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综名著]我在书中建皇朝(综名著同人)——蒲晓

时间:2020-09-08 11:48:19  作者:蒲晓
  见孙策吞吞吐吐的样子,董媛皱起了眉头,她看向青崖,“我们回营地。”
  眼见这姐弟两人策马走了,孙策和马超赶紧追了上去。
  下邳城外的营地并没有什么不妥,只是多了一辆豪华的马车以及十来个穿着短打衣服的护卫,董媛驱马赶到时,车帘被拉开,里面走出来一个白嘟嘟的小孩子。
  小孩儿装作大人的样子,对董媛拱手道:“这位便是董将军吧?我叫孙权,是孙策的弟弟,这次想跟着大哥一齐去国都,如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还请见谅。”
  董媛还没回答,青崖跳下马背,他走到孙权跟前,蹲下后,与他视线持平。眼前的少年差不多与刘协同岁,他眼神透亮,一看就是个聪明的小孩,“我叫青崖,是你哥哥朋友,孙小郎君到这里来,家中长辈可知?”
  孙权点头,“家母是知道的,她支持权的决定。”
  孙策挠了挠头,走到青崖身边,“我这弟弟给大家添麻烦了”
  “这不过是小事而已,伯符,你弟弟很聪明啊。”董媛开口,多带一个小孩儿而已,她不会在意,“你将他带到你的营帐里吧,一路北上十分辛劳,要做好准备。”
  孙策兄弟面露感谢,手牵手走了。
  青崖笑眯眯地看着他们的背影,见两人进营帐了,才问马超:“孙权是半途追上来的吗?你们从扬州出发时,他怎么没跟着一起?”
  马超摇头:“我也不知道啊,待晚间的时候,问问伯符吧。”
 
 
第204章 三国建工忙(43)
  孙权为什么这时候跟上来的原因, 最后还是孙策来找青崖说的。说来也巧,年节过后, 孙权便跟着孙母去了广陵郡看望外家祖父母。时逢孙权外祖母染病, 他们在广陵待了近四个月,等孙权外祖母痊愈时,他刚好听到了自家大哥要护送会试学子去国都的消息。
  孙母想着洛阳除了有大汉学宫, 还有新开的大汉蒙学, 便决定让孙权跟着孙策一起去, 于是又在娘家待了一个多月,直到下人打听到孙策人马进入徐州后,才让护卫护送孙权一路追过来。
  广陵和下邳同属于徐州,但两地相隔甚远, 孙权小小年纪,一路行来却从未喊累, 到了军营以后,也学着诸学子行事, 从未仗年幼而生娇, 可见其脾性。
  对于不熊的孩子,青崖一向很有耐心, 等待徐州学子汇集的这段时间,他将孙权带在身边,教他读文识字, 还教他武功身法。于是小小的孙权很快就抛弃了他哥, 将青崖当成了自己的榜样, 整日青崖哥哥前,青崖哥哥后,把孙策醋得不行。
  营帐火堆前,周瑜斜侧着身子翻阅着手里的书籍,眼角的余光偶尔会瞟到前方空地上,教孙权射箭的青崖身上。周瑜对面坐着孙策,他正往火堆里添柴,火堆上的铁壶里传来水烧开的咕噜声。
  注意到周瑜的目光,孙策转身看了眼,刚好看见青崖百发百中,孙权一脸崇拜的情形,“弟弟都是白眼狼,枉我平日里那么疼爱他。”
  “呵,这话你也好意思说。”周瑜卷起手中书籍,敲了敲孙策膝盖,“你这个哥哥当的真轻松。”
  “我也不想,眼下这情形也没有我发挥的余地。”孙策耸了耸肩,不想被好友叨叨,他换了个话题,“徐州的解元,鲁肃,据说是个很厉害的人,他今天就要来军营了,你有信心在会试胜过他吗?”
  周瑜瞥了孙策一眼,“临淮鲁肃,性豪爽,喜读书、好骑射,无人不称赞之,我与他各有所长,若只用一场会试定胜负,眼界未免太窄了。”
  孙策毫不客气地吐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你们读书人,就是喜欢装谦虚。”
  这话才落,周瑜犀利的眼神便射了过来,弄得孙策立即举手讨饶。实在是孙策太了解好友了,周瑜的胜负欲很强,断不会让自己处于败者地位,就算暂时落后于人,也会努力地追上去。
  青崖和董媛他们在徐州逗留的时候,甘陇行省的学子们已经到达了洛阳。这些学子并没有军队护送,他们都是跟着甄家商队一起走的。甄尧为了保护这些个未来的国家栋梁,也是费尽了心思,几乎将甄家最强的护卫都派遣出来,只把他们送到洛阳城门处,才真正放心。
  诸葛瑾抵达洛阳之后,还在考虑落脚地,徐庶就接了过来。
  “会试学子统一住在大汉学宫的宿舍里,不过登记之前,你可以在我家住几天。”徐庶爬上诸葛家的马车,才一抬头,就发现马车里还有一个正盘腿看书的小孩儿。他问诸葛瑾:“子瑜,这是令弟?”
  小孩抬起头,眼中充满了傲气,“我叫诸葛亮。”
  “阿亮。”诸葛瑾拍了拍诸葛亮后脑勺,“这就是为兄跟你提过的好友,徐庶,徐元直。”介绍完,他又问徐庶,“你已经在翰林院任职了?”
  徐庶摇头,“我直接参加了选官考核,现在兵部任职。”
  “兵部?”诸葛瑾有些惊讶,“我以为你会选户部。”
  前几年进入凉州官场之后,徐庶一直跟凉州财务打交道,各种账目弄的他头晕眼花,到洛阳之后,他立即换了条路,相较于户部,他更喜欢兵法军事。“都是为国效力,不拘哪个部门。”
  “说的好。”诸葛瑾笑了起来,只是诸葛亮眼中闪过了一丝怀疑的光。
  徐庶注意到诸葛亮的目光,他瞥了诸葛瑾一眼,感觉一项温和谦逊的好友有这么个骄傲的弟弟,也挺让人意外的。不过他突然想起林禹州提起的一件事情,觉得诸葛亮这性格也挺好,便立即开口道:“将军要为陛下选伴读,预计有四个名额,我看子瑜的弟弟挺合适的。”
  伴读?诸葛谨与诸葛亮对视一眼,诸葛瑾问道:“陛下还没有伴读吗?为何不先朝中大臣的孩子?”君王的伴读,要从多方考虑,这也是皇室向臣子施恩的手段。
  徐庶摇头,他道:“是陛下自己提出要在蒙学里选的,将军同意了。别看只是伴读,也是要考核的,不过只要达标了,那就能跟陛下同进同出,你知道这意味什么,对吧?”
  诸葛谨当然明白这其中的寓意,他低头看了一眼诸葛亮,从弟弟眼中看到了一丝势在必得的光。他一直都明白自家弟弟不是一个甘于平凡的人,他有着不符这个年纪的野心,或许诸葛家族的人皆是如此,“元直,谢谢你告诉我们这个消息。”
  “谢什么,能不能选上还是要靠你们自己的。”徐庶摇了摇手,“你们先到我家住两天,然后我送你去大汉学宫,办理好登基后,再带阿亮去大汉蒙学报名。伴读考核的具体时间还没定,等等就是。”
  林禹州提出要为刘协选伴读以后,这件事情就超过了行省改革和科考会试,成了朝廷最要紧的事情。为了得到伴读名额,朝臣们各显神通,不仅冒着危险给林禹州送礼,还偷偷地给刘协身边的小黄门塞礼物,以期他们能为自己的孩子多说好话。
  自从王允那件事情发生之后,全朝廷的官员都知道季盛彦跟林禹州“情比金坚”,此后再也没有官员敢宴请季盛彦了,但是伴读事件一出,朝臣们再次躁动起来,季盛彦成了打动林禹州的突破口,所以他又成了宴会场上的“香馍馍”。
  拒绝了好几位官员的邀请之后,季盛彦回府邸的途中还遇到好几拨投怀送抱事件,这其中有男有女,一看就是安排好的。让贾诩将这些人都抓起来,季盛彦脸上闪过一丝森寒的光,看来有人想借伴读之事,将朝廷的水搅浑。
  “好几拨陌生势力乘着学子进洛阳的机会混了进来。”入夜后,府邸书房里,林禹州将一份资料递给季盛彦,“目前已知被顶替的学子有四人,至于还有没有更加隐秘的,尚不得知。”
  这份资料上记录的四个学子,有两个是收到对方大量钱财,甘愿与之调换身份的,剩余两人是被人谋杀后,被拿走了身份,季盛彦看完之后,道:“大汉学宫缺教习,这段日子我过去。”
  “也好。”林禹州点头,“朝廷因为伴读之事甚嚣尘上,我担心某些人会将心思动到蒙学的小孩子身上,这段时间我也会盯着一些蒙学。”
  夫夫两人商量完这些事,就将话题转到了伴读名单上,林禹州笑道:“诸葛亮跟着诸葛瑾一起来了洛阳,然后再加上司马懿,有热闹可瞧了。”
  “青崖传来讯息,孙权跟着孙策一起来洛阳了。”
  听到季盛彦的话,林禹州挑了挑眉,东吴大帝啊,在他看来孙权在战场上的才能或许比不上孙策,但于政事上却不必孙策差,“你觉得蒙学的考核,孙权能赢诸葛亮和司马懿吗?”
  “名额够。”季盛彦瞥了林禹州一眼,“到底怎么选,最后都要刘协自己决定……”他的话还没说完,抬头看了眼屋顶。
  林禹州也发现了,他从笔架上挑了只笔杆略尖的毛笔出来,拿在手上转了转,突然就朝屋顶射去。“霹雳哐啷”的声音传来,有人从屋顶滚落下来。
  林禹州朝季盛彦抬了抬下巴,示意他一起出去看。
  响动太大,已经惊起了府邸护卫的注意,大管家带着人匆匆赶来。被林禹州用毛笔打落的人穿着夜行衣,蒙着脸看不见相貌,他捂着肩膀,上面鲜血直流,毛笔杆就深深地插在上面。
  林禹州挥开护卫,迈步朝那人走去,从来只有他跳别人屋顶的时候,还真没想到有一日会有人混进他的书房屋顶来,这人能逃过护卫们的眼睛,有些厉害。
  撤下来人面巾,林禹州发现这人长得很一般,见自己暴露后,他还想自杀,可惜林禹州一个反手,将他的下巴卸了下来。林禹州起身对护卫道:“搜一下他的身。”
  “是!”府上出了这样的纰漏,大管家满脸羞愧,他一马当先,领了这差事。大管家将黑衣人上上下下搜了一遍,最后从这人里衣的口袋里搜出了一张纸条,他赶忙将其呈递给了林禹州。
  林禹州打开纸条,之间上面写着“监视董卓”四个字,落款是个印章,仔细辨别,那是个变了形状的“华”字。
  “把他带下去好好审问。”林禹州吩咐完,将纸条递给了季盛彦,“刺客会将这种东西带在身上?对方莫不是以为我是傻子?”
  “不用你信,只用你生出疑心就可以。”季盛彦将纸条揉成一团丢了出去,“不论怎样,都将华家牵扯进来了。”
  “朝廷中姓‘华’的高官只有一个,做的还是台谏之事,这要么是敌人挑拨离间,要么是华歆得罪了人,对方要借我的手除掉他,当然也有可能,真是他遣人监视我。”
  季盛彦道:“人已抓住,审完再说。”
  林禹州捏了捏眉心,感觉还没安生两日,风波又起,难道真要他跟历史上的董卓学,杀个血流成河,这些人才能消停?冀青豫衮四州战事未平,黄巾之乱反复,莫不是真要将热武器弄出来,一路平推过去,天下才能真正安定?
 
 
第205章 三国建工忙(44)
  抓住的黑衣人经不住审问, 最后还是将隐情吐露出来,他是袁术的门客,自小练习轻身飞纵之术, 于探查消息上面很有建树,也因此他才会被派遣到洛阳来。
  他来洛阳的时候,林禹州刀劈小巷的事情已经过去多时, 故而这人不知道林禹州的武力值。这是他第一次进摄政王府,啥没听到,就被抓了。
  “那张纸条是他自己写的, 准备在偷听完我们讲话之后, 将纸条丢在后花园里。”林禹州说完, 叹了口气, 有时候真不能将敌人想的太无敌,更不能将阴谋想的太复杂, “果然那种纠结的一环扣一环的阴谋只会出现在影视剧中,现实中的阴谋讲究一刀致命, 布置越复杂, 暴露越多。”
  季盛彦说道:“倘若你为真正的董卓, 见到此暗示性话语,华歆早已人头不保, 计策复杂与否不重要, 端看施展的对象。”
  “显然敌人并不了解我。”林禹州耸了耸肩,他笑道:“既然查清楚了,此事就此揭过,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季盛彦道:“袁术跟袁绍有嫌隙, 暂时不足为虑, 等他自己暴露野心吧。”
  府邸发生的事, 只是一个小波澜,林禹州没有告诉其他人,重新投入到工作之中,直到七月初,青崖他们护着扬州和徐州的学子进入了洛阳城,他才又有了沐休。
  南边的学子进入司隶范围内,就开始了一日三叹的生活,先叹平坦水泥道路,再叹整齐有序生长良好的田地,最后叹百姓欣欣向荣的生活。这一路行来,感觉就像是从炼狱到了仙境。
  站在高大的洛阳城门口,看着四通八达的官道以及来来往往的商旅,周瑜感触良多,他少时跟着父亲在洛阳住过一段时间,自然知道这座都城原来的样子,董卓执政后,他想过洛阳会变好,甚至在脑中构建了各种画面,唯独没有眼前这种。不是想不到,而是不敢想,这才多久,一年,两年?大汉国都就脱变成如此模样。
  鲁肃跟周瑜一样,这会儿也呆呆地盯着城门看,不过稍微好点的是他曾经去过凉州,那里较之洛阳更为繁荣,所以他很快就回头神来。
  “总算到地方了,这一路又是躲避伪朝廷的追捕,又是躲避黄巾军的打劫,可真是累死了。”有学子回神后抱怨出来,对他们来说洛阳越繁华越好,到这里后,他们就安全了。
  听到这种抱怨,有学子立即反驳:“有什么好抱怨的,且不说董将军他们一路拼力杀敌,曹将军和刘将军他们为了让路途顺畅,还特地派遣军队为我们开路,知足吧。”
  见这些人吵吵闹闹起来,青崖从他们脸上看出了放松的表情,想必这一路他们也都提着心吧,“诸位,到洛阳后,会有专门的官员安排大家住宿,现在拿出你们的文牒,排队进城就可以了。”
  学子们听到青崖的话后,拿着行李陆陆续续走向城门。
  孙策看向周瑜,“为了安全,会考学子可以住在大汉学宫,你是跟他们一样,还是回周府?”周瑜他爹在朝为官,洛阳有府邸,他不住大汉学宫也可以。
  “你呢?”周瑜看向孙策和孙策身边的孙权,“有住的地方吗?”
  孙策答道:“上次来洛阳时就买了宅院,我和弟弟住自己家。”
  “才买宅院,还没修整你就离开了,怎么住?”周瑜摇了摇头,发出了邀请,“就住我家吧。”防止孙策拒绝,他接着补充了一句:“不是说有人会对会试学子不利吗?你刚好保护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