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夫郎是个恋爱脑(穿越重生)——闻醉

时间:2020-09-09 09:22:29  作者:闻醉
  等到赵老汉从村子中买回新鲜的豆腐, 就见裴晗正等着和他告别。
  “你这后生有什么事情非要急着现在走, 我马上就把饭做好了,等吃过了早饭再走也不迟呀。”赵老汉留裴晗道。
  裴晗推辞, “老丈, 我回去还有事要向祖父禀告, 不能再久待了。”
  “爹,霁之真的有事, 你别忙活了,我去送送他。”赵疏桐道。
  赵疏桐都这么说了, 赵老汉没再挽留, 去厨房拿了一些红薯糕等吃食来,“那你带上这些吃的,等路上饿了垫垫肚子。”
  裴晗这次没有再推辞。
  石台村旁边的石磨村就有做车马生意的人,赵疏桐将裴晗送上了车才回家中。
  “儿啊, 是不是咱们哪里招待不周,裴晗才一大早返家的。”等到赵疏桐回来,赵老汉上前问道。
  “没有的事,裴晗急着回去是要向侍郎大人汇报红薯的事,和爹你没有关系。”赵疏桐道。
  “儿,你不是都去过侍郎府好几趟了, 侍郎大人还想要知道什么。”赵疏桐道。
  “自然是想知道咱们有没有骗人了。爹,在你亲自把红薯种出来之前,你不是也不相信红薯能亩产三千斤, 侍郎大人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我说什么是什么了,让裴晗过来是为了看红薯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么高产,等侍郎大人确定了是真的就会献给皇上。”赵疏桐道。
  “是该小心谨慎些。”赵老汉道。
  “爹,忘记告诉你了,侍郎大人说过两天要请圣人御驾来石台村,让咱们做好准备好好招待皇上。”
  赵老汉被赵疏桐给的消息吓到了,“皇上要来咱们家,你这孩子怎么不早说,你快过来扶一下爹,爹的腿都吓软了。”
  赵疏桐过去扶好赵老汉,听着赵老汉碎碎念,什么家里祖祖辈辈住在石台村也没有见过圣上了,而他有幸却能招待皇上,一定是祖坟冒青烟了要给祖宗烧炷香。什么要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招待皇上,还要再做一些新鲜的粉条凉粉,让皇上吃新鲜之类的,赵老汉还要去找人打扫房子,告诉村子里这个好消息,被赵疏桐给拦住了。打扫房子的事情赵疏桐就能做了,裴侍郎说会请皇上过来,但是万一皇上不来,到时候让大家空欢喜,不如等事情确定在告诉村里人,就算到时候慌乱了一些,也比失望强。
  赵老汉觉得赵疏桐说的有道理就同意了下来,快乐地开始准备要招待皇上的食物。
  *
  裴侍郎这边派人去吏部还有大理寺送了信儿,打了招呼说自己和裴桓今天不去当值了。
  然后,裴侍郎就带着裴桓去宫里献红薯。
  两人在宫门口下的马车,下人将两筐的红薯用扁担挑下车,裴侍郎顺手把扁担递给了裴桓。既然这个不孝子既然想要献红薯的功劳,一会就让他担着红薯去献给皇上。
  “皇上,裴侍郎裴少卿在宫门口求见。”来喜公公替裴侍郎通传给皇上。
  “让他们进来吧。”
  来喜犹豫了一下,还是给皇上说了这对父子的不寻常之处,“裴少卿是挑着扁担来的。”
  皇帝一口气没提上去被茶水呛得咳嗽了起来,来喜赶紧给皇上拍背。
  “这个老东西是把皇宫当做菜市场了,你让他们进来,东西禁军检查过后就让裴少卿背进来,不准让人帮他们。”皇帝恼怒地道,既然裴侍郎这个做爹的不心疼儿子,他也就没必要心疼这个臣子了。
  “是,奴才这就吩咐下去。”
  听到圣上的口谕让他背着红薯进去,裴桓心中叫苦。父亲因为他前两天顶撞的事情,要给他吃排头,两个篮子中足足装了一百斤的红薯,而从宫门口到皇上的御书房有四五里地的路,要全靠肩上一柄扁担挑过去,裴桓已经不去想丢不丢人的事情了,因为肯定会丢人,他只觉得今天吾命要休。
  等到裴桓到了御书房的时候,汗都已经把官服湿透了。
  裴桓还不能喘气,为了维持身为臣子的体面,他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小手绢擦掉额头上的喊,颤抖着手整理了一下被扁担压得褶皱的衣领袖子。
  皇帝没看裴桓这副凄惨的样子,直接把他给忽略了,对着裴侍郎道,“说吧,有什么事儿。”
  “皇上,臣来给您献良种,此物名为红薯,亩产三千斤。”裴侍郎掀开了裴桓挑来的篮子上的盖子道。
  皇上听到裴侍郎的话,第一反应就是确定真假,“就你带来的这些土疙瘩一样的东西,真能亩产三千斤?”
  “当真,臣都已经调查清楚了。这事还要从我家小哥儿的一段孽缘说起。”
  皇上想到裴侍郎往常每次提到他家小哥儿的时候,总是长篇大论好像怎么也说不完的样子,立刻打断了裴侍郎,“长话短说。”
  “遵旨。启禀皇上,发现红薯的人名叫赵疏桐,是我家栖栖之前的夫子,赵疏桐说红薯是从一个番邦人手中买来的,那番邦人告诉他红薯可亩产三千斤,赵疏桐就相信了,回到家中就把红薯种在了地上,等到收获的时候,挖了一分地,挖出了三百斤的红薯。我昨日又让裴晗随便选了一分地去挖,又挖出三百斤,一亩地算下来,三千斤的产量只会多不会少。”裴侍郎道。
  “你如何确信这不是他事先埋好的骗你的。”
  “在赵疏桐把红薯给臣的第二日,臣就派人去石台村周围的村落调查过了,这红薯的确是赵疏桐回到村子不久后就请人育苗种下的,从石台村中打更巡逻的人口中得知,这两个月风调雨顺,晚上并没有农人到田里抢干,平日里赵疏桐的那块红薯田在村民的眼皮子底下,并没有这个机会将地里全部埋上红薯。裴晗回来的时候也说,红薯是确确实实地长在地里的。”
  “红薯不仅能亩产三千斤,而且还极耐旱,这是赵疏桐种红薯的时候观察红薯生长写的册子,还有自制的美食册子,红薯粉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代替面粉作为主食,请皇上过目。”裴侍郎将赵疏桐送给裴栖的两个册子献上去,来喜公公将其呈到御前。
  皇上翻阅了两下,“这红薯又是高产,又是可以当主食,制作各种美食的,就没有缺陷?”
  皇上不相信这样许多的好事可以集中在一个事物身上。
  “启禀圣人有,红薯吃肥,赵疏桐在种植的时候共追加了三次肥,册子上也有记载。红薯食用过多,人体会产生浊气。”裴侍郎委婉地道。
  圣上明白了,这才正常,哪里有这么多十全十美的事情。
  不过,在天下人还有人吃不饱的时候,能活人性命也就够了。
  “如此这个赵疏桐倒是大功一件了。”不仅把高产粮食给种了出来,还做了如此详细的研究,是个有心人了。皇上对赵疏桐的印象很不错,是个种地的好苗子。
  “臣不敢领工,臣让人调查了符合赵疏桐说的金发碧眼特征近期来京的外邦商人,有三人符合,但其中两人来处是伪造的,臣的人一时无法调查出那两人的出处,怕再耽搁下去,这红薯都要烂在地里了,因而今天让犬子担着红薯来献给您。”
  “嗯。”皇上点头。
  倒也没有觉得裴侍郎故意拖延上报之类的,如果裴侍郎不能确认事情是否属实,听人说发现了一个亩产三千斤的粮食,就巴巴地来自己这里献媚,然后一问三不知的,皇上都要怀疑他是不是有这个能力担任侍郎的职位了。而且外邦人隐瞒籍贯的确不好查,涉及较大,外邦国家,边关发通行证的监马司,各地官员也有监管的责任,裴侍郎私自调查,调查不出来也是应该的。
  在这件事情上,皇上想的更多。
  外邦人有这样高产的粮食,百姓必然不会饿肚子,必然个个健壮高大的。他们的商人来到大齐,是不是前来打探消息,好将来侵略大齐的。而西北这时候人心正不稳,正是好时机。他是不是要先封锁住过门。
  这件事情必须狠狠地查。
  “这件事情交给鱼鳞卫,你就不用再管了。”皇上道,鱼鳞卫是皇上手里的情报组织,专门为皇上收集情报的。
  裴侍郎非常愉快地将事情给交了出去。
  皇上想裴侍郎以前经常给他添堵,往常有个官员给自己献个祥瑞什么的,裴侍郎都要跟着御史骂他几句昏君,真没有想到这时候竟然给自己带来一个这样好的消息,当初学父皇忍着他果真是有回报的。
  皇上这么想,见到被亲爹坑的惨兮兮的裴桓,难得温和地说了一声,“裴少卿辛苦了。”
  做了许久隐形人的裴桓见终于有人体谅自己的辛苦了受宠若惊,“为皇上分忧,不敢言辛苦。”
  裴桓被他父亲刚刚的表现镇住了,他只看到了父亲在磋磨赵疏桐,耽搁给圣上献红薯的日子,却没想到父亲私下里还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而他那个时候却被利益冲昏了头,不得不说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他这顿派头吃的不冤。“皇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您要是有疑虑,赵家的红薯还在地里,没有收呢,你不妨圣驾降临,亲自去收红薯。”裴侍郎建议道。
  这正和了皇帝的心意,“可,就安排在两天后百官休沐的时候 。”
  皇上有意想知道一些赵疏桐的事情,让裴侍郎多讲一些,裴侍郎苦着脸将赵疏桐和裴栖的孽缘讲了,很大了愉悦了皇上。
  裴慎这家伙溺爱他的小哥儿,结果在自家小哥儿身上吃了瘪。真是因果轮回,报应不爽。不过这裴家小哥儿还是挺有福气的,没有被裴侍郎拖累的嫁不出去,还有人愿意用红薯求娶他。
  赵疏桐不晓得他老丈人早就把他查了一个底朝天,他们翁婿还无意联手却坑了一批金发碧眼的商人。
  作者有话要说:提前写完了,裴侍郎是个生气了连亲儿子都能下黑手坑的人,对小攻还算温和了,嘻嘻。
  感谢在2020-05-12 12:47:14~2020-05-12 17:10: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Clergy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77lingshui、vv 10瓶;乱发佬 2瓶;32与384、瀅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8章 
  裴侍郎和裴桓从御书房出来的时候, 带着封裴桓为大理寺正卿的圣旨。
  这一下子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许多有心人都想知道, 裴桓到底担了一扁担什么东西送给皇上, 怎么就让皇上直接给他升了官。
  裴府一片喜庆。
  若不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不适合冒头,詹氏都想为夫君举办个宴会热闹一下了。
  裴吟怡裴吟兰这两天总觉得家中的气氛怪怪的, 他们两个之前去过大嫂曹氏那里打听消息, 但是什么都没有探听到。
  没有想到原来是爹要升官了。
  以后他们的嫁娶都可以好上一层, 两人都十分高兴,裴吟兰尤甚。他的姨娘早就去世了, 又没有个亲兄弟帮扶着,只能靠着他爹的势挑个好些的人家。
  “娘, 爹升官这样大的喜事你怎么不早点给我们说呀, 这两天我还以为家里面发生什么大事了,连口大气都不敢出。”裴吟怡跑去找詹氏道。
  “早点还不确定,告诉你们有什么用,瞎操心。”詹氏道, “不过,家里还有一件喜事倒可以让你知道,你小叔叔马上就要定亲了。”
  “这么快,定的哪家呀。”裴吟怡好奇地道。
  早晚家里人都会知道的,詹氏也觉得没有什么不能让裴吟怡知道的,“就是之前教导你小叔叔读书的那个赵夫子。”
  裴吟怡惊讶地长大了嘴巴, “娘,他们怎么到了一起的,小叔叔和赵夫子……”
  詹氏截断了裴吟怡的话头, 将前些天和裴桓商量好的说辞说给了裴吟怡听。裴吟怡虽然不相信詹氏说的话,私心里认为裴栖肯定和那个赵夫子有什么首尾,但是她也不敢说出来。裴栖的名声坏了,她也讨不了好,而且她爹升官,好像靠的还是裴栖的聘礼。
  “你小叔叔是个有福气的人,你有空就多去找找他,沾沾福气。”詹氏叮嘱裴吟怡道。
  裴吟怡憋屈的应了。他一直觉得自己不比裴栖差什么,是祖父祖母太偏心,眼里只能看到裴栖看不到其他人。
  早些娘说祖父母给裴栖挑选婚事都是次子三子一类的,她就觉得自己将来能在婚事上压裴栖一头。
  结果还是比不过裴栖,她可不认为自己能遇到一个能拿出比红薯更珍贵聘礼的人了。
  小叔叔在家受尽祖父祖母的偏爱,出嫁时又有夫家给做脸,娘家还得了他的好处,将来的日子过得必不会差,有些人天生好命,让人嫉妒都嫉妒不过来。
  *
  “梓潼,大喜。”皇帝从御书房出来,直接去找皇后娘娘分享自己的喜悦。
  “皇上,什么大喜。”
  “裴慎那个老东西今天算是干了件好事,献上了一种亩产三千斤的作物,后日朕要前去石台村亲自收获这批红薯,带回来让农业司育种,然后在百姓中推广,让百姓都能种上红薯。”
  “恭喜皇上,不光西北之忧可解,天下百姓都会感激您的仁慈的。”皇后娘娘善解人意地道。
  “梓潼同喜,梓潼可愿意陪我一起前去收获红薯。”
  这样的好事皇后娘娘自然不会往外推,“这是妾身的荣幸,还要感谢圣上您愿意带着臣妾前往。”
  皇上抚上皇后娘娘的小腹,“你我夫妻一体何须言谢,麟儿的事情就不必再隐瞒了,双喜临门,到时候一起昭告天下,朕准备大赦天下。”
  “皇上,麟儿还小可承担不起这样大的福气。”皇后娘娘劝解道。
  “那就开恩科。”皇上一锤定音道。
  皇后娘娘已有两个半月的身孕,还不到三个月,为了稳妥,帝后两人一致隐瞒了下来。如今觅得高产良种,中宫又将迎来嫡出,不做点什么皇上都觉得对不起这些个好事。
  *
  皇上圣驾要来石台村的事情,裴侍郎让裴晗亲自来通知赵疏桐。赵疏桐又去找了村长,村长是赵疏桐的七堂叔,是当初资助赵疏桐的五堂叔的弟弟。
  村长听闻赵疏桐一亩地种出了三千斤的红薯,皇上是为了收获红薯而来的,既激动又心情复杂,“疏桐呀,你瞒的可真紧。”
  “七堂叔我也是偶尔种出来的,要不怕走漏了风声给村子招来祸患,我早告诉您老了。”赵疏桐道。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