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夫郎是个恋爱脑(穿越重生)——闻醉

时间:2020-09-09 09:22:29  作者:闻醉
  虽然裴侍郎这番有味道的发言在朝堂上说不雅,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刘家人可不就是抢别人功劳的时候抢在前头,该他们付出了,竟然还无耻地想要被抢了功劳的苦主出来顶岗。
  脸皮这么厚,怎么不上天。
  满朝大臣不满刘家这种小人行径的人众多,甚至连御史台都装糊涂没有出来指责裴侍郎御前失言的大不敬罪。御史台出身清流者多,也看不惯刘家做的下作事情。
  “侍郎大人说的是,西北如今局势复杂,需要有身份有能力的人前往才镇得住场子。年初的时候,皇上将同胞兄弟楚王派去了西北坐镇。只是西北地域广博,光靠楚王一个人何时能治理完。轻车都尉爱子刘同知年纪轻轻已经位居从五品,又是柔妃娘娘的弟弟三皇子的舅舅,由刘同知前往西北协助楚王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再合适不过。”裴桓站出来声援自己父亲。
  人家皇家的王爷都去了,你们凭什么不去。
  “能力大小和官阶高低没有关系,犬子的同知是捐的,不及赵举人有真才实学。”轻车都尉刘珏道,刘景钊身上的官职,是家里老太太宠爱他用银子捐来的虚职,听起来好听,但连当值的地方都没有,礼部的门朝哪儿开,他儿子现在说不定还不知道呢。
  “刘大人说的是,若不是赵举人慧眼识珠发现了亩产三千斤的红薯,西北的情况不会这么平稳,灾民的情况只会比现在更糟,赵举人以一己之力救了西北数万百姓,这份能力不说刘同知,我等都是比不上的。赵举人的夫郎被百姓们亲切地尊称为红薯娘娘,若是赵举人夫夫前往西北与西北百姓一同共度艰难时刻,西北的百姓知道了,必定会更加感激圣上,努力重建家园的。”周侍郎继续维护自己的亲家。
  刚刚还只想把便宜哥婿送去西北,这下子连栖栖的主意也给打上了,这两个老王八蛋算是触到他的逆鳞了。
  “中宫孕育嫡出,天赐红薯,上天以双喜赐福我大齐度过难关,皇上颁布了明年开恩科的恩旨,赵举人正遵从圣意在家中闭门苦读准备恩科,期盼着明年能进士及第封妻荫子。刘大人三番两次要赵疏桐前往西北,要断了他的前程,赵疏桐是杀了你的父母,还是断了你的钱财了,刘大人这么咄咄逼人,生怕他考上了进士。周大人也是科举入的仕,莫不是如今身居高位与勋贵结了亲,就忘记了自己的出身,忘记了寒门学子十年寒窗苦读的艰辛,连一个举人考进士的权利都容不得。若是人人都像刘大人周大人一样妒贤嫉能,大齐的吏治和江山都要被你们这样的人给败坏干净了。”
  裴侍郎诛心之言将周侍郎说的额头冷汗直流,两家关系疏远,他都快忘了这位前世伯是这样一个犀利的人。
  寒门出身的大人们也是心有戚戚。
  他们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蟾宫折挂琼花飨宴衣锦归乡。若是有人却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要断了他们的前程,就算是拼个鱼死网破,他们也不会让人得逞的。
  “赵疏桐只是个小小举人,位卑也不敢忘忧国。发现红薯高产时,他想到了天下还有百姓食不果腹,西北受灾百姓正在忍饥挨饿,第一时间就找到老夫,要将红薯献给皇上。红薯献给皇上后,赵疏桐将自己仅剩的几十斤红薯育苗免费分发给乡邻种植,又说服了乡邻明年红薯收获的时候,将红薯低价卖给朝廷支援西北。他一个小小举人,自己能做的都做尽了,而刘大人周大人你们,还要敲开他的骨头,吸尽他最后一滴骨髓,连他要求取功名的心愿都要抹杀,你这是想让天下有志报效朝廷的寒门士子和学子看到,即使他们为朝廷做了贡献也得不到公平的对待,让他们对朝廷寒心啊。”裴侍郎声泪俱下地道,为了他家栖栖,他还能继续多哭一会儿。
  刘珏是和周侍郎跪了下,向皇帝请罪,“皇上,臣绝无此意。”
  一开始替西北百姓请命想让刘景钊去西北的六品小官祝文乐也跪了下来,“启禀圣上,微臣出身寒门,斗胆代表寒门学子说句话,裴大人的话句句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科举是寒门子弟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从县试到殿试一路上,有人时运不佳为此蹉跎一生,满头银丝还在皓首穷经,有人为此耗尽家财,忍饥挨饿也不忘读书。请皇上体谅赵举人参加春闱的心意,不要剥夺了赵举人继续科举的机会,臣愿意请命前往西北。”
  祝文乐这么一说,一些被激起血性的年轻官员也开始请命。越发将刚刚把前往西北的事情推卸到赵疏桐头上的轻车都尉和周侍郎比的像个小丑。皇帝认真地听完了这几波人的争吵,又听了众人的请命道,“赵疏桐不光是对朝廷有功之人,还是一位正在科举的学生,学生还是当以学业为重。去西北的人选,就让景钊去吧,景钊是柔妃的弟弟也是朕的表弟,朕相信他不会辜负朕的期望,一定能治理好西北的百姓的。”
  皇帝轻描淡写说完就宣布了散朝,没给这些人再继续争吵下去的机会。就凭赵疏桐的羊毛铺子已经开始在给他挣钱了,他也不能这么快过河拆桥将人送去西北。
  至于柔妃这里,有人给递了刀,就不要怪他砍下去了。三皇子还不满月,就想推广玉米造势夺嫡了,这是盼着他早死呢。
  随后,皇帝拟旨任命刘景钊为甘陇县县令,让他即日前去上任。
  圣旨传到轻车都尉府上的时候,府里乱成了一锅粥。
  “祖母,爹娘,我不要去西北受罪,我不要去西北送死呀。”刘景钊趴在他祖母怀里哭喊着道。
  “圣旨下了,你不去也要去。”刘珏道,玉米就是这个小儿子派人跟在赵疏桐身后夺来的,也是以他的名义献上的,皇上下旨让他去西北治理一个县,他就要去。
  “我会派幕僚跟着你去的,你到了甘陇县什么都不用管,多听幕僚的就行了。”
  “爹,我不去。西北那边匪盗横行,要吃没吃要喝没喝的,我不去,你让二哥去吧。”
  刘景钊的二哥刘景刚抬了下眼皮,这个老三仗着从小养在祖母身边,献玉米的时候不说把功劳分给他,出了事想让他顶锅,想都别想。
  “荒唐,圣旨上写的是你,让其他人冒名顶替,不想要脑袋了。”
  “珏儿,你求过皇上了没有。”刘老夫人摸着刘景钊的头问刘珏。
  “孩儿已经求过了,皇上对景钊寄以厚望。”刘珏无奈地道。
  “你不行,让姐姐去求呀。”刘景钊嘟嘟嚷嚷道。
  “对呀,珏儿,柔妃娘娘刚生育了三皇子,若是娘娘求情,皇上看在娘娘和三皇子的面子上,钊儿或许就不用去那个穷凶极恶的地方了,明日让你家的去求求娘娘。”刘老夫人说着看向柔妃的母亲,柔妃的母亲是先太后的妹妹当今的姨母,同时给轻车都尉生育了长子刘景刈,柔妃还有三子刘景钊。
  刘景刈出来阻止,“祖母,不妥,娘娘刚生产,还是让娘娘安心坐月子,不要劳烦她的好。”
  刘老夫人不高兴了,“那你说怎么办才能让你弟弟不去那个苦地方。”
  “离景钊出发还有段日子,我和父亲会继续想办法的。”刘景刈苦道。
  老夫人虽然还是不高兴,但还是暂时被刘珏父子给劝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写这一章好卡呀,
  感谢在2020-05-26 23:55:05~2020-05-27 23:24: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子霖阿 35瓶;釉是冰天雪地 10瓶;虾 5瓶;叶子 3瓶;现在 2瓶;李德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0章 
  裴栖听说皇上下旨让献了他们玉米的那个人到西北去当县令, 第一时间不是欣喜,而是惊讶和担忧。
  这奖赏还没有发下来呢,就把人给发配到西北了。
  皇上这是在变相地惩罚人吧。
  “夫子,要是把玉米献给皇上的人是你, 被皇上给送到西北的是不是就是你了。”裴栖忧心忡忡地问赵疏桐。
  赵疏桐想了想, “也许有这个可能。”
  “这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裴栖拍了下自己的胸口长出了一口气道, “还好不用咱们去西北。”
  夫子要是外放,他肯定是要跟着去的, 但西北那边不安定,他又怀了身孕,他们一家人要是这个时候去西北, 就算许问澜派了人接应他们, 也实在是太危险了。
  “夫子,这个节骨眼上柔妃娘家人偷了咱们玉米的事情, 咱们就先不计较了, 免得他们丧心病狂地将你送到西北去。爹说柔妃嚣张不了多久的,等夫子你将来做官了, 咱们自己报仇。”裴栖道。
  赵疏桐从果盘中捡起一片苹果,喂给裴栖, “你倒是对我有信心。”
  裴栖将苹果嚼碎咽了下去, 傻傻地笑道, “这不是应该的吗,夫子你都要做爹了,不能让别人欺负我们母子, 也不能自己被人欺负。”
  赵疏桐跟着笑起来,“你也要做娘了,什么时候长大呀。”
  裴栖不满地瞪了赵疏桐一眼,他怎么没有长大,他现在每个月都会吩咐人给公爹做新衣,还有羊毛铺子里的毛毯手套围巾的生意都是他在管的,虽然他只是决定了往出去卖什么一次生产多少,但这个生意没有他不行。
  赵疏桐不和裴栖理论这方面的事情,又给裴栖喂了一块苹果,“下午我要到酒楼去赴谢启的约,你要是觉得无聊,就把你的侄女侄哥儿喊来陪你说说话,或者继续和曾嬷嬷学习也行。”
  “知道了。”裴栖敷衍地道,他都怀孕了才不要学习呢,让他学习他还不如把曹氏叫过来唠唠嗑呢。
  自从上次动了胎气,隔着一个府呢他娘还给他下了禁足令,让他一定要在家中养足三个月才能出门。夫子也是他娘的帮凶,将他看的死死的。他都不知道夫子现在这么紧张他,在夫子的心中是他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一开始怀孕的时候,裴栖还有些难以接受,他还小呢怎么就要做孩子娘了呢。但孩子来都来了,除了生下来还能怎么办。在不得不承认自己怀孕这个事实后,没多久裴栖也就习惯了。毕竟这事有人想要还没有呢,他要是不珍惜可是要遭人唾骂的。
  *
  谢启和赵疏桐约在太白楼的雅间里。
  两人见面寒暄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后,谢启给赵疏桐讲起了谢翼的事情,“二公子在皇上命人护送红薯去西北的时候,就请命前往西北,要协助楚王稳定西北。”
  “二公子此举倒是令我等汗颜了。”赵疏桐道,谢翼从武,虽说像是西北那样混乱的地方才有他的用武之地,但是作为一个金尊玉贵长大的勋贵子弟,能主动前往那样艰苦的地方,这是许多人比不了的。
  “汝阳侯府能从开国存在至今,和历代先人进进退退有关。”在皇朝需要他们的时候站出来承担家国责任,在皇权感到威胁的时候交回手中的权利退到闲人的位置上享受一世富贵,这一直是汝阳侯府的生存之道。
  谢启的话虽简单,但进退两字说出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
  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进,为国所用,这就需要谢家的子孙足够优秀,有这个能力承担大任。而明知可能不会有实现抱负的一日,在富贵乡中谢家子孙还能勤奋好学,这不是仅靠子孙的自律能做到的事情,必然会有严格的家规来规范他们。而位居高位的人最怕失去手中的权力,手握大权时还能交出手中的权力,那些退下去的汝阳侯都是有大魄力者。
  “说来,我和赵兄一样都有幼年丧母的经历,只是我父亲妻孝一年后再娶,又生下幼弟。幼弟早产体弱一应吃穿都是上好的,因为我是兄长,父亲告诉我要谦让,用度均要比幼弟差上一截,后来父亲铺子出现亏空让我将亡母的嫁妆交给继母打理补贴家用,我为人子嗣有义务奉养亲继母遂同意了。如今十多年过去,我已是举人,幼弟童生还未曾考上,亡母的嫁妆经由妻子打理已经翻了一番,生活再不必如幼时拮据。”
  赵疏桐觉得有意思,谢启语气轻描淡写,但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就差没有明说了。父亲苛责,继母不慈,弟弟抢走了他的一应待遇,却一无所成。而他处境艰难,却考上了举人,将来他的父亲继母兄弟还都要靠他提携。
  “一番牢骚话倒是让赵兄见笑了,我今日邀请赵兄出来,是感叹我两人身世相似,希望可以与赵兄共勉。岁月寒冷,松柏依然不改其直,梅花仍有暗香浮动,愿和赵兄如松如柏如梅,无愧天地人心。”
  赵疏桐明白了,谢启说了这么多,是变着法子的在勉励他。
  这还是玉米被柔妃娘家人献上去后,第一个下帖子慰问他的同窗。他献红薯的时候,谢启并没有因为两人的交情凑上来,如今倒霉了却想着法子的鼓励他,赵疏桐如今觉得谢启这个人是可以相交的。
  不过,他并没有因为玉米被夺的事情伤怀。祸福相依,这件事短期内难以预料到底是福还是祸。
  “多谢谢兄好意,玉米的事情我并未放在心上。玉米弊端众多,在了解其习性之前不宜在百姓中推广,我本不打算在这两年中给皇上献玉米。如今被其他人提前献给皇上,若是交给司农司研究过后再传给百姓,也是百姓之福。”
  谢启见赵疏桐被抢夺了功劳不仅不怨恨,反而怕朝廷胡乱推广担心起百姓来,不禁佩服起赵疏桐,“是我狭隘了,我以为赵兄被夺了玉米会意志消沉,消极懈怠,却不想赵兄如此豁达,反而还为朝廷担忧玉米的推广。赵兄胸襟宽阔,我不能及,真不愧是娶了红薯娘娘的人。”
  赵疏桐失笑,栖栖这个红薯娘娘的帽子大概这辈子都摘不掉了。
  “谢兄过誉了,事情已经发生,追悔无用。我只是将自己知道的事情说出来,希望能对得起君王对得起百姓罢了。”
  也免得将来出事了,有人来找他要他负责。
  先把知情不报的责任推了再说。
  所以赵疏桐根本没有谢启想的这么高尚。
  “赵兄如此为百姓着想,可是朝堂上的有些大人可能会辜负你的心意了。”谢启叹息道,玉米接下来圣上会如何安排,谢启并不知晓。但是他知道,清平侯府的人这个时候将刘景钊送到西北,未必没有等他犯错了,进一步打击柔妃一方势力的想法,而可怜的西北百姓将会是他们这一场博弈中的牺牲者。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二公子还有在下的岳父,他们居其位才能谋其事,若谢兄想为百姓做些实事,希望明年殿试上能见到你。将来你我同朝为官,可一同为大齐百姓尽一些绵薄之力。”赵疏桐举起酒杯对谢启道。
  谢启回敬赵疏桐,“与君共勉。”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