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写皇帝的同人被发现后(穿越重生)——岩城太瘦生

时间:2020-09-25 11:21:58  作者:岩城太瘦生
  他再看向楚钰等人:“你们先走。”
  一行人只能作揖告退。
  走在台阶上,一时无言。
  楚钰往平静的池水里抛了一颗小石子:“我觉得圣上和韩惜辞最近不太正常,每次开会,圣上都会把他单独留下。”
  石子溅起巨大的涟漪,温言与柳停对视一眼,目光中都有些许无奈。
  能怎么办?
  察觉到气氛好像不太对,楚钰半玩笑道:“圣上不会悄悄给他加俸禄了吧?”
  还是没有人说话,最后他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应该是没有吧。”
  *
  书房里,韩悯还在找他那支丢失的笔。
  傅询不经意间瞥见放在自己案上的笔,那支笔就放在韩悯画的学校职能图示上。
  他将笔握在手心,却问:“你非要那支笔做什么?再给你拿一支就是了。”
  韩悯趴在垫子上找:“那支笔是我束冠那日你送的。”
  听见傅询笑出声,他又道:“你别笑,快点帮我找。”
  傅询走到他面前,似乎把什么东西放在了案上,韩悯坐起来一看,不正是那支笔么?
  韩悯拿起笔,仔细地洗干净:“你在哪里找到的?”
  “桌上,你过来画图的时候落下了。”
  正说着话,傅询就慢慢地摸到他身后坐下,伸手环住他的腰,把他揽进怀里,最后把脑袋靠在韩悯的肩上。
  一偏头,呼吸就打在韩悯的耳垂上,所过之处,很快浮现一片绯红。
  先前大半个月的分别,再见之后,傅询特别喜欢抱他亲他,只要是私下相处,就要挨在一起。
  韩悯脸皮薄,每每都被他弄得脸红心热。
  这时他当然也不自在,扭了扭身子要躲开,却被傅询抱得更紧。
  “门没关,万一琢石他们……”
  傅询捏捏他的手指:“他们走了。”
  韩悯无话可说,随他去了。
  过了一会儿,韩悯忽然想起一件事:“对了,最近要送我回去的话,还是在巷子口比较好,不要在家门前。”
  “怎么?”
  “爷爷好像有点怀疑了。”韩悯抿了抿唇角,小声抱怨道,“还不都是怪你。”
  上次送他回去,傅询直接把他按在家门口亲,然后韩爷爷出来了。
  安静了一瞬,韩悯急中生智,红着眼睛说沙子进了眼睛,傅询在帮他吹。
  这个借口实在是很蹩脚,也难怪韩爷爷会怀疑。
  他有时候觉得,傅询简直就是狗,啊不,狼变的,随时随地,热烘烘的一头就拱上来。
  从前没确定的时候,也没见他这样。
  才想到这件事,傅询又靠过来要亲他。
  韩悯觉得怪痒的,转头要躲开,目光落在书房挂着的舆图上,仔细一看,笑道:“哇,你怎么这么快就换了新的舆图啊?”
  他推开傅询的手,走上前去看。
  那张舆图上,已经将宋国的西北十五个重镇,划归到齐国的疆域里了。
  看来他是真的很喜欢这十五个镇子。
  韩悯抬手用指尖碰了碰羊皮的舆图:“五王爷传信回来了吗?宋国那边怎么样?”
  傅询走到他身边:“公孙论在路上了,这几日就该到了。”
  “还真的是公孙先生。”韩悯叹息,“可他都一大把年纪了。”
  “你把应对公孙让的东西交给傅让,如今他来了,你反倒不高兴?”
  韩悯不语,蹙着眉,面露惋惜。
  傅询又道:“他从未出过宋国,你什么时候认识他的?”
  “我没见过他,只是看过他的书,也听老师和琢石说起。”
  柳老学官与楚钰原本是宋国人,公孙论比柳老学官还大了近两轮。
  当年柳老学官在宋国求学,也拜在他的门下。
  后来韩悯跟着柳老学官念书,看的很多书都是公孙论编撰做注的。
  所以严格说来,这位韩悯没有见过的公孙老先生,其实是他的师祖。
  韩悯对他的了解,全部都来自他的撰书、柳老学官与楚钰的讲述。
  给傅让的小册子,也是这样编出来的。
  两国相争,韩悯自然会尽力为齐国谋划。
  然而文人惺惺相惜,无关年岁、辈分与国界,只能藏在心里。
  *
  夜色昏昏,副帅营帐中,火光摇动,将老先生微微佝偻的背影映在营帐上。
  傅让坐在主位上,双手拢在袖中,不自觉地用指尖描摹册子的轮廓。
  “公孙老先生为国心切,本王自然理解。只是这赵存确实是宋国使臣,我们不追究他是为谁指使,已是让步,倘若追究下去,只怕牵扯的人要越来越多,难道宋君能够负荆请罪?”
  “至于老先生方才所说,齐国乃宋国属国,齐国无礼,实是无稽之谈。这天下难道有属国更强的事情?倘若如此,我看宋国该是齐国的属臣才是。”
  “宋国自诩中原正统,如今宋国王爷在别国谋反,宋国不问这是否合规矩,反倒说我齐国出师没有规矩。怎么?这规矩也是任由你们变来变去的?”
  公孙论本就年老,连日奔波,精神不济,原本宋国就不占理,再被他这么一绕,更加无话可说,只是垂了垂眸。
  傅让一抬手,让身边的随侍把一封文书放到他面前:“这是圣上让我给宋君的文书,劳烦公孙老先生转交。”
  那文书封得严实,说是给宋君看的,公孙论自然不能擅自拆开。
  但他听见傅让道:“圣上从前在西北带兵,常跟我说,宋国沛镇以南的十五个镇子,水草丰美,又是天赐的屏障。宋国却只拿它走私贩货,实在是可惜了。”
  公孙论这才知道这封文书写的是什么。
  可是再没有别的办法,他掩在袖中的手握紧了。
  僵持许久,他才拿起文书,收进袖中。
  傅让一摆手:“来人,送公孙先生出帐。”
  公孙论走到帐前,回头看了一眼:“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傅让没有回答,毕竟他也没做什么。
  应对公孙论的那些话、进退的路数,都是韩悯事先在册子上写好给他的。
  说完那话,公孙论就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离开。
  弦月高悬,渭水上的水鸟惊叫一声。
  *
  永安城,从宫门驶出的马车,平稳地向韩家去。
  到了巷子前,韩悯掀开车帘,忙道:“就在这里停。”
  他跳下马车,傅询提着他的笔橐,也跟着下了地,让马车去前边等。
  站在巷口拐角处,韩悯探出脑袋,确认家里人都在里面,没有出来。
  等了一会儿,确认安全,他才转过身,走了一步上前,把脸埋在傅询怀里。
  “我马上就要回去了。”
  傅询摸着他的头发:“你总是这样担惊受怕的。等那十五个镇子到手了,论功赐爵,就给你封侯,也顺便封后,昭告天下,就不用再瞒着你爷爷了。”
  韩悯哼哼着蹭了两下他的胸口:“还是再等等吧,等新法推进有了重大突破再说吧。”
  用最软和的语气,说最刚强的话。
  傅询深深地皱起眉头,比起他来,韩悯好像更像一个皇帝。
 
 
第97章 拥住对方
  离开齐国营帐之后, 或许是受了凉,或许是发现再无可救,公孙论回去就病倒了。
  但还是没有耽搁, 他坚持赶回宋国国都, 宋君连夜召见他。
  这几日宋君吃不下睡不好, 生怕一觉醒来,就传来齐军北渡的消息,急得嘴角起了好几个燎泡。
  听说公孙论又病了,他更是着急, 直接颁旨,让送人的马车直接进宫。
  他紧紧地握住公孙论的手, 语气近乎哀求:“公孙先生,事情怎么样了?齐国能否退兵?”
  公孙论张了张口, 虚弱地说不出话, 只能从袖中拿出那份文书。
  宋君松开他的手,着急忙慌地把文书接过去,两三眼匆匆看过。
  齐国能退兵,不过要宋国割让西北的十五个镇子。
  能退兵就好, 宋君看着文书, 竟笑了出来。
  他抚着文书:“好,甚好甚好, 快去传几位大人, 商议割让事宜。”
  原本公孙论自觉没有办成事情, 愧见皇帝,如今见他这副模样,只觉得手脚冰凉,如同堕入渭水之中。
  他哇地呕了一口鲜血, 直挺挺地倒在地上。
  *
  宋君连夜让人拟好请罪与割让西北的文书,还附带一卷西北重镇的地图。
  送去渭水南边的营帐之后,齐国人却把东西退回来了。
  说让他们派个使臣,亲自送去永安,这样礼数才算周全。
  齐国还顺便把赵存的尸体送回去了,赵存一直保持着坐在私制龙椅上的姿势,一支箭把他钉在上边。
  宋君不敢不应,连忙挑了个使臣,再次整装,前往齐国。
  至于赵存的尸体,他看见了就来气,看也没看一眼。
  底下人见他如此,也懒得多管。
  只有赵存的亲生妹妹赵殷,找了个地方把他葬下。
  旁人都说手足情深,只有赵殷自己知道,她不过是觉得自己这个哥哥,滑稽又可笑,忍不住再去看一次。
  这回出使齐国,宋君当然不敢再把她也送去。
  她从齐国回来之后,除了在金殿上做了一场戏,一直都闭门谢客,一副被吓坏的模样。有旁的人来问,她只说齐君模样凶悍、残暴不仁,是个猛虎似的人物。
  其他公主一听这话,吓得腿都软了,宋君还没发话,就都称病不出。
  宋君也就彻底歇了和亲的心思。
  *
  几日后,傅让回到永安。
  到的时候正是半夜,在府里歇了一晚,次日一早进宫。
  他在宫门口下了马车,正好遇见韩悯——
  一辆马车直接停在宫门前,里边人掀开帘子,对侍卫道:“早,今天是我当值。”
  守门的侍卫朝他抱拳:“小韩大人。”
  说着,他就撤开脚步,要让马车进去。
  这不对啊!傅让追上去。
  “等等等等,你怎么能这样进去?我是王爷我还得下车呢。”
  这时已是十月下旬,天气变得很快,韩悯又怕冷,穿得厚实。
  他把手指从厚厚的衣袖里伸出来一小节,掀开帘子,看向傅让,理直气壮道:“我身体弱,圣上特意赐我车辇,准我可以这样进宫。”
  他一掀开车帘,傅让就觉得一股暖气扑面而来。
  傅让瘪了瘪嘴,小声嘀咕道:“这也太偏心了,难道你才是皇兄失散多年的弟弟吗?”
  韩悯笑着道:“那你上来吧。”
  傅让看了他一眼,虽然不是很高兴,但还是上去了。
  马车行得平稳,傅让撩起衣袖:“你这马车里好热啊。”
  顿了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韩悯是真的身体不好,要好好养着。
  韩悯只问:“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晚上,太晚了,就没有进宫。”
  “宋国的事情可还妥当?”
  “我亲自出马,能不妥当吗?”傅让揽住他的肩,“当然了,你也料事如神。”
  韩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公孙先生……”
  “听说他回去之后就病倒了。不过临走时,他对我连说了两句‘后生可畏’,我觉得应该不是对我,是对你。”
  韩悯笑了一下,没有说话。
  原来惺惺相惜,公孙老先生对他也是如此,尽管从来不曾见过。
  马上就是冬天,他们还同样都病了,或许这也算是一种缘分。
  *
  大概是从前受的伤太多,又没有好好地养回来,到了冬天,韩悯就会反反复复地闹些小病。
  于是宫里给梁老太医放了假,让他长住在韩府,给韩悯调理身体。
  珍稀的药材也如流水一般送到韩府去,今年秋狩得来的皮毛都给韩悯裁衣裳,怕他不方便穿,还特意帮他缝在官服里做内衬。
  他怕冷,福宁殿里也早早地烧起地龙。
  暖和得过了头,傅询就换上单薄的夏衣,十分迁就。
  宋国使臣到达永安时,已经是冬月中旬。
  紫宸殿的朝会上,他们双手奉上西北的舆图。
  这日也是韩悯当值,他揣着手炉,坐在傅询身边,看着内侍将舆图与文书都放在傅询面前。
  趁所有人都没注意,他往傅询那边挪了挪。
  他也想看。
  羊皮舆图被展开,舆图十分精致,乌墨清香。宋君为了讨好傅询,已经把西北的疆土都划给了齐国。
  傅询垂下眼睛,只看了一眼,然后偏头看向韩悯。
  韩悯悄悄朝他扬起唇角。
  傅询也朝他笑了笑,将别样的神色都藏在笑意后头。
  其实他很清楚,韩悯怜惜百姓,心是暖和的,图谋西北也好,推行新法也好,都是为了他想要的那个齐国努力。
  傅询自觉与他不太相同,他对西北、对宋国,不过是出自男人心里的掌控欲。
  他那时在西北,骑着马站在沙丘上,顺着漠上一道罕见的小水流望去,看见水草丰茂的那个镇子,就觉得很不错,可以用来养马练兵。
  练好了兵,就可以把宋国踏平。
  再简单不过的想法。
  他想把看上的东西都握在手里。
  虽然和韩悯的想法不太一样,但是傅询一直没有表露出来,反倒还很顺着他。
  韩悯想要个明君,要史书上君臣相得的篇章,要民间明君贤臣的佳话,他假扮一个明君,也不是什么难事。
  傅询有时又想,得亏还有韩悯在。
  否则等他把想要的都拿在手里,恐怕就忍不住把天下当做自己的所有物,照着自己的心意,随便摆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