书卷就可闻到,上课也有精神了。”
  兰花姐笑了起来,拿起一小枝戴在头上,很是风骚。
  剩下的桂花枝,插在屋檐和门窗下,这样一来,整个屋内更加芳香。
  这天的早餐也极为丰富,因为今天要开始种冬小麦,必须保证营养的摄入。
  年家的地已全部翻好,而今天阳光正好。
  几个大人齐齐上阵,颜墨、年晓米、兰花姐、小勇、顾云峰加上颜舒白。
  因为秋种的原因,家家户户的孩子都要下地帮忙,所以学堂暂时停课。
  六人分成三个组,一人撒种,一人掩土。
  土垄早就挖好,只要将麦种撒在上面,后面的人用锄头翻翻,把麦种盖住就成。
  活很轻松,三个受在前面撒种,攻们在后面翻土,一家人说说笑笑也不觉枯燥。
  娃们是不许进麦地的,防止将土垄踩塌,只能蹲在地头玩蚂蚁。
  大黄它们也跑来了,一到开阔的田地就撒丫乱跑。
  笨拙的熊二,驮着猴王也哼哧哼哧跟在后面。
  年晓米捡起土坷垃向大黄扔去,大黄机灵躲闪,在田垄上留下串串脚印。
  “玉虎!把它们带回院子,看把这田踩得全是坑!”年晓米喊道。
  好在,狗狗们倒是听话,很快就和玉虎他们离开了。
  这些天,年家人都在忙着播冬麦,快到收尾时,天公不作美,下起淅淅沥沥的秋雨。
  大伙只好戴斗笠、披蓑衣继续播种。
  而小勇却说这雨下得太及时了,麦种吸饱水分才能发芽。
  不过,年晓米还是偷偷启动了“自然之心”催生麦苗发芽。
  老族长抽着旱烟在村里田间转悠,日落村的每家每户都在田间播种。
  他满意地点头,遇到麦垄没弄匀称的,他都要指出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